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歌劇院2024 Arts Nova與科技音像藝術共舞 僅有現場演出

2024 NTT Arts NOVA 記者會大合照。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謝平平

2024年「NTT Arts NOVA 藝想春天」共規劃13檔節目於3月8日到6月9日登場,包括首度來台的英國電音大師Max Cooper、比利時靜物劇團,在台已有粉絲的德國里米尼紀錄劇團、法國M&B雙人組╳豪華禮車樂團,日本作曲大師坂本龍一遺作《TIME》也將在台演出。台中歌劇院藝術總監邱瑗表示,錯過現場,網路也看不到。

台中歌劇院的「NTT Arts NOVA」一向是該院重頭戲,今年以「時間」為主題發想,表演方式多元,例如為記者會表演開場的新媒體藝術家吳秉聖、聲音藝術家暨知名DJ邱俊霖、視覺藝術家劉承杰,其作品《感覺的邊界》以AI、動畫建構超寫實場景,將小劇場打造為精神穿越的異次元空間。觀眾沒有固定坐位,可以自由觀察聲音和影像之間的敘事,並讓自己與演出「共振」。

導演高谷史郎表示,坂本龍一的《TIME》由日本文學大師夏目漱石《夢十夜》、中國古典文學〈莊周夢蝶〉、〈邯鄲夢〉故事切入,以超越時空夢境打破表演與裝置藝術的舞台界線,探討時間的無限。

靜物劇團則以四個人生片段,來探討人性的脆弱,同時凸顯活著的可貴,《這就是人「身」啊!》並不嚴肅,而是黑色幽默作品。

里米尼紀錄劇團首次到訪臺中,《All right. Good night.》將馬航MH370失聯「物的消失」對比失智症患者的「記憶消失」,伴隨室內樂團的演奏與文本投影,宛如集體腦力激盪的電影院,本節目同為「2024台積心築藝術季」節目之一。

南宋蘇洵〈辨姦論〉中有云「月暈而風,礎潤而雨 」,意思是當月暈出現,就知道將要起風,而石柱下的礎石潮濕了,就會下雨,月暈又稱「毛月亮」,雲門舞集藝術總監鄭宗龍以此在2019年創作《毛月亮》,巨型LED螢幕搭配Sigur Rós的極地音樂,創造舞者狂野的視覺震撼與聽覺感受。

該作五年後,重新在台上演,策略長李英勝表示,鄭宗龍期待觀眾從音樂、影像、服裝與舞者的身體,感受到這個時代的「風」。

編舞家余彥芳的父親是位印章師傅,終年靜坐不動,「但他卻有一個在全世界飛來飛去的女兒。」此次,她將帶來獨舞作品《關於消失的幾個提議Ⅲ》,提取記憶裡與父親親密的情感、肢體印象,並致力讓懷念父親的母親也能看懂。

1

2023-2024歌劇院駐館藝術家陳武康《無奈中消失也是積極中的幸福》。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歌劇院駐館藝術家陳武康則打破了大眾對舞蹈的既定思維,在駐館創作《無奈中消失也是積極中的幸福》中,娓娓道來承載家族記憶和異域文化的悲歡離合。作品將以他一歲時外公的死亡,與2017年發生在臺灣的異地死亡事件交織,希望重述死亡的過程中,能積極面對死亡的無奈。

《神不在的小鎮》編導洪唯堯最新沉浸式作品《Sucks in the Middle》將探索青壯世代「卡在中間」的處境。洪唯堯分享,在學表演的路上,一直卡在自己究竟偏向京劇的身體?還是戲曲的身體?直到來臺中田調時發現,他可能是拍瀑拉族後人、他明白了自己是真正的「臺灣人」。

《Sucks in the Middle》演出時,將讓100名觀眾在舞台上,以沉浸式劇場的方式,不是帶去闖空間,而是利用劇場帶來的強烈體感,與觀眾分享角色和故事。

英國音像藝術家Max Cooper以3D迷幻絢麗的音像現場揚名國際,此次將在大劇院演出《神馳無限》,為最華麗宏偉的Party現場。

法國里昂M&B雙人組帶來《晝夜切分點》,以虛擬的立方體舞台與舞者互動,搭配豪華禮車樂團現場演出,讓觀眾彷彿穿梭在光影再造的世界中。\

3

新古典室內樂團演出劇照。新古典室內樂團提供

 

新古典室內樂團《極境尋光─走進江賢二》則從藝術大師江賢二的畫作發想,藉由跨域交融對應美的存在形式,進而展現藝術家獨特的藝術語彙,帶領觀眾展開一場追尋自我的光之旅程。

喜歡音像藝術的朋友,可以期待媒體藝術家張方禹、音樂製作人暨攝影師韓承燁共同創作的光音幻夢曲《December Nite》,張方禹分享,作品名稱來自歌手黃小禎同名歌曲,「十」是水平與垂直線交叉,「二」則是兩條平行線,就像雷射、投影等發光媒材的對射,不同質地的雷射光透過環形裝置,發射到劇場的各個角落,結合電子聲響、弦樂、鋼琴及人聲的現場演出,讓觀眾有如沐浴在12月夜晚裡充滿詩意的光音之中。

而台中歌劇院知名的19公尺曲牆也是展演舞台之一,此次將製作的《reCONNECT 2024:NEW CANVAS》以柏拉圖「洞穴寓言」為發想,透過奇幻影像、整合電子與古典跨域音樂,在曲牆上再現大自然崇高的絕美景象。計畫主持人蔡宏賢表示,「NEW CANVAS」的概念和「Arts NOVA」一樣,希望打造關注人、自然跟科技的跨界平台,正如建築師伊東豊雄當初期待的那樣。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讀古文,學專業報告格式(之三)
在這一期的專欄中,我們來看一篇古文,做為如何做好專業報告的範例。這篇古文就是《三國演義》的〈隆中對〉。 《三國演義》最廣為人知的情節之一,…
院士稱中國食品最安全 輿論譁然
中國工程院院士近日在貴州一場論壇上聲稱,「中國食品正處於最安全階段」。此言一出,輿論譁然。「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書法家陳嘉子 磨20年筆功再執畫筆
忙、盲、茫,是台灣上班族的寫照,似乎事情不夠多、速度不夠快,就會在高速競爭中落伍。而書法這個極需靜心專注的寫字藝術,…
歌仔戲的起落與希望
歌仔戲在台灣民間戲曲中地位不凡,因為它是唯一在台灣形成的戲劇。 追本溯源,歌仔戲的源頭即發源於宜蘭縣員山鄉的「本地歌仔」,又稱為「老歌仔…
優遊漆藝世界 黃麗淑30年樂不疲
台南縣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嘉南文化藝術館正在展出「游漆園──黃麗淑的漆藝世界」。甫進展場,目光旋即被華麗精緻的漆藝作品吸引。漫步瀏覽,包括漆畫…
迷霧3:為甚麼會發生嚴重「民工荒」?
中國這一波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並且在2010黃曆年前後達到空前嚴重程度的民工荒,其實並非新問題,從2004年以來幾乎每年都會發生。不過…
「火籠」裡的故事
對年輕人來說,「火籠」是個陌生的名詞。而四年級生或更年長的人,想必見過它,抑或曾經使用過。 火籠是一種陶製圓形的罌,外殼套上竹篾編製的籠子…
中國刺激性貸款初見弊端
在中國官方4萬億元經濟刺激計畫的驅動下,中國各銀行今年前三個月新發放的貸款總額激增到4.58萬億元,是去年同期放貸額度的24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