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虛擬企業

大媒體小故事25. 徒勞無功

大媒體小故事25. 徒勞無功
第65期
簡彰昱

「甚麼!又沒有效了!這不就又白做了!?」接到品管組組長惠芳的電話後,好脾氣的阿同伯竟然開始大聲嚷嚷。

坐在公司專為寫程式人員所設立的咖啡廳中,窗外是最能讓人放鬆心情的遠眺風景。但阿同伯此刻的思緒卻是異常混亂,根本無心欣賞。「下午茶的好心情,全部都被打壞了……」阿同伯在心裡嘀咕著。

過了一會兒,好不容易才從混亂的思緒中跳脫出來,阿同伯開始慢慢回溯之前兩次為了提升新聞品質而開發程式的情景……

「億同,最近因為『全民記者』的實施,我們品管組被搞得焦頭爛額,新聞品質也難以穩定。你能不能幫忙寫幾個程式讓新聞的品質提升,另外也減輕我們品管組的負荷呢?」兩個月前,惠芳第一次向阿同伯尋求支援。

「唔!我想想,應該──可以吧。」阿同伯維持他一貫慢條斯理的口吻答應著。

「不過,妳們到底是遇到甚麼情況,導致新聞品質出現這麼多缺失?」阿同伯好奇地問著惠芳。

「目前我們遇到的問題就是新聞的重複性太高,有時同一個新聞就有五、六篇重稿。讀者看到反應過來後,我們只能被動地刪除,再請值班人員看到相同的新聞不要讓它通過。可是往往一天下來,重複的新聞超多,值班人員防不勝防。久而久之,讀者看到重複情況嚴重就反感!」惠芳抱怨著目前的情況。

「這樣啊!問題聽起來好像很簡單,我來想想有甚麼辦法可以解決。」阿同伯聽著惠芳的問題,慢慢地思索著。

「我想,開發一個短時間之內篩選相似新聞標題的程式好了!」阿同伯沉思了幾分鐘後,靈光一閃。

「哇!那聽起來真的是太好了!這樣我們品管組的人就不用多花心思去看重複的新聞了,謝謝你啊!」惠芳好像看到救星一樣,高興地說著。

新聞標題篩選器上線後,過了幾天……

「這一週重複的新聞數量減少了很多呢!你幫了大忙喔,億同。」惠芳在電話裡十分感謝阿同伯。

「哈!舉手之勞啦!別這麼客氣。」阿同伯笑著回應。

但是,品管組愉快的心情維持不到兩週。一個烏雲密布的下午,山雨欲來的氛圍正在擴散……

「就快要到週末假日了,外面天氣怎麼這麼糟糕啊!」阿同伯看著窗外的烏雲,暗暗祈禱早點雨過天晴,不要影響了愉快的週末假期。

「嘟嘟、嘟嘟!嘟嘟、嘟嘟!」這時,阿同伯桌上的電話聲突然響起……

「億同,告訴你一個壞消息!最近全台各地的記者們知道標題重複會自動篩選後,就在標題上作怪!他們為了避免自己的新聞被篩選掉,取了很多不切題的新聞標題。重複的新聞還是照樣出現,我們品管組的負荷量又變得好大!」阿同伯接起電話後,馬上聽到惠芳傳來的壞消息。

「這樣啊!那我再想想另外的辦法好了!」阿同伯苦惱地回應。惠芳這通第二度求救的電話,讓阿同伯這個週末假期泡湯了。

結果週末連著下了兩天的大雨,阿同伯待在家裡苦思。星期一一大早,他的腦袋中突然冒出一個好法子:「啊!我知道了!要避免重複的新聞產生,也可以從新聞內容著手嘛!」

於是他又開發了一套新聞內容自動比對的程式,分析文稿的相似度,將相似度太高的去掉。並將此程式放進新聞上傳系統中。

「惠芳!這次我開發了一套新聞內容自動比對程式,只要兩篇新聞裡面的內容重複率超過60%,就會拒絕比較晚上傳的新聞。而且我還幫妳外加文稿必須超過500字的字數限制功能喔!」阿同伯在電話中十分得意地講著他寫出來的這個程式,相信這次一定可以解決問題。

這個程式上線後,新聞數量馬上大幅下降,品質也提升許多。惠芳也鬆了一口氣,畢竟她又要審核新聞,又要訓練品管組的新人,忙得快喘不過氣來了。

但是,過了不到三週,品管組的負荷量又再次暴增……

惠芳第三度打電話給阿同伯,講著全民記者又破解了他的篩選模式──透過增加不必要的冗長段落及添枝加葉來增加文稿的字數,以降低內容的重複率。品管組審核這些新聞所花費的時間,反而比以前更多了!

難怪這次聽到惠芳捎來的消息,好脾氣的阿同伯也禁不住大聲嚷嚷了。

雙手不斷抓著頭,阿同伯絞盡腦汁盤算著:要構思出甚麼樣的程式功能,才能減輕品管組的負荷又能維持新聞水準?

到底要怎樣才能一勞永逸呢?

「是記者們太聰明了嗎?還是背後有更大的問題?」阿同伯心裡有種不安的感覺,覺得事情好像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因為問題一再地去了又來。

「不管了!還是想好這次要開發的新程式,先解決眼前的問題吧!」無法理出頭緒的阿同伯,打算先解決眼前的情況再說。

「先喝杯咖啡提提神吧!下午茶時間就快過了呢。」阿同伯一面在心理鼓舞自己,一面起身走向咖啡機,把握著最後的下午茶休息時刻。

桌上的行事曆,隨著一個個日期的打叉,代表一個星期又過去了。

「呼!惠芳,這週我想了好久,覺得新聞會變成這麼濫竽充數,應該是某些記者的問題,所以我開發了一個記者評比程式。如果品管組覺得記者行為不當的話,就降低他的評等,嚴重的話甚至是取消他的記者資格。」阿同伯在安裝程式後,撥了通電話給惠芳。

「嗯!聽起來很不錯!希望這次能夠真的解決問題啊!」正在忙亂中的惠芳聽了新程式的效用後,漫不經心地回應著阿同伯。在經歷了前兩次事件後,她對解決這件事情已經不抱任何希望了。

「這次應該可以解決問題了,放心!放心啦!」聽到惠芳不安的語氣,阿同伯趕快安慰她。

結束與惠芳的對話後,其實阿同伯自己心裡也沒個底。他想到過去兩次的篩選方式都宣告失敗,內心隱隱不安,彷彿總覺得好像在一團迷霧中前進一樣,不知道敵人到底在哪裡……

在思索過程中,阿同伯突然想到,或許看看過去開發新程式後有關於新聞數量與新聞品質的趨勢圖,能找出個甚麼蛛絲馬跡。他隨即撥了通電話給民調中心負責統計的秀華:「秀華,不好意思,雖然與妳的業務不太相關,但妳能夠額外幫我個忙,幫我抓一下過去三個月來的新聞上傳數量跟品質的趨勢圖嗎?」

「沒問題!只要是阿同伯組長,啊!不是啦,是億同組長的要求,我們一定照辦!」聽到人稱好好先生的阿同伯的需求,熱情回應的秀華一不小心說溜嘴,害羞得臉紅了起來。

「呵呵!好的,就等妳send圖表過來喔!」

秀華心想:「最近還真巧,不僅魯統利主任說要看看過去的數據,連阿同伯組長也要看呢。不用再特別找,直接寄過去吧。」

不到三分鐘。「叮咚!您有一封新郵件!」可愛人聲的出現,代表著秀華已經寄來檔案。

阿同伯隨即點開新聞數量與品質的趨勢圖。看著圖表,瞪著電腦螢幕的他臉色慘白,簡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實。

「莫非我這邊根本就無法解決問題,再怎麼做也是徒勞無功,反而使問題更糟而已!」看到過去的趨勢圖,阿同伯內心十分震驚!

因為趨勢圖上突顯了一個事實,每次阿同伯開發新程式後,短期內新聞的數量下降,新聞品質小幅提升,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後新聞的數量卻是大幅增加,而新聞的品質反而下降得更嚴重!

「我們集團忙了大半年的全民記者制度,似乎已經失控了!」阿同伯的腦中出現了這個自己也難以接受的結論。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百歲不是夢 老人長壽的5大祕訣
百歲不是夢!要老得健康才好,纏綿病榻的老年生活,不但自己受苦,也造成照顧者的負擔。因此,老年人在生活中要學會照顧自己,…
蘇州電視台主管「翻牆」被撤職
中國當局箝制言論,目標從異議人士擴及到關心時政的普通民眾。近日,蘇州市廣播電視總台一名主管,因使用推特(Twitter)…
以舉辦台灣東尼獎為志 科技大老雷輝的音樂劇夢
音樂劇有歌有舞,輕鬆活潑,是吸引民眾走入劇場的最佳表演藝術形式。「綠光劇團」2018年推出台灣原創音樂劇《再會吧 北投》,…
一百個天使的真心大告白
北一女三十重聚:美國篇 打開YouTube北一女重聚「非廣告」,出現幾位熟女「小綠綠」。有人用鍋鏟表演儀隊槍法、…
自然吃、慢慢吃,身體就不老
這幾年常見到雜誌或者電視節目在探索或介紹養生的美食。大概是過去大魚大肉吃多了,年紀有一些了,發現「零件」開始有些故障,因此開始反省生活型態…
為公還是為私? 我們與惡的距離
公視3月底推出的社會寫實劇《我們與惡的距離》造成很大迴響,我十分喜歡每集開始的鋪陳,片頭利用「品味新聞台」臉書(FB)專頁的特效鏡頭,…
四川地震帶來的挑戰
5月12日的四川大地震震驚了全世界,也引來澳洲媒體的持久關注。最大量的報導當然集中在災情和地震給人們帶來的傷害、特別是精神傷害上。…
培育生技人才 「偉喬生醫」勇闖試劑原料市場
2013年創業初期進駐於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南科育成中心的偉喬生醫,切入較少人進入的試劑原料市場,目前已經是台灣最大的CO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