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稱中國食品最安全 輿論譁然

據統計目前大陸食品添加劑高達2,200餘種,據說六成無法檢測,實際能檢測的也無人執行,食安問題令人擔憂。
Getty Images
第170期
董林杉

中國工程院院士近日在貴州一場論壇上聲稱,「中國食品正處於最安全階段」。此言一出,輿論譁然。

「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6年年會7月9日開幕,在「大資料(台灣稱「大數據」)時代的食品安全」分組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糧集團總工程師岳國君表示,「由於政府對食品安全的監管越來越嚴,當前已是歷史上中國食品最安全的階段,但隨著社會發展,民眾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食品安全的期待也在不斷上升,國家食品安全標準也在不斷嚴格,所以,食品安全永遠『在路上』。」

面對中國大陸的食品安全狀況,中國工程院院士語出驚人,惹來線民在微博上冷嘲熱諷,「我很想把院士一家人餵食這些安全食品一年。大家同意嗎?」也有人諷刺道:「能說出這種話的專家,要不是掏錢選的,那就是領導指定的了。」就連官方「中國新聞網」也發表評論,要求有關專家「永遠慎言」。

在論壇上,一位對當前食品安全非常不滿意的嘉賓表示,「食品添加劑過多」是他最擔心的問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滕佳材,卻對當前中國食品安全投了「比較滿意」的一票,叫大家不要視添加劑為禍害。

據統計,目前大陸食品添加劑高達2,200餘種,據說六成無法檢測,實際能檢測的也無人執行。就駭人聽聞的「地溝油」來說,在大陸已氾濫成災。據調查,中國每年生產的餐廚垃圾多於6,000萬噸。每年中國人吃掉「毒性賽砒霜」的「地溝油」達300萬噸之巨。中共官媒「新華視點」發文稱,中國大陸目前的地溝油產業已達幾百億元的規模,而且經過十幾年發展已臻成熟,並一發不可收拾——不僅有「行規」,而且「後台硬」。

2011年,《中國食品衛生雜誌》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稱,中國每年有超過9,400萬人因食用帶有病菌的食物而患病,每年大約有8,500人因此喪生。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記錄那一午後的感動
和焦中興訪談的那一下午,被他豐厚的生命底蘊深深感動,也將這些心靈交會的瞬間與讀者分享。以下就由他和與「製琴」首次相遇的那一刻開始: 焦:…
電商品牌談第三方倉儲,什麼時機點最適合外包?
成為電商老闆,要兼顧的環節非常多。好不容易推出強而有力的產品,建好網路商店,學會廣告投放之後,等到客人下單,終於開啟了電商之路。…
中國「一帶一路」計畫與亞洲經濟
2014年APEC會議,中國寄以厚望的「亞投行路線圖」雖然停留在紙面上,但以輸出「過剩產能」為主要目標的「一帶一路」計畫已輪廓清晰。…
中國機場人臉識別令人不安
一名外籍行動電話網路技術分析師馬修‧布倫南(Matthew Brennan)日前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體驗「臉部識別系統」,並發推文說,「…
台灣人莫坐在寶地上沮喪
不管一個人有沒有堅定的信仰都難免會有沮喪的時候。沮喪的原因百百種──經濟的、政治的、家庭的、感情的……但是不分順境或者是逆境,…
夏志清的反共精神和文學盲點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中國文學教授夏志清去年底以92歲高齡過世。夏志清雖然被視為中國文學批評方面的權威人物之一,但他一生堅定反對共產主義、…
那些年 我們最懷念的中秋節
中秋節是中國華人傳統三大節慶之一,也是大家回家團圓、休閒的日子。1980年代開始,台灣興起了中秋節烤肉的風潮,至今每到中秋節,…
企業充電站
2022品牌顧客互動新趨勢  打造鐵粉流量池     疫情加速消費者旅程碎片化的發展,品牌因而加速數位轉型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