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中國

盜賣兒童「瘟疫」 北京諱莫如深

在中國一胎化政策下相應發生的獨特現象:孩子們不斷地被綁架,幾萬名兒童被出售。
Getty Images
第18期
苦言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08年7月14日上映的美國家庭影院頻道(HBO)紀錄片《被偷走的中國小孩》(China's Stolen Children),告訴世界正在中國發生的一個嚴重問題,而北京當局似乎並不急於解決這個問題。

這部由英國導演諾曼(Jezza Neumann)執導的片子,向人們揭示的這個嚴重問題,在中國一胎化政策下相應發生的獨特現象:孩子們不斷地被綁架,幾萬名兒童被出售。

宛如世紀瘟疫

買賣孩子在中國擁有極大的市場,這些被拐賣的小孩命運大不同。有的小孩被送到城市的工廠或黑磚窯當奴工、有的小孩被賣到國外當外國人的養子女、有的孩子被賣給希望擁有男孩的家庭,還有女孩被賣為娼。

據英國《觀察家雜誌》(Observer Magazine)報導,中國每天平均有192名兒童失蹤,這個數量甚至超過英國全年失蹤兒童總數的兩倍。如果每天有192人死於同一種病,你會認為那種病是瘟疫?那肯定是瘟疫。而像盜賣兒童這樣的「瘟疫」,在中國卻沒人談論它,尤其是北京當局更是諱莫如深。

在深圳,有一些飽嚐失去孩子痛苦的家庭組成「深圳尋子聯盟」,這個聯盟在各大網站發出了修改相關法律的倡議,並提出了修改法規加大打擊「買主」力度,堵住拐賣兒童的源頭,以及建立一個國家失蹤人口信息系統,提高尋人效率等辦法。

尋子聯盟誕生

2007年10月9日18時許,孫海洋三歲半的兒子孫卓趁父親熟睡之際跑出去玩耍,孫海洋醒來後找不著兒子趕忙報警。「警方說至少要24小時後,才能立案。」由於一天「等待」,給犯罪嫌疑人有了足夠時間逃跑。

10月14日,孫海洋在附近一家超市內調看監控錄影時發現,當日19時30分左右,一名身穿白襯衣的40多歲男子,在超市門前推出一部童車,半哄半拖地把兒子帶走。

自從兒子孫卓被拐走後,孫海洋就無心做買賣。原來經營的包子鋪招牌改為「尋子店」,而他的生活內容也全部變成尋子。

孫家尋人啟事就散發了10萬份,隨後又賣了老家的房子,提出懸賞金20萬元人民幣。孫海洋68歲的母親拿著孫子的照片先後4次赴潮州、東莞,跑了400多家幼兒園尋找孫卓,每次回來都大病一場。孫卓的母親終日以淚洗面。

彭高峰在深圳經營一家電話超市,2008年3月25日,彭高峰像往常一樣邊看守著電話亭的生意,同時看著兒子在一旁玩耍。「離開我視線僅僅幾分鐘,就見不到人了。」監控錄像證實他的兒子被一個30歲左右、身穿黑色夾克的男子強行抱走。

在尋找兒子的過程中,孫海洋和彭高峰相識。兩人交流了尋子經驗後,先後把自己經營的店鋪命名為「尋子店」。

據彭高峰介紹,迄今為止,這個尋子聯盟已發展到全中國各地220戶家庭,每家都有孩子被騙走、偷走的類似經歷。失蹤孩子以男孩居多,大約占90%以上;7歲以下居多;傍晚不見的多;多是外來打工人員的孩子;多住在城鄉結合部。

巨大產業鏈條

由於深圳警方一直未找到失蹤孩子的下落,孫海洋與「聯盟」的家長們只能自立救濟,他們不斷在大陸內各大門戶網站發出求救帖子,並取得了中國最大尋找失蹤、流浪兒童的網站--「寶貝回家」的幫助。

張寶豔和丈夫秦豔友,是「寶貝回家」網站的建立者,他們曾經短時間丟失孩子,在孩子找回之後,夫妻倆建立這個網路平台,讓丟失孩子的家長在這裡發布消息,以獲得尋找孩子的線索。

張寶豔很關注兒童走失、拐賣的信息,也開始留意身邊發生過的事。他們漸漸瞭解到人口拐賣是一個巨大的產業鏈條,每個人分工明確、各司其職。「他們有專門負責拐的、運的、賣的。如果你不瞭解詳情,你無論如何不會想到,賣孩子還有批發的。」秦豔友說。

在這樣的交易中,人有了價格,價格高可以賣到四、五萬元,低的也可以賣到一萬元。「男孩通常比女孩子貴,年齡小的要比大的貴,平均一個孩子會賣到兩、三萬元。」

《紐約時報》報導,中共當局不承認問題的嚴重程度,也沒有認真的去追究原因。報導中說,一胎化政策讓人們一心想要一個男孩,造成自1979年該政策開始實行以來超過4,000萬女嬰流產,這也造成了整個社會男女比率失調。

北京當局對販賣兒童問題不置可否,是因為一旦承認就意味著要回答為什麼會發生那樣的事情。這就意味著進入了一個危險的領域,造成如此多的兒童被綁架是因為中國實行「一胎化政策」,那麼自然會引導人們對這個民憤極大政策的衝擊。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郵政博物館 縱橫兩千年郵驛古今世界
中國的郵驛制度始於何時?岳飛一天收到的十二道緊急金牌如何運送?哪個朝代出現最早的郵筒?世界第一枚郵票長怎樣?最貴的郵票又是哪一枚………
全球氣候變遷 每年15萬人遇害
  全球氣候變遷已經對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造成影響,小則花期失序、夏冬氣溫失常,大則颱風洪水大雪成災,甚至嚴重傷害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輔導「真假仙」
我準備瞭解一下事情的始末,才詢問家瑋老師班上的小女生第一句話,卻馬上被她嚴肅地堵了回來。她指出我用詞不當,我試著解釋,但是,…
遲來一百多年的道歉
就「被偷盜的一代」(stolen generation)向澳洲原住民道歉。什麼叫「被偷盜的一代」?澳洲政府為什麼要為此道歉?…
回顧世界三年抗疫背後的政治考量
2019年12月,新冠疫情COVID-19在中國武漢爆發,中國從此使用封城方式抗疫,後正式名之為「清零」。2022年12月,…
康維光以璀璨玻璃打造新人生
這堂課,康維光教你──「就算沒頭路,永保信念就能找對路。」 走進位於彰化縣彰濱工業區內的台灣玻璃館,館內玻璃工藝作品琳瑯滿目,…
中國人海外消費正悄然轉型
近年來,中國人在海外瘋狂購物,「暴買」、「狂掃」等諸多報導不時見諸報端、網路,刺激著國外商家以及民眾的神經。但是,隨著中國經濟的連續下滑、…
貝珠工藝的古與今 尤瑪‧達陸談連結國際的貝珠文化
你知道生活在高山的台灣泰雅族人竟有與索羅門群島互通的「語言」嗎?不是真的語言,而是「貝珠文化」。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舉辦之「遙遠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