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傳絕藝 兒子承衣缽

雖然養魚工作不輕鬆,邱國彰仍然願意回鄉承接邱益華的事業。
雖然養魚工作不輕鬆,邱國彰仍然願意回鄉承接邱益華的事業。
岳翔雲
第62期
岳翔雲

清晨4點鐘不到,邱益華就與兒子邱國彰一起巡視魚塭、整理漁獲出貨。邱益華很高興兒子邱國彰可以繼承衣缽:「我們父子像兄弟,第二代有決心要接班,資料都給他了,怎麼突破就看他了。」

邱國彰似乎也繼承了老爸的堅持:「老爸純粹是土法煉鋼,到現在他做的筆記、畫的圖,如果沒有說明還是讓人看不懂。我當然希望用更有效率、更科學的方法來研發,只是生物無法控制、無法預期,只有不斷努力做出最好的魚苗給客人。」邱國彰也提及近年來也進行筍殼魚和鱸魚的繁殖培育,希望朝多角化經營。

無論早晚晨昏或是烈日當空,邱氏父子總是穿著簡單的棉衫與防水衣褲,四處巡視魚塭、餵魚。邱益華說自己是「憨牛」全力照顧魚苗,給客人「好搖飼,卡好轉大人」(台語,意思是「好照顧,容易長大」)的魚苗,就是他的責任。

事實上,「憨牛」還不是人人可當的。不知讀者想到沒,每年「1.5億尾」的魚苗,每隻只有0.3公分左右,怎麼賣啊?數量怎麼算?按小量比例推估嗎?不是的,是一隻一隻算!

天啊,賣魚苗是用數數兒!這種天文數字怎麼算、怎麼數?

原來,魚苗業者有個「數魚口訣」。漁民一瓢一瓢地舀出小桶裡的魚苗放到大桶,每次約3至10隻,然後嘴巴唸著數魚口訣,此起彼落地各自算著自己的數量。每到100隻就放一支筷子,如此重複。最後看要出貨的桶子裡有幾支筷子來斷定出貨數量。

這樣會準嗎?「當然準啊,不然買方哪會付錢。」邱益華肯定地說。

這種一般人無法想像的功夫,讓人不得不佩服漁民的好眼力與算數能力。不過,從中我們也看到靠先進技術養魚的邱益華,也依然保持著台灣漁民純樸的傳統和熟能生巧的「精準」。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盯緊大勢,「淡」然處之
最近三年台灣民眾網路票選十個年度代表字,公認2008年最具代表性的是「亂」,2009年是「盼」,2010年則是「淡」。與前面二年不同,…
做自己的春麗與幸運
從小學開始的考試到出社會後各種職場上的廝殺,現實人生裏充滿了競爭,強者為王的鐵律讓許多人將人生歸類為贏家與輸家。於是,…
歐盟批准首套加密貨幣監管規則
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財政部長會議,5月16日最終批准了世界上第一套監管加密資產(Cryptoassets)的綜合規則。…
青冰白雪 日本日光公園華嚴瀑布紀行
 上個世紀80年代,我在日本留學期間曾經周遊日本列島。足跡不僅踏遍了北海道、本州、四國和九州,還曾南下到九州與沖繩之間的種子島,…
中國中央部門限期「曬三公」
今年3月由總理溫家寶主持的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中央財政決算後,…
台北人,北京旅
安靜,是我初次乍到北京的第一個深刻印象。才晚上八點多,馬路上車還很多,我坐在計程車上,窗戶全開,卻一點也聽不到像台北那樣的喧譁吵雜,…
追想安平
如今的台南市安平區一帶市井繁華,遊人如織。近代三百多年的台灣歷史就是從這裡發展開來的。 舊聚落隱藏於鹽水溪旁…
獨居有感
長假回鄉。茶餘飯後,我隨口講出的購屋想法成了閒聊的主題。 「房子不要買在海邊,」媽媽搖搖頭,「冬天那麼冷。現在年輕不覺得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