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耳朵跳探戈

胖子Anibal Troilo。戴士杰提供
第180期
戴士杰
戴士杰 | 身為一個太早創業的六年級生,曾任報章雜誌專欄作家,著有《向司機學管理》。曾經忙到有點宅,想離宅出走卻苦無頭緒。不當老闆之後開始探索人生,覺得週三不該加班,週末就該到處看看。如果你也是這麼想,一起來探索下班後的花樣世界吧。

探戈音樂大家多少都有聽過,從老上海時代的〈如果沒有你〉,到〈何日君再來〉、〈酒醉的探戈〉,還是公園裡面長輩們跳的台式探戈音樂等,都不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主題。我們要討論的是「阿根廷探戈」的音樂,以及為甚麼它如此的獨特。


如果你是老電影咖或是古典文青,你可能會說:「阿根廷探戈音樂我也懂啊,艾爾.帕西諾主演的《女人香》中經典配樂〈Por Una Cabaza〉,還有阿斯托爾.皮亞佐拉(Ástor Piazzola)的自由探戈(Libertango),不都是嗎?」這個答案我只能給你87分,不能再高了。你如果跑去世界上任何一個探戈舞會(探戈秀表演另當別論),應該都聽不見這兩首歌曲,它們都不屬於「探戈黃金時期」的作品。


獨自演化的音樂傑作


探戈大概在1910年左右登陸巴黎,接著席捲整個歐洲,但由於兩次世界大戰、經濟不景氣的關係,阿根廷人不再是全球最富裕又有影響力的國家。加上歐洲人把探戈標準化並且占為己有:有自己的舞姿、舞步,甚至還創造自己的音樂。你看到那種跳舞會甩頭的就是國標探戈了。


於是,全球各地衍生的探戈,如芬蘭探戈、英式、美式、台灣探戈……基本上都是來自歐洲的國標探戈。阿根廷探戈反倒沒甚麼人知道。如果你好奇地比對老上海的探戈音樂,會發現有不少受到德國探戈音樂的影響,畢竟上海租界沒有阿根廷嘛。


阿根廷探戈雖然與歐洲暫時斷線,卻在1935~1955年之間經歷了所謂的「黃金時期」:人才備出、高度競爭下,作品水準不斷地突破,並且於70年代以探戈秀的形式重新將探戈外銷至全球。


「黃金時期」所創造的探戈舞曲,可說是「社交性」與「藝術性」同時達到巔峰的一批作品:它如同古典樂一樣高雅、有品味,但又保留了舞曲的「節奏感」,如同現今的電子舞曲,是時尚與品味的象徵,不僅僅是夜生活的催化劑。


不可錯過的四大音樂天王


想要入門阿根廷探戈的音樂鑑賞,有四個音樂家您可以記住,把他們當成「四大天王」來追星就對了。


一、 節奏之王Juan D'Arienzo:


20年代,探戈音樂變得只能聽、不能跳。直到D'Arienzo(一說是他的首席鋼琴師Rodolfo Biagi)展開革命,把舞曲變回充滿節奏感,好聽又好跳,舞客們才又蜂擁回籠,可說沒有他就沒有「黃金時期」!首選專輯:《El Esquinazo》。


 
二、 探戈先生Carlos Di Sarli:


大概就是「亞聖」地位的視障音樂家,他把優美旋律和好跳的節奏組合在一起,變成又好聽、又好跳的舞曲。粉絲都是上流社會,他的音樂非常高雅有品味。首選專輯:《RCA Victor 100 Años》。
 


三、 前衛派的巨匠Osvaldo Pugliese:


人品最受尊崇的音樂家,長期受到政治迫害卻不妥協。他的音樂深沉、精緻而蘊含激情,是四位大師中最為戲劇化的音樂家。首選專輯:《Ausencia》(西班牙文缺席的意思,因為他常常被逮捕,樂團會繼續演出,但是在他的鋼琴上放一枝玫瑰花以示缺席)。

 


四、 胖子Anibal Troilo:


雖然外號不好聽,但Troilo是四人中情感最細膩、情緒最豐富的人,放感情放到他經常要忍住淚水才能繼續演奏。他的音樂兼具戲劇性、節奏感和優雅的旋律,能用一個音符奏出千言萬語。他也是阿根廷人最愛戴的一名音樂家。首選專輯:《Yo Soy El Tango》。


更多不可錯過的樂團


礙於篇幅,我們這裡只能大概點名十大樂團中剩下的六名,如果你有興趣,可以繼續追星:Francisco Canaro、Miguel Caló、Osvaldo Fresedo、Rodolfo Biagi、Ricardo Tanturi、Alfredo De Angelis。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獨居有感
長假回鄉。茶餘飯後,我隨口講出的購屋想法成了閒聊的主題。 「房子不要買在海邊,」媽媽搖搖頭,「冬天那麼冷。現在年輕不覺得怎樣,…
中國大學生 搶當掏糞工
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年年說年年難。近日一條「大學生掏糞工上崗」的新聞,又將這個話題推向了風口浪尖。 3月3日,…
用行動關注台灣農業 - 「炸彈客」炸開「台北綠色市集」
楊儒門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有印象。他就是六年多前轟動一時、在台北放置17次爆裂物來表達農業問題而入獄的「白米炸彈客」。…
鳥窩窩私房菜 創意與現代的美味感動
「鳥窩窩」,這是一個讓人感到好奇的名字。它是由劉美伶董事長創立,因為她在海內外辛苦耕耘,深知遊子之苦,希望讓這些鳥兒都能有個家,…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陰陽臉
7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宣布「中國實際上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了」,GDP總量超過日本。這一官方當作是貼金的「經濟成就」,…
香港回憶錄之「末代港督」
(續前期)參與香港前途問題談判的港督是尤德(Sir Edward Youde),他是英國資深外交官員,熟知中國事務,曾任英國駐華大使。…
木工蓋新房
畫面中以手作方式整理木材的人是誰?沒錯,正是阿丹本人。 在今年5月5日出版的第200期《看》雜誌中,曾介紹阿丹以大型機具切割原木材,…
黑幼龍:找到「三個圓圈重疊」的工作
說起「改變」,卡內基大中華區負責人黑幼龍大半生的經歷,可說是最好的註解。黑幼龍從一個連高中都考不上、只好去從軍的小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