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摘器官專題報導1 一場極罕見的手術,Tank心肝聯合移植的沉默真相

看雜誌編輯部

心肝聯合移植手術,是一種極為罕見的醫療行為,手術時間長、併發症多,術後恢復也非常困難,台灣歌手Tank去中國進行心肝移植手術,還被宣揚為「亞洲首例」,引發熱烈討論。

心肝同時換,是醫療需求?還是商業考量?

單獨進行心臟移植或肝臟移植,風險本來就很高。根據醫學統計,手術後的院內死亡率大約落在3%到10%之間;同時進行心肝聯合移植,死亡率可能會上升至10%到15%。所以這不僅是醫療技術上的挑戰,也是對病患體能與醫療資源的一大考驗。

那麼,什麼情況下需要進行高風險的心肝聯合移植手術?台灣國際器官移植關懷協會副理事長,也是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泌尿部主任醫師黃士維提到,通常只有在病人本身罹患某些罕見的先天性或遺傳性疾病,導致心臟與肝臟兩個器官同時發生不可逆的嚴重衰竭時,才會考慮採取這個最後的治療手段。

然而根據公開資訊,Tank罹患的是一種心肌肥厚症的遺傳性心臟病。這類疾病往往導致左心室的功能衰竭。早在2007年,他就因為心肌肥厚症以及伴隨的心律不整,接受了去顫器植入手術。然而,植入去顫器後可能導致心瓣膜逆流,隨著時間推移,病情進一步惡化,進展為右心衰竭。

右心衰竭常對肝臟造成壓力與損傷,嚴重者甚至可能發展為肝硬化。同時,左心衰竭也可能進一步影響腎臟功能,嚴重時需進行透析治療。黃士維醫師表示,根據臨床經驗與研究,心臟功能不全導致的肝功能異常,多數在完成心臟移植後能有所改善,因而實際上,很少有心臟衰竭的病人會嚴重到需要同時接受肝臟移植。

無論是在台灣或是世界其他國家,心肝聯合移植都極為罕見。大多數情況下,會先進行心臟移植,並觀察肝臟功能是否恢復,需要同時接受兩項器官移植者非常少。

原因在於,心臟與肝臟的移植,各自有其明確的適應症,必須分別符合相關醫療標準,並列入對應的等待名單。在美國,UNOS(United Network for Organ Sharing)針對需要同時接受心肝移植的病患,設計了特別的優先等待與分配機制,一旦病患符合心臟移植條件,系統也會同時安排肝臟的配對。

肝臟需求量高,台灣排不到?還是中國「供應太快」?

截至目前為止,Tank是在台灣哪家醫療機構接受追蹤與評估、是否登錄等待名單、實際等待時間與順位,台灣的醫師是否曾建議他進行心臟或心肝聯合移植,都無法得知。

是否在台灣等待器官時間過長,無法如期獲得所需器官,因此選擇轉往中國進行手術?只是一般而言,心臟移植的等待時間通常較短,因為等待心臟的病患數較少。相較之下,台灣作為B型肝炎盛行區,肝臟移植的需求者眾多,等待時間通常較長。

然而,有個不尋常的現象值得注意:即便中國同樣是肝病盛行區,每年新增肝癌病例逾40萬人,尚有數百萬肝硬化與肝衰竭患者,等待肝臟移植的人數龐大,為何卻能迅速提供器官?

這不只發生在Tank身上。根據數據,過去就曾有赴中移植器官的台灣病患,原本只要換肝,卻被建議「順便連腎一起換」,理由是肝病拖累了腎功能;有糖尿病患則被醫師建議「順便一起移植胰臟」,以減少後續風險。

黃士維指出:「但是醫學上我們清楚知道,肝功能惡化引起的腎衰竭,在肝臟移植後多半會逐漸恢復。關於一次換好幾個器官的建議,如果是出於病情判斷,那還可理解。但如果是以商業利益為出發點,就不能不令人擔憂。」

是否真的需要額外進行其他臟器移植,理應經過嚴格判斷與評估,不該僅以商業考量作為決策依據。

就Tank的案例而言,雖然無法斷定他是否符合中國肝臟移植的條件,但若僅以「因心臟功能衰竭導致肝損傷」為理由,是否在醫學上果真符合肝臟移植標準?

因此,也可以推論,即使中國的器官需求量極大,尤其是肝臟移植的需求居高不下,但只要你有「需要」,中國似乎仍然能夠迅速提供相符的器官,甚至同時完成心臟與肝臟的聯合移植。這一現象,再次突顯出中國的器官來源「十分充足」,引發外界質疑與關注。

針對心肝聯合移植手術,可以肯定的是,在亞洲其他國家,如日本、韓國、台灣或新加坡,要進行此類手術極為困難,除了難度高、風險高,更有兩個主要原因,其一是病患本身是否真的有同時移植的醫療需求,其二,各國器官等待名單有排隊壓力,需要肝移植的病人通常會成為優先選擇,更使系統上進行心肝同質移植難度更加提升。也因此,Tank的案例中,心肝聯合移植究竟是出於醫療考量,或是其他目的與用途,就不得而知。

雙月食品社台式家庭美食,登陸新加坡半年開三店

雙月新加坡第三店亦是最新開幕的旗艦店,選址地標商場怡豐城,為品牌注入新動能。雙月食品社提供
曾允盈

【新加坡訊】來自台灣、連年榮獲米其林必比登推薦的知名養生食補品牌「雙月食品社」,自2024年起跨海進駐新加坡,掀起一股「台式家庭美食」熱潮。

在當地消費者口耳相傳下,雙月更收下「新加坡最好吃的台灣家庭生活美食」雅號,成為許多民眾心中最有溫度的家常美味。

2025年4月20日,雙月食品社於新加坡最大購物中心怡豐城(Vivo City)正式開幕旗艦店,這是雙月品牌與國際集團合作推廣台灣健康飲食文化,再次跨出的重要一步,當天除了新加坡在地媒體,也有專程從台灣來的媒體團到訪見證。

目前雙月在新加坡一共有三家分店,分別是位於烏節路黃金地段義安城(Ngee Ann City)大葉高島屋(Takashimaya)購物中心5樓的海外首間分店、落腳裕廊東商圈核心JEM廣場,打入新加坡西區生活圈的二店;以及新開幕,位於地標級商場怡豐城的第三家、也是雙月目前最大規模的海外旗艦店。

讓世界認識台灣的日常滋味

雙月食品社自創立以來,即秉持「用心做一碗湯,溫暖一個人」的初衷,致力將台灣日常餐桌上的溫補文化、美味燉湯與手作小菜推廣到世界各地。

主打的「雙月燉雞湯」嚴選台灣在地高品質雞隻與天然食材,搭配滷肉飯、愛恨椒芝拌麵等經典小吃,不僅呈現出台灣家庭的樸實風味,更重新定義了「美味也能健康」的飲食新概念。

此次在新加坡的推廣,由雙月與東南亞知名集團攜手合作,透過跨國協力的方式,將最具代表性的台灣美食文化輸出國際。

社長賴永晟:雙月是在傳遞台灣的飲食精神

雙月食品社社長賴永晟全程緊盯新加坡旗艦店從規劃、設計、裝潢到開幕的整個過程,多次現場坐鎮。他表示:「我們不是要開多少店,而是希望讓世界認識台灣這碗用心的湯。雙月要做的,是傳遞台灣家庭飲食中,那種照顧家人、滋養身心的精神。」

他也強調,無論是新加坡、或目前正在洽談中的其他東南亞國家或日本市場,雙月都採取與跨國集團策略合作的模式,不僅確保在地經營的效率與品質,也能以文化交流的姿態,讓台灣味成為世界餐桌上的重要一席。

在雙月食品社的菜單裡,每一道料理都有來自台灣的故事,每一口滋味都蘊含著「養生、美味、家庭」的價值。

薪水漲10%了嗎?租金先漲!租賃市場供需失靈的危機

許若菱(房地產企劃研究員)

在台北大安區,頂樓加蓋的5坪雅房月租要價1.5萬;台中西屯套房月租年漲10-15%;高雄美術館特區,整層住家租金3年翻倍。

這些場景不僅是市井小民的日常,更折射出全球租屋市場的結構性危機。當各國政府忙著對房東開刀,台灣從租金補貼到囤房稅的藥方,是否也正讓租屋族陷入更深的惡性循環?

全球矛盾的補貼政策 包租代管率台灣僅六成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今年3月的文章〈如果你找不到地方租房,那就怪政府吧〉(If you can’t find a place to rent, blame the government)提到多個歐美國家政府近十年推出許多租管措施,但與台灣的租屋政策同樣充滿矛盾。

如內政部「300億元租金補貼」看似德政,卻因申請門檻與房東抵稅意願形成執行黑洞;政策立意良善,但全台「包租代管」8.6萬戶社宅目標至今達成率僅六成。更別提各縣市蠢蠢欲動的租金漲幅限制,與德國「租金煞車」政策如出一轍。

這些政策背後的思維,與英國向房東課徵額外3%印花稅、加州實施租金凍漲的邏輯無異:將房東妖魔化為貪婪既得利益者。但台灣租屋黑市近百萬戶的現實,正證實了這種思維的簡化與無效。

供需失能 全台30年以上老屋近500萬 

台灣住宅存量與家戶數比已達1.1:1,表面看似供過於求,實則存在嚴重錯配。台北市精華區老屋占比逾超過七成,符合現代居住需求的物件極度稀缺。全台30年以上老屋達近500萬戶,近年來也發生多起老屋頹圮的危機事件,都更牛步化讓租屋市場陷入「新屋買不起、老屋租不好」的雙重困境。

各國血淋淋的教訓正在台灣重演。西班牙巴塞隆納租金管制導致租屋量暴跌75%,台灣租金補貼變相成為房東漲租藉口;愛爾蘭租金漲幅限制催生「鑰匙費」黑市,台灣租屋市場盛行「押金抵裝潢」的潛規則。當政府介入扭曲市場機制,房東的理性選擇就是退出或轉嫁成本。

建設成本過高 鬆綁才是解方

解方不在更精妙的管制,而在鬆綁供給枷鎖。德國租金危機催生《建築法典》改革,允許每戶額外興建兩套公寓;日本透過《都市再生特別措置法》加速都更,台灣卻仍困在容積獎勵計算公式與無止境的鄰損協調。當台南市東區平實營區都更案要價每坪60萬、台中14期重劃區新案站上8字頭,租屋市場如何期待合理供給?

德州經驗值得借鏡,該州房價中位數僅全美八成,關鍵在寬鬆建築法規與高效審批流程。反觀台灣,從農地變更到建照取得平均需時3~5年,營建成本年漲幅逾10%,都更案動輒卡關10年以上。當新北塭仔圳重劃區還要再等20年才能供應6萬戶住宅,年輕世代如何看見希望?

市場失靈 連帶造成房東與房客對立

在理想世界,租金應由市場供需決定。但當台北市房價所得比高達16倍、租金收益率跌破1.5%,扭曲的買賣市場早已綁架租賃市場。

台灣租屋族正面臨三重擠壓:少子化卻更擁擠(人均居住面積僅14坪)、薪資停滯但租金追漲、政策美意變相懲罰守法者。

在台北捷運末班車上,無數租屋族正帶著疲憊身影穿梭城市。他們的蝸居困境不是道德劇本,而是複雜的經濟方程式。與其繼續上演房東vs房客的對立戲碼,不如誠實面對供給失能的結構硬傷。畢竟,住不起的世代,終將成為經濟成長最大的未爆彈。

作者許若菱,房地產企劃研究員,專職房地產研究分析多年。擅用數據丈量房市,以社會學和經濟學解讀地產,觀察數據背後的人文經濟紋理與各類社會現象分析。

菱角殼、蛋殼「廢物變黃金」,變身寵物水碗、清潔幫手

「烏金菱殼碳能量陶瓷碗」採用無毒無鉛釉料,透過獨家研磨技術,加上職人六道工序手作而成。業者提供
曾允盈

看似不起眼的菱角殼、蛋殼搖身一變,成為寵物精品和居家清潔好物!4/22是一年一度的世界地球日,台灣企業發揮創意,將一年數萬噸的農業廢棄物,轉化為兼具環保與實用的創新產品。

生態貓食品牌「貪貪Munchee」採用低氧專利碳化製程的菱角碳,打造出精緻環保水碗,除了比照國際標準,更適合用來取代塑膠原料;而台灣第一液蛋品牌「勤億蛋品科技」,也將蛋殼回收再利用,應用於保健品、居家用品等多元用途。 

香甜菱角一口咬下,立刻口齒留香,但吃完後的「菱角殼」總被當成垃圾丟掉嗎?其實它擁有豐富的纖維與木質素,能夠製作成多種可再生產品!透過高溫炭化技術,能轉化為生物炭,不只可提升土壤保水性與養分,還能製成食品包材、寵物墊材、貓砂與除臭包等,發揮吸附異味、天然抗菌的特性。

「貪貪Munchee」更進一步開發出「烏金菱殼碳能量陶瓷碗」,透過獨家研磨技術與職人手作工藝,讓特有的遠紅外線釋放,提高水的甘甜度,並以黑色霧面釉層搭配水波紋設計,增加貓咪的喝水意願。

2

蛋殼富含的天然有機鈣擁有多種用途。業者提供

除了菱殼碳之外,蛋殼也是常見的農業廢棄物,台灣人一年可吃掉80億顆,換算產生約4.6萬噸的廢棄蛋殼。勤億蛋品科技積極研發蛋殼粉、蛋殼膜等生技應用,為廢棄物賦予新價值,也為產業注入創新能量。

蛋殼內側的「蛋殼膜」,過去總是被人忽視,但裡頭其實蘊含各型膠原蛋白和許多營養素,可作為保養或保健原料。

廢棄蛋殼經由高溫再加工轉化為氧化鈣(CaO),可製成「煅燒蛋殼粉」,再透過特殊工法,將其變成更穩定的氫氧化鈣,能有效分解蔬果表面的農藥殘留及油污,並抑制細菌滋生。

別以為蛋殼只是一般垃圾,它還能成為居家清潔好幫手。相較於市售化學洗滌劑,煅燒蛋殼粉不只天然無毒又環保,其表面的許多細孔,更能吸附並包覆雜質,強化洗淨效果。

 

築間餐飲成功打進日本市場,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攜手政府推動品牌出海

築間餐飲海外拓點,即將上櫃打造國際餐飲新標竿。業者提供
曾允盈

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企業會員「築間餐飲集團」,在協會與經濟部商業發展署的輔導下,成功落地日本發展。築間集團目前全球總店數接近200家,品牌橫跨台灣、香港與日本,並預計於4月下旬掛牌上櫃,朝國際化餐飲集團邁進。

築間在進軍日本前,運用政府輔導資源,取得當地火鍋與燒肉市場的深度研究報告,包括當地市場競業分析、食材取得通路、消費者口味偏好、文化差異與法規要求等資訊,加速了解國際市場現況,亦媒合當地具國際聲譽的供應商,確保品質穩定與成本控制;除市場調研與供應鏈建立外,更協助築間進行「口味在地化」測試與設計,實地蒐集日本顧客反饋、調整菜單策略,順利完成品牌在日本的一號店開設,單店投資額達新臺幣3,500萬元。

築間餐飲集團表示,協會在拓展國際資源、推進媒合上扮演重要推手。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表示,近年積極推動服務業拓展國際市場,整合產官學資源,推動連鎖品牌全球化發展。並且配合政府政策與運用政府資源,協助國內連鎖品牌取得海外市場第一手情報與在地化資源,成功協助會員企業拓展海外版圖。

面對內需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築間也明確將海外市場列為下一階段的成長重點,持續評估亞洲其他國家布局機會。

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也持續深化與經濟部商業發展署合作,啟動「連鎖商學院」AI專班,結合「服務業AI人才培育計畫」的政府資源挹注,也將開辦企業包班,協助連鎖業者導入AI技術,加速數位轉型,提升整體產業競爭力,讓更多台灣品牌掌握國際市場脈動,率領台灣連鎖品牌進軍全球。

臉書前全球總監踢爆:祖克柏出賣技術供中共控制人民

Getty Images
哨子先生

4月9日,美國前臉書全球政策總監威廉斯在國會作證,爆出震撼內幕:臉書母公司Meta為了打進中國市場,主動配合中共政策進行內容審查,甚至把關鍵技術「雙手奉上」交給中國政府使用。

根據她的證詞,臉書從高層到基層工程師,都必須不定期向中國政府簡報,分享包括人臉辨識、直播與照片標記等技術細節。

她還揭露,臉書內部早就建了一套名為「病毒式傳播計數器」的審查系統——只要一篇貼文觀看次數破萬,就會自動觸發「總編輯」等級的審查流程。審查對象包括香港和台灣。

這個「總編輯」權限極大,可以直接關掉某個地區的臉書功能,像新疆、像六四週年,全都在可控範圍內。

也就是說,「總編輯」可以決定我們要看到什麼消息。

此外,臉書因具有追蹤定位技術,這個功能如今被懷疑在2019年香港反送中時期,被中共拿來使用於抓捕示威的年輕人。

這解釋了為何一批又一批的香港年輕人在無預警情況下「消失」。

接下來這段讓身為父母的我更憤怒:

威廉斯(Sarah Wynn-Williams)提到,Meta會利用AI分析13至17歲青少年的情緒,一旦判斷出「沮喪」、「自卑」情緒,就通知廣告商——現在是推銷美妝產品的好時機。

以往都會開玩笑說臉書偷聽麥克風?錯了,它更懂你的孩子何時最脆弱,最容易被洗腦!

這讓人不得不聯想到去年另一場國會聽證會中,祖克柏面對議員質疑:臉書是不是刻意打造有毒內容影響青少年?

現在看來,答案呼之欲出。

威廉斯進一步指出,Meta利用龐大用戶數據建立所謂的「行為定向模型」,不僅能賣產品,還能操控輿論、塑造意識形態。換句話說,它能影響你買什麼,也能影響你信什麼、投給誰。

有議員質疑營運團隊在把技術拱手讓給中共時,營運團隊是否清楚意識到,身為美國公司,選擇將機密資料提供給敵國,是將美國人身安全暴露在巨大風險之下?

只見威廉斯毫不猶豫地說:高層知道,董事會知道,有人甚至拿了中共的錢。

想到那位曾經在北京慢跑、苦學中文、甚至想讓習近平幫自己孩子取名的祖克柏,他根本不是什麼劃時代的頂尖科技創業家,而是一個甘願為權力跪下的人。

目前這場聽證還沒完全結束,這週將輪到祖克柏來到國會為自己辯解,我等著看他怎麼說

但請記得,當我們打開Facebook、Instagram時,要提醒自己:我們不再只是使用者,而是被分析、被販售、被操控的對象

我們就是一個個商品,被祖克柏拿來賣給極權政府的商品。

 

「嬰兒腎質量好」是醫學成就?我看是道德淪喪

哨子先生

你知道在台灣,29週的早產兒存活率是多少嗎?

​90%以上。

​而且不是勉強活著,是可以健康長大的那種,這樣的醫療技術在四十年前就存在。

​但在中國,即使到了近年,醫學理當更進步的時代,29週的早產女嬰可能只會被當作「器官供體」處理。

​最近 「國有器官」的話題很熱,「嬰兒腎」問題再度被拿出來討論。

起因是歌手TANK因快速獲得心肝捐贈,配合中共舉辦新聞發布會,感恩「祖國」、讚嘆「奇蹟」,引起討論。有醫界人士就去查中國器官移植的文獻,發現《美國移植雜誌》(AJT)2023年曾刊登一篇由上海仁濟醫院提出的個案報告。

主角是兩名剛出生2~3天的29週早產女嬰。

這兩名新生女嬰在出生幾天後便被宣布死亡,其腎臟立刻被摘除並移植給另外兩名成人患者。​

文章聲稱手術「成功」,強調移植腎功能良好,稱之為「醫學技術突破」、「器官移植成就」。但關於死亡原因、搶救過程、是否腦死等資訊,以及如何經過倫理審查或家屬諮詢的過程,卻隻字不提。

​同時,網友發現有2024年有一位中國泌尿科醫師在抖音拍片推廣「嬰兒腎臟的優點」,認為嬰兒腎「質量好」、「再生能力強」、「耐缺血」,強調「移植後6到9個月,腎臟就會長到成人大小」。意思是——嬰兒腎很好用,應該大力推廣。

你以為在講醫學,我卻覺得他們在談養殖。

​臺灣小兒科醫師蒼藍鴿說的最好:這不是醫學進步,而是人性崩壞。

根據該論文,這兩名嬰兒並不是腦死捐贈者,而是在出生2~3天後「接受撤除維生」。我忍不住想問:如果中國的醫學技術真的這麼好,29週早產兒是真的無法救嗎?​有醫生就質疑,嬰兒若是經過「盡力搶救」,其腎臟通常已無法移植。

​所以問題來了:她們是真的救不回來?還是有人先決定——不救了?更別提這兩名早產兒怎麼都是女嬰?這是巧合嗎?還是某種文化下習慣性的選擇?

​可能有人會說:想太多,這只是兩個案例,不代表全部,不能一竿子打翻全船。

​但我們真的能確定,真的只有兩個嗎?

​我們知道,中國有全世界最多的器官移植數量,但器捐意願卻極低。——因為華人普遍還是有「死要全屍」的觀念。

​我們知道,在中國器官移植等待時間比全球其他國家都短。——腎臟與肝臟平均僅需等待1、2個禮拜,甚至幾天。與捐贈系統完善、器官配對過程極度嚴謹的歐美國家:腎臟平均等待3年、肝臟平均等待2年相比,中國配對器官的速度快、得、驚、人。

​我們知道,器官移植已經是中國醫療輸出、外交的一部分。——有興趣可搜尋「馬來西亞元首兒子」、「器官外交」等關鍵字

​從頭到尾,中共對於器官來源、配對資料庫是誰管理?至今沒人能說得清楚。

​這證明中共早透過國家機器運作,以軍醫院體系為中心,將全中國人口打造成一座「巨型活體器官供應庫」,供中共政權隨意使用。

​這不是器捐,這叫「供體」。

​器官移植本該是生命的延續與祝福,是人性大愛的展現。是誰讓這樣的話題沾染上邪惡陰影?正是那個不把人命當人看的政權。

​人類在追求醫學進步的同時,也應該有身而為人,應該堅守倫理的底線。我以為這是普世價值,是不必多言的基本要求。但在某國,以及護航的人眼中,都不重要。

​當一個政權可以決定一個嬰兒值不值得救,當器官能「隨到隨配」,當生命能被預約、被挑選——法輪功、維吾爾族、圖博人、香港少年少女、無名早產女嬰⋯⋯下一位被當作供體的,會是誰?

可以吃的玫瑰花 LADY KELLY母親節蛋糕打造春日儀式感

粉嫩視覺搭配金箔與花瓣點綴,彷彿一顆手工打造的夢幻玫瑰花珠寶盒。LADY KELLY提供
曾允盈

傳遞幸福的甜點品牌「LADY KELLY」推出代表愛與感激的母親節限定新品「絲絨玫瑰」,造型宛如綻放的玫瑰,口感層次分明,從外型到內餡皆充滿設計巧思,「愛不一定說出口,但可以是入口即化的甜蜜。」創辦人蔡莉屏將愛具象化,向媽媽表達無盡的感謝。

LADY KELLY表示,絲絨玫瑰蛋糕被稱為「吃得下的玫瑰花」,魅力不僅來自外型,更蘊含烘焙職人精心設計的層次與工法。

LADY KELLY秉持在經典傳統中加入創新的品牌核心,對「層次感」和「情感溫度」的追求從不妥協,蔡莉屏認為,甜點是祝福的載體,有記憶、有故事、有溫度,也是串聯人與人之間的溫柔橋梁。因此希望在每個值得慶祝的美好日子,都有一顆用心製作的蛋糕陪伴度過。

「我們採用少糖配方,讓媽媽吃得開心無負擔。」選用歐洲進口荔枝與覆盆莓果泥、牧場直送的新鮮殼蛋,並以可食用玫瑰增添淡雅芬芳,輕盈不膩,更貼近現代人注重健康的飲食趨勢,「低甜度卻高層次,是媽媽也能安心享用的蛋糕。」

 

聯手抗通膨 八方集團、梁社漢雙品牌宣示今年不漲價

梁社漢排骨雞菲力飯。八方雲集集團提供
曾允盈

八方雲集集團(2753)旗下雙品牌「八方雲集」、「梁社漢排骨」,聯手宣布今年凍漲價格,與消費者共同面對通膨挑戰。

行政院主計總處,日前發布今年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已達2.29%,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度增長率超出預期,餐飲外食價格上漲3.26%,連續五個月保持超過3%的增長率。

八方雲集集團表示,集團旗下八方雲集與梁社漢排骨,目前在台灣擁有超過1,200家門市,遍及辦公區、校區、社區及商業鬧區,儘管需要承受原物料、人力等經營成本上漲壓力,仍堅持凍漲。旗下品牌共同宣誓,讓消費者輕鬆滿足日常餐飲需求而不增加負擔。

不僅如此,旗下品牌梁社漢排骨,也推出平價新品「秘醬雞菲力排(飯/麵)」與「椒鹽雞菲力排(飯/麵)」,主食材力挺台灣國產的雞菲力與花東米,皆搭配獲得「台灣米標章」認證的花東優質白米或Q彈麵條。

流蘇盛開歌劇院 邀賞白雪公主、品青韵合唱、聽不結婚女人的音樂劇、觀親密近地

台中歌劇院四月到六月的精彩節目團隊。謝平平攝影
謝平平

四月開始,台中歌劇院除開啟「藝想春天」系列節目,台中歌劇院副總監汪虹表示,還有另外四檔表演即將開始,包括本週末演出的如果兒童劇團《你不知道的白雪公主》、青韵合唱團與斯洛維尼亞的《愛的暴烈與溫柔》。五月,則有五口創意精心打造的《三個不結婚的女人》,台積心築藝術季則在六月推出台法共製的艸雨田舞蹈劇場《親密近地》,讀者可挑選喜愛場次,趕緊購票。

2

趙自強一人分飾五角。謝平平攝影

》你不知道的白雪公主……與煤球

趙自強從最早的「水果奶奶」到成立「如果兒童劇團」,投入兒童節目製作多年,作品溫暖而富有創意,經常逗樂大人、小孩;該團《你不知道的白雪公主》更是膾炙人口的作品,吸引不少企業包場觀看。

童話故事「白雪公主」主角除壞心母后(郎祖筠 飾)、白雪公主(洪嘉鈴 飾)、王子(洪浩倫 飾)、石頭士兵(吳定謙 飾)之外,趙自強在這部作品中新增「煤球」角色——在完美童話故事中不會出現的角色,他談到這個角色的構思,來自對環節細部的推敲。

「你想想,白雪公主平常不做家事,怎麼到了小矮人家,就會煮湯、掃地、洗衣,怎麼做到的?」

鍾欣凌飾演的「煤球」主旨在於讓孩童認知,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故事,「我們都是主角」。該劇演20年來10度重演,依舊牽動親子的嘴角。該作於4月12日演出。

》青韵合唱團合作斯洛維尼亞 Ambrož Čopi

征戰國際各大合唱大賽、根源新竹的青韵合唱團,在《愛的暴烈與溫柔》中,將演唱二首斯洛維尼亞作曲家裘比(Ambrož Čopi)為台灣改編的〈愛之彌撒〉混聲版、擁有中東聲調色彩的〈起來吧!我的愛人、我的佳偶〉,二曲皆為世界首演。

此外,也有裘比愛徒 Federica Lo Pinto〈Soleil(太陽)〉,該團藝術總監張成璞表示,該曲以法國詩人波特萊爾讚頌太陽為起始,繼之引用古印度箴言、義大利詩人、希臘先哲、埃及人等對於太陽的崇敬,語文、意象豐富。

斯洛維尼亞(Slovenia)鄰近阿爾卑斯山,與捷克、匈牙利接壤,人民喜愛唱歌,200萬人口中,有1/4人口擁有合唱經驗,張成璞形容為「合唱的王國」。

從這次演唱的詞曲中也可聽見其先進創作手法,如:大膽的和聲、不同的音堆、獨特的記憶法等,讓人感受到斑斕的色彩,此亦為該團樂於推廣 Ambrož Čopi的原因。

此次演出不只有斯洛維尼亞歌曲,亦有匈牙利、美國、日本、新加坡等作曲家的作品,而新加坡作曲家吳多才的《刺》描述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將是在台首演。

任教於斯洛維尼亞的盧比安納音樂院的 Ambrož Čopi 將於六月在台北場指揮《愛的暴烈與溫柔》,台中歌劇院場次則在4月27日演出,屆時東海大學校友合唱團中部團也將聯合演出。

1

五口創意改編超人氣漫畫《三個不結婚的女人》,製作人孫明恩描述9位演員各有特色。謝平平攝影

》五口創意如何打造「三個不結婚的女人」

台灣漫畫家日下棗的超人氣都會愛情喜劇《三個不結婚的女人》終於搬上大舞台了!

從網路連載到發行單行本、進入第五刷,Instagram突破10萬粉絲,都可見年輕世代喜愛的程度!

該劇核心「與其將就婚姻,倒不如過上講究的生活」描寫的正是現代年輕族群的心聲。五口創意去年將其改編為音樂劇,找來趙逸嵐(小8)、吳知豫、康雅婷演出劇中個性鮮明的王家三姐妹。

製作人孫明恩表示,選角首重演員形象吻合漫畫原著的設定,而多位演員對自己要求也很高,不斷詢問作者日下棗,自己功課是否做足?小8也在今年二月、CORNER MAX演出之前,即特意將髮色漂為白金色,維持至今,吳知豫、康雅婷都力求精準還原漫畫角色形象。

孫明恩表示,從去年起,就透過讀劇音樂會、Showcase進行角色、劇情的打磨,「觀眾會覺得除了外型,演員也很像原著角色,是因為演員很努力把角色吃到骨子裡。」

而該劇並非鼓吹大家不結婚,此次新創角色陳立強(台中場:蕭東意 飾)將會在劇中與夢娜(Youtuber「到處都是瘋女人」Apple 飾)籌備婚禮,也代表了另種選擇。

相較於五口創意在2022年全新製作的《SC驚釀小酒館》,《三個不結婚的女人》開發經市場驗證的IP多元性,擔任導演的A劇團團長孫自怡(不點)也是該部作品的粉絲。

孫明恩表示,改編漫畫作品也需要突破,除維持原著角色設定之外,漫畫與音樂劇的發展節奏、時序並不相同,需另外創作需要的衝突、戲劇張力;也因此,編劇王詩淳將故事發展時序延後二年,讓角色可以加入社會化的情節,創造爆點。

五口創意擅長製作年輕口味的作品,媒體經營與行銷也著重在Instagram與Threads,並推出周邊商品,選角更橫跨不同領域,以打破藝文與非藝文觀眾的領域,「我們期待每個作品都能把不同的觀眾群帶入劇場。」而最後觀眾是否留在劇場,他則認為是團隊的重責大任。

《三個不結婚的女人》將在端午假期(5月29日至6月1日)在台中歌劇院演出。

》2025 台積心築藝術季之艸雨田《親密近地》

扎根於新竹的艸雨田舞蹈劇場是脫胎於古典舞的劇團,今年推出與寮裔法籍知名編舞家康詹拉(Ole Khamchanla)合作的第一齣臺法共製《親密近地》舞蹈作品,聚焦於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

王羽靖表示,疫情期間,人與人的距離遙遠,反思那段無法靠近的經歷,人們該如何找尋擁抱?因而有了這部作品,歷經二年籌備,將於6月13至15日在小劇場演出,讓觀眾一窺西方當代舞蹈與東方傳統舞蹈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