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焦點

難民政策 歐盟、非洲不同調

非洲國家10月簽署了保護和救助難民協議。
非洲國家10月簽署了保護和救助難民協議。
Getty Images
第49期
李孜、李月、方清月

長期以來,歐盟各成員國雖已制定難民政策,但其申請程序千差萬別。為了促進難民申請標準化,並加快處理程序,歐盟委員會於10月21日提出了關於難民政策的新方案,以消除各成員國在難民政策上的差異。相對歐洲而言顯得「落後」的非洲,非洲國家領袖卻於10月23日批准一項協議,得以讓非洲各國國內難民得到更好的保護。

歐盟國家普遍不熱衷難民問題

歐盟委員會副主席,負責自由、安全與司法的專員雅克.巴侯(Jacqus Barrot)表示,尋求難民身分的人,無論在哪個歐盟成員國提交申請,都應該擁有均等的被接受或者拒絕的機會。

這項新提案主要是在難民申請資格和程序上做出一些規定。但人權組織認為,該提案並不能保證審查難民申請的公正性。

按照新的要求,難民的申請必須在6個月內受理。以往,在不同的歐盟成員國申請難民,擁有同樣遭遇背景的人,從受理時間到最終命運都可能大相逕庭。受理時間少的需要幾個星期,長則超過一年。從批准率來講,希臘很少接受難民,但瑞典往往很慷慨。

據統計,在2008年,全球各國共安置了大約65,000難民,而歐盟國家並不熱心於此,只有4,378例,占6.7%。

最近,義大利曾將乘船來尋求難民身分的利比亞人直接遣返,完全不顧他們是否已具備難民資格。此舉遭到人權組織的抨擊。而包括義大利和希臘在內的南歐國家則聲稱,大量難民的湧入已讓他們力不從心,其他歐盟成員國則不願伸出援手。

雅克.巴侯先生希望新提案能於2012年在各歐盟成員國內得以實施,這還需要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的同意。

非洲國家達成協議保護難民

反觀難民數居高不下的非洲,非洲國家領袖於10月23日在烏干達首都坎帕拉簽署了《關於保護和救助非洲流離失所者的非洲公約》批准一項協議,目的是為了保護非洲各國國內難民。該協議可能成為全球在難民議題上的首例。

這項協議呼籲非洲國家,對於包括老人在內等流離失所的人,提供特別協助;此外,協議也要求非洲國家,避免強迫遷徙。

非洲聯盟(African Union)指出,由於政治動亂、衝突與自然災害,全非洲大陸的難民人數已達1,200萬到1,400萬。聯合國難民署最新公布的數字顯示,非洲大陸目前有1,700萬難民和境內流離失所者。

非洲幅員遼闊,資源豐富,但非洲也是全球難民人數最多的區域,並且一直困擾非洲的發展。其中索馬利亞、剛果東部、烏干達北部、蘇丹南部是產生難民的幾個主要地點。難民問題最嚴重的索馬利亞,因為多年戰亂加上今年發生旱災,導致該國約1,000萬總人口當中,有三分之一處於急需援助的狀態。

非洲難民問題產生的原因很多,其中包含歷史遺留問題,一些國家的衝突、內戰與政局動盪等因素。非洲經濟的落後、嚴重的自然災害以及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因素,也造成大批難民和流離失所者。

非洲被西方列強殖民時期,不少非洲國家的分界線,是由殖民統治者強制劃分,導致不同部落或族裔被隨意畫歸到一起,也有一些族群被強行分割到不同國家,以致於許多人脫離自己的部落。但是這些人並不易被其他族群接受,久而久之,這些人便淪為難民。另外,在非洲國家出現的軍事衝突和局勢動盪中,又有成千上萬人的家園被毀,被迫流離失所。

難民是經濟發展的大負擔

另一個主要原因則是自然災害。由於近年來氣候變化加劇,水災和乾旱等極端氣候頻繁發生,使得非洲農牧人口的生存更加難以保障。在沒有收成的年份,一旦等不到政府的救濟,不少人將被迫遷徙,成為背井離鄉的流浪者。

對各國而言,大量難民不但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大負擔,也是人道主義的災難。難民現象也成為勞動力的浪費,原本可以為社會經濟創造產值的人,不僅無以創造財富,淪落到需要生存援助。政府為了安置難民,必須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尤其對經濟不發達的非洲國家而言,更是龐大的負擔。

本次非洲國家對難民問題達成協議,已經跨出第一步。紅十字國際委員會(ICRC)表示,這項協議極具歷史性,不過這項協議並不會產生立即效應。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美國「肥咖法案」上路 中國貪官剉咧等
中美兩國最近就落實俗稱「肥咖法案」的美國《外國帳戶稅收遵從法》(Foreign Account Tax Compliance Act,…
撫臺街洋樓的今與昔
記憶猶新的忠孝橋拆除工程,得以讓北門重見天日。然而與北門也有著同樣歷史淵源的,則是位在延平南路上的撫臺街洋樓。單向道的馬路與小巷,…
美駐伊最高指揮官:預防ISIS 2.0出現
據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報導,美國在伊拉克的軍事行動領導人說,雖然從「伊斯蘭國」(ISIS)手中解放摩蘇爾(…
2010十大華人事件: 3. 悲》富士康跳樓門 跳出誰的問題?
3.  悲》富士康跳樓門 跳出誰的問題?   2010年,最震撼兩岸乃至全球媒體熱烈關注的新聞,非「富士康連環跳」莫屬。…
感恩的時刻,如何向媽媽表達謝意?
出生未滿週歲時母親就過世的藝人王彩樺,最近發表新歌的MV〈媽媽〉,不僅歌詞表達了對母親的思念,感動人心;更有粉絲聽完這首歌後,…
從被動代工到獲獎品牌,「鈦坦科技」用敏捷思維做企業轉型
一家代工廠商,如何做品牌?一家連「產品是甚麼?客戶是誰?」都不能公開的企業,能做品牌嗎? 來自新加坡、目前全球有四個辦公室、…
香港回憶錄之「獨闖北京」
(續前期)1995年1月,北京隆冬之際,張五常教授上午下令,我下午就趕飛北京。中間兩個小時趕寫幾篇專欄稿,避免開空窗。此行如此倉促,…
美國記者「不付錢」
中美兩國新聞,嚴格說沒法比較,因美國是辦Newspaper(新聞報),中國的報紙雖形式上也是排版印刷等,但卻沒有新聞的靈魂,即新聞的規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