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經驗

没「自由贸易协议」不会边缘化

自由贸易协议的基本内容是:签约的两国彼此之间,绝大部分产品的贸易免除关税。图为高雄港的鸟瞰图。
自由贸易协议的基本内容是:签约的两国彼此之间,绝大部分产品的贸易免除关税。图为高雄港的鸟瞰图。
Getty Images
第49期
陈博志

这十多年来很多国家都积极在与其他国家签「自由贸易协议」(Free Trade Agreement,简称FTA),但由于中国强硬阻扰,我国和重要国家一直无法签定自由贸易协议。大家在流行的东西我们却无法得到,政府和不少人士因此主张说我国会因无法与重要国家签FTA,在国际上将会被边缘化。不能和各国签FTA确实会造成一些伤害,但这伤害甚小,并不会让我国无法发展甚至无法承受。而从另外的角度来看签FTA也有主张者未提到的其他伤害。 

自由贸易协议有利有弊

自由贸易协议的基本内容是:签约的两国彼此之间,绝大部分产品的贸易免除关税。假设我国和韩国电视质量相同,出口价格分别为1,000和1,100美元,而美国的关税为20%,则美国人原来买我国电视较便宜。但当韩国产品免税之后,我们纳关税之后的进口价格1,200美元就高于韩国不用纳关税的1,100美元,所以美国消费者会改买韩国货。他们和韩国厂商都得到好处,我们的生产和出口者却会受到伤害。这是很多人认为不能和外国签FTA会有很大伤害的主要原因。 

然而这种叫做「贸易移转」效果的改变,对美国其实是不利的。美国消费者付出的钱虽少了100美元,但美国政府却少收到200美元的关税。从美国整体的观点来看,同样的电视原来花1,000美元就由台湾买到,现在却花1,100美元去向韩国买。

自由贸易协议另有一种「贸易创造」的效果。例如美国自己生产的某型汽车若须卖10,000美元,而韩国质量相当的汽车只要卖9,500美元,则当进口汽车要纳10%关税时,美国人都爱用国货。但若关税降为零,美国消费者就改买韩国货而省下500美元,消费者和韩国生产者都得到好处,但美国的厂商和劳工却会失去生产和工作。

这两个例子都清楚指出,自由贸易协议和其他经济政策一样,都是有利有弊,政府和任何人若只讲其利而不言其弊,都是不诚实的。若只由这两个例子来看,好像韩国总是得利的,这是因为这两个例子都只是美国减税的效果。但事实上韩国也必须要对美国产品免除关税,而那就会对韩国生产者造成伤害。现在政府在谈对中国之ECFA时,很大的特点就是只说中国对我们的免税,而不谈我们也要对中国免税和开放的冲击,所以就是只言其利、不言其弊,也就是「报喜、不报忧」。

利弊分配可能加大贫富差距

由于自由贸易协议实际上有利有弊,所以整体而言对签约国并不一定有利。而获利和受害的又常是不同的人,因此即使获利者得到的金钱利益大于受害者的金钱损失,也不能因为GDP(国内生产毛额)的增加就说全国是获利的。例如,得利的如果是资本家而受害的却是农民和劳工,负责任的政府当然不敢因为GDP会增加而就贸然签约。即使得利和受害的是不同产业的劳工,得利的多赚一点钱而受害的却失业,对国家也可能是不利的。就是因为这些不见得有利的因素,很多国家即使有机会也不愿意签,而要仔细评估和谈判,并采取很多配套措施。

我国因为没机会和主要国家签,所以反而误以为和任何国家签自由贸易协议都是好的,而且误以为没有和任何国家签自由贸易协议就会被边缘化。其实不能签订FTA即使有点伤害,伤害也没大到让我国无法发展或边缘化。各机构的研究虽然各有不同假设,但大致上的估计是,我国不能加入FTA的损失多在国内生产毛额的1%以下,我们在其他方面稍做努力,甚至少来两个台风就补起来了,绝不致使我国活不下去或无法发展。

不签FTP对台湾伤害不大

我们也可由更具体的事实来说明外国签下FTA对我国损害不是那么大的原因。

首先是很多产品目前在很多国家已免关税,特别是主要国家都已签了「信息科技协议」(Information Technology Agreement,简称ITA),因此占我国一半出口的信息产品现在已经免税,不会因为外国签了FTA而把我国这类产品排挤掉。

其次是各开发中国家进口加工再出口的原料零组件都有外销退税制度,加工再出口时可以退税。而我国卖到中国和其他开发中国家的恰好大多数都是加工出口用的原料零组件,因此这些产品也等于原来就免税,不太受外国签FTA的伤害。

第三、各国之FTA都有一部分产品未列入免税范围,因此这类产品签约国也没得到可以取代我国产品的特权。

第四、每个FTA都只包含一部分国家,并非全世界除我国之外都已和所有其他国家互签FTA,所以全球市场仍有很多可和其他国家公平竞争的市场空间。西欧早在几十年前就已成立超过FTA的共同市场,北美自由贸易协议也已近20年,我国并未在这些市场被排除。近十多年我国在这两大市场失去的出口绝大部分并非被其会员国抢走,而有八、九成是被非会员的中国抢走。

第五、很多国家有很多产品关税率相当低,会员国免税对其他国家的影响自然很小,各国产品本身的质量特色等竞争力才是能否出口更重要的因素。试问有多少人会因为NOKIA的产品须纳3%的关税而比山寨机贵3%,就决定改买山寨手机?

关税减让有多种对等方式

第六、我国面对开发中国家低工资和低成本的竞争,早就应该发展知识经济,生产更有特色而别人不会生产的东西。凡是这类知识经济产品,只要某FTA的其他会员不会生产,我们的出口就不会因为它们成立FTA而被取代。

第七、WTO(贸世界易组织)仍在推动全球性的自由化,各国也多有自己降低关税的趋势,而由APEC(亚太经合会议)成员一起成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能性也在增加。这些发展都可以让我国不能加入其他FTA的损失再下降。

第八、国际贸易谈判多为双边就小部分产品降关税或自由化,例如美国多年来虽不和我国谈FTA,但却一再要我国调降各种产品关税或开放牛肉等产品进口。因此我们即使不签FTA,也可以和外国谈判降低特定产品关税。例如政府最近常以中国石化产品的关税做理由而要和中国签下ECFA。但实际上我们该直接和中国谈判要求降低石化产品关税才对。为了石化产品关税而直接谈取消所有产品关税,就像指甲脏了就去洗澡一样可笑。

第九、有些适合对外投资的产业,我们只要到某个FTA会员国投资几年,其产品就可在该FTA内畅行。因此外国有了FTA,我们更容易用投资来突破其贸易障碍。例如石化业即使不去中国投资,只要在越南投资,我们可让要在中国加工出口的原料由台湾出口,而要在中国内销的则由越南出口,即可以全部得到免关税的利益,不怕中国和其他国家签FTA。

第十、综合运用个别产品的双边谈判,以及我国厂商的投资,不少国家将愿意因可得到投资的利益,而以降低某些产品关税,或以经济特区对特区合作的方式,让我国某些产业透过该国而进入该国所参加的FTA。

中国阻碍我国和其他国家签FTA的目的,就是要把我们孤立在国际社会之外,并让我们失去信心而不得不依赖或听命于中国。但上述具体因素和对等显示我国并不会因此而无法生存与发展。我们若顺中国的策略而和中国签ECFA这个FTA,却仍无法和其他重要国家签FTA,我们的经贸反而会更往中国集中,也就是和其他国家更疏远,更被孤立。政府用不和中国签ECFA会被边缘化做理由而执意要签ECFA,不是愚不可及就是在欺骗人民。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北京繼續阻止香港民主步伐
香港行政會議(召集人就是吳敦義出任行政院長前夕去香港拜會的梁振英)11月17日通過2012年特首及立法會產生方式諮詢文件。…
杜文正「裝飾」人文空間
從紐約到台北,從東京到北京,大城市從文化到政治,各有異同。但大都市的一個最大共同點,就是都有成群的摩天大樓——從杜拜的哈里發塔,…
他們,為何選擇扶輪?
談起扶輪社,一般人膚淺的印象是──這是一群「有錢人」參加的社團,是老闆們交際聯誼,行有餘力捐錢做公益的組織。事實並非如此。在其中,…
「五一」遇寒流 各方「看空」中國房市
今年「五一」期間,中國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地,樓市降溫跡象明顯。《經濟參考報》5月6日報導,樓市銷售旺季的「五一」遇冷,…
遊高美:風車草海 候鳥招潮蟹
送走了寒冬,又是春暖花開時節,公園的綠草地上,兩隻白色粉蝶正快樂地追逐飛舞,和煦的微風帶著淡淡的青草香,輕拂臉龐。躺在草地上,…
研究發現:帳戶少有利控制開銷
如果你真的想要控制你的消費,就應該取消額外的支票和儲蓄帳戶,把它們合併到一起。 傳統的想法是,有多個活期儲蓄和支票帳戶有利於存錢,…
古拉格肯定會再發生
美國《華盛頓郵報》女專欄作家安妮•阿普爾鮑姆(Anne Applebaum)2003年出版的專著《古拉格:一部歷史》(Gulag:A…
在海天之間──澎湖行(下)
旅程中,問路,是家常便飯。 ▲馬公市鐵線里公共藝術造景。劉惠宜攝影 「阿婆,請問一下,聽說這裡是景點,請問是要看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