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國三年 國際生發動「帶我們回中國」運動

▲散布在全球各地數以萬計的國際學生,去年開始在世界各地用「帶我們回中國」──#TakeUsBackToChina標籤,在推特等社群媒體動員。網路擷圖
第232期
金雨森

疫情前,每年約有50萬名國際生到中國大學唸書,武漢肺炎爆發後至今3年,這些國際學生持續遭到中國政府拒發簽證,導致無法回中國求學,全球各地學業受阻的學生發動串聯「回中國」網路活動,甚至上街遊行、向中國使領館抗議。

訴求「帶我們回中國」

散布在全球各地數以萬計的國際學生,去年開始在世界各地用「帶我們回中國」──#TakeUsBackToChina標籤,在推特等社群媒體動員,並在網路上分享中國官方回應資訊,向國際媒體分享被滯留的情況,集體向中國大使館提出訴求。

「中國國際學生聯盟」(China International Student Union,簡稱CISU)積極推動「帶我們回中國」運動,常發表或轉推各國學生的相關訊息,密切追蹤官方動態。2021年8月20日,中國國際學生聯盟發布一段影片,講述海外學生面臨的問題,並希望能敦促中國政府找到解決方案。外籍學生在影片中表示,網路課程很困難,時差是很大的問題,常常半夜上課,日夜顛倒,也會有聽不清楚或網路連線問題;還表示有300名學生發表公開信,曾詢問校方獎學金是否照常實施,但校方沒有給予正面答覆。

為了了解各國學生訴求情形,中國國際學生聯盟做了一項問卷調查,詢問來自50多個國家的469名學生,看他們對中方提出「解封邊境」政策訴求後,中國如何回應。CISU今年1月4日在推特上發布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幾乎所有人都收到否定的回應,只有極少數收到官方說可能可以回去,但說詞相當模糊。

2.5萬印度留學生致函印度總理

國際學生求助中國校方和大使館沒用,只好轉向母國政府求取協助。去年6月,有2.5萬印度留學生聯署寫信給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請求莫迪與中國談判,幫助他們重返各自的大學。學生寫道:「我們有2.5萬名在中國大學學習的印度留學生,在過去17個月裡,由於旅行和簽證限制,我們被迫參加在線課程。但是,我們的醫學學習需要很多實踐和團隊合作,可我們卻被禁止回到中國,我們每天都很痛苦。」

但隨著變種病毒爆發,中國邊境鬆綁遙遙無期,滯留在母國的印度醫學生只能無奈找尋其他方案。今年2月,147位就讀寧波大學醫學系的印度學生向德里高等法院提出訴願,希望印度全國醫療協會能允許這些遭拒絕入境中國的印度學生能在母國印度接受醫學訓練。

接著,印度西南部喀拉拉邦(Kerala)的醫學系學生3月19日拿著布條、看板上街遊行,抗議中國政府疫情爆發至今拒絕讓他們回到中國學校完成學業,並呼籲印度政府允許且承認他們在母國的醫學專業訓練。

來自喀拉拉邦的醫學生表示,雖然中國學校改採線上課程來補救,但他們仍然需要到政府醫療機構或醫院去接受專業訓練。更糟糕的是,印度政府不承認線上課程的學歷,即使改在印度醫療院所訓練,也不被印度政府承認。他們感到非常無助,尤其是回不去中國學校的情況下,仍然要繼續負擔學費及完成課業。

除了韓國國際留學生2020年就恢復簽證外,印度學生跟散布在全球各地數以萬計的國際學生一樣,因為一直拿不到學生簽證,回不去中國上學,有的甚至面臨無法畢業,或是像印度醫學生一樣,面臨讀完學歷不被母國認可等問題,對學生個人職涯發展造成相當大的衝擊。

鎖國導致中國形象受挫

疫情前中國政府一直在推廣外國人到中國留學,藉由文化軟實力、優渥的獎學金及一帶一路政策,每年吸引全球幾十萬名國際生赴中國求學,成為亞洲最大留學生目的國。但持續的鎖國政策及官方對留學生的回應態度,已讓他們對中國的印象大打折扣。

根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留學生小勤曾以自己身為馬來西亞華人而對中國有好感,但卻因中國封鎖邊境學業受阻,感覺「從天堂掉進地獄」,已決定退學改到台灣讀書。巴基斯坦學生Khan則後悔去中國求學,已在思考是否放棄學位,而且不會推薦學弟妹到中國唸書。

在推特上,有國際學生表示,原本盼望北京冬奧結束後,中國政府應該會逐步解封,但看到包裹著白衣服的防疫人員排排進入市區,又看到東北吉林、長春和廣東深圳、東莞一個個封城,就知道希望又再次破滅了。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再見無能的刺激消費方案
台灣經濟再度陷入衰退,馬政府再度推出振興經濟政策,也再度遭到各界的批評,幾年來馬政府執政能力不只沒有進步,似乎還變得更糟。…
試解大衛魔術之謎
喜歡魔術表演的人,大概沒有人不知道大衛‧考柏菲(David Copperfield)。他被譽為是近代最偉大的魔術大師毫不為過。…
蛻變案例1──魔法: 夢想起飛, 老樹根木工坊變出教育樂園
在學校裡每當下課時,小朋友最喜歡衝到遊戲區玩溜滑梯、搖搖樂、翹翹板等。可是大家可能不知道,這些陪伴很多人度過快樂童年的遊樂器具,大部分都是…
得來素蔬食連鎖 靠電商與CRM 加盟店一個月就能打平
得來素,是全台擁有17間店的蔬食早午餐連鎖餐飲,以素食早餐、素食連鎖這樣少見的模式,在早午餐市場、連鎖加盟市場裡開拓出一塊利基。…
二十年後 六四英雄有了下落
多少年來,1989年六四那天,「王維林」孤身擋中共軍隊坦克車的照片已成為一個勇氣的象徵。直到今日,王維林的生死謎團才終於水落石出。…
《真愛每一天》 只有善良相伴的日子才見真愛
《真愛每一天》(About Time)是2013年上映的一部甜美的英國喜劇片,雖然影片一出,影評評價不高,英國《衛報》說「空洞的劇本」…
老店的經營之道 堅持傳統+突破創新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每五年統計一次的工商及服務業普查結果顯示,2011年底台灣企業總數為118.5萬家,其中企業經營五年的存活率為75.73…
培育生技人才 「偉喬生醫」勇闖試劑原料市場
2013年創業初期進駐於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南科育成中心的偉喬生醫,切入較少人進入的試劑原料市場,目前已經是台灣最大的CO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