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看天下

民主是天性還是文化特權?

民主是天性還是文化特權?
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是美國第3任總統,也是《獨立宣言》的起草人,它所確立的天賦人權、人民和政府的關係原則,成為近代西方民主體制的綱領。圖為美國華府的傑佛遜紀念堂中5.8公尺高的傑佛遜青銅像,內壁上刻著由他起草的《獨立宣言》一部分。Getting Images
第10期
曹長青(旅美資深評論家)

今年3月下旬,中國官方「新華網」突然轉載了一篇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上的文章,題目是「西方民主並非人類普世價值」。隨後中國的各大網站像如獲至寶,紛紛轉載,因為由美國人說「西方民主」沒有「普世價值」,那更有利於對中國民眾的洗腦。

但隨後就有細心人從美報上查到,該文的原標題是Is Democracy A Natural State Of Mankind?(民主是人類的自然狀態嗎?),根本不是什麼「西方民主並非人類普世價值」,顯然是被有意「竄改」了標題。中國官方媒體的膽大包天、隨意編造,由此可見一斑。

但這篇文章的作者哈克勒(Tim Hackler,自由撰稿人,曾給兩位美國民主黨聯邦參議員做過新聞秘書)卻觸及一個當今爭論的話題,那就是怎樣看待民主。哈克勒的文章開篇就引述了美國先賢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和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當年對這個問題的爭論:民主到底是人的本性帶來的,還是外部文化決定的。

「自由不是人的本性」?

傑佛遜認為,「自由是人類的天性,世上的獨裁者終將被推翻。」「受過足夠教育和具有良好德行的普通人能夠明智地自治。」而漢密爾頓則認為「人的本性中就有排斥自治所必需的智慧。」他認為傑佛遜的想法是「異想天開」。

漢密爾頓所以「悲觀」,因為他觀察到,在美國的選舉中,「問題出在人民自己,而不是議員身上」,因民眾不管怎樣不滿,最後還是「再投票給吸引我們最惡劣本性的煽動家」。

傑佛遜卻堅信,「自由和民主」終將傳播到全球的各個角落。他在人生的最後一封信中,還希望美國的民主實驗「成為喚起人類的信號」,粉碎那些人生來就是奴隸的思想枷鎖,去爭取和享受「自由」。

16年前,哈克勒曾就此爭論寫過一篇文章,斷言「美國和世界反映了兩人的觀點,但他們的論戰並未決出勝負。」但在這次的文章中,哈克勒做出了「裁判」:現在「漢密爾頓顯然占了上風」。哈克勒的理由是,「伊拉克戰爭的失敗令人對此產生了極大的懷疑」,中東和非洲的民主無望,因為它沒有歐洲的啟蒙文化背景。哈克勒說,很多人都「傾向於漢密爾頓對人性的悲觀觀點」,並舉例說,連保守派的「美國企業研究所」資深學者普萊特卡(Danielle Pletka)不久前在《紐約時報》也撰文說:「過去我曾堅信所有渴望自由的人一旦獲得自由,就將很好地享用自由。但我錯了,自由不是人的本性。」

「不要看低了非洲」

哈克勒的觀點,在西方有一定的代表性,那就是強調只有歐洲文化和歷史,才有民主的基因;而只有在這種文化下成長起來的人,才可能建立民主。而非洲、中東,以及亞洲儒家社會,因為沒有歐洲文化背景,就難有民主。

但事實上,世界民主的發展現狀,和哈克勒等這類學者的說法完全不一樣,今天全球的民主國家,不全都是在歐洲文化背景下產生;而是世界五大洲,到處都有民主的國家。

先看歐洲的原東歐共產國家,它們都曾長期處於以暴力和欺騙為核心的「共產文化」之中,並不是「啟蒙文化」,但共產政權被推翻後,全部的東歐國家,不僅都成為了民主國家,並且很多都進行了第三次選舉。憲政民主的一個重要依據是,只有進行了第二次選舉,民主才是真實而趨向穩定的。

美洲的情況更是如此,也都不是歐洲啟蒙文化的歷史背景,但35個美洲國家,現在除了共產古巴之外,34國都實行了多黨選舉。如果老獨裁者卡斯楚死後,古巴也走向民主,那麼美洲將步歐洲後塵,成為全球第二個全部國家都實行民選的洲際大陸。

即使在哈克勒等視為「民主無望」的非洲,也是民主之風勁吹。4月初,在辛巴威獨裁者穆加貝敗選、並拒絕放權而成為全球媒體焦點之際,被稱為「非洲瑞士」的波紮那,則再次權力和平轉移。而該國自1966年獨立以來,一直都實行定期的民主選舉。根據「世界銀行」幾年前的統計,撒哈拉次大陸的48個非洲國家,已有42個進行了多黨自由選舉。《南非》雜誌發行人馬拉拉(Justice Malala)最近在《華爾街日報》撰文「非洲的民主」說,「不要看低了非洲」。

什麼文化,都無法阻止民主

在亞洲,印度教和伊斯蘭教背景的印度,成為全球最大的民主國家,神道教為主的日本,成為亞洲民主之冠。還有南韓、菲律賓、台灣、蒙古,甚至伊斯蘭教的印尼,都成為民主國家。尤其儒家文化背景的台灣,最近又成功地第三次權力和平轉移,它再次說明不管什麼文化,都無法阻止人們要民主和自由。

世界人權組織「自由之家」的研究主任普丁頓(Arch Puddington)最近發表了對《民主的美名》的書評,和哈克勒的「悲觀」相反,他認為民主「已成為全世界最成功的品牌」。「自由之家」從1972年開始評全球國家自由度,那年才有44國是「自由的」,現在則擴至90國,增了一倍多。據統計,1800年,全球只有3個民主國家,到1900年,才增至13個;二戰結束時,全球民主國家才20個,而今天,則增至120多個,占全球六成以上。

哈克勒在文章結尾仍悲觀地說:「民主是不是人類的自然狀態?美國是否能確保民主持續下去?我們時代的一個標誌在於,我們無法確定這些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上面列舉的事實,這些人類民主蓬勃發展的明顯「標誌」,早就已經給了真實的「答案」。尤其在印尼、印度、孟加拉國、土耳其等四國都生活在民選制度下的穆斯林(占全球一半以上),還有那千千萬萬伊拉克人在按手印投票之後高舉的紫色手指,都是在向哈克勒等西方左派的歧視論說「不」!

2008年4月12日寫於美國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首部空拍紀錄片 齊柏林讓你《看見台灣》
台灣影史首部空拍紀錄片《看見台灣》,由侯孝賢監製、吳念真旁白、何國杰(《賽德克‧巴萊》配樂)配樂、齊柏林執導與拍攝,歷時五年、花費近億,…
九項看似平常卻暗藏危險的食物
食安、茶安問題此起彼落之際,讓人憂心的是,除了農藥或不當化學成分消費者難以辨識之外,一些看起來安全或者你認為乾淨的食物,往往也暗藏危險,…
美國「肥咖法案」上路 中國貪官剉咧等
中美兩國最近就落實俗稱「肥咖法案」的美國《外國帳戶稅收遵從法》(Foreign Account Tax Compliance Act,…
魄力從哪裡來?
一個人做事果斷明快,會稱讚他很有魄力;一個人性格豪邁,做事大格局,會說他很有氣魄;一個人體型魁梧,會形容他體魄強健。當一個人老不成材、…
大陸觀光客來台 最想看甚麼?
根據香港《文匯報》的報導,中國國家旅遊局提出陸客赴台四大原則,並且把這四大原則正式通知幾家大型旅行社。這四大要求是:一、誠信,…
執行有溫度的對話 「聊天機器人」創造高效互動
▲學習型臉書社群「讓狂人飛」創辦人洪璿岳早在2016年開始研究並運用聊天機器人。吳長益攝影   你對「聊天機器人」(Chatbot)…
日劇《彼得的葬列》 探討良知問題
有沒有一種東西叫作「良心」?他長得甚麼樣?甚麼顏色的?誰曾經看過他?如果你是藝術家,你如何捕捉良心?你如何呈現他?你如何以良心為主題,…
康維光以璀璨玻璃打造新人生
最近網路上流傳著「來去台灣玻璃館看伍佰燒玻璃!!」「伍佰燒玻璃?」有沒有搞錯?怎麼不是演唱會呢? 位於彰化彰濱工業區的台灣玻璃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