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大陸

北大才子拒美國名校 遁入空門引熱議

北大才子拒美國名校 遁入空門引熱議
北京大學數學系應屆畢業生柳智宇放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全額獎學金遁入空門的消息,最近在中國網路上引起熱議。
Getty Images
第72期
華青

近日,一則北京大學數學系應屆畢業生柳智宇,在已經申請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全額獎學金的情況下,卻毅然放棄一切,選擇出家遁入空門,進北京西山腳下的千年古剎龍泉寺修行的消息,在中國網路上引起了熱議。

人們眼中的才子

「他的智商起碼280以上,只有他可以到讓我崇拜的程度。」網民以全然推崇的角度這樣介紹柳智宇。他的求學經歷表現輝煌,16歲時成為全國名校華中師大一附中由學生所組成的社團「學生科學院」院長;2006年,讀高三的柳智宇在第47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簡稱IMO)中,獲得滿分金牌,並被保送攻讀北大。北大畢業前又成功申請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全額獎學金。「我的夢中情人是柳智宇。」80後少女作家蔣方舟公開宣稱,「不是因為他帥,而是因為他是個天才。」

柳智宇的科技指導老師萬新華對他印象很深,並稱他「很出色」。從初中到高二期間,柳智宇撰寫了9篇數學、化學方面的論文。其中,數學論文《冪數列求和縱橫引論》挑戰「乘方數列(冪數列)求和公式」這一世界數學難題,獲得省級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柳智宇高中班主任文勇一直認定,「這孩子一定會成氣候。」文勇認為,柳智宇是他從教多年來,遇到的最優秀學子。在很多人看來,出家是因為看破紅塵。但他認為,柳智宇是個有想法的人,「他知道自己在做甚麼,如果傳言是真的,那麼他將來也許會為佛學的發展做出貢獻。」文勇記得,身為理科生的柳智宇高中時,就對老莊等經典很癡迷,偶爾也會試圖瞭解佛學。「我們不要用異樣的眼光看待這樣的事。」

剛從北大畢業的武漢女生雯雯說,在北大校園裡,柳智宇的一舉一動備受矚目。她曾聽說,柳智宇在剛進大學時,就開始研究佛學,常常撰寫一些佛學文章,被同儕奉為經典。

一位北大耕讀社成員介紹,柳智宇「懷天下之憂」,經常誦讀佛經,總是想讓所有人都幸福快樂,他曾說自己的願望是普度眾生。

柳智宇的北大室友介紹,柳智宇個性比較內向、性情溫和且樂於助人,剛入校時陸續參加北大禪學社和耕讀社,長年堅持吃素,沒聽說有甚麼感情糾葛。

綜合一般看法,多數人都認為既然不是為生活所迫,也非為情所惑,那麼柳智宇選擇出家這條路必是深思熟慮的結果。

眾說紛紜

柳智宇校友蔣方舟說:「我看過柳智宇的文章,知道他所有的思考都是一下子深入到最終極的問題,所以能夠理解他選擇皈依宗教作為歸宿。但修行的方式有很多種,有點遺憾他的選擇這麼徹底和決絕。」

網民多情無情劍表示:「我們為金錢、為名利、為地位、為工作、為家庭、為感情,為各種各樣的東西所束縛,無法逃離。而他,已經脫離了俗世的束縛,這些東西已經不再是他需要考量的問題。」

一名擔任工程師的網民表示:「這不是浪費教育資源嗎?上了這麼多年學,一點社會責任感都沒有?」在中國寺廟已經商業化且受到當局管控的情況下,網民未明空間則質疑:「恐怕有人高薪聘他,出家更賺錢吧!」

華聲在線網民李金磊認為:「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者謂我何求。不要再去打擾柳智宇的寧靜了,無論他做出甚麼選擇,希望柳智宇父母和大家都能表示理解和尊重。因為極有可能,世間少了一個數學天才,多了一個聖宇大師。」

海外著名網路作家周曉輝則分析道,近年來,北大、清華等高校中選擇出家的學生並非只有一兩個。有消息稱,北大研讀儒學和佛學經典的耕讀社社團三任社長(包括柳智宇)都已經或擬出家修行。如原北大哲學系碩士鄧文慶、第一任耕讀社社長畢業後,就在福建莆田廣化寺剃度出家,人稱「顯慶法師」;其師兄、北大哲學系87級學生明海法師現為河北柏林禪寺方丈。還有為北京龍泉寺建起「龍泉之聲」網站的北大計算機專業某畢業生,也於去年正式剃度。據說,目前還有不少大學生在龍泉寺等待剃度。

周曉輝認為,擁有高學歷,且「前程似錦」的年輕人會最終選擇餘生與青燈古佛相伴,柳智宇們的選擇恰恰是秉承了中國文人的傳統,乃是智者所為。

但是有人也擔心,不知現代人是否真正了悟了到底甚麼是真正的佛法?因為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曾言:「今正法唯住五百年!」而今都過去好幾個五百年了,佛教早就走入所謂末法時期了。不過,諸多預言也曾說過,末法時期,必有真佛下世度人。或許,一心向佛的「柳智宇們」必須面對的真正嚴肅課題是:應好好思量到底要進哪個門。進錯了門,也不是件小事啊!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仲夏夜之夢——評大聯盟明星賽
今年的美國職棒大聯盟明星賽雖然仍有不少制度上的缺陷,但是就比賽過程來講算是精采。這場長達4小時50分的比賽延續了15局,…
中國搞笑版諾貝爾獎 笑中有淚
搶在每年10月諾貝爾獎揭曉前一週所舉行的「搞笑諾貝爾獎」(the Ig Nobel Prizes),…
風神
朋友,你認識風,見過風嗎? 它無形無體、無影無蹤,看不見又摸不著,可是它的風貌、它的喜怒哀樂,通過有形的物體,無時不在體現它無形的存在。…
明朝科學家徐光啟 為亞洲農業打下堅實基礎
最近時常出現農民為權益抗爭的新聞,例如台灣苗栗的大埔事件,以及層出不窮的中國農民維權運動。政府的政策和農民的實際需求總是有一段落差,…
飲鴆止渴的中國產業結構轉型──從PX(二甲苯)廠在中國遍地開花談起
隨著成都市民5月4日以「散步」形式抗議PX化工廠落戶彭州,「PX」這一用於生產塑料、聚酯纖維和薄膜,…
情義無法權衡 《瑯琊榜》中的義與不義(一)
《瑯琊榜》,2015年紅極一時的電視劇,做為權謀劇的經典之作,該劇有著緊湊的情節。雖為時代架空的古裝劇,但其服裝、道具、儀典均有講究,…
秀出台灣的米錄觀光T-shirt
觀光T-shirt於晶華酒店販售成功後,晶華很快地希望米錄設計一些小朋友的、女生的款式。之後,米錄的T-shirt逐漸地分成幾大系列,…
淨投資大幅萎縮的警訊
生產需要人力、土地、和資本等生產要素以及技術,所以經濟成長主要須靠人力和資本的增加以及技術的進步。我國從二十多年前出生率開始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