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院子」,誰的院子?黎明珍、王子亦400萬修復有故事的老宅

▲「建業新村」緯十一路上「光的院子」是黎明珍老家,門口抿石子門柱為日治時代作品。
第267期
文、攝影⊙謝平平

尋常人對高雄「左營」的印象,除了國家運動訓練中心,就是海軍基地,圍繞其四周的前鎮、右昌、後勁,更添幾分肅然。縱橫公關界多年、現任戰國策傳播集團資深顧問的黎明珍,即是在此長大,三歲就自己搬張椅子,在建業新村的大操場上,自顧自地用山東話大聲演講,長大後果然成為公關女王。

黎明珍將雙親落腳左營的故事,寫成《光的院子》一書,除了浪漫的戰時愛情、外公獨特的置產觀念,雙親書信也是國軍撤退來台的第一手觀察資料;而其夫婿王子亦為知名室內設計師,為愛妻多次南下修繕老屋,該書亦收錄其對建築、左營三百年歷史的看法,精彩紛呈。

 

高雄左營「建業新村」著名的大幅國旗景點。

▲高雄左營「建業新村」著名的大幅國旗景點。

 

「建業新村」緯十一路上「光的院子」是黎明珍老家,此宅從圍牆內算起的地坪為82坪,室內37坪,也是王子亦首棟翻修的老宅。新婚時,從建築師轉為室內設計的他看不懂宅子的設計──浴廁在外,房間的四面牆上都有窗戶,甚至手可以伸到鄰居家──29年後,他終於知道答案,一切要從妻子家的事說起。

 

黎明珍與外公、外婆在老家窗前合影。黎明珍以父親之名將老宅命名為「光之院子」,並成立文化協會。黎明珍提供

▲黎明珍與外公、外婆在老家窗前合影。黎明珍以父親之名將老宅命名為「光之院子」,並成立文化協會。黎明珍提供

 

撤退來台 外公在台置產

黎明珍母親丁繡芬來自山東諸城望族,家中世代在朝為官,她的父親則是廣東人。抗戰末時,外婆一家跟著女兒、女婿撤退來台。當時,大家都以為,過幾年就要回中國大陸,即使手上有黃金白銀,也都儘量節省花用,「但我外公卻說,那就買棟房子吧,以後還可以來台灣收租。」

她笑說,當時長輩買房就已經知道「地點」的重要,周遭鄰居都是孔令晟、黃光洛等將軍。而丁家是書香世家,不但孩子從小要練大字,家中也種竹養蘭,她記得,每次要出外晒蘭花、聽戲、看電影時,外婆都會叮囑「穿漂亮點」。

黎母對儀容也相當重視,在物資困窘的年代,晚上睡覺鋪著玉蘭花,翌日全身香氣十足。

聽戲、唱戲、票戲

大戶人家愛聽戲,不只請戲班,還會養著戲班。來台後,生活不若從前,但家中珍藏「女王唱片」出版的一系列平劇(京劇)黑膠,外公、外婆、三姊都能票戲,尤其三姊擅長旦角、青衣,能唱秦腔,還自練蹻功,一生都在平劇藝術上琢磨;幾人常在家裡就著劇目演將起來,而黎明珍則經常被笑只能唱花臉,負責在台上走過場,連金口都不需張開。

小時,母親嚇唬黎明珍,說的不是「警察來了」,而是「送你去小海光學戲」;演員苦練吊腿、吊毛、翻跟斗,遠遠就能望見,但她見了特別喜歡,北上就讀台灣大學時,還帶著黑膠唱片隨行。近年,她開始重新學戲,不是毯子功、水袖,而是上台唱個鐵鏡公主、紅娘,過過戲癮,也懷念已逝的三姊。

隨著姊妹長大出外求學、結婚成家,大家各奔東西。「光的院子」宛如歡樂的營火晚會後留下的灰燼,空氣中已不見曾經的歡聲笑語。

1

位於高雄左營「光的院子」平面圖。王子亦提供

高雄眷村以住代護 標下老家修繕

「她是全台第一個能這樣回到老家的人。」多年後,高雄市政府推出眷村「以住代護」政策,活化老宅,黎明珍標下自家老宅,王子亦協助修繕。

回到老家,建築幾近頹圮,門口的抿石子門柱是日治時代的手工作品,觸感溫潤細緻,黎明珍小時常在此爬上爬下。院裡,母親以前搭的瓜棚還在;院外,是大學時親手種下的相思樹,現在已經三層樓高,「這裡本來種竹,外公、外婆過世後,媽媽睹物思人,乾脆把竹子挖掉,那時才知道竹子的根好深,一個好大的洞呦。」

人事已非的傷感,不存在於王子亦的心中,他除了對房屋格局感到奇怪,也因為修建老宅費用如無底洞般難以估算,使用權又只有五年,二人為此沒少爭論過,但為了妻子夢想,還是勉為其難接下維修案。

他算了一下,不計算個人設計、朋友畫圖等費用,就已投入近四百萬,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如果那時拿去買個四百萬的小房子,現在搞不好都漲到八百囉。」

但當修繕完畢,他坐在岳母昔日瓜棚下,不得不承認,與這棟老宅的緣分,讓他對人生有了更多反思。

 

此處原為側院,經過修繕、結構補強,並引入光線,成為友人聚居處。

▲此處原為側院,經過修繕、結構補強,並引入光線,成為友人聚居處。

 

日治時代的軍官宿舍

「光的院子」格局奇特,為了修繕,他們爬梳相關資料,意外解開了老宅身世之謎──軍醫診所,「每個隔間,都是一間診間。」因此房間有窗戶可以相望。

而黎明珍的外公買下房子後,因空間不敷使用,在側院進行增建廚房與餐廳,原本位於戶外、燒爐消毒醫療用品的煙囪,成了室內無用的設備。

鄰居告訴他,前院圍牆有處磚頭特別不同,是以前日軍收垃圾之處,「軍隊都要統一作息,收垃圾也是同一個時間、每家去收。」後院也有日本房舍基地的遺留痕跡,原來,此處並非國民政府來台後新建的建築,而是日治時代就存在的萬丹港(左營)軍區宿舍。

當年台灣為日軍南進基地,美軍轟炸台灣時,差點將此處夷為平地,因而這棟房子外觀與周遭的日式建築不太相同。

曾為「台灣半導體之父」胡定華、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設計住宅的王子亦,「光的院子」算是小案子,但他竟也在此遭遇諸多難題,包括南部天氣燠熱、如何與頻頻休息的工班溝通?他也需要重新了解修繕法規;每次從台北開車近六個小時南下,工程進度延後,都不是令人愉悅的事情。

修繕完成後,他坐在「光的院子」中,才體會到一絲絲樂趣,「這裡不是黃金地段,但為什麼日本、國民政府都選在這裡?有他的原因。」王子亦解釋,早年沒有高科技,所有建築都以風、光、水、綠為主要原則,因此在建業新村可以享受從台灣海峽吹來、輕而不溼黏的微風。這條路上家家戶戶不一樣的植栽景觀,生趣盎然,反映著不同人家的生活需求。

 

懷著對家人的思念,黎明珍拉著王子亦還原夢中的家。

▲懷著對家人的思念,黎明珍拉著王子亦還原夢中的家。

 

浮華世界的美酒笙歌,不敵海港旁的涼風徐徐,懷著對家人的思念,黎明珍拉著王子亦多次來回奔馳在高速公路上,只想還原夢中的家──當年三姊唱戲、舅舅遛鳥、外公寫書法、外婆看平劇;母親鬢上的茉莉,至今仍留在她心中飄香,揮之不去。 

左營是海軍大本營,也是當年撤退台灣的精兵良將生活所在,如今路旁的雨豆樹已經二人合抱不下,在「光之院子」修繕完成後,黎明珍也成立了「光之院子文化協會」,希望以活動來活絡這個被載入史冊的地方。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中國的司法之暗
4月上旬,兩篇報導再度讓世人看到了中國司法制度的黑暗。一篇報導是在中國大陸首次曝光的馬三家勞教所虐囚日記;…
溫腎補脾養肝的菟絲子
菟絲子小傳 很久以前,有一位財主,非常喜歡兔子,家中養著各種品種的兔子,請長工專門來照顧。條件非常苛刻,如果兔子受傷,要扣工資;…
古人特別的擇婿方式
阿扁女兒和女婿的世紀婚禮,風風光光。但聽說沒幾年,前第一夫人吳淑珍就埋怨這門親事沒有探聽清楚,似有識人不清的遺憾。 實情如何不得而知,不過…
春天的小菜
今年的冬天又濕又冷又長,讓保暖衣物總是不暖,電熱器總是不熱,甚至熱湯不燙,洗澡水不溫,總算讓台灣人領略什麼是苦寒的滋味。…
英國興起「前世療法」找病根
英國最近興起一種有別於現代醫學的替代療法──「追溯前世療法」(Past-life Regression Therapy),…
化痰散結的貝母
貝母小傳很久以前,有一位住在農村的孕婦,每次產下嬰兒就昏過去,醒來時,嬰兒已死。連續三年,連死了三個兒子,全家陷入愁苦當中。有一天,…
2013年5月台灣大事
菲律賓槍殺我漁民全島沸騰 5月9日上午,菲律賓海巡署公務船與台灣屏東縣琉球鄉籍的漁船廣大興28號於雙方重疊經濟海域上發生衝突,…
愛情張老師
生活中遇到疑難雜症時,若身邊有人可以討論,心理上總是增添不少奧援。我很幸運有這麼一位軍師隨侍在側──一位想到就令我發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