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

大腦的記憶 沒有你想的可靠

瞬間發生的事物,腦中留存的記憶往往很模糊。
Getty Images
第16期
黃一山

許多人都認為記憶是事實留在腦中的印象,但當你目睹一件意外事故時,你是否真的記得你不曾留意的部分?例如車牌號碼、車色、速度、角度與位置?專家研究還指出,若此時聽到其他人描述意外經過時(其實是不正確的陳述),很多人的模糊記憶都受到了影響而改變,而後竟成為回憶中的事實!?

結束忙碌的一天回到家中,打開電視看到新聞片段,有些是你遊歷過的場景,試著回想,隨著時間的逝去,現在你腦海中的畫面還剩多少?有趣、有留意的場景可能還有一些,其他的恐怕已經所剩無幾了,而沒有留意的場景,可能當天都回想不起來。

一些研究人員表示,大部分時候,我們不大可能記住一些細節。他們認為,傳統上認為人的記憶會像一張詳細的照片或錄像,是根本站不住腳的。

但是如果當時有犯罪行為,而我們恰巧成為目擊證人時、當記憶成為員警辦案的一個重要依據時,我們真的能夠記起很多細節嗎?甚至是回憶中的景象真的存在過嗎?在此情況下,若作為判決依據的證人回憶真的可靠嗎?

近期,英國利茲大學的認知心理學家馬丁.康威教授說,基本上,記憶是一個組合各種訊息和經驗的集合體,而不一定是真實發生過的事件。一個有趣的發現是,有很多人的記憶很容易因為外來訊息的提示而改變原先腦海中的畫面。

荷蘭有個著名的研究,1992年,一架貨機意外墜毀在史基浦機場附近的「一處淺灘上」。10個月後,他們詢問人們是否記得曾經看過電視中播放這架飛機「撞上一棟大樓」的畫面,沒想到一半以上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看過。再過一段時間,這個比例竟然上升到三分之二。很顯然的,根本不曾存在過這個電視片段。問這種提示性的問題顯然改變了人們的回憶。

在倫敦北邊的一所員警培訓學院,讓員警在課程中先看一段虛擬的殺人犯影片,然後互相詢問問題。有個員警說這個殺人犯好像是操著北方口音,當被進一步追問時,他認為是曼徹斯特口音,但他還是不能確定。詢問者追問證人看到的詳細發生情節,而事實上,證人一開始根本就不確定,從而延伸得來的細節可信嗎?

康威教授說,這種細節追問方式會誤導,甚至可能將可疑的景象加深,從而變成留存在證人腦海中的事實。英國的研究發現,警方大約有六分之一提出的問題是以某種方式暗示目擊者。警方說他們已經知道這種問題的風險並盡最大努力避免這些問話方式。

因此,人的記憶中的片段是不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受到改變了?

有一種名為神經影像學的腦部掃瞄技術,也許未來可以幫助解決這個問題。如果某個人曾在犯罪現場看過一些證據,這些東西的景象會留存在大腦某個部位。當電腦掃瞄證人的大腦時,會發現大腦有此記憶的區域將會發亮。

不過,一位前任法官擔心引入新的專家系統的可靠性。他說,一些不同的專家發展不同的新方法,一般而言不容易判斷孰對孰錯。他認為陪審員可以利用常識判斷證據可信與否,目前許多在法庭上使用的方法,用於分辨真實或不真實的記憶其實不是難事。看來腦部掃瞄方法的應用,在短期內不只需要克服技術問題,還有其他部分需要折衝克服。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神話故事裡的羅摩橋 真實存在
美國NASA在2002年4月發布了一張航太照片,從照片中能夠清晰地看到,印度與斯里蘭卡之間的保克海峽(Palk Strait)中,…
當老闆的煩惱,這些志工比你還懂!
開公司很簡單,但要活下去談何容易。尤其台灣中小企業普遍卡在基本營運觀念不足、有技術沒管理能力、缺乏財務整體規劃觀念等因素,…
冰雪阻隔不斷返鄉路 再現中國「留守孩」問題
年前中國幾十萬返鄉民工被困廣州火車站的場面,人們仍記憶猶新。旅客在風雪和饑寒交困中煎熬數日,有人暈倒,有人被踩死,…
2011國際十大新聞 - 6. 占領華爾街運動 99%的人反對貪婪
源自於「阿拉伯之春」的靈感,「占領華爾街」集會運動最初由加拿大反消費主義組織Adbusters在美國紐約市發起,提議舉行和平集會,…
現有環評制度的科學和民主問題
環保議題老是在台灣引起很大的爭議和衝突,這是因為很多環保問題的影響人們有見仁見智的看法,當然難免有爭議,而爭議沒有好的機制解決,…
草木有情 植物也會自救與求援
人們常說:「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實際上可能恰好相反,因為有的植物也是有感情、有知覺的。古文人也說過「感時花濺淚」、「草木同悲」、「…
Janet的尋根之旅
第一趟回台灣時,Janet並不急於「尋根」,因為爸爸的家鄉高雄縣鳳山市目前並沒有親人,直到2008年。 2008年,…
香港「世紀之戰」 民主獲勝
香港雖是彈丸之地,但卻是中國的政、經櫥窗,一舉一動都引起華人世界的關注。眾所矚目的香港立法會港島區補選議員的結果在12月2日塵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