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认真严谨 成就「杰出女科学家」

认真严谨 成就「杰出女科学家」
吴妍华在「全球女科学家会议」上和总统马英九合影。
吴妍华提供
第84期
李佳鸿

身为校长,吴妍华的态度认真严谨。对于老本行──学术研究,吴妍华又呈现出如何的样貌?

答案是一以贯之的四个字──认真严谨!

「全心想着实验」的女科学家

谈起研究成果,正襟危坐的吴妍华眼睛闪出光芒,拿起纸笔讲解她的研究发现:「我主要专注于C型肝炎的治病机制,因为C型肝炎不会引起肝癌,很值得研究。我就找了一个与C型肝炎病毒交互作用的宿主蛋白RNA解螺旋酶DDX3进行多年的深入研究。后来我们及国外实验室发现这个蛋白非常重要,它可以扮演两个角色:它是致癌基因,过量表现会导致乳癌,同时也是抑癌基因,会抑制肝癌。这个蛋白又跟C型肝炎的复制有关系,它的复制需要DDX3。所以C型肝炎病毒就抓宿主细胞里的DDX3去复制。但是你也不能把这个蛋白压制下来,因为这个蛋白会抑制肝癌,你把它降低,可能就会造成肝癌了……」

「所以做研究有趣的地方就是,你开始以为DDX3只有一个功能,当初也不知道它怎么会跟C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有关系,都是从实验中发现的!做实验都会一直有新发现!」顾不得听者懂了没,谈起研究来,吴妍华显然乐此不疲!

「早上8点一进办公室,第一件事情,门一打开,包包还背着就冲去看她的实验菌株,第二件事才是把包包放下来。」这是吴妍华的学生、阳明大学助理教授游丽如对于吴妍华「全心想着实验」的描述。

病毒学专家、长庚大学生命科学系教授罗时成回忆起二十多年前的亲身经历。当时台湾正在考虑全面对新生儿接种B型肝炎疫苗,与吴妍华同为B肝疫苗的基础研究小组的罗时成说道:「我们一起进行B型肝炎病毒基因的选择,吴妍华一定要把工作做完了才回家。」甚么叫做完了?就是挑到吴妍华想要的菌株,「不管是11点甚至12点,她不会7、8点下班就走了,把实验放一边,第二天再连续做。她一定要做到一个段落,挑到那个菌株以后,晚上离开前就培养这个菌株,那个菌株在晚上不断地生长,第二天来了就又有新的材料可以做研究。然后才回去休息。」

做研究时夙夜匪懈,如此近三十年,吴妍华每天花在实验室的时间都超过12小时。

以言教、身教教导学生

「用二个字形容老师,就是『认真』,她非常的认真。」跟随吴妍华做研究近二十年的博士后研究员蔡宗元说:「老师做事情一定会尽全力去做,至于结果怎么样,那是另一回事。她常常跟我们讲,做生命科学这个领域,其实不需要太聪明,最重要的是你的执行力、行动力,要认真做。现在老师当校长,在行政事务上负担很重,但是她常常跟我们说,她还是最喜欢来实验室,跟我们谈研究。」

蔡宗元还透露,以往吴妍华的先生、清大化工系教授李育德常常会到实验室来接她,「但是只要跟我们讲起实验,老师就常常讲了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师丈就在楼下等很久。」

做实验时,吴妍华讲究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确实完成,她也以言教、身教教导学生正确的做研究态度。另一位吴妍华的研究生、现任阳明大学副教授陈俊铭指出:「我们做实验做久了,知道有些步骤可以省略。在做实验的时候,有时候一个步骤没做出来,就往后做。她知道了以后就说,这样不行,要每一个步骤都做完整、做好。」陈俊铭表示,年轻的时候就是求快,往往忽略了严谨。现在他回过头来看,态度严谨很重要,步骤没完成就不能往下做,往下做只是浪费时间而已。「这就是在跟老师做实验的过程中学到的一些经验。她教我们的就是认真和严谨。」

数十年如一日严格律己的态度,从来没有磨掉吴妍华对学术研究的热情,反而「越磨越亮」。

甫于2010年获得「台湾杰出女科学家奖」的吴妍华,虽然又面临另一个大学校长的挑战,但依旧不改其志,继续以踏实的态度,不懈怠地勇闯奥秘的生命科学领域……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南海爭端,北京終現紙老虎原形
中國堅持在南海造島,其咄咄逼人的強勢行動折騰得四鄰不安。但10月17日中共軍委副主席范長龍的公開發言,又讓人看到一件讓北京很不高興的真相:…
克里夫.李是真神還是假仙?
王建民今年的連勝紀錄在5月7日遇到印地安人隊(Indians)時被打斷,不管是老球迷或新球迷,…
14個奇怪但管用的健康祕訣
身心健康是一切的根本,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很奇怪的小舉動,看似平常但是卻非常管用: 1、綠蘋果緩解焦慮:如果在地鐵、…
川普與媒體戰爭是真假之戰
美國8月16日有多達350家報紙同一天刊登社論批川普總統,創了紀錄。當然,媒體監督權力者是西方民主國家的慣例,也是憲法保護的權利;…
《蘇菲的抉擇》警示魔鬼的陷阱
「Making a Sophie's choice.」是近些年美國新出現的片語,意思是在兩個艱難選擇之間被迫進行的可怕選擇。…
香港主權轉移11週年
正當台灣因為馬英九當選總統加速兩岸統合步伐,中國觀光客在7月4日駕臨台灣,是福還是禍引發激烈爭議時,7月1日,…
人類的火星夢真能實現嗎?
殖民太空是人類的夢想。以目前的科技水準,火星是除了月球外,人類腳步可以到達的最近一顆行星。但如果火星上有高級智慧生命存在,…
「小巨人」餐廳的成功啟示
美國《企業》(Inc.)雜誌的總編輯鮑‧柏林罕(Bo Burlingham),在2003年發現企業界有一股很特殊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