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對台認知作戰 趙曉慧:台灣人應有所取捨

▲中國籍配偶劉振亞「亞亞」因發表武統言論遭移民署取消依親居留,3月25日晚間離境。大紀元/宋碧龍攝影
第266期
楊戎真

趙曉慧曾是資深財經記者,擔任過國會助理,2019年創立「灼見文創」機構,專門教授職場寫作。過去便經常發表時事評論的她,近期把自己職場上的實戰力與思考力,化為利筆剖析中共的「認知作戰」。

看不到硝煙的戰爭

中配網紅劉振亞(亞亞)因長期鼓吹「武統台灣」的言論,遭內政部移民署廢止其在台依親的居留許可,且5年內不得再申請,並限定10日內須離開台灣。3月25日晚間,劉振亞在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的陪同下,聲勢浩大地在機場開了記者會,現場抗議聲不斷,但也不時傳來支持她有「言論自由」的聲音。

高調的主張容易被識別,如果靜默地在家庭、學校中滲透,則是防不勝防。趙曉慧在其臉書分享她在咖啡館遇到一位來到台灣十幾年的中配,自稱台灣已經是她的家,對這裡有歸屬感,沒辦法離開了,畢竟先生、小孩都在這裡。但該中配依舊認為,兩岸都是同一個祖先,就應該「統一」。台灣的「民主」沒有那麼好,很亂;而共產黨也沒有那麼不好,沒那麼亂。

趙曉慧指出,這些支持兩岸統一的中配,從未掩飾其政治立場,也沒有「台灣化」。這樣的言論不僅反映個人立場,更可能成為中共對台認知作戰的一部分。而台灣對於這些現象卻「視而不見」,甚或囿於「言論自由的冠冕」而無法反擊。中共利用個體作為認知作戰棋子的策略,透過多方管道,社群媒體、日常互動,潛移默化地對台灣民眾進行滲透。

台灣人處在辨識與應對認知作戰滲透的迷霧中,如何在尊重個人自由與維護國家安全之間找到平衡?

多媒體運作:認知作戰的利器

「認知作戰是什麼?就是造假!」趙曉慧剖析,多媒體正是將假訊息包裝成可信資訊的載體,透過多媒體有目的地散布假訊息或製造分裂,例如:透過親共人士在社群平台發布內容,強化「兩岸一家親」的論調;利用「言論自由」界線模糊的空間,挑起台灣內部的對立。

面對這樣的認知作戰,趙曉慧指出,要透過各種方式去揭露這些造假。她認為多媒體的時代,要有長輩圖、文字、影像、Podcast,缺一不可,針對不同受眾設計,發揮各自的影響力。她說明,「長輩圖」以簡單圖文快速傳播訊息,民眾大概花個十秒看了圖片,其中所闡述的觀點就打進腦中,且傳播力極強;而長篇文章則可以深度剖析議題。

趙曉慧表示,過去一、二個月來,由於憂心台灣局勢,她大量撰寫時事剖析的文章在臉書上發表,引起廣大共鳴,個人臉書在不到兩個月內暴增萬人追蹤,其中更有貼文按讚數超過7,000,轉載數超過5,000,顯見台灣人對當前形勢的關注。

賴17條:台灣的反制藍圖

為因應認知作戰的威脅,2025年3月13日,總統賴清德召開國安高層會議,會議中明確提到對於台灣被滲透的憂慮,他在談話中指出,現役、退役軍人被中共收買;藝人為了事業利益配合中共指令;中共官媒用來挑弄台灣內部對立的訊息,立即被特定管道傳播等,諸多操弄分化與對立,恐讓台灣得來不易的自由和民主、共同打造的繁榮進步,將因為這些統戰操弄,一點一點流失。

對此現狀,總統提出「17項策略」,涵蓋恢復軍事法庭,將中國定義為「境外敵對勢力」,並要求內政部、陸委會等相關機關,針對台灣人申請中國身分證、護照、定居證、居住證等,進行必要的清查及管理。且中國人來台定居,應放棄中國籍與護照,不得兼具雙重身分。

這「17項策略」被認為是台灣強化國家認同與安全的政策框架,但也隨之引來反對者的批評,中研院75位學者聯名提出的一項聲明中,稱其為「嚴重破壞台灣民主法治的發展」,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則稱這是「開歷史倒車」。

賴清德總統將中共統治下的中國定義為境外敵對勢力,正表明政府已將「認知作戰」視為國家安全的首要議題,並以此為基礎制定政策。

 

「灼見文創」創辦人趙曉慧。葉俊宏攝影

▲「灼見文創」創辦人趙曉慧。葉俊宏攝影

 

台灣人的應對之道:取捨與覺醒

「賴清德公布賴17條,當然會有人出來反對。」趙曉慧剖析,這正是台灣內部敵我不分的具體事證。她認為,執政黨為了救國,需要做一些取捨,就像美國政府現在也在驅逐共產勢力,台灣政府不能再讓步,「有些事情就是要處理,不能再畏懼民調會掉,或者會損害台灣國際形象,兩害相權取其輕,要抓大放小。」而面對認知作戰的滲透,台灣人也要有所取捨,並採取積極行動。

1.明確取捨,堅定立場

「可能會得罪某些人,或者是承受某種代價,都必須要做取捨。」例如對具有武統言論的中配,不能再容忍,應要求其認同台灣與台灣價值,如果不能接受,就回中國。

她舉例,台灣有不少來自各國的配偶,在YouTube上讚揚「台灣是最宜居的城市,我再也離不開台灣,我回美國會不習慣」等,儘管也會提到台灣的不足之處,但都不涉及政治意識形態。反而是一些中配,從來不掩飾在政治上受的那一套中國共產黨的教育,「怎麼都十幾年了,好像都沒有什麼改變?」

2.社區動員,主動圍剿

對於潛藏在台灣各地區的「匪諜工作站」,應明確指出他們是「共匪」,是「敵對勢力」,切斷中共在台無孔不入的傳播管道,避其免在台灣扎根。台灣知名反共網紅八炯便透露,新北、台中共有5個地點,可以幫台灣人辦理中國身分證。

趙曉慧指出,台灣各角落,不乏整間裝潢通紅的餐館、簡體字書寫的菜單、家門口擺放五星旗等明顯中共意象,過去被包裹在言論自由的外衣下,不應該再被縱容。

3.提升認知,對抗假訊息

對於「認知作戰」,趙曉慧強調要能夠分辨訊息的真假,例如台灣有一部分人散播疑美論,或說台灣快完了,「我就會問,你的根據是什麼?」她認為要保持強大的思考力,對事情抱持質疑並進行驗證。言論要能夠具有正能量,而不是散播仇恨。

4.教育下一代,鞏固認同

在母親的調教下,劉振亞的女兒「小當歸」也是滿口「武統台灣」的言論;北一女老師區桂芝接受中共中央電視台採訪時發表「傾中言論」;桃園會稽國小校長鄭家興也被指控在抖音發表「我愛你中國」等言論。台灣教育界被滴水穿石地滲透著,成為台灣社會的一大隱患。

趙曉慧認為,台灣人面臨攤牌,「這類事情要處理,不能再容忍。」教育系統須強化台灣主體性,確保下一代不受外來意識形態影響。趙曉慧語重心長地說:「民主自由,從來就不是無限度的自由。」

針對主張「武統台灣」為「言論自由」的說法,在趙曉慧的臉書發了如下貼文:

這種思想,很迷惑人。

給你新聞自由,不是給你說謊、造假的自由。

給你行動自由,不是給你去別人家偷東西的自由。

給你宗教自由,不是給你當神棍的自由,劫財騙色,胡作非為。

民主自由,從來就不是無限度的自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看似「無限度的自由」,這恰好是獨裁者才會幹的事情,他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擁有百分百的自由,但你不可以。

難道你主張的自由,是能夠容許共產黨把你變成「國有器官」的自由?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你工作 我觀光 - 觀光工廠看見希望
趨勢大師約翰奈思比(John Naisbitt)曾經大膽預測觀光業將是21世紀的產業金礦,而傳統製造產業走向觀光化,…
布希赴沙為哪廂 軟釘伺候空手歸
面對日益高漲的油價,一向高姿態的布希也不得不放下身段向友美的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請求增加產能,但這項請求卻遭到拒絕,…
你所不知道的土地改革效果
「土地改革的影響」聽起來是老掉牙的議題了,學校教科書裡都有介紹台灣戰後「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與「耕者有其田」這三個政策,…
林繁男 誤闖商場的藝術家
稱林志玲是台灣最受好評、最受關注的女明星之一,應該一點也不為過。而她近乎完美的氣質與風度,更為人所津津樂道。這讓人不由得好奇,這位「…
談美食節目
對於不少人而言,最大的樂趣莫過於遍嘗美食,此大抵是受了眾多日本跟台灣美食節目的影響。當聽見節目旁白妙語如珠、活靈活現的介紹,美食的大特寫,…
2013年4月全球大事
波士頓馬拉松賽爆炸 全美加強警戒 4月15日下午,波士頓馬拉松賽終點線附近,突然發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183人受傷。事件引起美國大眾恐慌…
盲族、啞巴族部落為何如此奇特?
曾經聽過一個西方的歷史故事,據說有一位出名的預言家,也就是我們東方所說的有「宿命通」功能的奇人,可以準確地說出過去、現在和將來發生的事,…
阿麟師樂當「瘋子」 用善念推廣安心蝦
位於高雄市西北邊的湖內區鄰近台南市,早期為濱海沙洲之地帶,土地鬆軟富鹽質,利於開墾為養殖魚塭。演變至今,湖內區已有將近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