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災兩週年7大變化 全民炒股或成歷史

中國A股個股經常普跌,讓投資者感到陣陣寒意。Getty Images
第180期
李正鑫

中國大陸股市發生股災剛剛過去兩週年,股指長達兩年的下行之路顯示,A股這個脆弱而又敏感的市場發生了七大變化。在股市仍未有多大起色的情況下,7月1日開始,政府將對投資者實施新的評估限制政策。

2015年6月中旬起,中國股市曾罕見出現暴漲之後暴跌,股民帳面上的財富不斷蒸發。事發之前,中共宣傳機構高調造勢,渲染股票市場已轉入牛市。

梳理這兩年來A股的數據,可以發現其發生了7大變化。

變化1:1,245支股票股價腰斬:

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14日午盤,有1,245支股票股價較2015年6月15相比腰斬,另有2,053支股票累計跌幅在30%以上。

變化2:妖股現出原形:

從跌幅前列的個股來看,大多為中小盤績差股和高估值個股。此外,曾經盛極一時的「股王」、「妖王」們也偃旗息鼓。

變化3:A股市值減少7兆元:

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自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A股上市公司從2,776家增長至3,243家,總股本從40,503.86億股增長至50,891.11億股,A股總市值自584,573.65億元減少7兆元至513,612.76億元,降幅12.13%。值得注意的是,兩年前的股災中,滬深兩市市值減少了近33兆元,幾乎占一半的GDP。

變化4:新股發行速度加快:

4月以來的大盤接連走弱,在A股市場引發了關於「首次公開募股」(IPO)發行速度的討論,A股市場也再度回到了是否需要暫停IPO而緩解下行壓力的原點。

變化5:再融資規模遞減:

在市場環境大好的時候,上市公司再融資規模隨之增加,並進一步推升股價,再融資甚至成為重要的「牛市因子」。股災時融資規模卻出現銳減,直到2015年12月,這一情況才有所好轉。

變化6:新增投資者熱情不高:

據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披露數據顯示,2015年6月股市下跌當週,市場新增自然人投資者99萬人,已開立A股帳戶投資者8,891.81萬人;而今年6月初當週,市場新開投資資者數量僅為29.5萬人,投資總數12,583.19萬人。

變化7:兩融餘額大降:

股市異常波動過後,槓桿資金大潰而逃,兩融餘額也自2015年6月後出現驟減。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6月30日,滬深兩融餘額高達20,493.86億元。截至6月13日,滬深兩融餘額只有8,696.75億元。

2016年3月6日,中共人大代表、上海富申評估諮詢集團董事長樊芸曾表示,自從2007年以來的十年,中國股市發展是中國投資者「浸滿淚水的十年」。她指責證監會未能適當地控制融資融券和其它信貸渠道,導致股市泡沫膨脹,而後破裂。2015年夏天以後,年前飆升150%的中國股市指數開始大幅回落,造成了至今兩年的中國股災。

在股市仍未有多大起色的情況下,7月1日開始,政府將實施對投資者的評估政策,對不同類型的投資者將限制其購買某些股票,大陸全民炒股的時代將成為歷史。該規定把普通投資者依「風險承受能力問卷」的得分分為:保守型(得分低於20分)、謹慎型(20~36分)、穩健型(37~53分)、積極型(54~82分)、激進型(83分以上)。如果投資者被評為保守型和謹慎型,券商將不可向其銷售被評為中等風險的A股和B股。

此外,中共財經高層的知情人士向海外透露,中國股市脫離不了高層的鬥爭。據說前中共黨魁江澤民所屬各大派企業都集體做空A股,造成今年大面積股市大跌。而隸屬江派掌控宣傳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劉雲山之子劉樂飛等人,均是幕後操盤手,相關企業在大跌前已經減持了不少股票。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再見無能的刺激消費方案
台灣經濟再度陷入衰退,馬政府再度推出振興經濟政策,也再度遭到各界的批評,幾年來馬政府執政能力不只沒有進步,似乎還變得更糟。…
試解大衛魔術之謎
喜歡魔術表演的人,大概沒有人不知道大衛‧考柏菲(David Copperfield)。他被譽為是近代最偉大的魔術大師毫不為過。…
蛻變案例1──魔法: 夢想起飛, 老樹根木工坊變出教育樂園
在學校裡每當下課時,小朋友最喜歡衝到遊戲區玩溜滑梯、搖搖樂、翹翹板等。可是大家可能不知道,這些陪伴很多人度過快樂童年的遊樂器具,大部分都是…
得來素蔬食連鎖 靠電商與CRM 加盟店一個月就能打平
得來素,是全台擁有17間店的蔬食早午餐連鎖餐飲,以素食早餐、素食連鎖這樣少見的模式,在早午餐市場、連鎖加盟市場裡開拓出一塊利基。…
二十年後 六四英雄有了下落
多少年來,1989年六四那天,「王維林」孤身擋中共軍隊坦克車的照片已成為一個勇氣的象徵。直到今日,王維林的生死謎團才終於水落石出。…
《真愛每一天》 只有善良相伴的日子才見真愛
《真愛每一天》(About Time)是2013年上映的一部甜美的英國喜劇片,雖然影片一出,影評評價不高,英國《衛報》說「空洞的劇本」…
老店的經營之道 堅持傳統+突破創新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每五年統計一次的工商及服務業普查結果顯示,2011年底台灣企業總數為118.5萬家,其中企業經營五年的存活率為75.73…
培育生技人才 「偉喬生醫」勇闖試劑原料市場
2013年創業初期進駐於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南科育成中心的偉喬生醫,切入較少人進入的試劑原料市場,目前已經是台灣最大的CO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