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长隧道通车 力抗脱欧公投

德国总理梅克尔(右后)、法国总统欧兰德(右前)、意大利总理伦齐(左前)与瑞士总统施奈德阿曼(左后),于通车典礼当天搭乘首航列车。
Getty Images
第169期
万厚德

一座贯穿阿尔卑斯山脉,可快速穿越欧陆经贸运输核心,让欧盟更紧密连结的世界上最长、最深的铁路隧道,6月1日举行通车仪式。瑞士总统施奈德阿曼(Johann Schneider-Ammann)表示,隧道将欧陆人民与经济串连起来,意义格外不凡。

这座全长57.1公里的「圣哥达基线隧道」(Gotthard Base Tunnel)耗时17年兴建,以使用年限百年来设计,目的是经由贯穿分隔欧洲南、北部山区的铁路系统,加速乘客和货物运输,并纾解公路运输的压力,同时藉由减少货运卡车的通行量,改善交通和生态环境。

 

实现欧洲通行自由的美梦

该隧道位于瑞士境内欧洲南北向最繁忙的货运走廊上,北起讲德语的埃斯特费尔德(Erstfeld)小镇,南至说意大利语的博迪奥(Bodio)。轨道平坦深入地底,最深约2.3公里,取代蜿蜒起伏的地面铁道,将可减少车程,纾解路面交通,从瑞士苏黎世到意大利米兰的车程可望缩短1小时,仅需2小时40分,比原先的4个多小时快了近一倍。

在今年12月完成最后阶段测试、正式通车后,每天将有260列货运火车和65列客运列车通过,可望取代上百万辆造成污染的货车运输,每日旅运量将增加六成,达到1万5千人。德国总理梅克尔(Angela Merkel)、法国总统欧兰德(Francois Hollande)、意大利总理伦齐(Matteo Renzi)赞赏这条隧道为欧洲实现了通行自由的美梦。

 

实质意义:欧洲经贸连结枢纽

瑞士虽非欧盟成员国,但圣哥达铁路隧道的完工,仍对加强欧盟整合具有重大实质上的意义。它将成为莱茵阿尔卑斯走廊的枢纽,连接德国工业心脏地带,北通荷兰鹿特丹和比利时安特卫普,南接意大利海港热那亚,最大受益者是德国及意大利。因此,这项原本列为瑞士基础建设的隧道工程,一跃成为欧盟的重大建设之一,获得欧盟大笔资金和技术的援助。瑞士从1947年就提议建造,但因官僚、成本等诸多因素,直到1999年才开工。

这项工程的项目管理质量也令人称奇。瑞士联邦运输办公室主任佛格利斯塔勒表示,隧道工程「展现典型瑞士风格」,是「时间控制、经费和政策的杰作」,完全依照施工进度,在没有超出预算下准时完工。「对瑞士来说,征服阿尔卑斯山,就如荷兰人探索海洋。」

建造工程以先进钻挖技术取代传统炸山开凿法,利用长410公尺的巨大潜盾机,一边钻山挖石,一边填放建构隧道的水泥块。工程师必须钻探、爆破73种不同岩块,有些硬如花岗岩,有些松如方糖,整整17年挖出2,820万吨岩石。另有125名工人每日24小时、分为3班铺设铁轨,总工时达4万3,800小时,该期间有9名工作人员不幸丧生。

在欧盟因移民及英国脱欧公投出现政治裂痕的当下,隧道的贯穿深具象征意义。欧盟交通委员布克形容圣哥达基线隧道是「上天赐给欧洲的礼物」。瑞士联邦总统施奈德阿曼表示,隧道能够「把欧洲人和欧洲经济连结在一起」。

法国总统欧兰德把圣哥达隧道与英法海底隧道相互比拟。英法海底隧道在1994年通车,在那之前,没有人能想象英、法能经由海底隧道相通,也让两国关系更紧密。他话锋一转,幽默但语意深长地表示,希望在那一天(英国脱欧公投日),英国人不要忘记这一点。

 

英国脱离欧盟或将崩解

英国在6月23日举行脱欧公投,结果「脱欧」阵营以51.9%的得票率压倒「留欧」,主张「留欧」的首相卡麦隆(David Cameron)黯然宣布辞职。虽然各方都不看好英国脱欧后的经济前途,但是,欧盟整体面临的风险恐怕更甚于英国,不仅财政上更穷困,经济自由度和自由贸易度将大大降低,严重打击欧盟自信心和国际地位,也将痛失欧陆第二大经济体,以及两大军事强国之一。

此外,还将形成骨牌效应,助长其它地区的欧盟怀疑论者的气焰,争取自身的谈判和公投。以荷兰为例,约四成民众希望能有机会选择去留,虽然强烈或温和支持脱欧的只有32%,但已日趋成长,并成为除英国之外支持脱欧最有力的国家。

丧失英国在外交与管理文化上优势经验,是欧盟必须面对的最大潜在风险。最死忠的欧盟支持者坦承,英国对欧盟内部市场开放的贡献良多,在推动外向型外交政策和分享务实既有经验的管理文化上功不可没。

虽然欧元区19国中力挺深化整合政治联盟的支持者认为,英国留欧根本上是欧盟统一最后一哩路的绊脚石,但比利时前总理维霍夫斯达提出警告:「真正的风险不是(英国)留在欧盟,而是英国脱欧,这可能会使整个欧盟永久瓦解。」这也就是为何德、法、义、瑞士等国领袖亲自出席隧道通车仪式,并邀集1,200名政要、名流共襄盛举的主要原因。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葉美麗從房產業門外漢到屹立不搖
「我覺得我好幸福!」這是不動產估價界赫赫有名的葉美麗,發自內心的感恩。然而,葉美麗不諱言,今日的幸福,來自一個缺憾。二十多年前,…
文文的甜蜜花園
從三樓的書房下樓來時,我特意地放緩了腳步讓自己更有個穩重老爸的樣兒,免得家中的小才女又要提醒我必須注意身教問題:都一大把年紀了,上、…
青鳥Bleu&Book 在自由中感受幸福
和青鳥書店的初次邂逅,是在一次不經意的夜間散步。那天因為心情低落,決定趁著難得的好天氣,晚上到華山大草原好好放空,或許還能看看星星。…
子繼父志 積善之家慶有餘
張人杰表示,他樂善好施的個性承襲自父親。 張人杰的父親張坤浴原籍彰化,於1964年遷居南投魚池鄉從事醬油生意,生活十分清苦;…
活佛鬧雙胞有解?噶瑪巴之一還俗
藏傳佛教四大教派之一的噶舉派,其精神領袖「噶瑪巴」自80年代起就一直鬧「雙胞」,同時有兩位男童被指是轉世靈童。近日傳出,…
小鎮遇狗
牠在車水馬龍的街口踱步徘徊,原該是蓬鬆潔淨而意氣風發的淺褐色長毛顯得有些沉淪;只有降得深的黑夜,牠才會離開照護牠的地方向外探索。…
戴克辛重返泰國 料將主導政局
因軍事政變下台而流亡海外的泰國前總理戴克辛(Thaksin Shinawatra),2月28日返抵國門。戴克辛在抵達曼谷機場後即遭警方逮捕…
專業奉獻社會 李紀珠的士大夫精神
 全球金融機構盛事──由國際貨幣基金會(IMF)主辦的「國際金融論壇(IFF)」,第十二屆年會於2015年11月盛大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