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是否使所得分配惡化?

全球化是否使所得分配惡化?
全球化」是指近二十多年來,各國產品、資金、人員、企業以及資訊往來更方便的現象。Getting Images
第8期
陳博志

1980年以前,全球經濟可說是分成三個世界。先進國家和亞洲四小龍是美國領導下的西方世界或自由世界,彼此之間有密切的往來,形成一個「自由經濟市場」。共產國家因為和自由世界對立,自成一個採取中央計劃經濟的「共產世界」。其他許多開發中國家不太願意和自由世界及共產世界合作,經濟上傾向於追求自立或閉關自守,稱為「第三世界國家」。

全球經濟型態分成三個世界

這三個世界在經濟上往來不多,相互影響和瞭解也少。共產國家採取平均主義,其國內的所得分配當然平均,但卻偏低。第三世界國家普遍貧窮,通常只有少數鉅富。而自由世界各國所得分配雖較不平均,但似仍在可接受範圍。因此全球所得的分配雖不平均,各國內部的分配並未引起太大的爭論。但在1980年代之後,各國內部的所得分配開始惡化,因此,「全球化」常被認為是造成所得分配惡化的原因,並且受到很大的批評。

「全球化」通常是指近二十多年來,各國產品、資金、人員、企業以及資訊往來更方便的現象。而其中最大的變化,其實是共產集團崩潰而開始加入全球經濟合作,其他開發中國家也學習四小龍的出口擴張政策而積極加入國際市場。這種轉變,使原本分成三塊的世界漸變成像一個市場。而在彼此經貿交流增加的情況下,大家都要找較便宜的東西買,也要找報酬較高的事情做,全球的所得分配乃開始發生重大的變化。

「全球化」之下的全球經濟變化

原先在有錢國家中,由於有錢人較多,有些低技術或較不舒服的工作比較少人願意做,為了吸引夠多人做這些工作,其薪水只好提到較高的水準。結果在這些有錢國家裏,技術或條件較低的人也一樣可得到頗高的所得。但在全球化之後,這些工作漸被廠商移到開發中國家去降低成本,因此,高所得國家中有些人的所得就下降,甚至失業,而使高所得國家的所得分配惡化。我國近二十年也因產業大量外移以降低成本,而造成勞工失業及所得分配惡化的問題。

相對地,在低所得國家中,原先即使是有能力的人也沒有多少機會發揮,因此收入也常不太高。但在全球化之後,可以得到機會與高所得國家合作,或把產品賣給高所得國家的消費者,只要他們要求的報酬低於高所得國家做同樣工作的勞工,他們就可能得到工作機會,並得到比原來高的所得。於是在開發中國家裏,開始有不少人的所得向高所得國家看齊,但卻還有很多人沒得到機會,以致所得未能快速增加。因此開發中國家也出現所得分配惡化的問題。今天的中國大陸,就呈現這樣的景況。

全球化對「全球」和「個別國家」的影響不可混為一談

儘管由個別國家來看,各國都出現所得分配惡化的現象,但由全球來看,卻不見得如此。因為上述現象是降低高所得國家一部份人的所得,而提高低所得國家另一些人的所得,因此低所得國家的所得整體而言是相對提高了,全世界極貧窮的人數比例也似乎減少了。所以國際上許多人主張「全球化使所得分配惡化」的說法,是不正確的。

不過世界經濟雖然號稱全球化,全球畢竟仍不是單一經濟。絕大部份人,特別是窮人,只是生活在他們的國家。所得在國內相對降低,使他們買不起更多東西,也使他們失去更多機會,甚至尊嚴。因此所得分配比較重要的問題,還是在一國之內做比較。而各國內部所得分配確實惡化,窮人確實因而覺得受害。因此,即使全球化讓全球所得分配改善,大家仍不可忽視各國內部所得分配惡化的問題,並採取必要的對策。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仲夏夜之夢——評大聯盟明星賽
今年的美國職棒大聯盟明星賽雖然仍有不少制度上的缺陷,但是就比賽過程來講算是精采。這場長達4小時50分的比賽延續了15局,…
中國搞笑版諾貝爾獎 笑中有淚
搶在每年10月諾貝爾獎揭曉前一週所舉行的「搞笑諾貝爾獎」(the Ig Nobel Prizes),…
風神
朋友,你認識風,見過風嗎? 它無形無體、無影無蹤,看不見又摸不著,可是它的風貌、它的喜怒哀樂,通過有形的物體,無時不在體現它無形的存在。…
明朝科學家徐光啟 為亞洲農業打下堅實基礎
最近時常出現農民為權益抗爭的新聞,例如台灣苗栗的大埔事件,以及層出不窮的中國農民維權運動。政府的政策和農民的實際需求總是有一段落差,…
飲鴆止渴的中國產業結構轉型──從PX(二甲苯)廠在中國遍地開花談起
隨著成都市民5月4日以「散步」形式抗議PX化工廠落戶彭州,「PX」這一用於生產塑料、聚酯纖維和薄膜,…
情義無法權衡 《瑯琊榜》中的義與不義(一)
《瑯琊榜》,2015年紅極一時的電視劇,做為權謀劇的經典之作,該劇有著緊湊的情節。雖為時代架空的古裝劇,但其服裝、道具、儀典均有講究,…
秀出台灣的米錄觀光T-shirt
觀光T-shirt於晶華酒店販售成功後,晶華很快地希望米錄設計一些小朋友的、女生的款式。之後,米錄的T-shirt逐漸地分成幾大系列,…
淨投資大幅萎縮的警訊
生產需要人力、土地、和資本等生產要素以及技術,所以經濟成長主要須靠人力和資本的增加以及技術的進步。我國從二十多年前出生率開始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