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大陸

「中国制造」贵于国外 全民疯囤

「中国制造」贵于国外 全民疯囤
今年以来中国的蔬菜价格飞涨,居民纷纷抱怨「苹甚么」。图为11月18日中国居民在北京一处户外市场买苹果。
Getty Images
第77期
金晓刚

当前,中国的物价飞高,伴随着「囤囤族」应运而生。各界分析发现,中国的食品物价不仅超于美国,甚至「中国制造」的产品也是国内贵于国外。

「囤囤族」的「囤」心态

据官方新华社11月15日报导,11月上旬,18种主要蔬菜的平均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了62.4%。包括圆白菜、黄瓜和土豆在内的18种主要蔬菜平均价格上涨至每千克3.9元人民币(约合18元台币)。报导援引商务部的数据称,分析师认为存在人为炒作现象的大蒜和生姜价格和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涨了95.8%和89.5%。

另据《中国经济周刊》11月30日消息,被称为「稳定物价国16条」的〈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公布后,农产品价格依然如脱缰野马,其他各类商品也有「全面开花」的涨价态势。继前段时间的「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和最近的「糖高宗」、「油不得」、「苹甚么」之后,土豆、鸡蛋、白酒、方便面、大米、棉花、羽绒服也纷纷加入涨价大军。于是,「囤囤族」应运而生。

「越来越贵」的东西似乎越来越多,「囤」也就成了中国的全民运动:囤一切值得囤、可以囤的东西。无论是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大小企业,还是唯利是图、狡诈黑心的投机者;无论是富豪、中产,还是普通老百姓,纷纷加入了「囤x大军」。

一位自称早已加入「囤囤族」的中国百姓称:「现在是否通胀,程度如何,不用看统计数据、不必听教授分析,自己已经可以明显感受得到了。」但是,「囤囤族」们到底「囤」出多少收益?答案显而易见。套用流行的网络用语:他们囤的不是油,而是心态——一种普遍存在的不安全感。

美国物价不如中国物价高?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截至今年9月末,中国广义货币(M2)余额高达69.6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9%,是同期GDP规模的2倍以上,「创世界纪录」。而且横向来看,中国目前广义货币存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有学者在网上做了一个对比,独立学者刘植荣为文,为了客观、公正地审视中国物价是高是低,是不是进入了通胀期,2010年11月18日,他通过美国的朋友调查了美国物价和家庭食品开支情况。从朋友在美国拍的这些商品照片看,他发现美国很多蔬菜、食用油、肉类商品的价格低于中国大陆。而且美国的食品质量可靠,也就是一般说的「绿色无污染」食品。

据刘植荣计算,美国四口之家人均食品开支占平均工资的5%。美国物价相对稳定。

「中国制造」国内贵于国外

据《南方日报》消息,当红苹果计算机iPad在中国上市后,由于价格高于国外,导致许多人到香港或其他国家搜购,因而演变成过中国海关需征收千元关税事件,喧闹后带出一个全新的话题:为甚么中国国内的iPad要比不少国家和地区贵?是甚么造就了在「世界工厂」买不到便宜的东西?是甚么驱使国内消费者舍近求远去国外采购?这种「扩大外需」的行为是怎么造成的,是否合理?又有着怎样的经济学动力?报导称,要知道不少iPad原本就是在国内生产的,深圳富士康就是全球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一边在努力扩大中国内需,一边是国人去国外大幅采购,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现象在iPad过关征收千元关税的争论中暴露出来。如果去国外采购是中国购买力的「溢出」,自然就不存在内需不足的问题,那为甚么内需不足的同时还会去国外采购?这显然是中国国内消费市场的容纳度出了问题。

以iPad为例,中国人要比美国人多付两成,而收入却只有美国人的十三分之一。中国制造的产品在中国往往比西方贵,成为咄咄怪事。

一双Nike或者adidas的中国制运动鞋,在中国国内各大商场,即使遇到商场大减价,也需要五百元人民币左右。正价产品动辄七、八百甚至上千。而同样款式的鞋子,在美国的一些大卖场上,只需要三、四十美元,折合人民币也就二、三百元人民币。服装也是如此,一套在中国国内售价三万元人民币左右的Armani西服,在美国一千多美元(约合人民币七千元)就能买到。电子产品亦是如此。

代工一台在美国售价为499美元的iPhone,代工企业获得大约4美元。贫困中国为发达国家提供补助,维持着他们的高消费。这一现象背后也能看到中国长期以来出口导向政策的推手作用,即生产是为了出口,而不是为消费服务。

在中国,进口产品进入流通环节要收取17%的增值税,出口产品还享受退税等各种优惠,从出口到进口同一产品,「绕个圈」价格猛增。而「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费用最终都体现在产品的标价上,并由消费者来「买单」。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BP漏油事件 衝擊美歐經濟
2010年4月20日,由英國石油公司(BP)所租賃、位於美國路易士安納州東南方墨西哥灣的一座鑽井平台「深水地平線」爆炸起火,…
話說蔥油餅
蔥是種奇妙的東西,味道微辛,煮過後會轉為齒頰留香的甜味。不過由於味道欠缺層次,通常僅用來提味,不起眼到甚至上不了大雅之堂。但是在廚師眼中,…
加速清剿IS 美國或將與敘利亞談判
敘利亞位於中東火藥庫,與土耳其、伊拉克、約旦、黎巴嫩、以色列等國為鄰,政局自來動盪不安。1970年時任國防部長的哈菲茲.阿薩德(Hafez…
春天的小菜
今年的冬天又濕又冷又長,讓保暖衣物總是不暖,電熱器總是不熱,甚至熱湯不燙,洗澡水不溫,總算讓台灣人領略什麼是苦寒的滋味。…
一顆皮厚毛糙的包頭菜
一顆包頭菜(甘藍菜,台灣又稱高麗菜),手撕洗淨晾乾,油炸紅椒猛火熗炒,一、兩分鐘,一盤椒香、菜香、油香三香俱全的美味便過來招呼你的味蕾,…
孩童學習雙語 有助於增強智力
最近美國《心理科學》雜誌的一篇文章指出,研究發現,學習另外一種語言有助於更好地掌握母語。…
亞馬遜創辦人收購華郵 老歌新唱
最近全球媒體界的大事當屬亞馬遜(Amazon.com)創始人貝佐斯(Jeff Bezos)將以2.5億美元收購《華盛頓郵報》(…
香港泛民議員上海行「百花齊放」
香港立法會主席曾鈺成4月11日率領57名立法會議員抵達上海,展開2日訪滬行程。由於其中有一部分是泛民議員,其中有「黑名單」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