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患肠胃疾病的10大原因

廖叔叔健康屋

在国人癌症死亡原因中,跟肠胃道有关的是大肠直肠癌,占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二名,仅次于肝癌,而胃癌排名第四。研究指出,肠胃疾病与饮食生活习惯有极大关联,在此健康屋带大家一同找出,台湾人容易罹患肠胃疾病的10大原因。

1. 缺乏运动

缺乏运动会使肠道蠕动不良,影响肠胃功能,使食物无法完全消化吸收,产生腐败物反被人体吸收。

2. 使用不当的锅具如铝锅、铁锅

铁锅会释放无机铁,无法为人体所吸收,反而会诱发肠内腐败菌增生,影响微量元素的吸收,造成大便恶臭,尤其会诱发幽门螺旋杆菌大量增生,引起胃溃疡。

而铝锅所溶解出来的无机铝,会影响肉类铁质以及其它微量元素的吸收。因此,应该要改用玻璃、不锈钢、陶瓷容器来烹饪食物。

3. 摄取劣质蛋白质

不当烹调、加工制造的蛋白质食物如卤肉、卤蛋、肉松、香肠等,不容易消化吸收,会增加肠胃负担。另外,牛、羊肉以及鲔鱼等含有丰富的铁质,若是过度烹调,则铁离子与蛋白质结合产生胶质化,而无法吸收,会诱发大量腐败菌增生。

医学调查指出,吃红肉的人罹患大肠癌的比例较不吃红肉者高出数十倍以上,其原因不在红肉本身,而是红肉经不当烹调所引发的。一般人只要适可而止的摄取红色肉类,注意烹调方法,就不会产生大肠病变。

4. 纤维质摄取量不足

研究显示每天食用40公克纤维质,可使肠道顺畅、排便正常。每天食用13毫克的燕麦麸纤维,可预防大肠癌。

纤维质分为可溶性纤维:如蒟弱、果冻、爱玉等胶状食物含量丰富;不可溶性纤维:如一般的蔬菜、水果。苹果、糙米兼具可溶跟不可溶性纤维,可多食用。其中糙米必须浸泡8小时以上再煮食,才不易引发肠胃炎。

5. 有经常性服用药物的习惯

经常性服用药物会杀死肠胃道腐败菌,也会杀死有益菌,造成肠道菌丛不平衡,消化功能障碍。

6. 不当瘦身减肥

不当瘦身节食会使蛋白质不足,肠胃道提前老化,引发长期便秘、腹泻、胀气、消化不良等,促使营养素不足而影响其它器官机能的健康。

7. 肝脏功能不好

肝脏功能不好,造成胆囊、胆管发炎,也会影响胆汁分泌,如胆汁碱度不够或胆汁分泌量不够,无法中和胃酸,而造成十二指溃疡。

8. 喜爱爆香炒食蔬菜、使食物失去抗癌力

例如使用色拉油或回锅油高温爆炒蔬菜,不仅营养素丧失,抗癌力也丧失。

9. 低血压、低代谢、贫血

这类的人血液循环不良,经常感到手脚冰冷、畏寒。以上状况容易导致消化吸收不良,甚至增加子宫病变、罹患癌症的机率。

10. 排便习惯不正常

没有固定的排便时间,都是诱发肠道疾病的原因之一。最好的排便习惯是早上5:30~7:30,因为此时人体经络运行到大肠经,正是排除体内废物的最好时候。

 

(本文经作者授权使用,未经允许请勿任意转载复制)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葉美麗從房產業門外漢到屹立不搖
「我覺得我好幸福!」這是不動產估價界赫赫有名的葉美麗,發自內心的感恩。然而,葉美麗不諱言,今日的幸福,來自一個缺憾。二十多年前,…
文文的甜蜜花園
從三樓的書房下樓來時,我特意地放緩了腳步讓自己更有個穩重老爸的樣兒,免得家中的小才女又要提醒我必須注意身教問題:都一大把年紀了,上、…
青鳥Bleu&Book 在自由中感受幸福
和青鳥書店的初次邂逅,是在一次不經意的夜間散步。那天因為心情低落,決定趁著難得的好天氣,晚上到華山大草原好好放空,或許還能看看星星。…
子繼父志 積善之家慶有餘
張人杰表示,他樂善好施的個性承襲自父親。 張人杰的父親張坤浴原籍彰化,於1964年遷居南投魚池鄉從事醬油生意,生活十分清苦;…
活佛鬧雙胞有解?噶瑪巴之一還俗
藏傳佛教四大教派之一的噶舉派,其精神領袖「噶瑪巴」自80年代起就一直鬧「雙胞」,同時有兩位男童被指是轉世靈童。近日傳出,…
小鎮遇狗
牠在車水馬龍的街口踱步徘徊,原該是蓬鬆潔淨而意氣風發的淺褐色長毛顯得有些沉淪;只有降得深的黑夜,牠才會離開照護牠的地方向外探索。…
戴克辛重返泰國 料將主導政局
因軍事政變下台而流亡海外的泰國前總理戴克辛(Thaksin Shinawatra),2月28日返抵國門。戴克辛在抵達曼谷機場後即遭警方逮捕…
專業奉獻社會 李紀珠的士大夫精神
 全球金融機構盛事──由國際貨幣基金會(IMF)主辦的「國際金融論壇(IFF)」,第十二屆年會於2015年11月盛大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