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蕊與中共大跳曖昧恰恰

2009年2月20日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出訪北京。2月21日到北京郊區參觀一座由美國通用電氣和中國合作投資的發電廠,由通用電氣中國區域執行長溫傑克(右)接待。
2009年2月20日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出訪北京。2月21日到北京郊區參觀一座由美國通用電氣和中國合作投資的發電廠,由通用電氣中國區域執行長溫傑克(右)接待。
Getty Images
第32期
宋浩

美國國務卿、也是前第一夫人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訪問中國,堪稱近期中國最重要的外交事件之一。但這次希拉蕊與中共官員的接觸過程,卻顯得令人失望。

2月23日《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一篇題為〈希拉蕊訪華大談經濟 避談人權〉的報導指出,希拉蕊刻意淡化中國備受爭議的人權問題,轉而大談經濟問題、環境問題藉此避開敏感焦點。

報導寫道:「希拉蕊在與婦女界代表進行的一小時會談中根本沒有提及人權問題,訪問過程中也盡量避免在公共場合談論敏感問題。」

「希拉蕊不久前曾表示,她不會在訪華期間將重點放在人權和西藏等問題上。她對記者說,這樣做可能會破壞為應對全球經濟危機而付出的努力。」

「希拉蕊說,我們必須在人權問題上繼續向他們施壓。但我們在這些問題上的行動不能干擾解決全球經濟危機、全球氣候變化危機以及安全危機。」

希拉蕊的作法,也讓國際人權團體感到不滿與憤慨。報導中說:「(希拉蕊)這樣的表態令人權組織感到憤怒。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在聲明中說,這種講話向中國政府傳遞了錯誤的信息,中國以往在人權上的進步部分就來自於外部壓力。」

國際特赦組織美國分部的庫瑪(T. Kumar)接受國際媒體訪問時表示,希拉蕊的發言令他們「感到震驚且極端失望」。他說,美國是少數能夠在人權議題上勇敢對抗中共的國家之一,希拉蕊說人權不能干擾其他重要議題,是破壞未來美國保護中國人權的主動權。

中共政權透過政治獻金手法,與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希拉蕊夫婦建立祕密關係,這在國際外交界早已不是甚麼新聞。就連前年希拉蕊與歐巴馬角逐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時,中共也在希拉蕊背後祕密送錢輸血,此事甚至一度引發美國輿論譁然,要求調查云云。

果不其然,這次希拉蕊以美國國務卿身分出訪中國,與中共官員的發言、互動中,處處可見她「處處迴避」、「多所迎合」的曖昧態度,彷彿與中共官員牽手跳起一場外交恰恰舞一樣,不僅令人感慨她對美國「世界警察」、「正義國度」榮耀的背離,也讓國際人權團體對之大加抨擊。

希拉蕊避談中國人權問題的理由是「這樣做可能會破壞為應對全球經濟危機而付出的努力。」然而,全世界都曉得,中國社會每年數萬起的維權抗暴活動、貪官污吏橫行、中國產品有毒、商業詐欺事件頻傳等,這些與中國經濟緊密扣連、甚至為中國埋下經濟危機地雷的現象,本源上全與中共迫害中國百姓人權脫不了關係。

因為中共蔑視人權,所以官員不重視百姓生命財產安全,處處官商勾結,讓黑心商品不斷毒害國內外民眾;因為蔑視人權,處處欺壓百姓,百姓想上訪就遭到警察抓捕鎮壓,最後官逼民反而出現大規模抗暴行動;因為蔑視人權,上從官員、下至媒體處處釋放謊言訊息,欺瞞全國百姓以及全世界,讓世人誤解中國經濟實況,從而不斷向中共捐輸。一旦中國經濟出現甚麼難以掌握的異狀,肯定將進一步振動全球脆弱不堪的經濟。

因此,希拉蕊恐怕弄錯了,解決人權問題才是真正讓中國從一個極權統治社會走向一個正常社會的起點,也才是穩定中國、亞洲乃至全球經濟的根本動力之一。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仲夏夜之夢——評大聯盟明星賽
今年的美國職棒大聯盟明星賽雖然仍有不少制度上的缺陷,但是就比賽過程來講算是精采。這場長達4小時50分的比賽延續了15局,…
中國搞笑版諾貝爾獎 笑中有淚
搶在每年10月諾貝爾獎揭曉前一週所舉行的「搞笑諾貝爾獎」(the Ig Nobel Prizes),…
風神
朋友,你認識風,見過風嗎? 它無形無體、無影無蹤,看不見又摸不著,可是它的風貌、它的喜怒哀樂,通過有形的物體,無時不在體現它無形的存在。…
明朝科學家徐光啟 為亞洲農業打下堅實基礎
最近時常出現農民為權益抗爭的新聞,例如台灣苗栗的大埔事件,以及層出不窮的中國農民維權運動。政府的政策和農民的實際需求總是有一段落差,…
飲鴆止渴的中國產業結構轉型──從PX(二甲苯)廠在中國遍地開花談起
隨著成都市民5月4日以「散步」形式抗議PX化工廠落戶彭州,「PX」這一用於生產塑料、聚酯纖維和薄膜,…
情義無法權衡 《瑯琊榜》中的義與不義(一)
《瑯琊榜》,2015年紅極一時的電視劇,做為權謀劇的經典之作,該劇有著緊湊的情節。雖為時代架空的古裝劇,但其服裝、道具、儀典均有講究,…
秀出台灣的米錄觀光T-shirt
觀光T-shirt於晶華酒店販售成功後,晶華很快地希望米錄設計一些小朋友的、女生的款式。之後,米錄的T-shirt逐漸地分成幾大系列,…
淨投資大幅萎縮的警訊
生產需要人力、土地、和資本等生產要素以及技術,所以經濟成長主要須靠人力和資本的增加以及技術的進步。我國從二十多年前出生率開始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