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經驗

波特教授到底有沒有支持ECFA?

競爭力大師波特(Michael Porter)表示,自由貿易協定必須承受更多的風險考量。
Getty Images
第61期
陳博志

競爭力大師波特(Michael Porter)到台灣來,有些報導稱:「波特說ECFA是台灣唯一的選項。」馬總統因此拿著這句話宣傳說:「連大師也主張非簽ECFA不可。」然而實際上波特並不是這個意思,波特也不清楚ECFA是甚麼。他很可能是被人誤導了。照波特詳細的說法,我們是不該簽ECFA的。

 

波特並非說ECFA是台灣唯一選項

 

照台灣某媒體報導,波特的說法是:「兩岸經濟關係建立正式架構,除ECFA沒有其他選項,他也不知為何要有其他選項,因為ECFA是風險很低的協議。」由此可見,波特並不是說ECFA是台灣唯一的選項,而是兩岸經濟關係建立正式架構的唯一選項。對台灣經濟而言,他可是指出了官僚嚴重和法治不足等等很多該改善的努力方向,絕非只有ECFA。

 

波特認為自由貿易協定有其風險

 

而波特為何說ECFA是兩岸經濟建立正式關係的唯一選項呢?據同一篇報導,波特說:「ECFA也不是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因為自由貿易協定必須承受更多的風險考量,ECFA只是讓兩岸經濟正常發展。」這種說法和馬政府非常不同。馬政府在長期不願明講ECFA是自由貿易協定之後,現在已公開承認ECFA是一種自由貿易協定。而照波特這裡所講,自由貿易協定必須承受更多風險,因此是在他認為台灣該做的選項之外,他之所以認為ECFA是唯一選項,乃是因為自由貿易協定風險太大,而ECFA則只是貿易正常化。由此可見波特支持的根本不是馬政府現在要強迫人民接受的這種ECFA。這種屬於自由貿易協定的ECFA波特甚至是不要的。 

 

波特誤以為兩岸情況處於20年前

 

那波特到底以為ECFA是甚麼呢?他以為兩岸經貿往來現在仍有很多限制而沒有正式管道,所以他誤以為ECFA只是讓兩岸經貿往來正式化。波特說:「兩岸關係過去都是間接或透過地下進行,過程相當複雜,簽ECFA之後可克服現有障礙。」4月9日台灣一家經濟性報紙報導,波特的說法是:「因為歷史因素,兩岸經貿往來無法健全,多年來台商到大陸投資獲得的成果無法帶回台灣。」又報導,波特說:「ECFA是要讓台商到中國投資不必再像以前那樣『想盡各種方法,迂迴繞道轉進』。」同一天另一家經濟性報紙也報導波特說:「在制度不全層層限制下,台商在中國好的發展無法回饋到台灣,台商在中國大陸的努力也無法有好的收割。」這些說法都是20年前我國尚未許可台商去中國投資的情況,波特似乎還停留在那個時代。波特不知道不僅去中國投資已經合法化,兩岸經貿投資甚至航運都已經直接進行,也就是已經三通,而不再需要「迂迴繞道轉進」。波特也不知道台商賺的錢不只早就可以回台灣來,政府也已多年要台商回台投資,有些台商甚至已經回台灣來控制了部分媒體或替中國代言。波特大概也不知道現在台商還可以用回台上市的名義,直接回台灣印股票換鈔票,把錢再拿去中國。

 

馬政府沒有提供正確資訊,讓波特教授誤以為兩岸經貿還是一、二十年前的間接和受限制,才會說:「兩岸任何非制度,非正式的管道都不是長久之計,所以應儘速建立正常的管道,儘速簽定ECFA。而「ECFA不算是一個真正的經貿協定,真正的貿易協定是很複雜的,兩岸簽ECFA的用意,主要是提供一個更開放,合法的貿易模式,把兩岸的經貿行為導入正常化。」原來波特竟以為兩岸貿易現在還是採用非法的模式!在可能受到誤導而對事實有這麼大錯誤的認知下,波特才說:「ECFA是台灣唯一選項,我認為不需要其他選項,因為兩岸經貿往來早已存在,ECFA不過是將其正常化,同時讓大陸台商能享有更多保障。」

 

波特實際上更像是反對ECFA

 

由此看來,波特支持的根本不是馬政府要和中國簽訂而「屬於自由貿易協定」的ECFA。波特要的乃是「兩岸經貿往來合法化」,直接往來,以及正名,而這些都是早已做到的東西。波特認為在這些之外「不需要其他選項」,而且「ECFA不是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因為自由貿易協定必須承受更多風險」,所以波特實際上更像是反對馬政府現在要簽的ECFA。馬總統和相關人士竟拿了波特一句「ECFA是台灣唯一選項」而大做文章,以誤導台灣人民,實在很可笑,而被誤導的波特和台灣人民也真可憐。 

 

波特對真實的中國並不瞭解

 

此外,波特的其他相關論點也有值得商確的地方。例如他主張「兩岸經濟要建立正式關係或架構」,這指的若是合法直接貿易,則目前早已做到。他若是指正式的國際法關係,則即使簽ECFA,中國還是不承認台灣為國民黨過去長期爭取的「政治實體」,甚至也不承認我們是WTO的正式會員。不久前兩岸之間所簽的金融監理備忘錄(MOU),就是因為中國不承認我們有任何正式身分,所以金管會和其主委都不能用正式名稱,而是「金融監理機構代表人」,那三份約甚至只寫是哪一天簽的,而不寫哪一年。那怎麼會是「正式」的架構呢?那只是個矮化台灣的架構。

 

波特又說:「台灣和中國簽ECFA,這可以當成與其他國家簽署貿易協定的敲門磚,消除和其他國家簽署貿易協定的障礙。」但波特也太樂觀了,馬總統自己都公開說,不能和其他國家簽自由貿易協定乃是因為中國阻礙,而且簽了ECFA之後也不見得能和其他國家簽自由貿易協定。那馬總統為何讓波特教授誤以為簽了ECFA就可以消除和其他國家簽貿易協定的障礙呢?

 

波特教授同時說:「中國也不會在ECFA上占太多利益而損及台灣,否則對於中國想要創造兩岸雙贏、爭取台灣民眾認同上,會是一種挫敗。」波特真的不太瞭解中國,中國用文攻武嚇威脅台灣、用飛彈對準台灣、在國際組織排斥台灣,還說「誰理你們」,台灣人民都十分反感,中國卻並未因為要「爭取台灣人民認同」而撤除飛彈及在國際孤立台灣的行動。中國的算計是「台灣人民貪圖眼前的小利而忽視未來的威脅」,所以ECFA要對台灣「讓利」,要「對台灣有利的先做」,等到台灣人民習慣這些利益,像鴉片戒不掉時,中國再以撤除這些利益來威脅,馬政府和很多台灣人就會乖乖就範而接受中國屆時提出的各種要求。以商圍政、以民逼官,以軍事外交壓制和孤立台灣,中國根本不必爭取台灣民眾的「認同」。

 

波特並不瞭解台灣實況

 

這一切由媒體上引述而來的波特之言,充分證明波特並不知道台灣的實況,也不知道ECFA實際上是甚麼,但他仍清楚地不支持兩岸自由貿易協定,也就是馬政府實際上在推動而叫ECFA的那個東西。而且波特教授還是很聰明地指出:「建立架構的過程,當然要保護受負面影響的人。」但馬政府根本不承認負面影響,所以也沒做好保護受傷害者的配套措施。波特教授同時也說:「要小心謹慎、溫和漸進、面對不確定時,才能隨時喊停。」但馬政府卻是要「盡快簽」,不要說不確定的問題,連確定的傷害都不管。整個做法根本不是準備隨時可以喊停,而是要快做,讓人民和其他力量都來不及阻止,以後也不能停掉。

 

很多台灣人崇洋而相信遠來的和尚會唸經,所以政府常找外國不完全瞭解台灣問題的知名人士來為政策背書。很多人甚至被外國來的騙子騙財騙色。波特教授雖是大師,但畢竟不太知道兩岸間的複雜,也不知道馬政府為ECFA所說的很多謊言,所以才被利用。這篇評論出來之後,馬政府說不定又要怎樣去誤導波特來澄清,但波特如果弄清楚了,拿波特來誤導人民的馬政府恐怕會更糟糕。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四川地震帶來的挑戰
5月12日的四川大地震震驚了全世界,也引來澳洲媒體的持久關注。最大量的報導當然集中在災情和地震給人們帶來的傷害、特別是精神傷害上。…
「國寶」施福珍-傳承鄉土文化的駐校藝術家
施福珍去年8月應聘擔任亞洲大學幼教系的「駐校藝術家」,他所創作的〈秀才騎馬弄弄來〉這首兒歌,聽在幼教系系主任陳秀才耳裡感到特別親切。…
張郭毅鼓動房仲業的快意樂章
「您好!我是全國最大家,好厝攏底佳(台語,即「好房子都在這裡」)的永慶不動產仲介郭毅,我們公司主要經營的是店面、豪宅及土地的不動產買賣仲介…
職涯規劃六步驟(之六):用O*NET尋找適合自己的職業
我們在前幾期花了一些篇幅,介紹如何進行自我評估,以找出自己的職涯性向。不過,光只是知道自己的職涯性向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
夫妻攜手 締造充實人生
對於社會關懷駕輕就熟,李麗容經營咖啡屋卻始終處於虧損狀態。先生陳如琢和她開玩笑說:「你好厲害喔,經營了8年還沒倒!」李麗容則有另一番解讀…
經濟「失望指數」試擬
代表經濟好壞的指標很多,各指標的變化也不盡相同,因此一般人並不容易由這些指標來比較各國和不同時間經濟的好壞。…
故宮南院首檔書畫展 賞析文人生活之「翰墨空間」
故宮南院在6月初開展的首檔書畫展「翰墨空間—故宮書畫賞析」,大概是台灣近期最大的藝文話題了!國立故宮博物院過去對於文物出館的態度向來謹慎,…
健康退休族的10大旅遊國度
退休族的消費力,近年來廣受休閒產業的重視。據統計,銀髮族退休後,只要有錢有閒,平均每年會出國三次,藉由休閒旅遊享受退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