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帶動香港通貨膨脹

香港加薪趕不上通脹,加薪幅度最少達7%至8%才可抵抗通脹壓力,而基層勞工加薪難以達到4%。
香港加薪趕不上通脹,加薪幅度最少達7%至8%才可抵抗通脹壓力,而基層勞工加薪難以達到4%。
Getty Images
第11期
林保華(資深時事評論家)

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公布今年3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之年增率(通貨膨脹率)為4.2%,較2月6.3%回落2.1個百分點,但剔除寬免差餉(減免地稅)等因素,基本通脹卻由2月的5.1%,持續上揚至5.3%。其中,私人樓宇租金及外出用膳費用是兩大加價火車頭:私人房屋租金年增率4%,外出用膳費用年增率5.9%。「外出用膳」升幅比2月擴大0.4個百分點,連續10個月上漲,更是1995年6.1%年增率高峰後的最高水平。

樓房先漲,食品隨後

前兩年中國房地產價格飛漲,帶動香港樓價攀升。中國居民來香港「自由行」方便中資來香港炒樓,媒體還大事渲染,當然帶動熾熱的炒風,豪宅不斷創出新高。但是普通民眾的住宅價格,即使不斷地跟著美國減息,也難創新高,顯現中資炒作有特定對象;尤其是元朗(編註:香港新界西北部)接近中國邊境的嘉湖山莊(編註:內含30層以上的住宅大廈58座,共15,880單位),更是從九七「回歸」以來私人樓宇的重災區,報導說樓價還比當年高價時低三成。去年底、今年初連番減息後樓市進一步轉旺,但是今年3、4月已經停滯。雖然如此,香港還是全球樓價最高的地區之一,從而增加香港的營商成本。最近新加坡《聯合早報》引述花旗銀行和萊坊(Knight Frank)發表的財富報告,香港豪宅價格全球排第十四,在亞洲則次於新加坡、東京,排第三。在樓價上漲後,就輪到租金上漲,因為投資講回報率,泡沫爆破以前都是這樣。台北市還可以見到早餐店到中午或下午打烊,但是香港恨不得一天開24小時,連假期也不休息,因為房租實在太貴了。

然而目前對香港人威脅最大的,是食品價格的上漲,外出用膳費用關係到打工仔(上班族)。根據報告,雖然食品通脹由2月的年增率19.5%,收窄至3月的17.2%,但其中豬肉價格上升59.1%,更是有史以來最高紀錄。中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李曉超最近宣布的數字,今年第一季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8%,3月份同比上漲8.3%;其中食品價格上漲21%,拉動價格總水準上漲6.8個百分點;居住價格上漲6.6%,拉動價格總水準上漲1個百分點。

經濟關係緊密,漲價也緊密

中港比較,主要都體現在食品與居住,其中豬肉更是排頭兵,例如今年1月上旬,豬價就飆升四成,因為香港豬隻絕大多數由中國大陸進口。這種緊密關係,以前主要表現在副食品的供應,如今則是多方面了。這可能與「中港更緊密貿易關係安排」(CIPA)有關,既然關係緊密,通脹自然也緊密。

從香港的媒體看,近來漲價比較突出的食品,是米價漲三成。這不止中國因素,而是世界因素,香港人最喜歡食用的泰國米首先調高出口價,觸發3月底香港爆發搶米潮,超市的大米被一掃而空。回顧上一次的搶購潮,應該是1983年9月下旬中國宣布收回香港,爆發信心危機時出現的。雖然這次中國總理溫家寶出來說話,保證對香港的糧食供應,但是他沒有保證價格50年不變。中國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派人來香港視察,訂出一個「試探價」,引起香港業內人士不滿,因為比溫家寶「保證」以前的價格貴三成。他們指責這是壟斷出口造成的價格。原來省級也可出口,現在全歸中央,但也因此不排除會有「水貨」。類似的指責也發生在1月豬隻的進口,七成以上配額仍掌控在五豐行(編註:原為周恩來下令創設,作為中國食品在香港的獨家代理,現附屬於華潤集團)手中,廣南行及農業專區共占不足三成配額,五豐行進口量對價格上漲有絕對影響。當然,也有人說,這個價格已經算是「照顧」香港了,因為泰國香米漲了六成三。

除米價外,最近蔬菜也漲價三成,這也許與近來天氣不好有關。食油價超市內一天漲四成也引發怨聲載道。再就是牛奶與奶粉,也是三成左右。中下階層最歡迎的中國罐頭食品,珠江橋牌豆豉鯪魚直逼20元,梅林牌午餐肉更升穿20元關口,比去年漲了一倍。香港茶餐廳出售的五香肉丁方便麵,有的已經取消,因為五香肉丁的罐頭也漲價。

加薪不如物價,景氣不樂觀

今年4月初,還有人在香港的中共喉舌著文說,「內地通脹有利好一面」,主要理由是與1993年過熱時,由中國內因誘發的全面性、需求拉動型通脹有根本的不同,目前總需求過大情況並不存在;非食品漲價溫和,如2月份只有1.6%而遠低於食品的23.3%,只是反映輸入能源及商品漲價的向下游傳遞效應。然而上述中國大陸與香港的通脹中,房屋租金已經是第二重要因素,而香港公布的數字中,特別指出,女裝外衣價格升幅也擴大,衣、食、住、行中已囊括「衣、食、住」三項。也怪不得中文大學經濟系副教授關焯照形容通脹惡化程度很快,預計第四季通脹率可能達雙位數字,而全年達7至8%,政府在下半年應推出紓緩通脹措施,如寬減公屋租金等。高盛證券也預測,今年全年通脹率將達8%。

目前,香港各大企業陸續踏入薪酬調整期,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會4月21日公布今年1月份薪酬趨勢調查顯示,在今年1月已調整薪酬的公司中,全部均是加薪,加幅一般達4%或以上,較去年同期的2.6%大幅上升。然而加薪趕不上通脹,民主派立法會議員李卓人表示,不少基層勞工加薪難以達到4%,追不上通脹之餘,更遑論分享經濟成果,因此加薪幅度最少達7%至8%才可抵抗通脹壓力,維持基本生活素質;即使親共議員,也有類似看法。但是資方的想法恐怕就不太一樣了。

因為通脹原因,加上經濟放緩等因素,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的最新調查顯示,有40.4%受訪的香港市民對未來經濟前景感到樂觀,雖仍占多數,但卻較去年10月進行的同類調查大幅下跌了12個百分點。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經濟「失望指數」試擬
代表經濟好壞的指標很多,各指標的變化也不盡相同,因此一般人並不容易由這些指標來比較各國和不同時間經濟的好壞。…
37歲湯政翔 10年有成建立可近聯合事業團隊
沒有漂亮的學歷、沒有富爸爸、不懂得算計與心機,這樣的人,在爾虞我詐的商場上,真能打下一片天嗎?答案是肯定的。37歲的湯政翔就是一個例子。…
小數據 大效用
從消費者行為到品牌塑造,許多企業對「大數據」(Big data)投入甚深。但有時候明明有數據,但似乎還是少了甚麼。…
中國血汗工廠的末路──解析富士康N+1跳樓事件
由於開創了世界工業史上絕無僅有的12位員工連續跳樓的悲劇紀錄,有台灣首富之稱的郭台銘尷尬地站到了世界的聚光燈下。…
東協峰會美國挫敗 台灣捲入南海紛爭
東協會議7月13日在金邊落幕,由於各協約國對中、菲黃岩島之爭是否列入公報沒有共識,甚至有極大爭議,索性打破成立45年傳統,…
2013年2月中國大事
華為成全球電信製造商龍頭 地點:中國 中國華為集團1月底發布通報顯示,2012年該公司營業額達到2,202億人民幣(約1兆254億新台幣…
首度公開 一窺故宮文物檢測與修復
2016年,中國導演蕭寒拍攝的《我在故宮修文物》上映,片中中國北京故宮的九仞宮牆內,不再是梳著二把頭的妃子、穿著淡綠綢裝的宮女,…
琉璃光
「請你稍待,醫生要再看一下。」 護理師和氣地要我繼續躺在診療床。醫師隨即到達,護理師跟他陳述了一些重點。撥開簾子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