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國家芭蕾舞團藝術總監 Aaron S. Watkin。謝平平攝影
出生在加拿大、也曾是加拿大皇家芭蕾團舞者的Aaron S. Watkin,13歲進入加拿大國家芭蕾舞學校(Canada's National Ballet School),20歲起周遊歐洲列國,除了在英國國家芭蕾舞團擔任舞者,也曾與荷蘭國家芭蕾舞團、法蘭克福芭蕾舞團、西班牙國家舞蹈團合作演出。
他跟隨威廉‧弗塞(William Forsythe)學習,擔任編舞助理,在歐洲知名芭蕾舞團中企劃多場弗塞的舞蹈演出。後由弗塞推薦,進入德勒斯登森帕歌劇院芭蕾舞團(Dresden Semperoper Ballet),擔任17年藝術總監。
他引進許多當代芭蕾編舞家的作品,例如:瑪莎葛蘭姆、碧娜鮑許、約翰紐邁爾等,也為舞團創作古典芭蕾作品,如大家熟知的《天鵝湖》《睡美人》《胡桃夾子》《唐吉訶德》等。
「當時代在改變,為舞團挑選的作品不會只讓人看到舞者的才華,也會讓舞者的內在,可以被顯現出來。」芭蕾舞團總監的角色,在他眼中宛如策展人,以此打開芭蕾的各種可能性。
他表示,舞蹈、音樂是最為普世語言,一齣成功的製作不需要語言,就能打動人心。然而所有藝術形式都在反應著時代,「19世紀的作品,不能再用當初的方式演出。」即使放在今日也毫不遜色的經典作品,他也希望能用耳目一新的方式來呈現。
芭蕾舞該如何創新?
「這沒有固定公式,年輕世代本身就有創作的想法。」
他表示,創新就是新式想法的表達,涉及到當中每個人,因此阿喀郎汗的創作期間,開設許多工作坊,與舞者一起討論。
2023年8月,Aaron S. Watkin接下英國國家芭蕾舞團藝術總監一職,他也希望能持續挖掘新的作品、新的音樂,來描述正在誕生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