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大陸

中國夢碎 旅中英商舉家回國

馬克.基多創辦了以在華外國人為讀者群的英文雜誌That's系列之一:《That's Beijing》。
網路擷圖
第134期
楚櫻

大半輩子在中國築夢,被喻為中國通的英國著名出版人馬克.基多(Mark Kitto),近來在一篇博文中傷感地向中國道別:「我的愛已逝,我的中國夢已醒。」他說:「我很願意中國成為我生活和成就事業的地方,但現在,我就要離開了。」

馬克.基多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學的是中文,1986年曾到北京進修。1996年,馬克重返中國,正式開始了他所夢寐以求的生活和事業。之後他在中國度過16年,娶了一位廣東籍妻子,育有一男一女兩個孩子。

在商界拚過後,馬克投身出版業。他因成功創辦了以在華外國人為讀者群的英文雜誌That's系列:《That's Beijing》(那是北京)、《That's Shanghai》(那是上海)及《That's Guangzhou》(那是廣州)受到廣泛關注,曾被英國《金融時報》稱為「微媒體巨頭」,他也曾把自己比作中國的媒體大亨梅鐸。後來由於各種原因,他和中方合夥人鬧翻了。2004年馬克的雜誌被政府查封,他同時失去了價值數百萬美元的That's商標。

即使如此,馬克還沒有放棄他所追逐的中國夢。離開出版業,馬克舉家搬到離上海3小時路程的莫干山,開了一家咖啡店和小旅館,過起了隱居生活。2009年,他還寫了一本名為《中國杜鵑》(China Cuckoo)的書,深情講述他在中國生活的故事和他的中國夢。

馬克.基多去年8月在英國《Prospect》雜誌發表的一篇告別文章〈你永遠不會是中國人〉(You'll never be Chinese)表示,他將帶著妻子兒女回英國定居。選擇離開,主要是緣於對當下社會現象的憂慮:「當今中國社會只聚焦於一個方面:金錢和對其的獲取。」他說,在他所居住的小山村,「人們不問我身體如何,也不問候我的家人,而是問我的生意能掙多少錢,我們車值多少錢,我們的狗是花多少錢買的。」

而回到英國,「我可以在一個規範的環境下經營我的生意,不會再為了某天我的生意被奪走而擔驚受怕,不用為我的家庭所呼吸到的空氣和傷身體的食物而過分憂慮。除此之外,為甚麼我必須離開中國,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我想給我的孩子們一些像樣的教育。」

他說,中國教育系統並不教育人,那兒只是一個測試中心,壓力讓孩子們變得病態。「我很多當地的朋友對這樣的教育體系像我一樣深惡痛絕,但他們沒有別的選擇。我是幸運的,我有。」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丹麥將舉辦華人元宵節
除夕之夜和正月初一過年是中國人最重視的傳統節日,即使工作在外的遊子也儘量趕回故土探望雙親,和家人過個團圓年。元宵節也是一個重要的節日,…
1. 都會女子
這個世界是自然演化形成,還是智慧下的安排?「若要一個最簡單的細胞從無生命物質隨機形成,這樣的機率就如同一道龍捲風吹過一個廢車場之後,…
北京為何不救歐盟了?
近幾個月以來,國際媒體的熱門話題是中國是否準備出手救助歐盟,以及救助的金額將有多大。這條消息成了支撐歐元市場的重要因素,…
保命「素素看」
牛問題的熱度在吵了幾週後,忽然就戛然而止,不知道是因為天氣變冷,還是大家心裡已有定見對付牛事。這幾天只要上館子,都會看到門口張貼各種牛貼紙…
尼泊爾和不丹的幸福假象
尼泊爾大地震造成巨大損失,同時也震落了那個所謂「幸福國家」的粉飾,連帶也讓人看出其鄰國不丹同樣性質的所謂「最幸福國家」的荒唐。…
中聯辦主任突異動 所為何事?
今年5月30日,香港中聯辦主任突然換人。原來駐港中聯辦主任鄭雁雄,突然被公布免職,中國國務院港澳辦常務副主任周霽,…
身障發明家劉大潭 用關懷成立夢想天使希望工場
位於高雄市旗山區的旗山糖廠,是台糖公司旗下具有百年歷史的老糖廠。十多年前關閉後,在高雄市政府協助修復舊廠房後再利用,…
我看電影《真愛一世情》
情場的殘酷不輸戰場。任何嚐過心碎滋味的朋友,從情傷復原時,那種死後重生的感覺,應該多少贊成這句話。在戰場上,不是你殺我,就是我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