澳媒觀察

日中衝突下的澳洲

日中衝突下的澳洲
今年7月東協區域論壇(ASEAN Regional Forum)在越南河內召開,北韓外長以及美、澳、中三國代表都應邀出席。
Getty Images
第73期
樊家忠(澳洲國立大學經濟學研究員)

自9月8號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船在釣魚台群島與中國漁船相撞,並逮捕中國船長及船員後,引發的了日本和中國一連串衝突的升高。這個吸引了全球目光的事件,引起全球媒體普遍地追蹤報導。在這些報導中,美、日、韓、中以及東協等國,都因地緣政治的關係被普遍提及。而作為南太平洋重要國家的澳洲,似乎完全不在這個衝突中扮演任何角色,也沒有被媒體注意。同時,澳洲新組成的少數政府也未對衝突事件表示任何看法,似乎在隔岸觀火。然而,表面安靜的澳洲,在實際行動上卻十分積極。

對中國擴張的野心表示疑慮

早在今年7月東協區域論壇(ASEAN Regional Forum)在越南河內召開時,由於北韓外長以及美、澳、中三國代表都應邀出席,澳洲媒體就普遍報導了這個消息。雖然事件當時的熱點是北韓天安鑑事件,但許多報導分析了南中國海的緊張局勢,並呈現出澳洲社會對中國擴張的焦慮。《雪梨先鋒報》的一篇評論文章整理了中共當局的布局,認為中國有計畫地將海洋影響力從太平洋第一島鏈──日本、台灣到菲律賓,推到第二島鏈──關島、印尼以及澳洲。同時,中國將積極建立潛艇基地以及組建航母戰鬥團。

在釣魚台衝突發生後不久,澳洲著名的新聞網站「澳洲保守派」(Australian Conservative)9月17日發表名為〈澳洲必須採取行動遏制中國以保護太平洋〉的評論文章。文中指出中國稱自己「對南中國海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並指黃海是中國「關鍵的核心利益」,引發太平洋各國憂慮。為了遏制中國在太平洋擴張的軍力,該文提議澳洲應與美國合作,將澳洲現有的航母數量由一艘增為兩艘。

這樣的主張其實呼應了在2009年公布的《澳洲2030軍力國防白皮書》的觀點,其中主張澳洲政府將在2018年前每年增加3%的國防預算,在2018年到2030年之間增加幅度將調回至2.2%。預估未來20年內斥資逾3,100億澳元(約合2,263億美元),以提升澳洲國防軍的作戰能力。

有趣的是,在國防白皮書發表後,由於書中多處提到中國,近年來大幅擴張軍備的中共竟然表示異議,逼得澳洲國防部出來否認軍費擴張是針對中國。事實上,中共多年來高速的軍費支出增長,在東南亞各國激起了軍備競賽。澳洲以及月前印尼政府宣布將增加軍費支出,都是軍備競賽的產物。

與美國加強合作

隨後,據《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9月19日的報導,澳洲新任外交部長陸克文在9月份訪問美國會見國務卿希拉蕊時表示,與美國的聯盟是澳大利亞外交政策和安全政策的重要基石,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戰略穩定乃是由於美國在該地區的存在。這清楚地顯示了澳洲新政府在東南亞事務上與美國合作的意願。新政府的另一個動作是在10月初,澳洲新任總理吉拉德(Julia Gillard)在前往歐洲參加峰會的途中,突然轉往阿富汗探視正在當地執勤的澳洲部隊。這等於是澳洲政府用很高調的方式在支持澳洲在阿富汗的軍事行動,是對美國非常友好的動作,顯示澳洲新政府對國際社會表示和美國軍事同盟的堅定立場。

同樣在10月初,美國海軍上將羅吉赫德(Gary Roughead)訪問澳洲,跟澳洲政府提出兩點見解。第一、未來十年,中國將會建造四艘航空母艦,而且其擴張海軍軍備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太平洋的影響力。第二、中國需要時間建立更進步的海軍力量,而澳洲需要加強戰力。羅吉赫德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和澳方確認美國將提供先進裝備來提升澳洲海軍的現代化,以及強化未來兩國的戰略合作。

事實上,澳洲可以稱做是美國在軍事行動上最堅實的盟友之一。舉凡二戰、韓戰、越戰,以及近年的阿富汗與伊拉克的軍事行動,澳洲都派遣軍隊與美國並肩作戰。許多讀者都知道美日之間有所謂的《美日安保條約》,其精神是「兩國共同發展和維持抵抗軍事攻擊的能力,在日本管制的領土上對任何一方的軍事攻擊,將被視為對另一方的安全的危害」。比較少人注意到,在南太平洋,美國與澳洲之間也有類似效力的《太平洋安全保障條約》。這個條約真正的作用在於,美國將澳洲的國防武力能否應付區域衝突,作為與澳洲軍事合作的基準。換句話說,澳洲目前面臨中共擴張的威脅,美國基於條約的精神,提升澳洲的海軍裝備不僅僅是戰略考量,同時也是美國基於條約應該履行的義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澳洲和日本之間在2007年簽署了一份《安全保障聯合宣言》。雖然效力上不如安保條約,因為沒有軍事協防上的協定。但合作將及於救災、反恐和維護和平等方面,並且包括涉及情報共享以及共同軍演等內容。這充分顯示了澳洲在東亞事務上成為美日同盟中一員的角色。

稀土議題中共失策

中共在釣魚島撞船事件後,為了對日本施壓,對日本實行了事實上的稀土禁運。雖然中方否認禁運,但卻不准向日本出口稀土的船隻離港。這個動作的涵義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它意味著中共將採用戰略物資的貿易手段來處理區域衝突的問題。這種嚴重的犯規,可以預期會得到具有戰略意義的反擊。果不其然,此舉立即導致兩個結果。第一、美國眾議院通過稀土的再開發法案,要求政府研究開發各類稀土,以取代美國國防工業長期所仰賴的中國稀土。第二、澳洲豐富的稀土資源受到了各國的注目。

中共在因釣魚島事件而進行的稀土禁運,引起的世界稀土需求大國美、日、歐洲等的不安。他們擔憂中共方面將稀土出口的限制當作國際戰略運用的一個籌碼,於是轉而注意澳洲的礦藏。《雪梨晨鋒報》於10月2日報導,澳洲目前的5個準備生產稀土的公司之一萊納斯(Lynas)公司,將在明年投入生產,並可逐年增加產量。預定在幾年內澳洲會成為全球主要稀土產國。

事實上早在今年7月,澳新社即報導了中國商務部宣布削減稀土出口配額的消息。該報導指出,這對在澳洲生產稀土的萊納斯公司來說,是個好消息。萊納斯的董事長柯蒂斯(Nicholas Curtis)說:「中國減少稀土出口意味著萊納斯有更多的機會來滿足全球市場的需求。我們在西澳中部的Mount Weld擁有除中國以外,世界上儲量最高的稀土礦。目前項目進展順利,預計2011年第三個季度可以開始供應稀土。」他們也預定將在十年內將稀土銷往中國,因為中國的產量將會逐年減少。

換句話說,中國稀土產量減少是既定的趨勢,中共根本不具備長期稀土供應的絕對優勢。拿這樣的資源作為戰略籌碼,的確會讓國際社會笑話中共處理國際危機的能力。這也就是為甚麼中共急忙在9月23日改口否認限制稀土對日本的出口。然而這種進退失據本身,就是危機處理的大忌。

 

何謂「稀土」?

稀土乃指稀土金屬(Rare-earth metal,簡稱RE或REM)。稀土就是化學元素週期表中鑭系元素——(La)、(Ce)、(Pr)、(Nd)、(Pm)、(Sm)、(Eu)、(Gd)、(Tb)、(Dy)、(Ho)、(Er)、(Tm)、(Yb)、(Lu),以及與鑭系的15個元素密切相關的兩個元素——鈧(Sc)和釔(Y)共17種元素的總稱。

稀土金屬被稱為是「21世紀的科技金屬」,其用途廣泛,從日常生活到特殊領域用途如航太零件、電子、雷射、核能工業、超導體等,是高科技產業中不可或缺的添加劑。此外,在許多綠能產品生產過程中,如電動車用永磁馬達、風力機用發電機以及節能燈泡等,在材料上都對稀土金屬有相當程度的仰賴。儘管全球稀土的交易金額不過數十億美金,但卻是高科技產業關鍵原料,因此,工業大國無不將稀土金屬是為戰略資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195 國大團結 巴黎氣候協定抗暖化
2015年12月12日,在一片掌聲中,全球氣候峰會終於通過了由195個參與國共同協商完成的氣候協議草案。…
中國樓市「金九銀十」今何在?
在中國房地產市場高速發展的十餘年裡,每年的9月至10月都會迎來一波銷售高峰,被業內人士稱為「金九銀十」。然而2017年中國各地在限購、限貸…
解讀人類十大常見夢境
你是否有這樣的經驗,在現實中做不到、沒勇氣做的事情,在睡夢中卻有出乎意料的表現和結果;在夢中發生驚恐、遺憾的事,醒來後慶幸那只是一場夢境。…
令人神馳的花蓮海岸之旅
有句話說:「花蓮的土會黏人。」是壯濶的大山大海孕育出寬宏的特性來廣納異己,也吸引了不少外地人在此定居。 得天獨厚的海岸線,…
他們,為何選擇扶輪?
談起扶輪社,一般人膚淺的印象是──這是一群「有錢人」參加的社團,是老闆們交際聯誼,行有餘力捐錢做公益的組織。事實並非如此。在其中,…
菫色的大稻埕碼頭
菫色的橋、菫色的微光、菫色的招牌,連空氣也充滿了菫色的紫羅蘭花語,這是大稻埕碼頭給我的夜晚印象。唐朝詩人李商隱的詩〈錦瑟〉,真切卻又感傷,…
排灣族迎親隊伍
這是阿丹記錄台東縣達仁鄉排灣族土坂部落原住民婚禮的完結篇。婚禮當天,排灣族新郎會率領載著禮物的轎子隊伍,浩浩蕩蕩地親自到新娘家迎親。畫面中…
香港關注溫州鐵路災難
由於香港成為中國的一部分,中國每發生甚麼大事件,香港市民都有「患難與共」的心情,覺得不知道甚麼時候,類似的事件也可能在香港發生。於是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