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古知新

千古文豪苏东坡一生传奇(下)

fotolia
第137期
云中君

苏东坡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一位美食家。

他继承了诗圣杜甫将菜肴饮食名目写入诗歌的创作思路,利用自己辗转大江南北的丰富人生经历,将华夏饮食文化更加发扬光大。荤素菜肴、水陆珍馐、南北水果,软硬饮料,种类繁多的人间食物,被他写进了诗文作品,其中不乏在民间广为传诵的名句、名篇。在历代文人中,苏东坡堪称描写、表现华夏美食第一人。

无竹则俗无肉则瘦 不俗不瘦竹笋炒肉

苏东坡并不是一个只能坐而论道、远离庖厨的君子,而是一个知行合一的大智慧人。他会吃能饮,能说会写,同时他也能亲自动手烹饪,这在文人之中是非常罕见的。当今世界,几乎无人不知中华美味中有「东坡肉」和「东坡肘子」两道名菜,这两道佳肴的发明者就是苏东坡。

苏东坡在任杭州知事时,下令疏湖筑堤。百姓为了感谢这位好官,经常把猪肉和绍兴酒赠送给他。苏东坡则把猪肉与酒一起烹制,回赠给乡民。东坡肉因此广为流传,成为淮扬菜的著名菜肴之一。

东坡生平爱竹,也特别喜爱吃猪肉。「东坡肉」吃起来酥而不碎、肥而不腻,汤肉交融,爽滑可口。他喜欢烹调,为了掌控火候和口味,在黄州时曾经写了一首食猪肉诗:「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苏轼〈猪肉颂〉)这首诗虽看似在说明如何煮猪肉、吃猪肉,但东坡以「火候足」、「君莫管」的诗句,似乎也在表达唯有自身定力够,才能真正处于红尘世间而心不扰。

竹笋产自翠竹,东坡就把他喜欢的两种食材──猪肉和竹笋放在一起混炒。并与朋友戏说:「无竹则俗,无肉则瘦;不俗不瘦,竹笋炒肉。」由此他发明了竹笋炒肉。猪肉与竹笋不仅是佳配,而且也是合乎时令的一道美食。

官场沉浮几经升迁 耿直不能左右逢源

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苏东坡四十九岁时,宋神宗为他恢复名誉,任为登州(今山东省蓬莱县)知事,仅十余日,又受朝廷之召出任礼部郎中。这年腊月调回京都开封,任起居舍人。元丰八年三月,神宗崩逝,年仅十岁的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东坡奉召还朝,太后命坐赐茶,又撒御前金莲烛台送他回院。由于太后废除新法,司马光等昔日的重臣们又得以重新执政,后世史家称之为「元佑更化」。

第二年,苏东坡晋升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语,同时兼任侍读。进京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升了三次官,但此时的他已对做官没有兴趣了。苏东坡本来也是反对新政的健将之一,但是他的言行和主张,都是对事不对人的。

他认为新政中的「免役法」尤其出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力劝司马光采用,但司马光坚决不肯。这样一来,保守派的人便说他是王安石的新法派了。可是新法派的也并不把他当作自己人,所以苏东坡由此成为夹缝里的人物,两面都不讨好。这年九月,旧法派的领袖司马光去世,使得旧法派四分五裂,陷入了丑陋的派阀之争。各派阀之争愈演愈烈,甚至涉及到对私事的诽谤。

元佑四年(公元1089年),苏东坡想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便请调转任杭州知事,上任时,杭州人焚香列队欢迎。不料,刚到任就遇到严重的天灾和病害,后来苏东坡修建了当时的第一所公立医院。在知事任内,苏东坡修筑了与白居易的「白堤」齐名的西湖「苏堤」。元佑六年又奉召出任翰林学士承旨,并兼任侍读,但是遭到作风激进的朔党排斥,不到几个月又被调任颖洲(今安徽省阜阳市)知事而离开朝廷,次年转任扬州(江苏省扬州市)知事。元佑七年九月,苏东坡又被召回朝廷,出任兵部尚书,十一月晋升为礼部尚书,这是苏东坡从政以来的最高职位。

苏东坡的职位越升越高,对立的党派对他的攻击也愈演愈烈,甚至有人对其以前的文字狱(即乌台诗案)大作文章。郁郁寡欢的他请奏调任江南之地,但未获批准。元佑八年九月,苏东坡出任定州(今河北省定县)知事。同月,高太后崩逝,「元佑更化」也随之宣告结束了。

惠州儋州求生艰难 超然物外始得心安

元佑八年九月,十八岁的宋哲宗开始亲政,重新推行其父神宗所主张的新法。政权转移到吕惠卿等新法派人士的手里,于是又对旧法派展开了严酷的弹劾。绍圣元年(公元1094)四月,五十九岁的苏东坡被指称诽谤朝廷,贬为岭外英州(广东省英德县)知事,六月,在转任英州的途中受命流放惠州(今广东省惠州市)。

在惠州的两年中,苏东坡生活困窘,有时连酿酒的米也没有,吃菜也得靠自己种。然而,此时的他对磨难早已习惯了,对这一切安之若素。他有两句诗写道:「为报先生春睡足,道人轻打五更钟。」即使身处遭人唾弃的岭外之地,也不因此而丧志,仍旧悠然地过着清贫的生活。

不料京城朝廷的奸人仍不肯罢休,再度以莫须有的罪名加害于他。这次苏东坡竟被放逐到有天涯海角之称的儋州。儋州在海南岛,是一个人迹罕至,瘴疠丛生之地。而弟弟苏辙当时则被贬在雷州,两地间隔着海峡。两人碰面后要分手时,苏东坡还作诗打趣说:「莫嫌琼雷隔云海,圣恩尚许遥相望。」

到了儋州,苏东坡一贫如洗,为了糊口,连酒器都卖掉了。可是他没忘读书,这一段时间他最爱读柳宗元和陶渊明的诗。他常常带上个大酒瓢,在田野里边唱边走,作诗自娱,还结交了不少平民朋友,闲了就去串门,跟野老饮酒聊天,常常给乡邻看病开方。虽然晚年流放海外的岁月很艰苦,但他仍然超然洒脱,并自得其乐。

到达儋州后,昌化军使张中知道苏东坡是一代文豪因此不敢怠慢,安排他及幼子苏过「住官房,吃官粮」。后来湖南提举董必察访广西至雷州时,听说苏东坡住在昌化官舍,遂遣使渡海,将他逐出官舍(苏东坡当时是以琼州别驾的虚衔远谪儋州的)。张中也因此受到处分。从此苏东坡便开始过着「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与程秀才书〉)的悲惨生活。

尽管面对厄运,苏东坡却能随遇而安、超然物外。当地的黎族人在城南污池旁的桄榔林中为苏轼盖了一间草房,苏东坡称其为「桄榔庵」。不仅如此,当地百姓还为他送来食物和粗布,供其饱肚御寒。每年腊月二十三日是海南百姓的祭灶日,送灶神。拜过神灵之后,百姓就把祭肉送给苏东坡。

苏东坡曾居儋耳,当地民众多取咸滩积水饮用,以致常年患病。为解除民众疾苦,他亲自带领乡民挖了一口井,取水饮用,疾病便少了。此后,远近乡亲民纷纷学他挖井取水,一时挖井成风,改变了当地乡民饮用塘水的习惯。后来人们纪念他的功绩,便把那口井命名为「东坡井」。

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正月,哲宗崩逝,徽宗即位,大赦天下,皇太后向氏摄政,试图促成新旧两派的和解。五月,苏轼被赦免了流放海外之罪,并被提举为成都玉局观。在惠州后七年的流放生活中,苏轼一家死了九口人,虽然生活对他如此残酷,垂暮之年却依然乐观开朗。苏轼六月渡过琼州海峡返北,在悍江边时,他吟诵道:「我心本如此,月满江不湍。」

苏东坡北还,经过润州、前往常州之时,运河两岸拥满了成千上万迎送他的百姓,随船前行,争着目睹这位久经磨难的大文豪的风采。然而,此时的苏东坡却因旅途劳顿早已染病在身。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六月,苏东坡卧病常州。七月二十八日,苏东坡辞世,千古文豪就此陨落,享年六十六岁。苏东坡去世之前,对守在床边的三个儿子说:「我平生没做甚么坏事,相信不会坠入地狱的,你们不要太伤心了。」他又告诫人们,神的世界是真实存在的,只是遗憾自己已经使不上力了。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重現江戶時代 故宮展出日本傳統工藝「交融之美」
歷經二年籌劃,國立故宮博物院與日本神戶市立博物館共同舉辦的「交融之美—神戶市立博物館精品展」6月6日起在故宮南院隆重展出,…
愛,讓癌細胞改邪歸正
不幸罹患癌症的日本大提琴家夏恩,將自己恢復健康的經歷告訴每一個人:「愛,才是生命的本質。」美國著名精神科醫生大衛.霍金斯博士(Dr.…
貴州甕安萬人抗暴 驚動北京
甕安,貴州南部不起眼的小縣城,最近因為一位17歲少女李樹芬之死,驚動了全縣、全貴州、全中國,曾在貴州任省委書記的胡錦濤也不得不作出「…
美中對抗為何比美蘇對抗更難?
8月中旬,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訪問捷克時表示:「現在不是冷戰2.0……抵禦中共威脅比對抗蘇聯更難。」…
高通膨下的經營策略
今年國際經濟情勢處於多事之秋。首先,美國次貸風暴讓美國的國內經濟挨了一記重拳,特別是金融業以及房地產業受傷最重。…
我看電影《她們》(上)
看電影,情節總是愈曲折離奇、愈出人意表,才能滿足觀眾愈養愈大的胃口,尤其是飽受精神刺激的現代人。同樣一部小說,卻能七次被搬上大螢幕,…
拉亞漢堡要當台灣麥當勞
拉亞漢堡總經理徐和森,原本是全球最大的飾品貿易商,因轉投資過多而失敗,跌落至人生谷底。然而,鬥志旺盛的他,又從負債累累的困境中,…
老K如何迎戰產業慣性和惰性?
台灣的產業是以代工起家,但是產業的運作有其慣性與惰性。在面臨嚴苛的競爭下,如果能在研發創新或行銷上努力,還可走出一條路。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