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著改名?元宇宙真能帶來身份、社交、沉浸感體驗?

Allen Zhang

自從祖克柏把臉書改名叫Meta後,很多媒體都報道分析了這件事情,也都在談什麼是元宇宙。很多人談到了小說《snow crash》,這些大家都知道了。我們想談一談另外幾個問題:首先把什麼是元宇宙講清楚,因為大部分人還是不清楚;然後試圖回答幾個問題:臉書為什麼要做元宇宙;現在談元宇宙是不是太早;元宇宙的盈利模式會有什麼特別不同的地方;窮人在元宇宙中能過上富日子嗎?

元宇宙的八個特徵

首先談什麼是元宇宙,可能因為這個概念目前也在演化中吧。要理解元宇宙,就要首先理解metaverse中的meta這個詞,在計算機中,meta表示的是元,元有原始、元素的那麼個意思,比如資料庫裡面,metadata,指的就是元數據,用來表示數據的數據叫元數據,聽起來是不是很抽象?比如資料庫裡面一個表,可以把表理解成一個表格,這個表是用來裝一行一行的數據的,但是對這個表格本身也需要描述一下,這樣資料庫軟體才能看懂,比如你需要描述這一列數據表示的是貨幣,另外一列數據是日期,這樣的話,資料庫系統就知道這個日期欄裡面是不可能放一個小數的,也就是說對這個表的數據的描述就是元數據,這是資料庫中最小的元素,就像是蓋房子的磚頭、鋼筋、水泥一樣。

那把這個概念應用到元宇宙中,就是用來搭建這個虛擬的宇宙的最最基本的元素。比如這個人類社會的各種人、各種動物,以及基於這些基本的事物之上的整個生態系統、經濟系統、政治系統等等,他都要搭建出來。比如你在這個虛擬的世界中,時間到了春天了,那你在這個宇宙裡面就會看到花自然就開了,冬天自然就會下雪,人穿的衣服也不一樣多了,你會看到河水往什麼方向流淌等等。但是呢,不同的mataverse呢,可以構建不同的宇宙,比如另外一個metaverse他可以構建一個完全不同的宇宙,比如在這個宇宙中,水是從下往上流的,人都是可以飛的,這完全可以的,都是在他的元宇宙裡面定義的。也就是說,這個平台就是元宇宙要做的,做的好、做的均衡、做的有意思,人家就願意加入,你這個宇宙就生機勃勃。這些聽起來像是遊戲,沒錯的,因為遊戲就是元宇宙的雛形階段。各個元宇宙的不同呢,就類似比如現在蘋果平台和安卓平台的不同,但是元宇宙的區別更大,因為蘋果、安卓只是二維空間的平臺,是虛擬的平面,而到了元宇宙就是三維空間了,是虛擬的立體空間了,所以,體驗感完全多了一個維度,不是有個詞叫降維打擊嗎,你可想而知這個差別。

有人談到元宇宙的特點,總結了8個特徵:身份、社交、沉浸感、低延遲、多元化、隨地、經濟系統、文明。那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元宇宙這個概念包括三個層面:

最底層是硬體,你的高速網路,包括5G網路、VR、AR設備,數據傳送速度要足夠快,才能保證低延時,不能卡,一卡你的真實感就大大降低了,就被拉回現實了。這個層面能把各個VR,AR節點,就是每個帶上VR頭盔的人連城一個宇宙,這個是最底層的支持。上面八個特徵的沉浸感、低延遲、隨地性就需要這這個層面解決。剩下的五個特徵需要在另外兩個層面解決。

中間層是VR平臺,它構建整個宇宙的軟體開發生態。它類似於現在的安卓或者蘋果操作系統。目前實際上有三個系統,分別是安卓、WindowsMR和PS4,上層是在這個平台之上的各種應用。這個就是類似現在的各種app,但是這種app是一種三維的體驗,完全不是現在的平面的體驗,或者假三維體驗。

元宇宙將成為新入口和平台?

好,我們把元宇宙講清楚了。那臉書為什麼要做元宇宙?他為什麼不跟以前一樣還做一個普通的app呢?講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講目前的大科技公司怎麼賺錢。高科技公司賺錢的方式很多了,但是最大的,最有保障的科技公司賺錢的方式歸納起來有兩種:一種是做入口。入口就是讓人進入另一個世界的大門,比如,網際網路上的信息是海量的,你上網,怎麼去找信息,那首先就想要到一個東西來幫你搜索,那這個東西就是你接入網際網路信息的入口,就是搜索引擎,所以google做的就是這個入口。那臉書也是個入口,因為人上網不僅需要搜索信息,更需要和別人進行社交活動,那臉書就是這麼一個活動的入口,但是這個入口的人數就比搜索小。以前的IE、Chrome、火狐瀏覽器也是入口,你要上網首先需要打開一個瀏覽器才能上網。所看最賺錢的公司,都是這些做入口的公司。入口的大小不同,賺錢的程度也不同,當然這也牽扯如何盈利的問題。國內前些年很多公司做瀏覽器,他們做這個東西的目的就是做入口,有了入口,你就有了用戶,有了用戶就等於有了賺錢的可能。

除了做入口,還有一個就是做平台。比如你用電腦上面的windows操作系統,iphone上面的ios系統,安卓系統都是平台,別人在他這個平台之上開發軟體,而這個平台和底層的硬體打交道,這樣,你的軟體就不需要直接和攝像頭、鍵盤這裡的打交道了,你調用安卓系統提供給你的控制攝像頭的功能就行了,否則如果你的程序還需要考慮如何控制攝像頭,那開發量太大了,所以這些基本功能都是平台提供的,那麼你要是能控制了平台,你就能控制這個平台上的所有的軟體的運行了。當然平台也是入口,而且是最大的入口。

那麼就談回到剛才那個問題:臉書為什麼要做元宇宙?分析一下臉書就知道了,雖然臉書也是做入口,但是臉書這個入口靠後。因為這個用戶流是這樣的,用戶上網,首先需要一個硬體,比如手機、電腦,然後打開瀏覽器之後,才會想到上臉書,那如果用戶在這麼多步驟中,如果被別的東西吸引走了,可能就忘記上臉書了。那怎麼辦?要賺錢,必須把入口往前提!因為你看最賺錢的蘋果,他的入口直接從手機、電腦硬體就開始了,後面的app store也是他自己的,所有的蘋果上的應用都要跟他分成,應用中的廣告也完全被他控制。臉書作為手機app在蘋果平台,完全是屬於最靠後的入口了。就像水從山上流下來一樣,蘋果在最上游,人家又喝水又洗澡又洗衣服,最後剩下來的這些水才流到你這,這樣臉書當然不滿意。

但是沒辦法,電腦時代、手機時代都已經被人家佔領先機了,他只能等下一個時代。這下一個時代,他認為就是元宇宙時代,他就要做這個元宇宙的入口和平台。所以,他們的股票的全名不是只有Meta一個詞,也不是叫Meta Social Media而是叫Meta Platform Inc。這個platform就是平台的意思,這點很重要,他們內心非常清楚,古代是佔山為王,現在是佔平台為王!

而目前臉書的VR頭盔設備已經是市場佔有率最高的了,他們的硬體就是Oculus,目前佔有率38.7%的市場。先把這個最開始的硬體平臺、硬體入口給搶佔了下來了。

臉書在改名之前,絕大部分人都沒聽過這個詞,元宇宙離我們好像很遙遠。我們要搜索一下所有的媒體關於這次臉書改名的報導,包括華爾街或者其他科技公司對元宇宙的分析,都感覺這個元宇宙概念還太早了,祖克柏自己都預計說,元宇宙將在接近本世紀20年代末時產生商業影響。那他為什麼現在就喊出來了,公司還改名了,這是為什麼呢?

另外看VR設備實際銷售情況,目前VR設備全球出貨量僅在5百萬台上下,儘管到了今年上半年,VR累計出貨量達到317萬台,全年更被IDC看好有望突破8百萬台,但這樣的量,仍不到筆電或手機市場的4%。所以,目前台灣的代工廠甚至都不願意去生產VR設備。去年VR市場的前3大品牌,分別是Sony、Pico還有臉書的Oculus,雖然這三個有的是美國、有的是日本公司,但他們其實全部都交給中國代工廠製造,光是歌爾聲學一家工廠,就掌控整個VR市場至少7成的代工訂單。他們接這個訂單是因為政府有補貼。因為訂單量太少,很難形成規模經濟,根本就不賺錢,所以台灣的代工廠都不願意接。因為按理說,台灣的富士康這些代工廠競爭力大很多,更有能力去接才對。所以,可以看到整個VR市場離真正走入大面積市場化和盈利還差很遠,那為什麼臉書這個時候就要改名了呢?

蘋果更新隱私政策影響甚鉅

我們分析臉書急於做這個事情,有兩個原因,臉書在財報中也透露出了這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就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就是廣告,2020年公司廣告收入佔公司總營收的比例高達98%,不可思議的高,臉書一直都想擴寬他的營收渠道,為什麼要擴寬呢,因為用戶入口太靠後,作為手機應用,這種渠道很容易被入口靠前的公司瓜分。

第二個原因是廣告業務增速下滑。臉書2020年廣告均價,第三季度同期下降約9%,前三季度同期下滑16%。當然2021年由於疫情,廣告又增長了,但是臉書也認為下滑是必然的。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廣告主的廣告預算削減,主要是由於供應鏈受阻、通脹下利潤壓縮;另一個是蘋果IOS系統隱私新政升級。這也是剛才說的,臉書最擔憂的問題,即上游平台看中了廣告這塊大蛋糕。

蘋果升級隱私政策之後,為什麼影響這麼大?簡單的說是蘋果不允許臉書知道用戶那麼多信息了,蘋果ios這個平台能控制其上的應用的許可權,導致臉書的廣告推送沒有以前那麼準確了,影響廠商不願意投入那麼多廣告,蘋果改了隱私政策,自己的廣告收入暴漲2倍以上!Google的安卓平台也要向蘋果學習,也要提升用戶隱私安全!導致臉書想獲得用戶數據就越來難,幾乎可說一隻大手卡住臉書的脖子,另一隻手也伸了過來。臉書沒有類似安卓或者蘋果手機這樣的平台,只能看蘋果和安卓的臉色行事。

因此臉書宣布:今年要對VR/AR部門的投資100億美金,未來這一投資力度短期內還將持續。可以說祖克柏也是做一場豪賭,希望在被卡死之前能夠金蟬脫殼。為什麼說是豪賭,因為虛擬世界領域技術還不太穩定,例如裸眼3D變成現實,可能一下子就把穿戴設備的VR技術取代了,不確定因素還很多。

好,那既然要做元宇宙,看看可能會採取哪些盈利模式,怎麼賺錢。最簡單的是賣硬體,賣Oculus,不過Oculus目前很便宜,虧本賣,才299美元。二是平台抽成,與這個平台上的軟體銷售分成,這兩個都是跟蘋果目前的盈利方式一樣。三是賣虛擬宇宙中的裝備,就像賣遊戲裡面的裝備一樣。四廣告,這四種方式都是傳統的盈利模式。

虛擬世界的虛擬政府

新的盈利模式,就是虛擬宇宙是一個大的生態系統,類似一個國家一個社會,而這個國家被臉書管理,所以他可以有新的盈利模式,對其中的每個人或者商家進行收稅,或是變相收稅,可能不用稅這個詞,但是實質是做這件事情。在虛擬宇宙中的任何商品交易後都收稅,因為臉書扮演政府這個角色,而且是跨域國界的,現在臉書有全球26億用戶,幾乎是印度人口的兩倍了,按人口算,應該是全球最大的虛擬國家了。

那最後,做為一個窮人,能在元宇宙中成為富豪?享受他曾經享受不到的生活?能改變他的命運?我們可以思考,虛擬宇宙的系統的資源分配,很大可能是和人的努力或者財富相掛鉤的,比如要多掏錢買東西,才能體會到更好的虛擬的房子、傢俱等,所以願意花錢的人、有錢的人要比窮人更能體會到更好的虛擬環境,否則虛擬宇宙怎麼盈利呢?所以,基本上一個現實社會的窮人,在虛擬宇宙中很大可能也會是一個窮人。

只是目前元宇宙被韓國放在和人工智慧、雲計算同等重要的程度,並且是最新的技術,發展也最不確定,所以也值得長期關注。

最後再拉遠視角,回顧一下人類歷史,基本過去幾千年是被法律和社會的傳統、道德所管理,那個時候的法律也很簡單,管理人的官員也很少,沒什麼科技,所以人是有相當大的自由的,但是也相對比較自律。現在我們看到的趨勢是科技公司也成了一種管理權力,比如可以直接封閉或者限制你的賬號,限制你的發言,這就是類似現實社會剝奪政治權力,毫無疑問這也是一種對社會公民的懲罰,但是懲罰不需要經過任何審判過程,也不需要遵守任何法律,像是虛擬空間的極權權力。所以,無論元宇宙還是其他虛擬發展,或許都是需要立法和司法介入,才能使科技真正的以人為本,大家是怎麼看的呢?

本文授權轉載自《看中國》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所得分配問題的慈悲與嫉妒
所得分配惡化雖是全球化下的大趨勢,但我們仍有一些辦法可以降低所得分配惡化的程度或衝擊。不過在思考各種對策之前,…
算命與福德
中國歷代上至帝王貴胄下至庶民百姓,普遍喜歡卜卦算命,希望預知未來,趨吉避凶。現在的政治人物也喜歡算命,如果遇到好的算命師,會勸導他多做好事…
第十五章 隨緣任運
她全身充滿信仰的力量,讓她視財富如無物。她根本不擔心明天的麵包,因為她把一切都視為神對她的安排,坦然接受。 「我父親很堅強,他努力做復健,…
小子難纏
三年前我參加學區內一所國小的畢業典禮,楊校長於對畢業生祝福詞的尾端特別要「小憲憲」站起來,他慎重地將孩子交到我手中時,…
增進工作效率 改善睡眠放第一
中國老祖宗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現代上班族則經常過著「忙、快、趕」的生活,由於長期的工作壓力,導致有睡眠問題的人不在少數,…
憲政坍塌:美國正向中國趨同
1990年代,曾有一種趨同論出現,大意是:隨著科技進步與全球化的發展,社會主義制度和資本主義制度都在變形,二者具有相同的發展趨向,將「合併…
替全斗煥向國際奧委會討個說法
 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Jacques Rogge)4月7日首次對中國西藏局勢發表評論,表示他「深切關注」,並呼籲中共「盡快、…
抬頭仰望天空美景
各位整天為生活忙碌的現代人,您有多久沒停下腳步氣定神閒地好好觀賞天空中的大自然景色了?在讀完這篇文章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