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戀日式老屋風華 走進台北最美的青田街

▲青田七六原為台北帝國大學教授足立仁寓所,二戰後由台大地質系馬廷英教授入住。
第245期
文、攝影⊙趙若蘭

紅塵俗事,紛紛擾擾。四月初,由花蓮前往台北,為自己和孩子們安排觀賞一場洗滌身心的藝術饗宴,也趁住宿地利之便,漫步台北市最美的一條街,充滿濃濃日式風情的「綠寶石」——青田街。

 

青田街擁有近百年歷史日式建築房舍的「昭和町」,讓人不覺放慢腳步。

▲青田街擁有近百年歷史日式建築房舍的「昭和町」,讓人不覺放慢腳步。

 

近百年歷史日式建築 昭和町時空小旅行

從台北捷運古亭站5號出口走出來,步上久違的和平東路,除了一般商家以外,最有特色的是此處集結了許多筆墨莊、美術社、畫室、畫廊、裱褙店等,堪稱最具中華書畫之美的路段。

經過台灣師範大學和平校區,從一旁窄小的巷子拐進去,就來到隱身於繁華都市中綠樹如蔭的私房景點――擁有近百年 歷史日式建築房舍的「昭和町」,讓人不覺放慢了腳步,開啟沉澱心靈的時空小旅行。

「昭和町」的範圍大約落在青田街、永康街、溫州街之間,係因日本昭和時代初期規劃而得名,原為台北帝國大學(今之台灣大學)教授居住地,是集合當時台灣頂尖學者聚集的文教區,房屋建材和規劃設計都非常講究。

其後,一部分日式建築改建為四、五層樓公寓,也逐漸出現一些嶄新大廈。為了保留日式老屋風華,當地居民組成「青田社區發展協會」,與台北市政府共同努力,和歲月拔河,陸續修復老屋成為餐廳、畫廊、茶鋪等,在巷弄裡堅持延續著街區的文化和歷史價值。

 

青田七六被綠蔭圍繞。

▲青田七六被綠蔭圍繞。

 

網路推薦必訪景點——青田七六

市定古蹟「青田七六」,是網路推薦的青田街必訪景點,地址就在青田街七巷六號。這座1931年落成的日式平房,由當時任職於台北帝國大學的日本教授足立仁所興建。二次大戰結束後,由前台大地質系教授馬廷英入住,亦是其長子、著名作家亮軒(本名馬國光)的兒時家園。因不捨老屋無人維護,目前由台大地質系校友成立的團隊向台大租下此屋維護,除販售餐飲,還提供古蹟導覽。

 

青田七六環繞整片透明玻璃空間的「陽光室」別有韻味。

▲青田七六環繞整片透明玻璃空間的「陽光室」別有韻味。

 

一入大門,就能嗅出青田七六濃濃的日式木造老屋風情,以紅磚為基座的兩根柱子十分特殊,窗框別致優雅,透出暈黃柔和的燈光,庭院一景一物皆美。繞到後面是洋溢歐式設計風、環繞整片透明玻璃空間的「陽光室」,當陽光灑遍時更添韻味。

一旁的青田七六「小書房」提供周邊景點和導覽指引,也有相關紀念商品,溫馨可人。遊者不妨坐下來歇歇腳,感受一下「放空」的滋味。

 

青田街被譽為台北最美的一條街。

▲青田街被譽為台北最美的一條街。

 

享受古樸自然的街景 沉靜心靈再出發

短短的青田街巷弄交錯,綠意盎然,散發出古樸自然的寧靜與優雅。踱步欣賞兩旁充滿懷舊味的日式老屋、文創小店、質感茶鋪、別致咖啡廳、文藝展覽館……彷彿有說不盡的故事,被譽為「台北最美的一條街」可謂實至名歸。

 

「台北徠卡之家」 原為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部下條久馬一教授的住宅。

▲于右任紀念館暨青田書院。

 

徠卡(Leica)是歷史悠久的德國著名相機品牌,攝影殿堂「台北徠卡之家」原為舊大學宿舍,是由黑、白、灰三種樸素色調搭配而成的一棟日式老屋,凸顯出外牆上方紅底白字的徠卡招牌,低調而沉靜地矗立在青田街一隅。

這兒是徠卡直營門市,店內展售大量徠卡專業攝影設備和周邊商品,也是一處深具人文氣息的藝廊,新打造的玻璃屋頂引入自然光線,十分有特色。

 

于右任紀念館暨青田書院。

▲「台北徠卡之家」 原為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部下條久馬一教授的住宅。

 

緩緩步行,瞥見以一排毛筆為造型的柵欄,眼睛為之一亮,原來是書法大師于右任紀念館暨青田書院,整修後成為咖啡廳,也是小型展示館,希冀培育孩子閱讀經典,重拾筆墨,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台北清真寺。

▲台北清真寺。

 

沿著青田小巷信步走著,來到大安森林公園邊的新生南路,一座回教風情的建築物十分顯眼,好似《一千零一夜》神話故事中的巍峨皇宮。這是台北最早參照伊斯蘭教法、仿土耳其奧圖曼式建築設計的禮拜堂「台北清真寺」,為1958年應沙烏地阿拉伯國王紹德訪台而建,歷時二年落成,1999年列為市定古蹟。

歲月淬鍊出青田街的美麗,走讀其中,品味歷史風華,滋味深遠。此刻,綿綿細雨灑落,我們匆匆告別青田街,懷抱滿滿的感動再出發。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獨居有感
長假回鄉。茶餘飯後,我隨口講出的購屋想法成了閒聊的主題。 「房子不要買在海邊,」媽媽搖搖頭,「冬天那麼冷。現在年輕不覺得怎樣,…
中國大學生 搶當掏糞工
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年年說年年難。近日一條「大學生掏糞工上崗」的新聞,又將這個話題推向了風口浪尖。 3月3日,…
用行動關注台灣農業 - 「炸彈客」炸開「台北綠色市集」
楊儒門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有印象。他就是六年多前轟動一時、在台北放置17次爆裂物來表達農業問題而入獄的「白米炸彈客」。…
鳥窩窩私房菜 創意與現代的美味感動
「鳥窩窩」,這是一個讓人感到好奇的名字。它是由劉美伶董事長創立,因為她在海內外辛苦耕耘,深知遊子之苦,希望讓這些鳥兒都能有個家,…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陰陽臉
7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宣布「中國實際上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了」,GDP總量超過日本。這一官方當作是貼金的「經濟成就」,…
香港回憶錄之「末代港督」
(續前期)參與香港前途問題談判的港督是尤德(Sir Edward Youde),他是英國資深外交官員,熟知中國事務,曾任英國駐華大使。…
木工蓋新房
畫面中以手作方式整理木材的人是誰?沒錯,正是阿丹本人。 在今年5月5日出版的第200期《看》雜誌中,曾介紹阿丹以大型機具切割原木材,…
黑幼龍:找到「三個圓圈重疊」的工作
說起「改變」,卡內基大中華區負責人黑幼龍大半生的經歷,可說是最好的註解。黑幼龍從一個連高中都考不上、只好去從軍的小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