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現場

樂天知命的測量員劉正達

樂天知命的測量員劉正達
除了隧道工程,測量是個戶外工作,烈日與寒風下的作業雖然辛苦,卻是認真負責的成績和體驗。
曾漢東
第23期
余立琴
我不汲汲於富貴,錢夠用就好。
沒有案件或是下雨天無法作業,偶爾一個月只工作10天也無妨;
接到工程時,我則堅守「認真」的原則,絲毫不馬虎。

個偶然的機會,我看到六叔畫的一張圖。圖中的日式木造房子,是六叔心目中的理想家園。這張透視圖,在我腦海裡留下了深刻印象。當時還在就讀國中的我,夢想以後能親手建蓋自己的家。

以不錯的分數考上高工,本有機會選擇比建築科更高分的科系,然而,烙印在心扉的那間木造房子,模樣雖有些模糊,輪廓卻清晰可辨,我毫不猶豫地在志願表上填下「建築科」。

1984年高工畢業,我因為不用當兵,一離開學校隨即踏入社會。不用當兵,卻是一個頑皮小孩心中永遠的痛。5歲時,年幼的我不小心用鐮刀傷及左眼的白眼球,所幸對視力影響不大;7歲,被叔叔用原子筆不小心刺中眼球的意外,我的右眼失去了大部分的視力。從此,單眼視力伴我一生,我卻並不以此為悲。

事業路天註定,勞者多能

初出社會的前幾個工作,雖然都只是短短數月的經歷,但我覺得對一個年輕人來講,從中學到的社會經驗,都是歷練,都能成長。尤其是現場監工,掃地、接水管,一些打雜的事亦須包辦,不像現在的監工真的僅只監工。雖然很累,但如今檢視自己的經歷,我深刻體會到「做得多就學得多」,辛苦有所代價。

監工半年後的某天,堂叔在電話中問我要不要學測量,說是中華工程公司缺測工。測量甚麼,我並不十分清楚,當時卻不假思索答應去當臨時工。一通電話引領了我未來的方向,視力不佳的我,註定從此和測量這樣耗眼力的工作,結下不解之緣。

不會就問,打下紮實基本功

新來乍到,隊長劉至恭告訴我,不管會不會,剛來的就得先打木樁。打木樁、扛木樁、拉皮尺,從頭學起。約兩三個月後,終於開始學習架儀器。一天,隊長拿了一整本的道路施工圖給我,說了一句「不會的就問」。當時要建造高速公路五堵及八堵交流道,所有的主測人都是學土木測量工程,對學建築的我來說,道路施工圖要靠自己摸索,並不容易。

生手如我,只能不斷地問,打破沙鍋璺到底。所幸隊長與陳順裕等工程師不厭其煩指導我,歷時一年六個月的工程,我學到了大部分的基礎功夫。爾後,在不同的營造場負責監工與測量,我繼續邊做邊學,因而打下紮實的基本功。

施工圖只是參考圖,監工拿到施工圖得先做細部分解,算出數量給工人看,教他們怎麼做。我每拿到施工圖就是想辦法解決,盡量做,不停地努力去做,除此之外,其他的事也沒想太多。

90年代,建築業景氣正值高峰,營造場常會承包公共工程,監工的需求量很大,我於是跟著工程到處跑。1987年污水處理廠興建工廠,我就近住在工寮,一天工作12個小時,很少休假。經歷這段時間,我從陌生新人到逐漸上手,雖然又忙又累,卻累積了屬於自己的生命經驗。

順應自然,盡力而為

同年,耗資四億多的連續壁大工程,由四、五個監工分工,各自有負責的區塊。其中,雖然我的學歷最低,卻不會影響到我,我總認為把工程做好最重要。不管業主的要求如何嚴格,我都會努力做到讓他滿意為止。

建築業景氣於1996年開始走下坡,公司標不到工程,我只得回到家鄉宜蘭尋求工作機會。先是受僱於人,後來熟識的營造場會直接找我負責測量工程。自然而然地,從1998年起,我開始獨力作業土木建築施工測量工程。

工程不分大小我都接手,四處跑四處做。做測量工程至今10年,全靠同學或營造場對我的信任,介紹案件。我不汲汲於富貴,沒有案件或是下雨天無法作業,偶爾一個月只工作10天也無妨;接到工程時,我則堅守「認真」的原則,絲毫不馬虎。

寬以待人,不分彼此共打拚

工程完工,偶爾會碰到請不到款的情況,對方會以「你的資料有問題,要重做。」為藉口,拒絕付款,日後也曾再碰頭,他並沒有還款的意願。雖然心中有些悶,也會有所質疑,但轉念一想:「他不給你,或許因為他有困難,以後不做他的工程就好,就當作是做善事吧!」也就釋懷了。

我認為凡事不必太計較,接工程以來,有幾位和我一起共事的員工,現在成為我的工作夥伴。接到案件,大家不分彼此認真工作,也相互幫忙,開心地共同完成它。

以前測量要按照公式去算,看似簡單,卻不容易。現在做測量電腦都幫你算好,簡單多了,經驗、判斷力和別人對你的信任度也就關係到工程的取得與否,而那是建立在你的表現值得人家信任。

除了隧道工程,這是個戶外工作,烈日與寒風下的作業雖然辛苦,卻是認真負責的成績和體驗。未來的日子裡,即使因為視力不好而需要比別人加倍付出,我希望自己能繼續秉持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面對測量,回饋業主對我的信任。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首部空拍紀錄片 齊柏林讓你《看見台灣》
台灣影史首部空拍紀錄片《看見台灣》,由侯孝賢監製、吳念真旁白、何國杰(《賽德克‧巴萊》配樂)配樂、齊柏林執導與拍攝,歷時五年、花費近億,…
九項看似平常卻暗藏危險的食物
食安、茶安問題此起彼落之際,讓人憂心的是,除了農藥或不當化學成分消費者難以辨識之外,一些看起來安全或者你認為乾淨的食物,往往也暗藏危險,…
美國「肥咖法案」上路 中國貪官剉咧等
中美兩國最近就落實俗稱「肥咖法案」的美國《外國帳戶稅收遵從法》(Foreign Account Tax Compliance Act,…
魄力從哪裡來?
一個人做事果斷明快,會稱讚他很有魄力;一個人性格豪邁,做事大格局,會說他很有氣魄;一個人體型魁梧,會形容他體魄強健。當一個人老不成材、…
大陸觀光客來台 最想看甚麼?
根據香港《文匯報》的報導,中國國家旅遊局提出陸客赴台四大原則,並且把這四大原則正式通知幾家大型旅行社。這四大要求是:一、誠信,…
執行有溫度的對話 「聊天機器人」創造高效互動
▲學習型臉書社群「讓狂人飛」創辦人洪璿岳早在2016年開始研究並運用聊天機器人。吳長益攝影   你對「聊天機器人」(Chatbot)…
日劇《彼得的葬列》 探討良知問題
有沒有一種東西叫作「良心」?他長得甚麼樣?甚麼顏色的?誰曾經看過他?如果你是藝術家,你如何捕捉良心?你如何呈現他?你如何以良心為主題,…
康維光以璀璨玻璃打造新人生
最近網路上流傳著「來去台灣玻璃館看伍佰燒玻璃!!」「伍佰燒玻璃?」有沒有搞錯?怎麼不是演唱會呢? 位於彰化彰濱工業區的台灣玻璃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