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古知新

亂評古人

亂評古人/眾說紛紜的評論/復興國學有新解
第2期
岳玹
不同的歷史評論如同調味料一般,得適應各個時代的口味需要,當今復興國學想必另有一番新解。

中國大陸颳起一陣所謂「國學熱」。相反的,台灣卻在「去中國化」。兩相比較下,台灣似乎落居下風。

不過,國學熱到底熱在哪裡?是否熱昏頭了?我們也要仔細看一看。

日前,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李零出了一本新書《喪家狗:我讀〈論語〉》。作者稱孔子是一個「懷抱理想,在現實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園」的喪家狗。當然,很多人不表認同。不過,這本書卻成了暢銷書。

眾說紛紜的評論

這一波亂評古人的風潮顯然很有市場。例如:梅朝榮把諸葛亮描繪成中國最虛偽的男人;司馬相如成為劫財劫色的大流氓;李白更是吃軟飯想打架鬥毆的混混。

有人說,李零等人顯然是利用「玷污古代名人」而作為成名獲利的梯子。有人說,這是在散播文化的毒素。

我倒是覺得,亂評古人也非始於今日。例如:大名鼎鼎的歐陽修就曾經質疑過太宗的縱囚之舉,一口咬定是「上下交相賊」。搞考證的人更容易隨便否認古人的存在。例如:黃帝的歷史不是很多學者懷疑嗎?

筆者寫這篇不是要為古人申冤;也不是要痛罵那些亂評古人的作家。因為,評論本來就不是事實。歷史的史料在那裡擺著,歷史評論充其量只是調味料而已!不同的時代的人喜愛不同的調味料,然而,那卻不能撼動事實本身。

台灣的國學危機

中國大陸畢竟還有一批清醒的人站出來駁斥這類評論(要知道,駁斥這類評論也要有一些真實的功底)。遺憾的是,所謂的國學在台灣已經幾乎找不到讀者。

去逛逛重慶南路的世界書局與中華書局。再去光華商場看看那些一本一兩百塊的古籍。就知道台灣人早已棄國學如敝屣。

復興國學有新解

對於大陸這批亂評古人的風潮,台灣的年輕人有幾人感興趣的?甚至能夠跟上大家討論速度的?甚至能夠提出令人信服的論點的?

反過來說,我並不贊成戴上負面的面具來看古人。他們不全對,但也不全錯。他們未必是大聖人,但也不見得就是那些作者口中那般不堪!

我的見解分兩個層次。最好還是自己去涉獵原典,從古人的文字去發掘真實,從而用自己正面的、善意的觀點來契入古人的內心。

其次,那就是選一些正面評價的書籍。學到一些正的東西總是讀書人的本色。古書之讀法不是用來充填知識,而是用來開啟智慧的。真實的、正面的史論總是內容有物,不是個人發洩情緒,求一時之過癮而已。

其實,所謂國學的確需要一次國學復興。那就看今人如何提出正見,如何從舊書堆裡煉出金子來。

胡適那時的整理國故是站在實證科學的基點上的。而我們今天需要的復興國學其實是站在神傳文化的基點上,把國學注入新的靈魂。

這需要這一代人的眼光與格局。我們應該如此自許!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東海「博雅教育」 打造全人菁英
現任東海大學校長程海東,談及最引以為傲的東海特色,會毫不猶豫地提及「博雅教育」。在東海大學的網站中,對於何謂「博雅教育」,有如下說明:…
老天爺眷顧的創業路
凡事心存感恩,常能心想事成!要感謝的人太多,因為老天爺的眷顧,每到關鍵時刻就有貴人相助,讓我們四年來的創業路,一步一腳印,…
情寄深藍
佇立在海風習習 千山萬水 我得以落腳於這片無際   貨輪低沉的嗓音 捎來故鄉耆老的叮嚀 風鈴的清唱 發酵滿室的恬靜   清晨田野的薄霧…
突破中共封網軟體 意外火紅伊朗
為了協助中國大陸民眾突破中共網路封鎖,「全球網際網路自由聯盟」GIFC(Global Internet Freedom…
曾文山行絕句三題
曉行勞生得計作閒遊,欲曙還陰近暮秋。行到清溪林轉處,野花無數盡搖頭。小普陀寺野寺溪山有夙盟,偶尋片石坐秋晴。幽禽不解坡公意,調舌穿林作許聲…
習近平為何引用蔣經國的座右銘?
現任中共黨魁習近平,近期頻發毛澤東風格的言論,其藉此「保黨」的走向基本明晰。但在中共十九大前的幾年任期,…
雷公與電母
暑假期間的南台灣、夏季炎熱的午後,老爺爺帶著小孫子和小孫女在家附近的親水公園運動散步。不久,空中烏雲聚集,天色轉暗,…
您一定要知道:現在港澳禁止開玩笑
  我真的不是在開玩笑。現在香港、澳門不准民眾隨便開玩笑,否則就有警察上門抓人的風險。 2008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