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知名預言簡介

第9期
蔡言

言,就是預先說出未來將要發生的事情。小的預言是預言某個人某件事,或者預言某個人一生的命運;大的預言是預言某個國家以至整個人類社會的興衰治亂。預言現象是人類社會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在人類的歷史上,出現了很多預言,無論是東方或西方社會也都存在著預言文化。以下介紹幾個中國歷史上流傳下來的知名預言。

《乾坤萬年歌》也有人簡稱《萬年歌》,相傳這首詩歌式的預言是大名鼎鼎的姜太公呂望所作。《乾坤萬年歌》較不出名,也少為人所知。但它卻是中國最早出現的一個關於社會興衰的大預言,而且至今仍有很多部份沒被破解。清朝漢嚴光曾有註釋。

《馬前課》是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所作。提起諸葛亮,人人均知其足智多謀與神機妙算,卻未必知道他曾寫過預言。相傳諸葛亮於軍中閒暇時,寫下了《馬前課》,這是預測天下大事的書,共十四課,已有十課被破解出來,還有四課供有識之士探索。讀者有興趣不妨一試,或者能破解一二也未可知。

《步虛大師預言詩》這首預言詩,一開始敘述了步虛大師做此詩的原由,按照詩中所說,步虛原為隋朝大將,因傷感天下迷亂,國事荒廢,遂入天台山修道,步入佛門以求菩提聖果。他刻苦修道,效法達摩祖師面壁九年,終於得道。他的預言比較特殊的是不談與他接近的年代,而是預言遠隔他十代之後的事情。依歷史來看,也就是清朝之後民國開始的歷史事件,也就是專門談我們身處的這一世紀中的事情。

《推背圖》這部預言可以算是比較著名的一部預言書,它是唐太宗時期的太史令李淳風和隱士袁天罡共同編著的圖讖。書名《推背圖》是根據第六十圖像(最後一象)中的頌曰「萬萬千千說不盡,不如推背去歸休」而得。

由於《推背圖》流傳久遠,其間不乏有人偽作版本,目前較為可信的為明末清初才子金聖歎批注的金批本《推背圖》。今天我們看到的就是金聖歎評批的版本,原本現保存於台北故宮博物院中。

《禪師詩》是唐代高僧黃檗所作。黃檗是位很有造就的著名禪師,是禪宗五大宗之一的臨濟宗祖師臨濟義玄的師父。十四首《禪師詩》對明朝滅亡、清朝各代、八年抗戰、國共內戰、國民黨退守台灣等事件,都進行了準確的預測。

《梅花詩》是北宋大儒邵雍所著,他刻苦好學,當時有高人李挺之見其好學不倦,就傳授了他《河圖》、《洛書》、《伏羲八卦》等易學祕奧。他融會貫通、妙悟自得,終於成為一代易學大師、風靡遐邇的鴻儒。《宋史》記載他「智慮絕人,遇事能前知」,對後世易學影響很大的《鐵板神數》和《梅花心易》都是出於邵雍。他的預言從宋朝開始,而且起始句「蕩蕩天門萬古開,幾人歸去幾人來」伸手不凡,立意高遠。

《燒餅歌》是劉伯溫所留的知名預言。它為何叫做「燒餅歌」呢?據說於某一日的早上,明太祖在內殿裏吃燒餅,只咬了一口,便聽到內監會報劉伯溫晉見。太祖心想測試劉基一下,於是便以碗蓋著只咬了一口的燒餅,再召劉伯溫入殿晉見。

劉伯溫入殿後,太祖便問曰:「先生心明數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劉伯溫搯指一算,回答說:「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依臣所見碗中為一燒餅是也。」明太祖不得不為之讚嘆,並向劉基請教明朝以後的國運,這就是「燒餅歌」的由來。它預言範圍從明朝始乃至現代。

《金陵塔碑文》的預言範圍從中華民國開始到現在及未來。金陵塔在南京城郊,乃明朝劉伯溫所建。民國期間被拆除時,在一石碑上發現了碑文,因此相傳是劉伯溫所留下,塔上的碑文一開頭是這樣寫的:「金陵塔,金陵塔;劉基(劉伯溫)建,介石拆。拆了金陵塔,軍民自己殺。」這似乎很容易解吧?這就是預言的特徵,事情發生過後回頭一看,原來如此!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再見無能的刺激消費方案
台灣經濟再度陷入衰退,馬政府再度推出振興經濟政策,也再度遭到各界的批評,幾年來馬政府執政能力不只沒有進步,似乎還變得更糟。…
試解大衛魔術之謎
喜歡魔術表演的人,大概沒有人不知道大衛‧考柏菲(David Copperfield)。他被譽為是近代最偉大的魔術大師毫不為過。…
蛻變案例1──魔法: 夢想起飛, 老樹根木工坊變出教育樂園
在學校裡每當下課時,小朋友最喜歡衝到遊戲區玩溜滑梯、搖搖樂、翹翹板等。可是大家可能不知道,這些陪伴很多人度過快樂童年的遊樂器具,大部分都是…
得來素蔬食連鎖 靠電商與CRM 加盟店一個月就能打平
得來素,是全台擁有17間店的蔬食早午餐連鎖餐飲,以素食早餐、素食連鎖這樣少見的模式,在早午餐市場、連鎖加盟市場裡開拓出一塊利基。…
二十年後 六四英雄有了下落
多少年來,1989年六四那天,「王維林」孤身擋中共軍隊坦克車的照片已成為一個勇氣的象徵。直到今日,王維林的生死謎團才終於水落石出。…
《真愛每一天》 只有善良相伴的日子才見真愛
《真愛每一天》(About Time)是2013年上映的一部甜美的英國喜劇片,雖然影片一出,影評評價不高,英國《衛報》說「空洞的劇本」…
老店的經營之道 堅持傳統+突破創新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每五年統計一次的工商及服務業普查結果顯示,2011年底台灣企業總數為118.5萬家,其中企業經營五年的存活率為75.73…
培育生技人才 「偉喬生醫」勇闖試劑原料市場
2013年創業初期進駐於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南科育成中心的偉喬生醫,切入較少人進入的試劑原料市場,目前已經是台灣最大的CO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