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創意巧遇脫軌

人腦和人腦的連結,會產生連環激勵效果。一個創意人,看到別人的創作發明時,往往會試著去加上點東西,形成為另一個新作品。
Thinkstock
第156期
林茂昌
林茂昌為台灣知名的翻譯家,翻譯過多本重量級財經著作,如葛林斯潘的回憶錄《我們的新世界》、暢銷書《黑天鵝效應》、《師父》、《馬丁沃夫教你看懂全球金融》、《大債時代》等。曾任台証期貨總經理、期貨商公會理事。自2004年即財務獨立從事價值投資。2011年出版第一本著作《我的職業是股東》,廣受好評。

脫軌,一般來說總是負面的,例如火車脫軌,必定延誤旅客行程,或造成交通癱瘓。夫妻行為脫軌,除了傷風敗俗之外,還會導致家庭破裂。因此,人間事務,總是有定軌、有法度,讓脫軌者受到嚴懲。

但有些時候,例如新產品的開發,卻需要一定程度的脫軌,否則就了無新意了。然而,也許是平常安分守己慣了,這才發現,原來要脫軌也不是想像中的容易。怎麼辦呢?

 

路線一致的區域改良法

假設我們接到一個任務,要在期限內推出一款新遊戲機,打敗同業類似產品。由於責任重大,所以必須有個審慎計畫。妥善的作法就是把市場上現有的機種全拿過來比較,按照規格列出優缺點,然後訂出我們目標產品的規格。

於是我們得到一個初步方案:CPU處理速度要多快、記憶體要多大的容量、顯示面板的色彩和解析度要多少、機殼厚度不能超過某個尺寸、哪裡加個按鈕、哪邊採用流線型設計以及總成本不高於某個價位等等。再來就是人仰馬翻的執行階段了,在這段期間,當然也會修改目標規格,但大致上只是小幅調整。

可是當產品發表時,我們往往發現,同業也都推出類似規格的新產品,大同小異。為甚麼會這樣呢?因為大家都走在正軌上,除了班次、車種略有不同之外,路線是一致的。

 

脫軌巧遇法

任天堂在2006年推出的Wii是大家所熟悉的例子,當時微軟的Xbox和Sony的PlayStation在處理器速度和3D繪圖等硬體規格上都遠勝過Wii,可是這二大廠商的遊戲機銷售額加起來,還沒有超過Wii。任天堂沒有加入硬體規格競賽,而是讓遊戲機脫軌,和網球運動巧遇,產生革命性的新世代。

然而,我曾經在〈玩樂為創新之本〉一文中提到的,這二種研發策略各有優劣,正軌的規格改良賽可以按進度執行,而脫軌巧遇法卻是可遇不可求。畢竟,Wii已經出來這麼多年了,我們還在期待任天堂的新革命性產品。總之,不是哪種方法比較好的問題,而是我們的策略選擇問題。

 

心智交配

但我們這裡的重點是要介紹另一個有趣的概念,供採用脫軌策略的朋友參考。英國生物學家麥特‧瑞德里(Matt Ridley)是個跨領域的人,擁有牛津大學動物學博士學位,也是《經濟學人》專欄編輯,並曾擔任北岩銀行董事(該行已經在2007年金融海嘯中倒閉,被英國政府收歸國有)。他認為人類文明的快速進化,來自於交換與分享行為,這種社會行為,就如同生物學上的交配,讓進化步調加速。

他在《世界,沒你想的那麼糟》(The Rational Optimist)一書中指出,能夠和平地和陌生人交換、分享,看起來沒甚麼,卻是人類獨具的天性。其他的物種,頂多能和家族成員分享,碰到不同族群時,便產生戒心與敵意。例如尼安德塔人腦容量比現代人還大,卻沒有發展出進步的文明,他認為問題不在於腦袋裡面,而在於腦袋與腦袋之間的連結方式。由於他們沒有和陌生族群進行交換的行為,也就沒有所謂的「心智交配」,因此文明的演進非常遲緩,和現代人比起來,近乎停滯。

 

創新的繁衍

就如同任何一種生物都是億萬年演化的結果,目前我們所看到的任何一項產品,也都是人類歷年創新所累積出來的成果。就以遊戲機來說吧,從外殼所用的金屬、塑膠、塗料,到內部機板的積體電路元件、焊錫、板材、線材等,無一不是人類以前的發明。這些發明,也許大部分已經被視為理所當然,但有它們的存在,我們才能從最原始物料,成功地製造出遊戲機。也就是說,創新的成果會累積。

此外,人腦和人腦的連結,還會產生連環激勵效果。一個創意人,看到別人的創作發明時,往往會試著去加上點東西,以成為另一個新作品。

以雷射為例,剛發明時,沒人知道要如何應用,如今已廣泛使用於各種領域,連醫學美容也離不開雷射了。也就是說,一定有人把雷射和美容結合在一起,生出全新的醫美療法。同理,任天堂Wii遊戲機的概念,有一天也會被另一種產品(或是很多種產品)所採用或是參考,變成全新的概念或商品,而且應用越來越廣泛。這就是創新的累積與擴散。

更奇妙的是,有時候,一個創新的產品或概念,是由一大群彼此不認識、也未曾謀面的人,在自動自發的情況下所創造出來的。例如維基百科、Linux系統。

總之,新點子、新產品、新發明就像生物似地,會不斷地交配、突變、繁衍、和淘汰。

 

祕訣是多元交流

商品的交換,產生了分工,是人類經濟進步的一大動力。另一股無形動力,則來自於概念的交流分享。如果我們敝帚自珍,不理會外界的變化,久而久之,就會像某些孤島上的動物一樣,進化緩慢,一旦外界物種入侵,就等著被淘汰。

那要如何讓我們的創意隨心所欲地脫軌巧遇呢?

我個人認為,就像喜歡出入三教九流聲色場所的人容易發生脫軌巧遇事件,我們要多參與概念上的聲色場所,多和三教九流人物互通有無,才容易讓我們的概念脫軌成功:在能力範圍內多參展、多參與社團與網路社群,不要侷限於本業。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獨居有感
長假回鄉。茶餘飯後,我隨口講出的購屋想法成了閒聊的主題。 「房子不要買在海邊,」媽媽搖搖頭,「冬天那麼冷。現在年輕不覺得怎樣,…
中國大學生 搶當掏糞工
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年年說年年難。近日一條「大學生掏糞工上崗」的新聞,又將這個話題推向了風口浪尖。 3月3日,…
用行動關注台灣農業 - 「炸彈客」炸開「台北綠色市集」
楊儒門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有印象。他就是六年多前轟動一時、在台北放置17次爆裂物來表達農業問題而入獄的「白米炸彈客」。…
鳥窩窩私房菜 創意與現代的美味感動
「鳥窩窩」,這是一個讓人感到好奇的名字。它是由劉美伶董事長創立,因為她在海內外辛苦耕耘,深知遊子之苦,希望讓這些鳥兒都能有個家,…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陰陽臉
7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宣布「中國實際上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了」,GDP總量超過日本。這一官方當作是貼金的「經濟成就」,…
香港回憶錄之「末代港督」
(續前期)參與香港前途問題談判的港督是尤德(Sir Edward Youde),他是英國資深外交官員,熟知中國事務,曾任英國駐華大使。…
木工蓋新房
畫面中以手作方式整理木材的人是誰?沒錯,正是阿丹本人。 在今年5月5日出版的第200期《看》雜誌中,曾介紹阿丹以大型機具切割原木材,…
黑幼龍:找到「三個圓圈重疊」的工作
說起「改變」,卡內基大中華區負責人黑幼龍大半生的經歷,可說是最好的註解。黑幼龍從一個連高中都考不上、只好去從軍的小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