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奶粉專題報導

毒奶餵煮下的香港

毒奶粉事件,香港與中國緊密關係,城門失火怎麼可能不殃及池魚呢?
Getty Images
第22期
林保華

1997年中國收回香港,香港支聯會主席司徒華就比喻中共會用「溫火煮青蛙」的方式,將香港「同化」,等到香港市民發現要從鍋裡跳出來時,已經來不及了。台灣在全面向中國開放的情況下,也逐漸習慣了中國專制獨裁體制的價值觀而趨於同化。這次爆出中國毒奶(奶粉奶精)事件,說明這一點。

台灣震盪 香港跟進

中國毒奶粉事件雖然已經在網上披露了幾個月,但是官商勾結下的威脅利誘手段硬把它壓制下來。一直到奧運過後,政治壓力稍微放鬆,以及紐西蘭的外來壓力才透過媒體開了一個孔披露出來。9月1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的記者會,官方才承認確有其事。在這個記者會上,衛生部黨書記高強說:「據調查,三鹿牌嬰幼兒配方奶粉除少量銷售到我國台灣地區用於食品加工外,全部銷售在中國內地,未出口其他國家和地區。」

新聞發布後,台灣當然立刻緊張起來。然而輸來台灣的是作為加工奶製品原料,必須追查奶粉的流向。受害的主要也不是嬰兒,而是普通民眾。因為大人對結石的容量較嬰兒為大,吃奶製品也不如嬰兒把奶粉當主食,因此還沒有大量的病人,但是多多少少中毒是肯定的,也不知道甚麼時候會爆發。台灣當局在不願損害兩岸關係的主軸下,應變慢半拍,甚至政策、標準朝令夕改,導致民怨沸騰,衛生署長林芳郁被迫辭職。對著中國,他實在太不幸了,中國總書記胡錦濤即使親自為伊利毒奶粉背書,火也燒不到他頭上。中國當局也控制媒體,小量的報導只局限在嬰兒奶粉上,對涉及範圍更大的奶製品,根本沒有追究。而且接著是發射神七與歡度十一國慶的大喜日子,把毒奶事件沖淡了。共產黨再次成為「偉光正」的黨,胡錦濤、溫家寶還是英明領導人。

在毒奶粉事件中最特殊的地方就是香港了。由於高強的講話中沒有提到香港,有人認為香港逃過一劫了。哪裡想到中國與香港的緊密關係,城門失火怎麼可能不殃及池魚呢?9月20日,香港衛生防護中心證實收到首宗本地兒童懷疑因飲用伊利高鈣低脂奶而患腎石的個案。以後陸續發生多宗,到執筆時的9月28日,共發現有5宗,最後1宗竟是10歲男童。不過這些病患都是在大陸出生,或在大陸居住過的,香港本地人很少飲用中國奶粉。

在第1宗案例出來後,加上伊利、蒙牛及雀巢產品連日被驗出含有引致腎結石的三聚氰胺,絕非騙子部長高強(2003年SARS開始蔓延時他也在記者會上表示該病已受控制,鼓勵大家到中國旅遊)所說的,毒奶粉只是在大陸銷售與出口台灣,於是香港掀起一片恐慌,公立醫院的查詢電話癱瘓,急診室爆滿,最多時每天門診2千多人,少者也有幾百人。目前在中國居住的3歲以下香港兒童有6萬人,他們可能趁中國國慶長假黃金周回香港,到醫院檢查。

防毒標準 人不如豬

這次毒奶粉事件,更接近中國的香港,沒有像台灣那樣人心惶惶,還摔了一個衛生署長,主要有3個原因:

第一,香港媒體大多已經被中共滲透,因此除了例如《蘋果日報》在9月26日還用頭條報導新發現的含有劇毒的樂天小熊餅以外,其他媒體已放在不顯著地位。這天,中國「神七」升空更是占據媒體的大部分重要版面。

第二,香港的其他事務也轉移民眾的注意力。一個是9月7日立法會選舉剛結束,還有許多政治議題被人們所關注。再就是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不但世界金融危機香港格外關注,香港東亞銀行還發生擠提事件。

第三,香港政府23日緊急立法,禁止食物的三聚氰胺含量超標。法律條文當天公布,即日生效,待新一屆立法會下月復會後,才交立法會審議。這是特區政府用「正面」的形式來「保護」市民的健康。其實「魔鬼在細節」中,所謂「超標」,就是不可超過2.5ppm(1公斤不超過2.5毫克)。由於立法會還在休會期間,再加上媒體與有關人士的自律,香港人還不知道,中國豬飼料規定的標準是2ppm以下,因此香港人的防毒標準不如中國豬而自己還不知覺,還以為特區政府愛民如子。這是特區政府手腕高明之處。官員還聲稱結石像散沙,不必恐慌。

香港的「超標」標準,立刻被台灣政府照抄。慢半拍的台灣政府忽然變得如此敏銳與有魄力,相信是北京透過管道來提點的。本來,23日晚10點台灣衛生署才下令24小時內將中國奶製造品全部下架;24小時還沒到隔天晚9點衛生署就改變主意,把香港標準抄襲到台灣。這個決策過程太過秘密,反彈聲浪太大,衛生署長林芳郁自己包下全部責任而辭職。

香港特區政府這種瞞天過海的做法,也逐漸被香港市民識破。27日,就有市民打到電台的節目,批評政府雖立法制訂食品含三聚氰胺上限,但拒絕公布化驗後未超標但仍含三聚氰胺的食品名稱,對不含三聚氰胺的食品不公平,也剝奪消費者選擇「零」三聚氰胺產品的權利。

香港訂的標準是如何得出來的?因為三聚氰胺根本不是食物添加品,而是毒品,只是被中國人加上「蛋白精」的好聽名稱,使人誤以為與糖精,甚至與雞精是同類。歐美諸國是絕對不允許有任何三聚氰胺加在食品中的。但是中共喉舌人民網在9月19日的報導「全國液態奶三聚氰胺專項檢查結果公布」中說,「據醫學專家介紹,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以及我國衛生部門的權威機構,均對人體攝入三聚氰胺安全限量進行了科學評估,按照最嚴格的評估標準計算:以一個標準體重60公斤的成年人為例,食用上述三聚氰胺含量的液態奶,如每天不超過2升(即8袋,每袋250毫升),對人體是安全的,到目前為止也未發現由於食用上述品牌液態奶導致泌尿系統結石的病例。」

FDA發言人Judy Leon立刻駁斥了中共喉舌的說法,她說:「FDA從來沒有發布任何關於三聚氰胺安全劑量方面的信息。」然而,不論是香港市民,還是台灣民眾,稍一不查,就要上當。不但肉體中毒,連思想也中毒。逐漸變成被中共用溫火餵煮毒品的青蛙,這才可怕。

http://blog.pixnet.net/LingFengCommen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體制和國家目標是中國內外衝突的根本原因
美中經貿爭議以來,很多人都把它看成是美中在爭世界的領導地位,是在爭霸,或者是美國要壓制中國不讓它出頭。但現在真相已漸明朗,…
堅持自我品牌 米錄開創台灣觀光商機
「邵族追著白鹿找到了日月潭,靈鳥貓頭鷹指引邵族的獵人找到回家的路。」這是米錄公司所設計的「日月神話」意象T-shirt裡的故事。…
香港學者:中國禽流感或將大流行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教授管軼及朱華晨的研究團隊,聯同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汕頭大學醫學院、浙江省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與美、澳科學家合作,…
台灣拚觀光 打響福爾摩沙美譽
觀光產業是無煙囪的產業,與科技產業共同被視為是21世紀的明星產業,順理成章成為各國競相開發中最重要的一環。根據世界觀光旅遊委員會(WTTC…
解析馬江對學生反服貿的答覆
國民黨在《兩岸服貿協議》爭論中不理會反對的意見而一意孤行,使學生發動抗爭,結果國民黨不只以暴力對付,其因應的說法更暴露國民黨嚴重的心態錯誤…
人生一世啊,良心最重要!
曾任教於北京大學法學系的袁紅冰教授,當時被學生譽為「北京大學精神導師」。目前旅居澳洲的袁紅冰為「中國自由文化運動」發起人、首席委員,並擔任…
雲南傣族潑水節 歡樂祈福
雲南「潑水節」是傣族人民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時間在每年4月中旬傣曆正月,陽曆4月13日至4月16日之間。潑水節是送舊迎新的日子,…
全方位的保險規劃師──謝志明
現任國泰人壽高雄左楠通訊處襄理的謝志明,擁有豐富的銀行理財專業,但他卻放棄了理專的固定收入,挑戰全新的保險領域。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