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到16日,台灣和中國在分裂了65年之後進行了最高級別的會談,希望能進一步促進兩岸聯繫和緩和緊張局勢,儘管台灣的目前維持自治的政策與北京的最終統一目標大相徑庭,但這個由台灣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與中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所代表的「王張會」11日下午在南京展開,是兩岸分裂後第一次官方正式協商談判。
截至目前,官方並沒有發布雙方達成的協議,但台灣首席代表王郁琦說,他希望能討論在彼此的領土上設置常駐代表機構,這等於將會推動台灣在國際組織中擁有代表的資格。中國堅持認為台灣是其領土的一部分,並要求其必須接受它的政治統治,還威脅說如果台灣正式宣布獨立或者是無限期延誤統一將會攻擊其島嶼。而台灣方面只能選擇維持現狀,馬英九無意與中共對抗,當然也沒有膽量宣布統一,很多場合的表述都是含糊其辭,連國家的概念也變得非常模糊。
其實馬英九的兩岸政策並不難懂,這可以從金溥聰對外界的談話中進行解讀。金溥聰是馬英九最倚重的智囊,他於2012年在美國紐約回答中文媒體關於「怎樣才能與中國大陸達到雙贏的局面?」的提問時說:「我們將與中共在互信的基礎上達到高度的默契。」這種答案應該也是馬英九的心聲。在簽訂了一系列的協定之後,又有了現在的王張會。不管中共是否值得信任,馬英九的內心是很想與中共講和的。
然而,問題是如果中共簽訂了合約之後不遵守合約怎麼辦?例如兩岸的投資保護協定已經簽署很多年了,但是台商在中國大陸被騙甚至被搶仍然投訴無門,中共政府對這樣的案件基本上都不作為。其實當中共不願意遵守它簽過的某個協定時,連美國總統也是束手無策。任何協議都是君子之間的協議才有效果,不然即使簽訂再多的協議也是一堆廢紙。在大陸有許多虛假的外資企業,當然也就有許多虛假的協議書,黑字白紙上的內容也可以置之不理。這樣的事情在大陸彼此心照不宣,在台灣就可能鮮為人知了。
由於台灣年底將舉行俗稱「七合一」的地方公職選舉,結果將影響2016年的總統大選。此時此刻,與中國大陸簽訂的任何協議也會對選舉產生影響。以前馬政府一直把與大陸簽訂的協定作為政績的一部分來宣揚,但是對於這樣的協定如兩岸和平協議以及服貿協議等,不同的台灣選民會有不同的解讀,如果台灣的選民們內心不信任中共,王張會這樣的會談也只能對選情產生負面影響。
兩岸政府官員之間進行了最高級別的對話,預料今後政府之間的互動可能會增多。經濟上的少許收穫是否將在政治上付出巨大的代價?兩岸之間是否會形成新格局?兩岸能否實現真正的雙贏?是福是禍,人們將拭目以待。N
(本文僅代表作者之意見與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