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中的貴族 釉裡紅

真正釉裡紅表面有極細微的結晶狀,清代稱之為「凸起釉面的寶光」。
真正釉裡紅表面有極細微的結晶狀,清代稱之為「凸起釉面的寶光」。
岳翔雲
第34期
張新宸

2006年5月30日,在香港佳士得「中國宮廷御製藝術精品」拍賣會中,一件32公分高的明朝洪武年間釉裡紅「纏枝牡丹紋玉壺春瓶」以7,852萬港元高價成交,創下了明朝瓷器拍賣的世界紀錄!

釉裡紅是「釉下彩」瓷器的一種,以氧化銅做發色劑,彩繪於白色瓷胎上,再施以透明釉,入窯以攝氏1,280度高溫還原氣氛燒成。這種技法始於唐代長沙窯,直至元代中期才有所突破,卻因戰亂,八百年來竟失傳三次。由於史料記載不夠完整,致使今人對「釉裡紅」感覺既神祕又陌生。

釉裡紅雖然最早出現於元代,但元代的釉裡紅色調比較暗淡,紋飾也較簡單,傳世極少,最早見於景德鎮至元四年(1267年)出土的四件器物;明初洪武時期,釉裡紅器較為盛行,但呈現的顏色也極不穩定,直到宣德時期才達到成熟階段;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時期是釉裡紅極大發展時期,此時不僅紅色發色鮮豔、純正,而且紋飾細膩、層次鮮明,雍正時期更創造性地燒製出「青花釉裡紅」,但到晚清時期再無精品問世。

釉裡紅的紅在中國被稱為是唯一的「正紅」,然而故宮珍藏的「釉裡紅」卻多為黑色或灰綠色、褐色,非正紅色,究其原因是氧化銅極端敏感,燒造過程困難重重,影響成敗的因素太多,如:釉藥配製、厚薄、氣候條件、窯內擺放的位置、疏密、高低、氧氣多少、溫度高低的控制等等,故成功的作品極為稀有,雖然明、清兩代皇帝動用龐大的人力、物力積極找尋、維護,仍難逃失傳的厄運,能夠留傳至今更不多見。

真正的釉裡紅表面有極細微的結晶狀,由裡向外以顆粒狀展現,清代時稱之為「凸起釉面的寶光」,而用人工釉藥燒造的紅色釉則是表面光滑的清紅色,肉眼即可分辨,用手觸摸,一個是立體的,一個是平面的。

被喻為「瓷中極品」的釉裡紅,長期以來被披上一層神祕的面紗,顯得高深莫測,現代瓷藝工作者多敬而遠之不願嘗試。王新篤不但成功地將斷代瓷藝重現人間,更突破傳統加以創新,以高難度的「釉下多彩」配以「琺花」技法,將古代官窯才能燒造的「釉裡紅」發揮到極致,堪稱古今中外第一人。

要在傳統的青花釉裡紅裡添加色彩已不容易,配上「琺花」難度更高,因為各色釉料在封閉的窯中會互相干擾導致失敗,而「琺花」的線條在乾燥和燒造過程中可能斷裂脫落或熔化(琺花技法是用泥漿與釉料混合後,以特製的泥漿袋直接擠壓在瓷胎上,因而產生浮雕效果,再以各色釉藥塗於立體圖案內燒造);大量使用金色則是超越巔峰的展現!因為要將金色固定在瓷器表面,必須以攝氏760度再進窯一次,對先前已燒成的釉裡紅而言是二度傷害,極易使紅色飛逝。

古人說燒造釉裡紅「既賴人力,尤關天成」,由於氧化銅的不穩定性,燒造釉裡紅除了經驗還需三分運氣,王新篤雖擁有三十多年經驗,還是無法完全掌握。他說:「今天科技的進步並不會提高成功率,一個窯能有60%的成功就算成功了,有時整窯失敗。」因此,每次進窯都是一番煎熬,開窯時心情更是七上八下,王新篤說:「每一窯燒出來成不成功都是無法掌握的,像這一次那個最大的葫蘆就在展出前兩天出窯時發現它裂了!」那種前功盡棄的感覺難以形容。

歷史上中國以瓷器聞名世界,「China」一詞,國外最早的解讀即是「瓷器」,王新篤將一生的青春歲月完全投入釉裡紅創作,他最大的心願就是讓「China」以「瓷器」再度揚名世界!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竹苗山村的驚喜滋味
時值冬日,陽光不再熾熱潑辣,晒在身上只有微微暖意。如果天氣許可的話,這時候到郊外看看山林與田野風光,嚐點山間美食可是別有趣味。 每年此時,…
力抗電子書 日人重視「紙文化」
大家都知道,東漢蔡倫發明了造紙術,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不過,當今世上將造紙藝術發揮得淋漓盡致的,可能要算是日本人了。 在日本,…
精雕細琢高質感鋼書寫筆 「物外」收服國內外人心
要買一支高質感的筆,不用再到國外品牌中尋尋覓覓,台灣便有一個以「文字的重量」為訴求的文具設計品牌「物外YSTUDIO」,所製作的鋼筆、…
布托遇襲身亡 子繼母職續推民主
巴基斯坦前總理碧娜芝.布托(Benazir Bhutto)於2007年12月27日遇刺身亡,在國際上引起巨大震動,各國領袖紛紛譴責暗殺事件…
敘利亞人民書寫壯麗的歷史
從突尼西亞到埃及,再到利比亞,中東的「茉莉花革命」不斷開花結果。但在敘利亞,卻遇到空前的阻力,阿塞德政權用坦克大炮鎮壓人民的反抗。據統計,…
抗疫英雄 兩岸境遇大不同
3月19日,農委會禽流感疫情行政調查結果出爐,結論是「沒有隱匿疫情」,並認為過去有「高病原病毒」但沒有「高病原疫情」。紀錄片《不能戳的祕密…
歪國零食嘴 以「訂閱制」開創上班族零食商機
傾盡所有腦汁,案牘仍高高堆滿,用盡了洪荒之力卻怎麼也追不上老闆的要求……當心力憔悴無語問蒼天之際,零食儼然成為上班族撫慰心靈的補帖。…
麵包店是因不景氣而減少嗎?
今年我國由各種客觀經濟資料來看,景氣都不算差,然而媒體似乎正流行把各種問題都說成是景氣不好所造成。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