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看天下

中美離婚率的升降都是好事

中國離婚率的上升,主要是由於經濟條件改善,更多女性有能力承受離婚後、獨立生活(或重新組合)的壓力。
中國離婚率的上升,主要是由於經濟條件改善,更多女性有能力承受離婚後、獨立生活(或重新組合)的壓力。
Getty Images
第60期
曹長青

在上期《看》中,我寫了〈下輩子還跟你結婚〉一文,談到美國的婚姻,民調中10個美國人有9個說,下輩子還跟現在的配偶結婚;這種婚姻品質,可能是全世界最高的。現在,美國的離婚率也呈下降趨勢,兩年前就有報導說,美國離婚率已到谷底。今年4月號美國《Newsmax》雜誌發表的〈你想保持婚姻嗎〉一文引述說,美國離婚率已從最高峰期的50%以上,現降至43%。

但與此同時,在中國、印度等經濟持續發展的第三世界大國,離婚率卻節節上升。印度的離婚率一直較低,曾低至不到1%,但過去4年,全國離婚率成倍增長,在新德里等大城市,離婚率更高。在中國,很多大城市的離婚率升到30%。2003年北京的離婚率已升到50.90%(據北京市統計年鑑),超過了美國!

不再忍受「湊合」過了

中國離婚率的上升,主要是由於經濟條件改善,更多女性有能力承受離婚後、獨立生活(或重新組合)的壓力,而不再「湊合」過了。在毛時代,僅僅是房子的因素,人們就不敢、也無法離婚,因為每個家庭的房子都是公家單位分的,沒有自由購買和租賃房子這回事,要離婚,首先就面臨沒有房子住的問題,所以絕大多數只能無可奈何地選擇「將就」、蝸居吧。

現在,很多女性有了經濟地位,外部有了租房的條件,甚至有能力自己買房,所以「房子」這個阻止離婚的因素已大大降低。人們開始更看重情感、婚姻的品質,而不再忍受「湊合」過。根據中國官方統計,「城鎮婦女的離婚概率比農村婦女高出58%左右。」這跟中國城鄉經濟條件不同有相當的關係。

另外一個是觀念的改變,隨著中國對外打開國門,西方自由思想,包括女性解放等進入中國,中國的女性不再被「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傳統文化束縛,而更接受選擇自由、自己做主等新觀念。同時中國近年的性開放,也使越來越多的人,不再像毛時代那樣,把離婚當作一件羞恥的事。當然,這裡也有性氾濫的因素,包括中國的包二奶大潮的衝擊,金錢因素的誘惑等等,都導致婚姻破裂。 

離婚容易,更難「破鏡重圓」

另外是中國近年修法,使離婚不像以往那樣困難。據中國現行法律,如果夫婦協商離婚,即兩方都同意,到民政局交幾塊錢,幾分鐘就可辦好離婚手續。這種手續簡化,當然也促使怨偶們不想再黏「破鏡」,而索性把破鏡子摔碎算了。

在中國最近的人大會議上,有代表提出議案,要增加離婚的難度,說這樣太簡化,導致離婚率升高。但遭到不少學者的反對,認為結婚離婚都是最私人化的事,政府不可干預;國家出面人為增加難度,就是政府要「包辦婚姻」,不僅錯誤,而且可惡。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何況中國更多是昏官、貪官,由政府貪官來「斷」,搞不好可能還斷成他手裡的二奶呢。

用增加離婚的難度來降低離婚率是否有效,也被廣泛質疑。例如在南韓,也是離婚容易,雙方協定離婚,只要交相當幾美元的韓幣,比看場電影還便宜和快速,就可馬上解除婚約。幾年前,首爾通過新法「熟慮期」和義務調解制,想通過增加離婚難度,降低離婚率,但並無多大效果。南韓的離婚率過去10年增加了3倍,2003年已升至47%,成為亞洲之最。

南韓的調查也證實,離婚率增高跟女性地位提高有直接關係。在南韓,多數是女性先提出離婚,占66%,比男性的30%多1倍以上(中國也多是女性提出離婚)。南韓、中國、日本、印度(也包括台灣)等,都長期是男權文化主導,大男人主義盛行,很多丈夫說一不二、脾氣暴躁、盛氣凌人,甚至蠻橫霸道,家庭暴力。現在女性經濟地位提高,妻子們不再忍受,不再哭泣,不再咬碎牙齒和血吞,而是敢於說不,敢於反抗,敢於提出離婚,尋求新生活、新的命運。例如在南韓,所以離婚率增高,因2006年南韓實施新法規,女性在離婚分財產時,得到的分額由之前的30%升至50%。

台灣女性拒絕男權文化

像印度,政府長期都沒有離婚率的統計,印度農村的離婚法又不健全,女性根本就沒法離婚。2005年,印度媒體說,印度的離婚率「像火箭一樣飛升」,比10年前增加了1倍,才到0.58%。這樣低的離婚率是完全不正常的,它不僅不能證明印度的婚姻穩定和品質,反而很可能是印度男權(包括種姓等級)文化下的女性太沒有經濟地位;她們在男權文化的毒化下,甚至都不敢想到離婚。印度長期在左派尼赫魯家族的社會主義國有化經濟下,非常貧窮。今天印度的人均收入,還不到台灣的十五分之一。在這種貧窮狀態下,「離婚」更是印度女性的不可承受之重。

像在台灣,近年也是離婚率不斷上升,2006年離婚率升至28%。台灣的婚姻專家說,這跟台灣女性的經濟地位提升,女性意識高漲,有相當的關係。台灣女性正衝破中國傳統男權文化以及日本殖民時代遺留的大男人主義的束縛,尋找有品質的情感生活。

所以,在亞洲國家中,離婚率升高,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是一件好事,它是女性地位提高、追求自由、擺脫惡質婚姻(枷鎖)的一個象徵。正像一位中國婚姻學者所說,「隨著物質生活水準的提高,人們對婚姻品質、感情需求和愛情期望都有所上升,以前覺得能湊合的,現在就不能容忍了。」還有中國婚姻專家認為:「中國現在的離婚率還不高,很多人,特別是婚姻品質並不高的40多歲的女性不敢離婚,原因是擔心難以再次組合家庭。相反,歐美社會,同樣的女性可選擇的餘地就多一些。」

美國人婚姻跟信仰有關

在美國,女性的選擇餘地確實比中國大多了;但現在美國卻跟中國的情況相反,女性經濟地位提高之後,美國的離婚率反而下降。據美聯社報導,過去25年,美國人的離婚率持續走低,目前已跌至1970年以來的最低點。為甚麼美國人的離婚率大幅下降?至少有這樣幾個原因:

第一個是保守主義回潮。在60年代,美國的性開放、性自由等左派思潮氾濫。左翼的道德相對主義,對傳統婚姻構成了衝擊。那個時期,嬉皮士、吸毒、雙性戀、女權主義、反資本主義、反基督信仰、單親家庭等等,成為時髦。但從80年代開始,美國的左派思潮開始走下坡路,尤其80年代末,柏林牆的倒塌,使美國的左派勢力更加衰落。在2000年小布希首次當選總統時,大選日的全國民調顯示,美國人把道德提到最重要的地位,反映出美國社會發生了深層變化,即保守主義回潮,以中產階級為代表的傳統價值重新開始主導美國。保守主義強調「家庭價值、婚姻、道德」等,過去30年來美國離婚率持續下降,跟這個背景有相當大的關係。上述《Newsmax》雜誌的文章說,總體而言,按地域來統計,美國的婚姻在「紅州」(共和黨的顏色是紅色,指保守派主導的州)呈上升趨勢,而在藍州(民主黨是藍色,指自由派主導的州)則呈下降趨勢。 

婚姻也「窮則思變」?

第二個是經濟持續發展的因素。美國自80年代雷根當總統後,實行大幅減稅政策(最高稅率從70%減至28%,一下子削去42個百分點),使人民和企業手裡有了錢,極大地促進了企業擴大再生產和民眾購買力(大眾消費占美國經濟的三分之二),由此出現美國經濟持續增長100多個月的繁榮。即使今天美國經濟受房地產泡沫等嚴重衝擊,但仍呈現復甦趨勢,道瓊指數已回升至近11,000點。經濟情況的改善,對美國離婚率反而具降低作用。據上述雜誌引述的美國人口普查局的統計,目前排在美國離婚率最高的9個州,並不是人們想當然的東西海岸的紐約、加州等等,反而依序是相對比較窮的懷俄明、奧克拉荷馬、肯塔基、阿拉斯加、阿拉巴馬、密西西比、田納西、內華達、阿肯色州等。被評為美國「離婚首都」(divorce capital)的是印第安那州的Wayne鎮,離婚人口占19.2%,遠超過美國的全國平均值10.7%。

從上述兩項因素可看出,結婚離婚,跟經濟條件、價值觀、信仰等,有相當的關係,離婚率在教育和收入水準較高的夫婦當中大幅下跌。維吉尼亞大學「全國婚姻研究項目」主任魏克斯(Brad Wilcox)說,在美國,「經濟條件越好的,越有信仰的人,越願意選擇結婚;而比較貧窮的,沒有信仰的,多傾向於同居。」

美國人三分之一是單身

第三個原因,是美國人結婚年齡向後推遲,同時越來越多的女性選擇單身。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統計,現在美國人結婚的平均年齡,男子是27歲,女子是25歲,比60年代的平均20歲推遲了5年以上。這種推遲,避免了年紀太輕,輕易結婚、又輕易離婚的可能。同時,人口普查發現,選擇單身的美國人過去10年一直增加,現在15歲以上的美國人,有三分之一是單身。

有報導說,45歲以上的美國女性,有近一半(即2,500萬)過著單身生活。美國女性研究基金會的調查顯示,主要原因是女性結婚年齡推遲、離婚率高、女性壽命高於男性等。54%的超過45歲的單身女性表示,過單身日子使自己擁有更多個人自由和獨立。這些單身女性,近三分之二跟固定或不固定的男性約會。但同時也有41%表示,經常身邊沒人可以溝通是她們生活中感到最不愜意的事。

結婚、離婚、單身,到底哪種生活方式最好?個人的情況千差萬別,最好是你自己能夠自由選擇。婚姻並不是能維持住就是最好,品質高才是最重要的。所以,現在無論是中國的離婚率增高,還是美國的離婚率下降,都是好事。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中共向海外發功的隱形惡勢力
中共近十年來,在美國下賭注扶植政治代言人--劉醇逸。今年41歲的劉醇逸出生於台灣,5歲隨家人移民紐約。公立中學畢業後考入紐約州立大學,…
七月笑談
在民間各種稗官野史的傳說中,只要加上事發時間是黃曆七月,保證可以提高它的懸疑恐怖效果。戰慄電影或小說不就常常以七月怪談為故事發展的主軸嗎…
萬物皆可訂閱的時代來臨!?
無論媒體、軟體或零售業,越來越多企業對「訂閱」(subscription)這樣的商業模式感到好奇。直觀來看,訂閱能有穩定的現金流,…
青冰白雪 日本日光公園華嚴瀑布紀行
 上個世紀80年代,我在日本留學期間曾經周遊日本列島。足跡不僅踏遍了北海道、本州、四國和九州,還曾南下到九州與沖繩之間的種子島,…
炎夏易出汗 體味知多少
日本進入梅雨季後,大約一個半月都是濕氣較重的天氣,加上日照越來越強烈,走幾步路就可感覺到腋下出汗。雖然使用止汗劑可以暫時抑制汗水,…
排灣族婚禮集錦
這是阿丹記錄台東縣達仁鄉排灣族土坂部落原住民婚禮的完結篇,也就是婚禮當天的盛況。阿丹嘗試以一連串的畫面來展現當時的多采多姿。…
只用凱因斯政策救不了美國
凱因斯是影響極大的經濟學家,很多國家、很多時候都利用其理論增加政府支出以提振景氣;而很多人也指責凱因斯的理論帶來政府職權和負債擴大的禍害。…
雲南傣族潑水節 歡樂祈福
雲南「潑水節」是傣族人民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時間在每年4月中旬傣曆正月,陽曆4月13日至4月16日之間。潑水節是送舊迎新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