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鈿工藝飄洋過海生根台灣 陳甫強踽踽獨行承傳路

▲螺鈿名師陳甫強以螺鈿製作鍾馗。謝平平攝影
第256期
謝平平

「這工很粗,不是台灣做的。」知名螺鈿司阜陳甫強,看著記者出示的螺鈿藝品照片,敏銳地指出做工、構圖都與台灣的不同。

「司阜」,是古時台灣對特殊工藝匠師的尊稱,後來也稱司傅、司父、師傅等。螺鈿這門工藝是由陳甫強的父親陳志升帶到台灣,除在工廠製作家具,也為中山樓、台北圓山飯店、梨山賓館等處製作螺鈿屏風。陳甫強14歲時開始學習,父子二代人投入了70年的心力,也讓螺鈿工藝成為新竹市獨一無二的瑰寶。

 

陳甫強螺鈿木櫃作品。新竹市文化局提供

▲陳甫強螺鈿木櫃作品。新竹市文化局提供

 

「螺」本為海螺,意指海中螺貝類,「鈿」則是以金銀、螺貝、花卉等物鑲嵌的技法,起源極早。在亞洲、中東都能見到螺鈿家具,例如:韓劇《淚之女王》白賢祐老家、《海岸村恰恰恰》坎離奶奶房間,都布置有螺鈿家具,也代表此戶家境富裕。而現實中,日本正倉院收藏的唐代紫檀五絃琵琶,也鑲有螺鈿。

海外螺鈿工藝與台灣的最大不同處,在於他國多以黏貼為主,又稱「薄螺鈿」;台灣則以鑲嵌為主,稱為「厚螺鈿」。前者在唐時傳到日本,保留了下來;而厚螺鈿的25道工序,對新手而言,宛如過五關斬六將。

 

陽明山中山樓內部螺鈿家具刻有福(蝙蝠)、壽等字,卻沒有「祿」。陳甫強表示,是因為前總統蔣中正不喜生意人。這些家具並非全由陳志升、陳甫強父子製作,部分為桃園榮工處製作。謝平平攝影

▲陽明山中山樓內部螺鈿家具刻有福(蝙蝠)、壽等字,卻沒有「祿」。陳甫強表示,是因為前總統蔣中正不喜生意人。這些家具並非全由陳志升、陳甫強父子製作,部分為桃園榮工處製作。謝平平攝影

 

美軍駐台 新竹成為螺鈿之鄉

1960年代,美軍駐台,以台灣柚木、樟木、檜木、烏心石製成的木製家具,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加上螺鈿工藝的襯托,更顯貴氣,因此銷量相當好。當時大型木工家具公司躍泰的老闆吳章璞,特地邀請逃難到香港的陳志升赴台工作。

陳甫強表示,中國藝術公司老闆杜菁晚了一步,父親陳志升便介紹另一位司阜吳祖新去幫忙,「吳章璞在大陸時是大學總教官,杜菁則是縣長,二人都文質彬彬。」他拿出一本陳舊筆記,上面褪色的藍色筆跡是一個個人名,「最早走的就是吳祖新,走的時候差不多40歲。」

螺鈿只是木製家具的一環,還需有木工、油漆、生漆等工匠的配合,無法一人全部包攬。吳祖新、陳志升與其他三位同鄉,在台灣成為結拜兄弟,在生活上相互照應,而彼此擁有的木雕、螺鈿、生漆、油漆、木工等技術,與聚集在南大路附近的大型木器工廠相得益彰,使新竹市成為台灣唯一的螺鈿工藝聚落。

 

陳甫強從14歲開始學習螺鈿家具製作,投入至今近60年。新竹市文化局提供

▲陳甫強從14歲開始學習螺鈿家具製作,投入至今近60年。新竹市文化局提供

 

陳志升扎根藝術功底 求新求變

回憶父親的生命經歷和從業歷程,陳甫強娓娓道來,出生於浙江東陽農家,陳志升會在農閒之時,學習木雕、竹雕、螺鈿、象牙、牛角等雕刻技藝。後因日軍侵華、共黨赤禍蔓延,輾轉流落上海、香港等地。1954年來台,隔二年即自行創業;1966年開始為中山樓等處製作螺鈿家具;精心傑作「岳飛大破朱仙鎮」被選為致贈沙烏地阿拉伯費瑟國王的禮物;高齡98歲時,依然生活自理、活動自如。

 

螺鈿名師陳志升以八仙為主題的作品。

螺鈿名師陳志升以八仙為主題的作品。

▲螺鈿名師陳志升以八仙為主題的作品。上圖為鍾離權(右)十試呂洞賓(左),並度他成仙;下圖為何仙姑手持荷花,藍采和端詳花瓣。謝平平攝影

 

陳志升擅長創新,如:在木雕中加入透視技法,使人物看來栩栩如生;螺鈿家具中的人物衣飾柔和,臉部線條豐潤,尤其孔雀線條細緻,是蔣宋美齡最喜愛的作品;其以刀代筆的工夫,堪稱一絕。

 

陳甫強以螺鈿製作鍾馗。謝平平攝影

▲陳甫強以螺鈿製作鍾馗。謝平平攝影

 

陳甫強表示,父親那一代的司阜不單只會一項技藝,可說是全才型工匠。但父親對他並無系統性的教法,通常是畫好圖稿,再讓陳甫強鋸貝殼、磨貝殼,「你就每天做,做中學,不要想那麼多。」

 

陳甫強工作室有從台北專程下來學習螺鈿的學生。謝平平攝影

▲陳甫強工作室有從台北專程下來學習螺鈿的學生。謝平平攝影

 

加入淡水貝類 開發「花螺鈿」

跟隨父親腳步,陳甫強以閱讀經典史籍、人物傳記為樂,臨摹《芥子園畫譜》,筆下人物活靈活現。他喜歡在作品中加入傳統文化寓意,豐富構圖畫面,如:鳳凰代表君臣、仙鶴代表父子、鴛鴦為夫妻、鶺鴒代表兄弟、黃鶯則是朋友等,雖然在2023年大病一場,但至今創作不輟。

父親陳志升的技藝帶動了螺鈿家具的發展,陳甫強則在海中螺貝材料中,嘗試以淡色的淡水貝類為新材料,稱為「花螺鈿」。他表示,改用淡水貝類,一是海螺物價高;二是希望不要浪費大自然生物。目前已使用的淡水貝,包括日本琵琶湖的池疊貝、中國諸暨的養殖珍珠與三角帆貝等。他在雞翅木、花梨木上,以螺鈿技法製成黃白相間的花朵,加上白描刻線,十分迷人,置於几案,相當雅緻。

 

學生拿著貝殼比對圖樣,再拿線鋸將貝殼鋸成需要的形狀,看似簡單,卻不好控制。謝平平攝影

▲學生拿著貝殼比對圖樣,再拿線鋸將貝殼鋸成需要的形狀,看似簡單,卻不好控制。謝平平攝影

 

回首過往70年,陳甫強見證了螺鈿家具的鼎盛時期,也看到躍泰與中國藝術工廠在歷史舞台上凋零謝幕。司阜們相繼離世,後代無人承繼這門工藝,他踽踽獨行至今。當人們路過今日的新竹國小,大概不知新竹市南大路曾因螺鈿家具而車水馬龍,也不知這裡有位難得的螺鈿工藝司阜。然而,陳甫強與父親陳志升的「升甫工坊」至今高懸未歇,熱情接待喜愛螺鈿工藝的有緣人。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首部空拍紀錄片 齊柏林讓你《看見台灣》
台灣影史首部空拍紀錄片《看見台灣》,由侯孝賢監製、吳念真旁白、何國杰(《賽德克‧巴萊》配樂)配樂、齊柏林執導與拍攝,歷時五年、花費近億,…
九項看似平常卻暗藏危險的食物
食安、茶安問題此起彼落之際,讓人憂心的是,除了農藥或不當化學成分消費者難以辨識之外,一些看起來安全或者你認為乾淨的食物,往往也暗藏危險,…
美國「肥咖法案」上路 中國貪官剉咧等
中美兩國最近就落實俗稱「肥咖法案」的美國《外國帳戶稅收遵從法》(Foreign Account Tax Compliance Act,…
魄力從哪裡來?
一個人做事果斷明快,會稱讚他很有魄力;一個人性格豪邁,做事大格局,會說他很有氣魄;一個人體型魁梧,會形容他體魄強健。當一個人老不成材、…
大陸觀光客來台 最想看甚麼?
根據香港《文匯報》的報導,中國國家旅遊局提出陸客赴台四大原則,並且把這四大原則正式通知幾家大型旅行社。這四大要求是:一、誠信,…
執行有溫度的對話 「聊天機器人」創造高效互動
▲學習型臉書社群「讓狂人飛」創辦人洪璿岳早在2016年開始研究並運用聊天機器人。吳長益攝影   你對「聊天機器人」(Chatbot)…
日劇《彼得的葬列》 探討良知問題
有沒有一種東西叫作「良心」?他長得甚麼樣?甚麼顏色的?誰曾經看過他?如果你是藝術家,你如何捕捉良心?你如何呈現他?你如何以良心為主題,…
康維光以璀璨玻璃打造新人生
最近網路上流傳著「來去台灣玻璃館看伍佰燒玻璃!!」「伍佰燒玻璃?」有沒有搞錯?怎麼不是演唱會呢? 位於彰化彰濱工業區的台灣玻璃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