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钟编剧徐誉庭 燃烧创作灵魂 写出每一个你我

徐誉庭以《我可能不会爱你》荣获2012年第47届金钟奖戏剧节目编剧奖。
许基东摄影
第175期
曾允盈
说故事的人 -- 徐誉庭笔下的故事有点血淋淋,也有点迷人,因为它和你我生活中的现实经验有直接的对照,没有太多复杂的哲理或逻辑。看戏的人害怕自己被她看穿,但是更期待所有情感被她抚平、升华、放下……

徐誉庭静静坐着,在小学生作业本写下片段灵光。从背后走向她,徐誉庭看来从容自在,那是对世情的洞若观火;她的背影看来也有些寂寞,沉浸在创作中的灵魂适合独处;她其实更热情直率,待人真诚如己。

 

徐誉庭小档案

学历:
高雄市东方工专美工科

经历:
电视、电影、剧场编剧,2012年成立亲爱的工作室。曾任剧场编导、屏风表演班剧团经理,八度入围电视金钟奖。
《我可能不会爱你》被韩国SBS电视台改编成韩剧《爱你的时间》,是首位登上韩剧片头的台湾编剧。首部小说《马子们》被日本富士电视台相中,2015年改编成日剧《即使这样我也喜欢你》。

主要作品:
《大医院小医师》(2000年)
《流氓教授》(2001年)
《流星花园Ⅱ》(2002年)
《赴宴》(2003年)
《战神》(2004年)
《深情密码》(2006年)
《光阴的故事》(2008年)
《我可能不会爱你》(2011年)
《罪美丽》(兼制作人,2012年)
《妹妹》(兼制作人,2014年)
《植剧场荼蘼》(2016年)

得奖纪录:
2012年《我可能不会爱你》获电视金钟戏剧节目编剧奖。

 

很多人是从2011年的《我可能不会爱你》开始认识徐誉庭,她让每一个三十岁曾经或未来的你我,在这出戏里相遇。《大医院小医师》、《流氓教授》、《光阴的故事》等经典好剧都出自徐誉庭之手。她还写出了爱情的千种滋味,在《罪美丽》、《妹妹》和《荼蘼》中,她细腻观察,也掏出自己的心扉。

 

缘起:

我想当说故事的人

国小三年级时,徐誉庭在作文题目「我的志愿」里写下「导演」。老师问她知道导演是做甚么的吗?她回答:「说故事的人。」

从小国文老师常说她作文写得不错,跟一般同学不太一样,很奇特。但她其实没有特别喜欢写作文,看的电视剧也不多。徐誉庭说对编剧的热情,可能是前世带来的某一种偏爱。

在认识启蒙老师李国修之前,念东方工专美工科时,徐誉庭认识了第一个说她适合当编剧的老师。第一堂课老师一进教室,就在黑板上写下郑愁予的诗〈错误〉。「那堂课叫作美学概论,他抄完诗后转过头说:『甚么叫美?读懂这个诗,再来跟我谈。』然后就下课走了。我们全班一片欢呼!我突然静静盯着那首诗,那是第一次读到郑愁予,我觉得太震撼了,那诗里竟然有画面。」

「结果我跟那个老师谈恋爱。他说你可以去当编剧,因为我每次都会编故事逗他。」五年美工科毕业后,徐誉庭做过记者、广告AE、室内设计等各种工作。1989年屏风表演班到高雄开办戏剧研习课程,好友帮她报了名,她开始靠近戏剧的世界,「每一次听国修老师分享,我都觉得好像去到另一个美好世界,所以很向往。」课程结束后徐誉庭毫不犹豫接受李国修的邀请,北上「屏风」,「先答应老师,再回家闹家庭革命。」

 

 

徐誉庭习惯用小学生作业本记下生活中的灵感。叶俊宏摄影

 

成长:

屏风经验的累积让生命更饱满

曾有一年,徐誉庭住在李国修家近身学习。只大徐誉庭一岁的李国修太太王月都叫她女儿。「他们时常看国外的冷门艺术电影,像唱片一样的盘片用机器放出来,没有中文翻译,他们就翻译给我听,说这个手法是甚么。那时不觉得是在上课,而是不睡觉跟他们一起谈电影、谈戏剧、谈表演、谈人生,好快乐。」她从插不上嘴到偶尔可以讲上一、两句,到后来能够加入讨论。

那时李国修手写剧本后,徐誉庭曾帮忙打成字,过程中的熏染,让她开始爱写,写完就拿给李国修看。从默不作声被打了20分退回重写,到只需要改错字,这些滋养打开了徐誉庭天赋的开关,她的努力和敏锐,也成就了现在。

「每一件事情,你只要专注,就一定能学到东西。」当时和李国修学编导没有收入,她白天做行政,一路做到剧团经理。「行政就是在导一出戏,例如寄邀请函给贵宾要写甚么、为甚么邀请、怎么设计让人方便回函、多久前寄出等,这就是导演,要张罗一件事情,而且要面面俱到。」

「我觉得李国修是非常智慧而处心积虑把我送到一个怎么做人、怎么处世的地方去磨练,因为所有磨练对我写剧本都有用,写剧本要练的是人情世故,否则笔下永远都只有自己现实生活看到的那一个样子。」愿意尽全力在每个当下,不同经验让徐誉庭更饱满。

 

徐誉庭创作照。徐誉庭提供

 


淬炼:

老天爷是最好的编导 有最好的安排

三十岁那年,徐誉庭因为任性而冲动离职,躲进山里。虽离开屏风,却也是走出自己的路的契机,就像《荼蘼》的经典台词:「别看自己失去的,只要专注在自己可以拥有的。」

后来她在郭子的剧团认识了知名的导演王小棣。王小棣和李国修都是创作的灵魂人物,或深或浅地提点了许多人的人生。「小棣老师问我想不想当编剧,我说我想,可是我行吗?她说:『你行。』于是我就开始写,可是小棣老师没有跟我讲的是,在成为真正的编剧之前,一个月可能连七千元都没有。」接下来的半年她完全没有收入,过得非常、非常辛苦。

后来王小棣要做《大医院小医生》,送了徐誉庭和几位编剧去医院实习半年,同时间徐誉庭还有另外一个案子《流氓教授》,她开始真正仰赖创作维生。

最近徐誉庭和王小棣因为植剧场在Q play教室再度交会,「我传讯息给小棣老师说,我可以帮忙开一堂教学员研读剧本的课,因为对演员而言,没有把剧本深刻的内涵研读出来时,演来就只是表象的文字,不太可能创造角色。」

王小棣立刻打电话给徐誉庭,说想写一些戏给年轻一辈演出,「我当时一口答应帮忙,但其实约都签得超满,而且当时已经收了250万中国剧本的订金,只能退掉。」本来以为只要写一、两集,没想到是每个人要写两档戏,徐誉庭硬着头皮推掉上千万的案子,「身为王小棣老师的学生,和她一起共创一件事是很快乐的。」
 

徐誉庭编剧的《我可能不会爱你》拿下2012年第47届金钟奖七大奖项。图为分别获得戏剧节目男、女主角的陈柏霖与林依晨。冬曦摄影

 


徐誉庭在《荼蘼》中写出人生煎熬的选择。植剧场提供

 


徐誉庭的戏剧经典名句:

 

《我可能不会爱你》:让你发光的不是钻石,而是你曾经哭过的眼睛。


《我可能不会爱你》:带着你的根本,不管哪里,都可以再次花开。


《我可能不会爱你》:如果我看过妳看过的世界、走过妳走过的路,是不是就能更靠近妳一点?


《我可能不会爱你》:对完美起疑,对不完美深信不疑。


《妹妹》:一个人如果太怀旧,就会让生命的包袱变得太沉重。


《荼蘼》:别看自己失去的,只要专注在自己可以拥有的。


《荼蘼》:真的好想、好想知道答案以后再选择,可惜那只是我的痴心妄想。谁都只能在人生的考卷上慌张地写下那唯一的选择。


《荼蘼》:牺牲未必是一种成全。

 


沉淀:

忍受寂寞 才能成为好编剧

徐誉庭笔下的故事有点血淋淋,也有点迷人,因为它和你我生活中的现实经验有直接的对照,没有太多复杂的哲理或逻辑。十九世纪的德国文化评论者班雅明(Walter Benjamin)很早就提出,故事是实用的,它是生活的咨询,也可以产生教训。而徐誉庭真正就是班雅明笔下的说故事的人,透过她的塑造,读者得以对自己细微的情绪恍然大悟。

怎么塑造一个情境让人完全投入?「我觉得,还是人。」徐誉庭会回到自己每个抉择的当下,「静下心来,跟自己对话。《我可能不会爱你》、《荼蘼》都讲三十岁,但是三十岁的人绝对写不了三十岁的心情,因为你就在迷雾里。只有回头看那个生命点的自己,能够看清当时的浑沌,因为现在的我,懂了。编剧本来就要站在一个高度去看事件。」

其实人生每个阶段都在选择,《荼蘼》中一个三十岁的女孩面临爱情和事业的抉择,「我想起三十岁要离开屏风也是很痛苦,所以我决定要写关于抉择的故事。其实最痛苦是你还没有选,当你选择以后,就是往前走,一定有答案。」

要创作出脍炙人口的作品,不能不了解幽微人性;要成为好编剧,得非常会忍受寂寞。「编剧是非常非常寂寞的行业,不是因为要一个人坐在书桌前,而是你得把自己挖出来。」徐誉庭每天睡前和自己聊天五分钟,跟深层的自己对话。写出共鸣的她,不是蜻蜓点水,也不是编织想象,而是真正看到那些快乐痛苦、人性缺点,发现自己是甚么样的人。

此外在创作的过程中,编剧没有观众,十三集《我可能不会爱你》写了六个月,六集《荼蘼》写了十个月。「我们唯一能得到抚慰的,就只有观众看了戏之后说我也好喜欢。」

「有时候写到一句很棒、很棒的台词,真的觉得太棒了!但是一抬头,才发现对面大楼的灯光全部都熄了,超想哭……你都不知道自己已经写到那么晚了。」每天都在心里跟对面人家露台亮着的灯说:「你还在吧,再等我一会儿,我再写两页……」徐誉庭生动形容,「不觉得很容易就疯了吗?」

这种没有下班时间,没有休假、没有过年,只有稿件堆积的日子,不足为外人道。「所以要多热爱!如果只是为了钱来这个行业,根本没有办法,你就是得喜欢这个工作,好爱,才行。」往椅背上轻轻一躺,徐誉庭耸耸肩,笑着。

 


徐誉庭出于使命感,一直在为台湾培育下一代编剧。叶俊宏摄影

 


展望:

培育下一代 编剧不能不用功

台剧目前面临大环境低潮,徐誉庭认为很大的问题出在戏剧教育不足。北艺大、台艺大分别偏向剧场和电影教学,影像专业者较多出于台艺大,能供给台湾影视产业的人数有限。反观韩国的重点大学,几乎都有戏剧系,他们知道文化攻略的重要。

愿意持续为台湾戏剧圈奉献的专业人士,都是出于使命。徐誉庭一直在培育下一代编剧,「我们自己代代相承,但是能做的很有限。编剧不能不用功,有一些题材要做很深的研究,你愿不愿意去付出?」

「我自己横冲直撞找市场,可是真的能够力挽狂澜?教育和文化是一个面,但是我们每次都是点状讨论这些议题,真的很惶恐。我知道小棣老师也很惶恐,所以她做了植剧场,我自己做戏也是因为不想一打开电视,就看到粗糙的质量。」

陪着徐誉庭冒险,给她机会的八大电视台和台视,同样在为台剧努力。「要珍惜有心人,他们一直在做,这些人要允许他们犯错,一犯错观众或长官就骂翻,以后就没有人要做了。」她语重心长地说。

文化内容是打开世界大门的实力,不是古旧思维的戏子跳梁。在这个时代,仍然循着旧式的老步伐的话,没有前进,就是后退。

经过不断淬炼,徐誉庭的作品如今让人既害怕又期待──看戏的人害怕被她看穿,但是更期待每个情绪能被剧中的台词抚平、升华、放下。

相关文章:

台剧的现况和困境 数据告诉你真相 
影音平台百花齐放 你上网追剧了吗?  
「植剧场」 为台湾影视植下希望的种子 
金钟导演曹瑞原 打造《一把青》激发台湾影视能量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房價暴漲 中國官方為房市降溫
中國房地產價格去年11月份創下16個月以來的新高,中國政府近日出台新政策,試圖抑制投機性購房。但有業內人士指出,根據以往經驗,…
經建會主委陳添枝談:金融海嘯下的台灣經濟
總統府右側,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大樓在冬日的暖洋照射下,光彩熠熠。如同它的辦公大樓位置緊緊座落在總統府一側般,…
唐高駿渾身是勁 搶救宜蘭「大病院」
在十年前,從台北到宜蘭,不論是搭二個小時的火車走北迴線,或是開三個小時的車走濱海公路,抑或穿越九彎十八拐的北宜公路,都不是件舒坦的事。…
重慶火拚兩主角 薄熙來、王立軍何許人也?
重慶市副市長王立軍2月6日因擔心被滅口夜奔美國駐成都領事館;薄熙來隨即派重慶市長黃奇帆出動裝甲車、警車等70多輛越界追截,…
冬至香港
到香港轉了一圈,掐頭去尾,只有冬至一整天是在香港。廣東人很講究「做冬」,也就是冬至這天要好好吃一頓進補。因此有的單位甚至那天下午就放假,…
紫斑蝶、岩雕、黑米祭 探索高雄茂林魯凱部落
每年入冬之際,台灣各地百萬隻紫斑蝶飛往以高雄茂林為主的「紫蝶幽谷」過冬,隔年3、4月再展開新生命旅程,…
台灣學生反服貿背後的深層原因
台灣學生占領立法院的反服貿抗爭,表面是反對一個經濟協議,但背後則有更深層原因,那就是近年來引起重大爭議的「統獨」問題,它涉及的是台灣的「…
《封神演義》中生動的姜子牙
▲明戴進《渭濱垂釣圖》描繪周文王拜訪在渭水邊隱居垂釣的姜太公,邀請他入朝輔政的故事(台北故宮博物院館藏)。公有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