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平台經營案例

跟著興趣走 天生IG網紅「電商人妻」

▲孔翊緹今年8月出版《電商人妻社群圈粉思維》一書。吳長益攝影
第217期
曾允盈
2019年開始經營IG,孔翊緹看到IG有流量的機會,及時成為IG研究專家。個人IG帳號「ec.wife」目前有13萬人追蹤,社群上提到IG就會想到她。彷彿誤打誤撞,其實是順其自然,孔翊緹說,沒有什麼太遙遠的夢想,就是心之所向。

隨著第一本書《電商人妻社群圈粉思維》於今年8月出版,到10月中已經第七刷,「電商人妻」孔翊緹在社群上的聲量持續水漲船高。

去年8月孔翊緹把工作室改造成提供直播、拍照的「小白屋」,有毛茸茸的地毯、純白的牆面、每季換一次風格的空間,也提供租借。她是網紅、KOL(Key Opinion Leader,關鍵意見領袖),也是社群研究專家和創業家,但是每天行程滿檔的她,卻語出驚人:「其實我的目標是開一間米食店,跟長輩、家人住在一起。」

 

「電商人妻」IG帳號目前有13萬追蹤。網路擷圖

▲「電商人妻」IG帳號目前有13萬追蹤。網路擷圖

 

誤打誤撞》成為IG專家只是想經營看看?

2019年創立個人品牌之前,孔翊緹曾在媒體、公關業任行銷職,2014年決定離職之後,直到現在沒有再領過別人的薪水。離職後約半年的時間,她過著接案的生活,零售業的口碑行銷、廣告代操、經營臉書粉絲團等不斷找上門來,因為案源越來越多,面臨需要開發票的問題,於是決定成立公司。

2015年結婚,因為先生是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業資源規劃)、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客戶關係管理)系統開發商,孔翊緹為了測試自家系統,開始批貨來賣,後來產品越賣越多,於是成立品牌,又解鎖了電商品牌負責人這個角色。過程中,因為自己的興趣,她開始在網誌發布平台Medium分享社群觀點,身邊的朋友於是建議她,為什麼不實際經營社群看看?

孔翊緹2019年才開始創立的IG個人帳號「ec.wife」,目前已有13萬人追蹤,社群上提到IG就會直接想到她,甚至IG當機的時候,她的帳號還會湧進想知道新資訊的IG使用者。孔翊緹分享這一段過程,「彷彿誤打誤撞,其實是順其自然。」她說沒有什麼太遙遠的夢想,就是心之所向。

 

分享科技新知與社群觀點,是孔翊緹一直以來的興趣。吳長益攝影

▲分享科技新知與社群觀點,是孔翊緹一直以來的興趣。吳長益攝影

 

順其自然》國中展現對科技新知的興趣

國中時期當大家都在無名小站貼照片、寫網誌的時候,孔翊緹卻開始自學HTML、CSS程式語法,也會去各大網路論壇爬文,研究網友分享的語法,「當時這樣玩的人不多,但我當時就知道我對科技、新知很感興趣。」

大學念科技教育,研究所讀圖文傳播,孔翊緹很早就接觸「數位轉型」的各種內容和觀念,如影片製作、線上互動教材設計等。大學時期出現「社群」之後,孔翊緹就開始觀察社群的生態?怎麼去做行銷?

2019年開始經營IG,看到IG有流量的機會。因為大家都知道臉書流量紅利已過,有別於臉書,IG是一個多變的社群平台,「個人化更明顯」,每個使用者的介面,都可以自己設定,激發她的好奇心。

回憶起一開始,還沒決定做什麼內容,孔翊緹笑著說也是經歷了一次「轉型」,「第一個禮拜我跑去咖啡廳拍咖啡、蛋糕,寫自己的心情。一個禮拜後就發現不對,我本來是把IG、社群的觀察放在限時動態,決定濃縮知識,直接做成IG貼文,這些濃縮的內容就變成大補帖。」當時知識型的帳號非常少,經營一年多以來,知識型的帳號日益增加,但是留下來的卻很有限。

 

孔翊緹對「人」很感興趣,所以會想了解不同行業的人都在看什麼、想什麼。網路擷圖

▲孔翊緹對「人」很感興趣,所以會想了解不同行業的人都在看什麼、想什麼。網路擷圖

 

對人感興趣》和忠實粉絲成為朋友

「電商人妻」IG專頁88天破一萬追蹤數,在沒有任何廣告的情況下,是很驚人的成績。有些忠實粉絲也和她成為朋友,孔翊緹提到,最初追蹤人數幾百人時,她曾把大約十個很常私訊她、與她互動的人加到一個群組,和他們互動、了解他們的生活,至今依然是好朋友,粉絲之間也會相約出去玩。「這些人有些不是做行銷、也無關社群經營,可是已經衍生出另一種情感。」

看她現在每天都要回覆200至300則訊息,這樣的情誼的建立,或許能夠略知其一二。對於想要培養社群敏銳度的人來說,除了像她一樣,需養成長期大量閱讀的習慣之外,還要累積快速資料處理的能力,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知道哪些是自己需要的資訊,「其實我對於『人』是很感興趣的,所以會想了解不同行業的人都在看什麼、想什麼?」

「電商人妻」貼文,有兩個主要的方向,一是讀者需求,二是最新科技。「每天回覆大量訊息,只要看到有重複的提問,就知道有流量機會。」她也越來越了解,哪些是讀者想要的內容。

「社群行銷對我來說是興趣,從來沒有當作職業,我在發展興趣的同時,得到越來越多滿足感,就更用心經營,所以看資料、跟話題速度也更快。」社群求新求變,卻沒有為她帶來資訊的焦慮,因為科技、新知就是她的興趣,「我只會做自己覺得好玩的事情。」

 

孔翊緹目前演講、課程邀約不斷。孔翊緹提供

▲孔翊緹目前演講、課程邀約不斷。孔翊緹提供

 

忠於自我》不勉強自己要做什麼事

個人品牌要有影響力,在現代社會中大家都知道要「做自己」,但是你的「自己」如何定義,很多時候來自粉絲的目光。粉絲眼中的「電商人妻」,除了總是提供一手資訊,也因為她十分「忠於自我」。

「大家都很喜歡談內容如何變現,我卻沒有一開始就想這些。」她表示早在半年前就有機會可以開千人的講座,或是出很多周邊商品,卻都不是自己的規劃,「真的對我有一定了解的合作才接。」

也曾有位媒體前輩認為孔翊緹的眼光很獨特,希望她能幫忙訓練新人,邀請她聯手,一起成就事業,「我那時候心裡想,我好像沒有想做這麼多的事情。」孔翊緹微笑地說,「我其實就是想要知足,沒有想過年營業額多高。」

理想生活》開一家傳統客家米食店

「如果說生活上的目標,我要開一家賣客家傳統米食的店。」孔翊緹語出驚人。

孔翊緹的成長過程和其他小孩不太一樣,「我很喜歡聽老人家聊天,對長輩的生活很感興趣。」她很早就領會到,沒有什麼事情是過不去的,「我們是大家庭,家裡無論發生什麼再悲傷的事,婦女還是要做工、還是要採茶,還是要負責一家子的生活。妳不能有太多情緒,所以我的長輩情緒是比較淡的,很樂觀,沒有時間讓妳憂鬱,沒有時間讓妳想很多。」

「我想做讓家族可以聚在一起的事。」她笑著說:「賣完就休息,像很多店,早上十點就賣光,你去他就坐在門口看著你。」而長輩即使年紀很大,行動力還是驚人,想到什麼就去做,這也成為孔翊緹的人生哲學。「我已經在找店面了!」

創立個人品牌是一連串的機緣,從不是規劃中的事。對孔翊緹而言,就是出於從小到大的興趣,接著看到了IG流量紅利之後,發展成為知識型網紅,實踐了「做自己」的網紅學。

 

 

相關文章:

突破IG迷思 電商也該用的圈粉術

與粉絲生活在一起 IG「限時動態」成社群霸主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歐洲絕美小鎮:瑞士格林德瓦
瑞士格林德瓦(Grindelwald)矗立在歐洲中心,飽覽阿爾卑斯山上高聳的群峰與綠意盎然的微笑山谷,有著恢弘的壯麗,又有小巧細膩的可愛,…
全球野生動物 40年來減少一半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9月30日公布了《地球生命力報告2014》。報告顯示在過去40年來,全球人口將近增長了一倍,…
不景氣,搶進高科技人才
台灣高科技產業包含了半導體、光電、網通、電子、電腦等相關產業,在過去十多年來,吸納了很大一部分台灣高學歷優秀理工人才。科技業所提供的待遇、…
楊儒門用「人情味」打造農民市集
楊儒門表示,市集做到一個程度要穩定需要工作人員、農友、消費者三種人,同時取得之間的平衡關係。「工作人員,有理念和規格去尋找好的農友;…
VuVu野菜農園 原汁原味最健康
這是一個需要有熟門熟路的村民帶領才知道怎麼去的農園。達仁鄉森永村是台東縣最南端的排灣族部落,台九線從村外路過,沒有帶入川流不息的車潮,…
領導騎自行車體察民情 警車開道
近日,一張「浙江溫嶺大小領導騎自行車體察民情」的照片在中國網路上熱傳。有網友1月8日在微博發帖稱,浙江溫嶺政府領導「騎自行車上班,…
谷歌不作惡?員工辭職明志
美國新聞網站「攔截」(The Intercept)9月報導,一名谷歌(Google)的高級科學家以辭職的形式,…
黑色星期五 美國店家出新招搶客
美國消費者的年終節日「黑色星期五」登場了。想要成功買到理想的折扣商品,通常需要瞭解商家的銷售策略,充分策劃並和朋友協同「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