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光不再 裁員陰霾籠罩

次貸衝擊 華爾街員工飯碗不保

華爾街何時牛市再起?
Getty Images
第9期
方清月
美國暴風次級房貸危機及信貸緊縮,
讓華爾街金融業嚴重受創,企業紛紛裁員減薪以求自保。
這波動盪不僅導致金融從業者紛紛去接受心理治療,
還使普通家庭的經濟狀況蒙上陰霾,不再出手大方,開始量入為出。

隨著美國爆發次貸危機及隨後出現的信貸緊縮,導致全球各大型金融機構遭受嚴重打擊,估計虧損及資產減計至少2,000億美元。繼高階執行總裁(CEO)辭職風潮之後,華爾街再次掀起裁員風暴,飽受鉅虧的金融機構為了削減成本,大肆精簡業務部門與裁員。

次級房貸為導火線

美國根據借款人信用品質好壞,將貸款區分為「主要(prime)」與「次級(subprime)」房貸,也可再進一步細分為一胎(first lien)房貸、二胎(second lien)房貸、高貸放成數(Loan-To-Value;LTV)房貸與房屋淨值(home equity loan)房貸。所謂次級房貸(subprimemortgage)是指對信用品質較差的借款人承作的房貸,或以原有房屋貸款再融資的房屋貸款,因違約風險較高,借款利率也比較高。台灣尚無這類商品。

美國次級房貸在美國降息期間大幅成長,原因包括當時美國房價上升速度快、市場流動性充裕,投資人增加對收益率較高產品的需求,導致更多次級房貸需求。美國聯邦準備銀行(Fed)2004年起至2006年6月止共計升息17次,終止房市熱潮。房價上漲趨勢減緩,似乎無法掩飾信用紀錄不良、貸放成數過高、所得或資產證明文件不足等問題,因此次級房貸的信用表現在2006年開始迅速惡化,當承作次級房貸放款的業者體認錯估次級房貸潛藏風險時,次級房貸的放款規模實已達到借款人無力承擔的水準。

據證券行業與金融市場協會統計,在2001年網絡泡沫破滅後,華爾街裁員規模達到39,800人,隨後兩年的裁員人數一度增至9萬人。但單單在最近9個月,華爾街銀行裁員人數已超過34,000人,創下網路泡沫破滅以來最大裁員規模。花旗集團、雷曼兄弟和美國銀行是裁員最多的企業,分別裁減6,200人、4,990人和3,650人。

自次貸危機爆發以來,至少有100家公司停止次級抵押貸款業務。去年8月,雷曼兄弟宣布關閉次貸業務部門,裁員1,200人,占總員工數42%,成為次貸危機以來首家宣布結束次貸抵押部門的投資銀行。美林在今年3月5日發表聲明,由於住房貸款市場日益惡化,銀行決定停止旗下第一富蘭克林金融所進行的次級抵押貸款業務,並相應裁員650人。

截至目前,花旗已裁員人數占總員工數的1.7%,雷曼兄弟裁員18%,摩根士丹利裁員6.2%,美林裁員4.5%。高盛1月份也表示可能解雇1,500名員工。

面臨破產風險的抵押證券保險商貝爾斯登(Bear Stearns),3月16日同意被摩根大通以每股2美元收購,這個價格等於剝奪了貝爾斯登14,000名員工的畢生積蓄。Boyden全球經理人研究公司的執行主管珍妮預計,這次收購可能導致貝爾斯登一半的職工失業,大約7,000人。

高低階層均難倖免

另外,自去年7月以來,證券公司也開始削減抵押部門的相關職位,去年下半年,證券公司約有17,000萬人失業,而且似乎愈演愈烈。由於華爾街金融業在次貸危機的損失已超過1,500億美元,未來可能還會繼續增加,因此多數金融業將被迫裁員,預估華爾街高薪金融行業今年恐將裁員12,600人,明年將裁員7,600人。據獵頭企業貝塔利亞.溫斯頓國際公司統計,未來幾年內,華爾街裁員人數將超過10萬人。

華爾街金融業經營不善,企業高層也須擔負成敗責任。在聲勢浩大的裁員行動中,高層管理者自然無法倖免。截至目前,華爾街金融機構共有6名最高CEO,8名公司總裁和其他官員與至少19名部門經理被迫引咎辭職,其中包括花旗前CEO普林斯、美林前CEO奧尼爾、貝爾斯登前CEO凱恩、瑞銀前CEO胡皓華。

儘管紐約獨立預算辦公室3月24日的報告預計,去年華爾街金融業整體盈利為32億美元,而2006年為209億美元。預計今年華爾街金融業盈利將增至66億美元,明年將繼續增至122億美元,但裁員行動卻也是節省成本確保獲利提升的方式之一。

現在,所有在華爾街工作的人士都要擔心兩件事情,一件是自己的飯碗可能不保,另一件是自己持有的公司股票可能會大跌。

此外,金融行業裁員也意味著其他行業就業機會將相應減少,金融行業每減少一個職位,將導致法律、娛樂等其他行業損失2至3個工作機會。

普通家庭開始「節衣縮食」

華爾街的動盪不僅導致金融從業者紛紛去接受心理治療,還使普通家庭的經濟狀況蒙上陰霾,不再出手大方。

美國家庭在多年大手大腳花錢後,終於開始傾聽財務專家們的告誡:量入為出。這是過去大家未曾想過的事。

消費支出占美國經濟的70%,其中30%都是隨意性開支,想買就買。在美國房市危機加深、經濟滑向衰退邊緣之際,越來越多的美國人被迫作出預算,以避免失去他們的住房,但這對徘徊於衰退邊緣的美國經濟卻不是什麼好消息。

為了提振美國經濟,美國聯邦準備銀行日前再次將聯邦基金利率下調0.75個百分點至2.25%。但是利率一降再降,卻讓老人養老金收益減少,他們不得不將養老金轉移至更安全的投資,譬如政府國債和貨幣市場帳戶。

以前,買主只需要自備些許資金甚至不須出資就能住進房子,但是這種好日子已經結束了。隨著企業業績不斷下滑,失業在家的人越來越多,膨脹的抵押貸款也超過了房地產的價值,股市還在不斷下跌......,美國人對經濟寒流的感受越來越深。

美國家庭的債務幾乎是稅後收入的140%,他們正花費稅後收入的14.3%來還債,這意味著美國人花在還債上的錢比花在食物上的錢還多。這不只是影響那些即將被取消回贖權的屋主,而是傷害所有人。

如今節儉已經成為時尚,奢侈不再流行。很多現象顯示,美國消費者正在尋找廉價商品,2月的銷售紀錄顯示,消費者更青睞沃爾瑪這樣的打折超市,而不是高檔的零售店。華爾街以往都不敢相信美國消費者能夠改變消費習慣,但如今這種精打細算的消費習慣正逐漸養成。

預計,美國人將開始更加節省,在未來幾年裡削減年度消費開支。當然這對於全球經濟成長也將帶來一波衝擊。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再見無能的刺激消費方案
台灣經濟再度陷入衰退,馬政府再度推出振興經濟政策,也再度遭到各界的批評,幾年來馬政府執政能力不只沒有進步,似乎還變得更糟。…
試解大衛魔術之謎
喜歡魔術表演的人,大概沒有人不知道大衛‧考柏菲(David Copperfield)。他被譽為是近代最偉大的魔術大師毫不為過。…
蛻變案例1──魔法: 夢想起飛, 老樹根木工坊變出教育樂園
在學校裡每當下課時,小朋友最喜歡衝到遊戲區玩溜滑梯、搖搖樂、翹翹板等。可是大家可能不知道,這些陪伴很多人度過快樂童年的遊樂器具,大部分都是…
得來素蔬食連鎖 靠電商與CRM 加盟店一個月就能打平
得來素,是全台擁有17間店的蔬食早午餐連鎖餐飲,以素食早餐、素食連鎖這樣少見的模式,在早午餐市場、連鎖加盟市場裡開拓出一塊利基。…
二十年後 六四英雄有了下落
多少年來,1989年六四那天,「王維林」孤身擋中共軍隊坦克車的照片已成為一個勇氣的象徵。直到今日,王維林的生死謎團才終於水落石出。…
《真愛每一天》 只有善良相伴的日子才見真愛
《真愛每一天》(About Time)是2013年上映的一部甜美的英國喜劇片,雖然影片一出,影評評價不高,英國《衛報》說「空洞的劇本」…
老店的經營之道 堅持傳統+突破創新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每五年統計一次的工商及服務業普查結果顯示,2011年底台灣企業總數為118.5萬家,其中企業經營五年的存活率為75.73…
培育生技人才 「偉喬生醫」勇闖試劑原料市場
2013年創業初期進駐於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南科育成中心的偉喬生醫,切入較少人進入的試劑原料市場,目前已經是台灣最大的CO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