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店是因不景氣而減少嗎?

麵包需求增加,傳統麵包店卻難以生存?/景氣和物價問題 最怕眾口鑠金扭曲事實
麵包需求增加,傳統麵包店卻難以生存?
Getting Images
第2期
陳博志(台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今年我國由各種客觀經濟資料來看,景氣都不算差,然而媒體似乎正流行把各種問題都說成是景氣不好所造成。其實,近十多年來我國一直遭遇結構調整的問題,各行業的景氣很不相同。 有些產業正在快速成長,例如幾年前被認為是沒有出路的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FTLCD)產業,今年不只獲利極多,產量也超越韓國而成為世界第一;另外像高階手機和衛星導航系統(GPS),我國廠商也取得領先世界的地位,不少廠商今年的年終獎金也創新高。

但另一方面,許多傳統產業外移到中國生產並且不積極將產業升級,結果不只在台灣的生產量大幅下降甚至消失,有些廠商在中國也已面臨當地廠商的挑戰和工資上漲的威脅。依台灣經濟研究院的資料顯示,那些以使用低技術勞力為主的產業在近二十年來產量年年下降,目前的產量已不到十多年前的一半,其中有些產品的生產幾乎已在台灣消失。因此,這些產業近二十年來可說都像是不景氣。

經濟成長率不錯 很有人卻說經濟不景氣?

因為全國的經濟成長是「所有產業」的平均,因此十多年來這種產業的轉變,使我們常面臨「經濟成長率不錯」,而卻有很多人說「景氣不好」的情況。這些景氣不好的產業和它們的從業人員值得同情和協助,但卻不能因為他們的困難就忽略其它發展很好的產業,而說整體經濟一定是不景氣。

而在個別產業之中,有些產業也因內部結構的改變,而出現整體即使仍在發展,個別廠商或某些類型的廠商卻遭遇經營困難的問題。不久之前媒體報導說,因為經濟不景氣,所以麵包店減少了,也有老牌麵包店生意遭遇困難。但麵包店減少不一定是經濟不景氣所造成,甚至不一定是麵包業不景氣或麵包的需求減少所造成。若仔細觀察市場就可發現,即使麵包店真的減少,賣麵包的地方卻很可能是增加的。台灣這十多年來便利商店增加,便利商店賣的麵包也愈來愈多樣化,這當然會大幅減少一般麵包店的生意。超級市場和量販店也在賣麵包,而量販店近來也大量增加。另外咖啡店、速食店、早餐店雖然不直接賣麵包,卻也賣很多麵包的加工品和蛋糕等等相關食品。增加了這麼多競爭,傳統的麵包店生意當然會被分食,因此有些麵包店會做不下去。

麵包需求增加 傳統麵包店卻難以生存?

更何況這些新加入的競爭者多有一些傳統麵包店所不如的特長。便利商店不僅在地理位置上和傳統麵包店一樣或更方便,它們的麵包也由大規模的工廠生產,不僅生產效率因而提高,原料成本也因而降低。量販店和超級市場藉其讓消費者一次購足各種產品的方便性,以及低價而大量銷售的做法,也使其麵包能分到一定的市場。至於咖啡店、速食店和早餐店將麵包和其他產品結合所提供的整體服務,更有傳統麵包店無法競爭的地方。因此,即使全國的麵包需求不斷增加,傳統麵包店若沒有自己的特色,也很難經營下去。

當某家老店生意不理想,而被媒體拿來當做不景氣的例子時,有另一家新興的麵包店就指出,人們的偏好一直在改變,因此麵包店也必須不斷地創新研發新產品,以配合甚至領導人們的口味。從這幾年有不少新式麵包或糕點產品由外國引進而引起轟動排隊購買,但不久之後又歸於平淡甚至銷聲匿跡的經驗,大家不難發現麵包店也是要跟得上流行。傳統麵包店面對那麼多新的競爭,整體而言萎縮很難避免,但個別廠商能否存活發展的關鍵,則在於如何創造出讓消費者喜歡的特色,以和更便宜或更方便的量販店、便利商店、以及餐飲業者有所區隔。

麵包店的例子顯示,我們不能隨便拿一部分產業或廠商的情況來論斷整體景氣。若要看麵包業是不是真的不景氣,我們應該將所有賣麵包及其加工品(如漢堡)的廠商所賣的全部麵包加總來看,若整體是減少,我們才能說大家少吃麵包。而少吃麵包也可能是其價格相對上漲,或者其替代品相對變多或變便宜所造成,因此大家少吃麵包也不見得是整體經濟不景氣所造成。

景氣和物價問題 最怕眾口鑠金扭曲事實

我國一般人和媒體常忽略許多事情的複雜性,而喜歡用簡單直覺的理由,特別是正在流行的理由來詮釋各種事件。這種方式常會變成眾口鑠金而扭曲了事實真相。在景氣和物價問題上,人們的看法常有一股自動實現的力量,大家看漲就買到真的漲,大家看跌就賣到真的跌。因此媒體和學者們在立論時應該注意更多的資訊,不要人云亦云甚至故意誇大事實。不過即使一般的看法並不正確,由一般看法可能自動實現的特質,政府也不能不考量一般看法而採取適當的對策。特別是在前述產業結構轉變的情況下,確實常有一部分產品價格漲跌較大,或一部分產業景氣過熱過冷,其中就會有人受害或可能產生未來的問題,政府不能因為平均而言沒問題就不管。

而在企業方面,經營者則更該避免把自己遭遇的生意低落隨便怪罪給景氣。因為這將使他們忽略市場競爭和需求結構的改變,以致失去及時改進自己的產品和經營方式的機會。因此,政府和媒體不注意結構的改變,而把一切都當成整體景氣問題時,也會誤導廠商而使產業未能順利做必要的調整。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Laya Now」APP數位化助攻 拉亞漢堡店面年營業額逾20億
拉亞漢堡順利度過疫情,甚至因為「數位化」有成,逐步墊高營收。選擇數位轉型的這條賽道,讓拉亞漢堡穩紮穩打,在連鎖早餐中占據一席之地,…
那一夜……
2014年3月,台灣初春的天氣乍暖還寒,宛如島內起伏的人心。 繼1990年3月的野百合學運之後,「反黑箱服貿」…
勞工自保根本:勞工自覺與工會組織
1989年,遠東化纖發生台灣勞工運動史上最激烈的勞工抗爭事件。為了抗議工會領導幹部遭公司調職,工會成員投票發起罷工,…
發展國際觀光不能閉門造車
我國幾十年來都想吸引國際觀光客,也得到某種程度的成功。但政府至今似乎仍不太瞭解吸引國際觀光客的策略,因此不少政策都不夠務實。…
台灣能為中國民主作甚麼?
幾乎和其他中國過渡政府的成員一樣,袁紅冰也非常喜歡台灣:「台灣是第一個華文世界實現自由民主的國度。第一次來台訪問時,…
詮茂智慧能源 立志當專業節能服務品牌
2016年10月30日,國家地理頻道正式對外播放由奧斯卡影帝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所監製的紀錄片《…
內化永續DNA 艾瑪絲持續發展ESG
隨著環保意識抬頭,由聯合國全球契約(The United Nations Global Compact,簡稱UNGC)…
健保「論人計酬」 葫蘆裡賣甚麼藥?
生病不舒服,上醫院看病、打針吃藥,更是折磨人。所以,小孩吵鬧不休時,常會聽到父母使出殺手威脅說:「再不乖,就送你去看醫生喔!」您能否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