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鈞攜手大師張德昌設計「坐忘山」 台中 14 期開工

元鈞建設新案「坐忘山」2022年12月3日舉行動土典禮,預計2027年左右交屋,右二為該公司總經理王如忠。謝平平攝影
謝平平

台中最後一塊鑽石地「中央公園」的周遭有諸多重大建設,加上低建蔽率、高綠覆率,豪宅建商清一色看好周邊 14 期重劃區將成下一代生活新指標。元鈞建設插旗該處達 1,444 坪,總經理王如忠邀請豪宅御用建築大師張德昌操刀設計,新案「坐忘山」為均質三房,買家多為醫生、上市櫃企業主,2022 年 12 月 3 日開工,預計 2027 年前後交屋。

「坐忘山」周遭公園綠地多,位置條件優越,王如忠透露,原本要下手購入另一塊地,但開車經過「坐忘山」基地時,發現周遭有許多年輕家庭在運動,活力十足,他深受吸引,當下決定改買「坐忘山」基地,「我比較晚進來,土地價格當然開高一點。」

他說,該案雖然利潤不高,但價格漂亮,除了銷售團隊經驗豐富,張德昌的名聲也不容小覷,現場每週都有成交,除醫生、家族二代置產、上市櫃企業主,也有買方特地因為張德昌之名而成為準住戶。張德昌出身美術世家,但極少與業界往來,此次的作品眾所期待。

海悅廣告主委宋子顥表示,該案最令人印象深刻除千坪基地僅有一棟超高層大樓,綠蔭滿庭,外觀設計富有線條韻律感,低調又隱含貴氣,是當今顯富、隱富家族都很喜歡的設計。

「坐忘山」的設計手法也加入現代趨勢,例如複層式露台讓各戶就近就有景觀;室內格局與動線配置實用性高,視野開闊,陽光延伸進室內,造就無可取代的稀缺優勢。

公設包括自然系花園、清新水池,後院則有 25 公尺長的露天泳池,並設計有草坡,相當符合核心家庭的生活方式。地下停車場擁有第二大廳,停車動線設計十分方便,海悅廣告專案經理陳偉昌表示,該案地下停車場設計特殊之處在於「讓住戶一次就能停好車」,車位價格則介於 170 至 210 萬,每戶可配 2 至 3 個車位。

「坐忘山」總銷 30 億,今年3月公開,目前銷售破七成,預計年前可達八成。

3 圖說:元鈞建設「坐忘山」基地超過千坪,為地上 22 樓、地下 3 樓的大樓建築, 84 戶皆三面採光、面向公園。業者提供

 

搶救全球供應鏈!Gartner 推薦八大AI專家 助力永續企業發展

MoBagel共同創辦人鍾哲民認為,唯有以永續為本的人工智慧,才能引領企業達到共創共治,朝ESG目標邁進。MoBagel行動貝果提供
編輯部

面對全球通膨、運費、物價指數飆漲等問題,各國企業均紛紛投入 AI 運用,維持供應鏈同時兼顧永續發展目標。國際權威 IT 研究機構及顧問公司 Gartner,針對 “Hype Cycle for Sustainability 2022” 所做研究調查顯示,ESG(Environment, Society, Governance)議題近年受到全球關注,環境永續發展已成為社會、經濟及企業主必須重視的課題;報告中亦點出多家國內外 AI 人工智慧供應商,當中包含 Amazon、FAIRLY AI、Iguazio、MathWorks、Microsoft、MoBagel、SAS 及 Windward 等,八家最具代表性,且具備有協助企業長期發展永續經營之特性。

Gartner 該份研究調查點出企業利用 AI 實踐永續面臨的五大難題:真正能產品化 AI 的專家很稀少、落地應用難、缺乏優質的數據與制度、依賴科技而無人負責並且忽略以人為本的決定因素。MoBagel 也指出,過往服務企業轉型時,雖然 AI 技術能實現到不同產業上,但並非每一項產業都應用順暢。原因就在於企業忽略人的重要性,單純採用 AI 改變工作形式或取代某些人的工作,導致執行人員對使用 AI 非常抗拒。

為達到企業永續發展之目標,Gartner 認為以人為本的 AI 才是唯一解方,且應具備幾個特性:「兼顧模型表現與使用者進而產生商業價值」、「具可解釋性」、「可大量複製改善組織流程」、「由專業、AI 專家、業務團隊所共同制定」及「符合道德原則、無偏見」。 專門提供多家企業 No-code AI 服務的 MoBagel 行動貝果,協助製造、零售、電信、醫療等超過上千家企業數位轉型,尤其兩大產品 Decanter AI 與 8ndpoint 優勢,讓企業能快速建構人工智慧驅動的數位解決方案,不僅促進永續發展目標、改善業務運營、優化流程,進而延伸到監控、預測等各方面,直接反應在減少碳足跡及降低材料風險管理成效上。

尤其像疫情期間製造業深受影響,國際運價在短短兩年內飆漲十倍,名列世界 500 強企業的醫療集團,面臨高風險、高運費、高庫存負擔的問題,藉由 MoBagel 行動貝果的 AI 應用大大降低供應鏈的斷鏈衝擊,維繫全球物流順暢並兼顧企業永續發展。正如 Gartner 報告中所認為,加速創建專門的 AI 模型,應用於模型的開發和訓練,並部署到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中,能有效準確預測和決策,為企業帶來收益,為社會及環境創造實質及正面回饋。MoBagel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鍾哲民亦表示,「唯有以企業實現永續、以人為本的 AI,才能讓 AI 是可以共創、共治的,不是一個資料科學家或數據團隊的事,而是整個企業、社會、環境一起來制定 AI 該怎麼應用、解決什麼問題。」

康熙心中的「世界大同」:避暑山莊的地位

▲避暑山莊全圖,從麗正門進入後,依序為澹泊敬誠殿、煙波致爽殿、雲山勝地樓等。
第240期
文⊙謝平平 圖版提供⊙國立故宮博物院

清朝「康乾盛世」是指康熙、雍正及乾隆皇帝在位的近一百二十年間,外侮難犯、經濟富庶、戲曲文藝活動繁盛,與西人交流頻仍,其中,康熙的遠見功不可沒。國立故宮博物院近期展出的「避暑山莊」完整呈現了其思想脈絡。這座皇家園林不僅是清朝第二政治中心,也是滿、蒙、藏交流的重要所在地,最重要的,這是康熙戮力維繫八旗善戰的對策,康熙這位皇帝不僅親自率軍親征,更建立圍場,相互競技,紀律嚴整如同作戰,因此所謂的「避暑山莊」在康熙時代發揮了多面向功用。

 

康熙皇帝為避暑山莊作〈御製避暑山莊詩〉。

▲康熙皇帝為避暑山莊作〈御製避暑山莊詩〉。

 

清初不平靜 南亂北烽煙

明末,吳三桂大開山海關,引清兵攻打李自成,但同時也加速了明朝覆亡,八旗軍隊鐵騎橫掃中原大地。清兵入關十七年後,順治因罹患天花過世,由年僅八歲的康熙即位,十四歲親政,他年紀雖小,但看得相當遠、有定見。

清軍入關時,對東南鞭長莫及,因此順治時代的政策為「以漢制漢」,但仍注意三藩不得專權,以免勢力擴大,但三藩擁有自己的軍隊、自行選官,使用的是清朝國帑,且輔政大臣仍放任三藩發展勢力。

康熙遂以計拿下橫行朝廷的輔政大臣鼇拜;再針對政治幾乎獨立自主的三藩進行削藩,自然引起三藩不滿,吳三桂率先造反,聲勢浩大。

此時的大清局勢仍有變數,三藩之亂起勢凶猛,江南幾乎淪陷;此外,南方尚有明鄭之挾,北有蒙古準噶爾部、沙俄之犯。為鞏固地位,廿四歲的康熙親率八旗,在北方塞外與蒙古王公舉行行圍,以展現清朝實力。

蒙古與女真自明朝開始時戰時和,雙方互有聯姻;大清建立後,控制天山南北路的漠南察哈爾、漠北噶爾丹相繼反叛,又與沙俄共同反清,是清朝心頭大患。在平定三藩過程中,康熙發現南方氣候宜人,八旗子弟入關已久,難似入關前的驍勇善戰,「一人受傷,十數人扶擁送回,規避不前。」因此特意尋找可興築固定射獵之處,作為未來訓練場合。

 

清‧張宗蒼〈避暑山莊三十六景圖—烟波致爽〉。

▲清‧張宗蒼〈避暑山莊三十六景圖—烟波致爽〉。

 

木蘭圍場的建立

康熙不到三十歲,已御駕親征多次,他認為凡事都要先做準備,承平之時,更不能鬆懈,尤其是軍備。經過多次射獵的考察,選定熱河承德的一處草原,作為狩獵場所,即是木蘭圍場。其周長約六百五十公里,面積達一萬五千平方公里,共分為七十二個小型圍場,年年輪替,不至於對某一處的動物趕盡殺絕。

康熙帶領秋獼(秋天打獵)少則千人,多則萬人,規矩森嚴,各旗有自己的位置,聽取號令,統一速度,不可逗留、遲疑,習武兼有「行軍」之實。除了打獵,還有賽馬、摔跤、比武等活動,康熙甚至親赴蒙古部盟,觀看騎術、摔跤等,活動規模盛大。

避暑山莊的興建

木蘭秋獼從此成了清室家規,乾隆、嘉慶、咸豐也年年舉行,前後大約二十天。皇帝出行之時,沿途也有一些行宮,可供避雨或是休息整補,避暑山莊(熱河行宮)是最完整的一座。這座行宮的地理位置特別,地勢渾然天成,景色絕佳,「風清夏爽,宜人調養之功。」康熙十分滿意。

避暑山莊在康熙四十九歲時,開始興建,說是山莊,更像園林,建築物不多,更多的部分是森林、湖泊、山區以及遠處的外八廟──為其他民族所興建的廟宇,可收攏外族之心。此後,每年的五至九月之間,皇帝就帶著后妃、大臣、貴族以及八旗子弟,前往避暑山莊,並進行秋獵行圍。

蒙古王公因忌憚天花疫情,不入京城,康熙、乾隆便在此接見他們,此外,還有許多外國使節也是在此覲見皇帝。

 

避暑山莊三十六景之一的澹泊敬誠殿,是重大慶典、外交活動處所。

▲避暑山莊三十六景之一的澹泊敬誠殿,是重大慶典、外交活動處所。

 

避暑山莊七十二景

中國園林講山景水色、亭台樓閣,一轉角就是一景,身為皇家園林的避暑山莊更是如此。

康熙皇帝賦予避暑山莊「三十六景」,如澹泊敬誠(重大慶典、外交活動處所)、萬壑松風(批閱奏章、面見官吏處所)、煙波致爽(帝王的寢殿)等,除了寫下〈避暑山莊詩〉,還令宮廷畫家配圖、或製成版畫與銅版畫,如冷枚〈避暑山莊圖〉、義大利傳教士馬國賢〈熱河三十六景圖〉等,送給親王、貝勒等貴冑。

乾隆自稱「十全老人」,不只屢戰屢勝,對書畫器物也相當在行,最重要的是,他非常幸運,外患頻仍之時,爺爺康熙皇帝已幫他打下堅實基礎,使他即位之時,國富民強,國庫滿盈;他的兒子嘉慶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萬樹園〉是乾隆皇帝欽定的三十六景之一。

▲〈萬樹園〉是乾隆皇帝欽定的三十六景之一。

 

康熙自訂的三十六景之外,乾隆又將澹泊敬誠殿的建築改為楠木,另新增三十六景,如:麗正門、萬樹園、松鶴齋、青雀舫、如意湖等,無一不精美;還有不在三十六景之內的文園獅子林,處處出奇。

 

土爾扈特汗贈送乾隆皇帝西式餐具。

▲土爾扈特汗贈送乾隆皇帝西式餐具。

 

如逢壽誕,各類活動更是令人眼花瞭亂,英國特使馬戞爾尼、韓國使節趙鼎鎮都曾記載過令他們大開眼界的各式活動、園林、建築。乾隆經常在其中的萬樹園宴請國外使節、蒙藏王宮使節,進行雜戲、跳舞、走繩、刀劍等表演,還有驚人的煙火晚會,英國特使馬戞爾尼就曾在記述中談到自己的瞠目結舌。

 

「避暑山莊」完工後,由康熙皇帝親自題字。

▲「避暑山莊」完工後,由康熙皇帝親自題字。

 

就在乾隆高高興興的在避暑山莊度過誕辰大壽時,歐洲已經發生了工業革命、法國大革命,新的世界即將到來。嘉慶、道光之後,中國幾乎屢戰屢敗,清朝每況愈下。

此外,許多人提到「避暑山莊」的「避」字在「辛」處多了一橫,是天下第一錯字,此匾由康熙親題,他是一位每有錯字就責令更改的皇帝,那為什麼會「寫錯」呢?其實,他是引用了漢唐時期的寫法,並不是錯字喔。

 

 

「避暑山莊:清帝國多元統治的縮影」特展

時間:2022年9月24日起至2023年2月5日

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第一展覽區,103、104室。

《無人生還》 誰有權替神彰顯人間正義?

▲人間有律法維繫正義,逃過法律制裁者,自有天理昭彰之日。Adobe Stock
第240期
雲玥

英國廣播公司(BBC)2015年製播的劇集《無人生還》(And Then There Were None),是一部只有三集的迷你影集,該影集又名《一個都不留》,或譯《十個小印第安人》、《童謠謀殺案》、《孤島十命》等。影片改編自著名英國偵探小說家阿嘉莎‧克利斯蒂(Agatha Christie)的作品《十個小印第安人》(Ten Little Indians),她的其他著名小說(且拍成電影)包括《東方快車謀殺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尼羅河謀殺案》(Death on the Nile),是公認的「偵探小說女王」(Queen of Crime)。

雖然從片名《無人生還》就可以推斷出最終結局,但如何推展到那一步,以及這一場精心設計的殺戮目的為何?觀眾不免在懸疑的情節與驚悚的場景中屏息以待,意欲一探究竟。

 

BBC劇集《無人生還》改編自阿嘉莎‧克利斯蒂的作品《十個小印第安人》,她是公認的「偵探小說女王」。Getty Images

▲BBC劇集《無人生還》改編自阿嘉莎‧克利斯蒂的作品《十個小印第安人》,她是公認的「偵探小說女王」。Getty Images

 

荒島上的聚會

影片從一名女子的視角開展,之後是八個素不相識的人分別接到署名「歐文夫婦」(U.N. Owen)的邀請函,每個人受邀的理由不盡相同,但都有令他們不得不接受的理由,或為利、或為了玩樂、或為了某個任務等。薇拉‧伊莉莎白‧克雷索恩(Vera Elizabeth Claythorne)則是受僱為祕書,並先支付了薪資,她與其他人先後來到德文(Devon)郡海岸的士兵島(Soldier Island)上。

除了薇拉,其餘七人分別是宗教狂熱的單身婦人艾蜜莉‧布朗特(Emily Brent)、酗酒的阿姆斯壯醫生(Doctor Armstrong)、退休法官沃格雷夫(Justice Wargrave)、紈褲子弟安東尼(Anthony Marston)、退休警官布洛爾(Detective Sergeant Blore)、傭兵隆巴德(Philip Lombard)、一戰退休將領麥克亞瑟(General MacArthur)。

這八個看起來毫無關聯的人來到島上後,首先見到的是前來歡迎的管家羅傑斯夫婦(Mr. & Ms.Rogers),兩人形貌不佳且一身黑衣,猶如喪禮上的打扮,加上先前管家太太拋肉餵鷹的行為,令人毛骨悚然,不知屠刀何時揮向眾人?

島上矗立著一幢白色的建築物,眾人隨著管家夫婦前往,而擺渡者只願將行李帶到途中,並說,支付的錢只夠走到這裡,放下行李後轉身便走,之後是不懷好意地看著眾人的背影。導演透過每一個畫面引導觀眾猜測與推論,不安從一開始便瀰漫在整個島上,處處透著詭異、懸疑與恐怖。

進到房子後,主人歐文夫婦遲遲未現身,管家夫婦引導每個人到各自的房間,並準備餐食。所有人進到自己的房間後,均發現牆上掛著一首兒歌:

十個小戰士去吃飯;

Ten little soldier boys went out to dine;

一個嗆死,剩九個。

One choked his little self and then there were nine.

九個小戰士熬大夜

Nine little soldier boys sat up very late;

一個睡不醒,剩八個。

One overslept himself and then there were eight.

八個小戰士遊德文郡;

Eight little soldier boys traveling in Devon;

一個留下,剩七個。

One said he'd stay there and then there were seven.

七個小戰士砍樹枝;

Seven little soldier boys chopping up sticks;

一個砍死自己,剩六個。

One chopped himself in halves and then there were six.

六個小戰士玩蜂箱;

Six little soldier boys playing with a hive;

一個螫死,剩五個。

A bumblebee stung one and then there were five.

五個小戰士打官司;

Five little soldier going in for law; 

一個進了法院,剩四個。

One got into Chancery and then there were four.

四個小戰士出海去;

Four little soldier boys going out to sea;

燻青魚吞了人,剩三個。

A red herring swallowed one and then there were three.

三個小戰士上動物園;

Three little soldier boys walking in the zoo;

大熊抓去一人,剩兩個。

A big bear hugged one and then there were two.

兩個小戰士曬太陽;

Two little soldier boys sitting in the sun;

晒焦一個,剩一個。

One got frizzled up and then there was one.

獨留一個小戰士;

One little soldier boy left all alone;

吊死了自己,一個都不留。

He went out and hanged himself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儘管不祥,畢竟是一首無傷大雅的童謠,加上島名叫「士兵島」,也就不足為奇,眾人也沒怎麼警覺,緊接著所有人聚到宴客廳,桌上豎立著10個小瓷人。

不為人知的謀殺指控

管家太太準備著眾人的晚餐,儘管只有她一人,晚宴準時開席,眾人一邊享受著美味的餐點,一邊閒話家常,正當大家準備享用飯後甜點與咖啡時,突然傳出廣播聲,指控在場的所有人犯了謀殺罪,且具名所殺何人,並在最後宣稱:「庭下犯人,你們是否認罪?」

原來,這素昧平生的10個人(連同管家夫婦),身上都背著人命,只是逃過了法律制裁。如今,有人要替天行道,設下此局,這是一場鴻門宴,等待的是眾人的死亡,他們將猶如待宰的羔羊,在設好的局中坐以待斃,一個個死去。

所有人驚慌失措,循聲來到聲音發出的地點,卻只發現一台留聲機,正播放著一張寫著「絕唱」(天鵝之歌,Swan Song)的黑膠唱片。根據希臘故事的傳說,天鵝不輕易發出叫聲,唯有在死前才會引吭高歌,歌聲哀戚、動人,因此Swan Song又隱含告別曲、最後作品的意思。

這下子,所有人都無法淡定了,他們質問管家,管家羅傑斯說他只是聽命行事,如果自己事先知道唱片裡的內容,也不會接下這個活。眾人紛紛說唱片裡的指控子虛烏有,自己並沒有幹什麼謀殺之事,只有隆巴德對自己的指控直言不諱,他曾在非洲殺害了當地的21名土著,並心知肚明有朝一日一定會遭到報應。

就在大家激動地你一言、我一語時,紈褲子弟安東尼突然噎到了,倒地後三兩下便吐血身亡,童謠的第一句話應驗了。安東尼被控謀殺約翰與露西,而他甚至不知道這兩人是誰,後來才想起來,是他無意中撞死的兩名孩童。

隔天清晨,管家太太被發現死在床上,童謠第二種死法又應驗了,她被控與丈夫一起殺害了前任的雇主。薇拉則發現原本桌上的瓷人只剩下8個。驚悚的童謠加上消失的小瓷人,預示著這些人將被按照童謠所述的方式逐一殺害,終至無人生還。正如退休法官沃格雷夫所言:「善惡有報。」(Justice came.)

天空晦暗,風雨欲來,眾人在孤島上求助無門,只能靜待屠殺的到來,在惶惶不安的恐懼、無奈、無能為力中,穿插著猶如鬼魅般出現的過往,回憶、悔恨、掩飾,揭示對每個人的指控其來有自,即便他們都否認自己所犯的罪行。

恐慌蔓延,所有人互相猜忌,不知道是島上另有人正在布局,並看著他們的一舉一動,還是在他們中間有一人導演了這一切。影片成功營造了詭譎的氛圍,並在屠戮中逐一展現:島上沒一個是好人,他們罪有應得。真相大白時,觀眾不免發出「原來是他」的感嘆。

誰有權替神彰顯人間正義?

「善惡終有報」是亙古不變的故事主題,但以謀殺的方式結束謀殺者的生命,並營造出有「高人」看著你的一言一行的氛圍,是否就能警醒世人:莫要違背良知而行?

整部影片並沒有交代設局者如何讓這些謀殺發生,只是讓觀眾看到,這些人一個個按照童謠所提到的方式死去。設局者心裡有一桿評定罪惡的秤,這些人的罪行是遞進的:犯了罪而不自知;自知犯了罪,但不承認;自知犯了罪,卻試圖掩蓋。

他們被殺害的先後,也按照罪惡的大小與程度逐一執行,越是罪孽深重的人,被安排在最後殺害,以便讓他在充滿恐懼中煎熬。當死到只剩薇拉、隆巴德,以及退休警官布洛爾三人時,布洛爾甚至以為,他們也已經死亡,且早已在地獄中受苦。

人間有律法維繫正義,逃過法律制裁者,自有天理昭彰之日。影片中設局屠戮者可謂以惡止惡,達到自己心中所認為的正義,名之曰:替天行道。然而,罪孽的深重如何判斷?人世間誰有資格彰顯人間的公理與正義,並決定應該如何彰顯?缺乏教化人心,只有遭到報應的恐懼,終無法消弭人間的罪惡。

不少古老的童謠,看似流傳在孩童間的哼唱,卻往往是精心設計、聳人聽聞的政治或亂世預言,甚或有著令人毛骨悚然的暗黑面,古今中外皆然。

終於見面,傳說中的伊瓜蘇瀑布(二)

▲任何東西掉進惡魔的咽喉,很快就會被消化得無影無蹤。
第240期
文、攝影⊙方世宇
作者來自府城台南,台北醫學大學畢業。大學開始熱衷旅行,從俄羅斯冰箱到埃及烤箱,從伊斯蘭世界到古馬雅文明。不是很在意享受一頓美食、住上豪華旅館,卻執著於多走一步路、多看一眼風景。2016至2017年間,完成為期319天的拉丁美洲、18國旅行;2018年完成為期82天的登山徒步旅程,登上南美洲、非洲及歐洲最高峰,曾造訪世界第一高峰聖母峰,以及第二高峰喬戈里峰基地營。

先前有提過,伊瓜蘇瀑布(Iguazu falls)有30%在巴西側,另外70%則在阿根廷那一側,因此,阿根廷這邊的伊瓜蘇國家公園(Iguazu National Park)能夠遊覽的地方也比較多。主要的路線有三條:惡魔咽喉步道(Garganta del Diablo)、高環線(Circuito Superior)和低環線(Circuito Inferior),另外還有兩條比較長但相對冷門的步道。

 

先搭火車往惡魔咽喉步道去。

▲先搭火車往惡魔咽喉步道去。

 

火車站走出來接著走上惡魔咽喉步道。

▲火車站走出來接著走上惡魔咽喉步道。

 

一路上遊客非常多。

▲一路上遊客非常多。

 

前往惡魔咽喉步道的路牌。

▲前往惡魔咽喉步道的路牌。

 

惡魔的咽喉步道最遠,可以從入口附近搭乘火車,再走超過1公里的河面步道一直到惡魔的咽喉旁邊。從地圖上看來,匯集伊瓜蘇河將近一半流量的惡魔咽喉裂口,幾乎就在兩國的國界線上,但因為阿根廷伊瓜蘇國家公園所建造的河面步道,遠遠比巴西那側的要長、要深,所以以距離而言,在阿根廷這一側能夠從比較近的位置欣賞惡魔的咽喉。

 

走在往惡魔的咽喉棧道上。

▲走在往惡魔的咽喉棧道上。

 

遠遠就看到彌漫的水煙霧。

▲遠遠就看到彌漫的水煙霧。

 

就像一個大平台,中間整個凹陷下去的,就是惡魔的咽喉。

▲就像一個大平台,中間整個凹陷下去的,就是惡魔的咽喉。

 

不管如何,兩個國家的伊瓜蘇瀑布都相當有看頭,阿根廷較高、較上游、較近,巴西則較低、較廣。跟我先前去巴西那一側一樣,好像越靠近惡魔咽喉,雨勢就會越大,走到惡魔咽喉的旁邊時,天上降下的雨水跟瀑布激起的河水一樣強烈,根本分不清楚水是從哪裡來。

如果沒濕透,你就不算來過伊瓜蘇!

香噴噴 炊飯料理

▲「炊飯」是輕鬆方便、又能滿足脾胃的料理,將米與各種食材一起悶煮,因做法簡單又被稱作「懶人料理」。Adobe Stock
第240期
文、圖☉愈粼粼
「炊飯」是輕鬆方便、又能滿足脾胃的料理,備妥材料、簡單調味,接著全部放到鍋子裡,用電鍋細細燜煮。片刻後,騰騰炊煙中,四溢的米香結合食材煮透的濃郁香氣,聞著就心生期待,咕嚕嚕地飢腸轆轆呢!

「炊飯」是輕鬆方便、又能滿足脾胃的料理,將米與各種食材一起悶煮,因做法簡單又被稱作「懶人料理」。一般會選用電鍋或電子鍋來進行烹調,作法上只要將食材初步處理、簡單調味,接著全部放到鍋子裡,按下電鍋按鈕,等待烹煮完成即可享用。

在加熱炊煮的過程中,食材的風味滲入米粒,與澱粉結合迸發的香醇風味,是炊飯料理的一大亮點。隨著不同的食材相互搭配,也為米飯增添了多重的咀嚼口感。當炊飯快要燜煮完成時,從電鍋中冒出的騰騰炊煙,四溢的米香與食材煮透的濃郁香氣交融,聞著就心生期待,肚子也跟著咕嚕嚕地叫了起來,引發飢腸轆轆的食慾!

是不是光想想就垂涎?以下就介紹四款風味特色鮮明、食材也容易取得的炊飯食譜,一起享用吧!

 

塔香番茄炊飯。

▲塔香番茄炊飯。

 

塔香番茄炊飯

「塔香番茄炊飯」製作上使用了三樣風味鮮明的食材──番茄、檸檬、九層塔,讓米飯嚐得到番茄自然的鮮甜與檸檬的酸爽,再襯上九層塔的濃烈香氣,是一款能夠激起食慾、味覺層次豐富的食譜。

食材

米………2杯

番茄………2~3顆(亦可使用小番茄)

檸檬………半顆~1顆

豬絞肉………150公克

九層塔………適量

調味料

XO醬………少許

黑胡椒粒………少許

鹽………少許

作法

1.番茄切丁,九層塔切碎;檸檬對半切後,取出檸檬汁備用。

2.將洗好的米放入電鍋內鍋,因番茄烹煮時會出水,所以加入的水量要比平時煮飯時的標準水量再少一些。

3.在內鍋中加入適量鹽、XO醬與黑胡椒粒,攪拌均勻。

4.將步驟1之食材與豬絞肉一同放入內鍋,外鍋倒入1杯水,按下電鍋開關開始烹煮。

5.待電鍋開關跳起,繼續燜煮5~10分鐘即可享用。

 

南瓜雞肉炊飯。

▲南瓜雞肉炊飯。

 

南瓜雞肉炊飯

台灣四季都有南瓜產出,橙黃色的肉質香甜鬆軟,又富含β胡蘿蔔素,是兼具營養與美味的優良食材。然而許多人都有這樣的困擾:除了煮湯之外,南瓜還能怎麼料理?

其實南瓜與米飯在風味上非常相合,將兩者一起烹煮,把南瓜甜美的滋味滲入粒粒米飯中,再搭配軟嫩的雞里肌肉,讓柔軟的口感一路在舌尖綿延。畫龍點睛地加上薑末調味,紓解南瓜的甜膩,是一道暖心的料理。

食材

米………2杯

南瓜………1/4顆~半顆

雞里肌肉………200公克

薑………適量

調味料

鰹魚粉………少許

白芝麻………少許

黑胡椒粒………少許

鹽………少許

作法

1.將南瓜與雞里肌肉切丁,薑切細末。

2.將洗好的米放入電鍋內鍋,加入比平時煮飯更少的水量。

3.在內鍋中加入適量鹽、鰹魚粉與黑胡椒粒,攪拌均勻。

4.將步驟1之食材放入內鍋,外鍋倒入1杯水,按下電鍋開關開始烹煮。

5.待電鍋開關跳起,燜煮5~10分鐘後取出炊飯,撒上白芝麻粒即完成。

 

香辣鮪魚炊飯。

▲香辣鮪魚炊飯。

 

香辣鮪魚炊飯

當冰箱中缺乏食材,罐頭便是很不錯的應急食品,利用唾手可得的鮪魚罐頭,也能輕鬆煮出佳餚!將水煮鮪魚用辣椒醬、蒜頭、蔥花調味,與米飯一同烹煮,香辣的風味結合澱粉,簡簡單單就能吃掉一碗飯!

食材

米………2杯

水煮鮪魚罐頭………1罐

辣椒………1~2根

蔥………適量

蒜頭………適量

調味料

沙拉油………少許

鹽………少許

黑胡椒粒………少許

辣椒醬………少許

作法

1.蔥切蔥花,蒜頭切末,辣椒去籽切絲後熱鍋炒香。

2.取一容器,將水煮鮪魚罐頭倒入,湯汁不要倒入。並與炒香之蔥花、蒜頭、辣椒絲混和均勻,再以辣椒醬酌以調味。

3.將洗好的米放入電鍋內鍋,依平時煮飯的標準加入適當水量。

4.在內鍋中加入適量鹽、黑胡椒粒與少許沙拉油,攪拌均勻。

5.將步驟2之食材放入內鍋,外鍋倒入1杯水,按下電鍋開關開始烹煮。

6.待電鍋開關跳起,燜煮5~10分鐘後即可享用。

 

青江菜炊飯。

▲青江菜炊飯。

 

青江菜炊飯

將米飯與豬肉片用醬油、素蠔油調味,再拌入口感清脆的青江菜,做成鹹鹹甜甜的醬油炊飯,味道上既古早又樸實,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是在某個嘴饞的夜晚,令人想起的懷念滋味。

食材

米………2杯

青江菜………3~4棵

豬里肌肉片………230公克

薑………適量

調味料

素蠔油………少許

醬油………少許

鹽………少許

作法

1.青江菜切段,並稍微清炒後備用。

2.薑切絲,豬里肌肉片切段。想要更能嚐到油脂香氣的人,可以改用豬五花肉片。

3.洗好的米放入電鍋內鍋,依平時煮飯的標準加入適當水量。

4.在內鍋中加入適量鹽,再放入醬油與素蠔油,攪拌均勻。

5.將步驟2之食材放入內鍋,外鍋倒入1杯水,按下電鍋開關開始烹煮。

6.待電鍋開關跳起,燜煮5~10分鐘後取出炊飯,並拌入步驟1之青江菜,即可享用。

「共同富裕」與「疫情封控」澆熄中國雙11熱潮

▲2020年11月12日凌晨,天貓全球購物節媒體中顯示光棍節購物節結束時的銷售總額。Getty Images
第240期
金雨森

受到中共「共同富裕」政策和「疫情封控」影響,「雙11」本該是年度最狂歡的購物節慶,今年卻顯得十分低調,不僅電商停止舉辦促銷晚會、取消公布總成交額,民眾購買量也顯著下滑,「雙11」更沒登上關鍵字熱搜榜。

阿里巴巴首度取消晚會表演

「雙11」是中國最大網購節,由光棍節衍伸並經電商推動而來。以往每年中國知名大型電商天貓(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都會投入大量宣傳、活動和優惠來炒熱買氣,成交量年年增高,連帶影響台灣也發展推動雙11限時促銷活動。

天貓舉辦的「雙11狂歡夜」是每年的重頭戲,曾邀請許多當紅明星如李榮浩、華晨宇、吳亦凡、肖戰、易祥千璽等獻聲,2019年晚會壓軸更是請到美國知名歌手泰勒斯(Taylor Swift)連唱三首新歌,陣容十分強大。但是今年電商平台卻突然變調,採靜悄悄的低調宣傳,也不再和電視台合作舉辦晚會表演,態度相當保守。

今年雙11特賣結束後,天貓、京東都不公布總成交額,天貓只有表示今年交易規模與去年持平,京東則稱今年創新紀錄,零售購物使用者數有增長。雙11自2009年開始至去年為止,電商平台都會公布總成交額,且各家都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2021年天貓雙11總成交額達到5,403億人民幣,京東則創下3,491億人民幣。

中國雙11當日包裹量下滑20%

不只電商停止炒熱買氣,民眾對雙11似乎也不再熱衷,不僅網路關鍵字搜尋榜見不到雙11,購買量也較去年減少。根據中國國家郵政局公布資料,2022年11月1日至11日,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快遞包裹42.72億件,雙11當天共處理快遞包裹5.52億件。去年雙11期間(11月1日至16日),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共攬收快遞包裹68億件,雙11當日有6.96億件,而且是創新高數字。單就雙11當日包裹量來比較,今年雙11包裹量比去年減少20.69%,足見買氣確實「退燒」不少。

台灣買氣熱 超商包裹堆成山

受到中國景氣低迷影響,台灣在雙11之前也在猜測今年買氣是否會削弱,結果卻恰恰相反。據《科技新報》(TechNews)報導,台灣電商龍頭momo購物網成交量再飆新高,在開賣第一個小時業績即創下年成長45%、日均業績42倍;PChome 24h購物網則從10月24日至雙11前一天,業績相較去年同期成長25%;LINE購物在11月10日晚間推出的2小時限定加碼,業績較去年同期成長近50%,熱銷產品前五大分別為通訊、食品保健、筆電、家電及數位周邊。

不少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料公社」貼文分享超商塞滿網購包裹的照片,網友稱「雙11之後的小7現場……看起來大家都拼了……我只有買1單在小7,另外6單在萊爾富。」「看來大家還是擋不住雙11免運等活動的誘惑,默默地掏錢買了,我們家這裡新來的小妹妹店員被震撼教育……」網友回應:「……嘴上說不買,手倒還是挺誠實的。」「超商店員真的應該要加薪……雙11這週上班的都應該要給雙倍薪水。」還有超商遭「包裹海」淹沒,民眾網購的包裹多到放不進櫃子,只能堆疊在走道上,堆到比架子還高,客人根本無法走動。

「共同富裕」政策下人人自危

《路透社》指出,中國電商低調宣傳雙11,是因為習近平持續加大力道推動「共同富裕」的關係,並稱該政策目標是要消除貧富差距,以及打擊過度(消費)行為。該政策由習近平自去(2021)年8月提出,被外界認為是中共開始要搜刮富人的錢袋,檯面上說是為了縮減貧富差距,實際上是中共沒錢了,要割富人的羊毛了。

政策一提出後,科技公司馬上「繳庫」,阿里巴巴承諾向慈善事業「投資」1,000億元人民幣,中國科技巨頭騰訊宣布「投資共同富裕專項計畫」500億人民幣;電商拼多多投資農業發展100億人民幣。

與共同富裕政策同時推動的,還包括中共整肅演藝圈的「劣跡令」,如今年9月明星李易峰因多次嫖娼被北京警察局拘留,演藝活動中止;藝人鄧倫3月因偷逃稅遭上海市稅務局處罰,追繳1.06億元人民幣,並封禁其社交帳號。

賣商品的直播主也遭殃,2021年12月擁有微博1,880萬粉絲的中國直播帶貨網紅薇婭被揭偷逃稅,補繳稅款並處罰款共計13.41億人民幣;中國「直播一哥」李佳琦今年因在六四前夕端出「坦克蛋糕」,直播遭中斷並在消失超過百日後才復出。在這樣的氛圍下,加上疫情封城、封控限制,恐怕也是電商不敢邀請明星舉辦大型表演活動的主因之一。

 

中共一手拿著鐮刀收割富人口袋,一手掐著全國民眾在疫情封口上,在這種民不聊生的人為災難情況下,經濟當然不好。Getty Images

▲中共一手拿著鐮刀收割富人口袋,一手掐著全國民眾在疫情封口上,在這種民不聊生的人為災難情況下,經濟當然不好。Getty Images

 

中共操縱媒體輿論 掩蓋雙11低迷真相

中國媒體受到中共箝制言論自由,雙11相關報導幾乎一面倒的都在評論消費主義,批評電商促銷是陷阱、促銷活動太多,鼓勵民眾購物應該要理性等言論,顯得特別奇怪。背後很可能是中共官方在操縱輿論,要將問題從共同富裕政策及疫情封控,導向是電商、民眾及消費主義的問題。

有些中國媒體標題下得聳動,《快科技》新聞標題〈專家雙十一解析購物成癮根源:都是商家刻意營造 中圈套了〉直接批評商家,文中表示「這都是商家利用了消費者的各種心理漏洞,刻意營造的購物氛圍,會讓你覺得這個時候不買就虧了」,並稱如果出現購物後短暫的愉悅和購買後的自責現象,就是購物成癮障礙,還很誇張地建議讀者盡快就醫評估。

有些媒體又或是把矛頭轉向買方問題,《新浪財經》報導〈年輕人為什麼拋棄了雙十一?〉強調年輕人想過精簡生活,選擇不買東西和理智購物,並引述參加網路「不要買─消費主義逆行者」的網友的話,稱:「雙十一不配從我兜裡掏錢。」「錢是我拿生命能量換來的,我覺得那些東西配不上我的生命能量,比起物質,我更愛自己。」另一家媒體《第一財經》報導〈今年雙十一為何「靜下來了」〉則稱,有民眾比價時發現,雙11價格沒有比9月活動價優惠,因此讓她「不再執著雙十一」。

還有《每日經濟新聞》的〈雙十一晚會消亡史〉報導引述艾媒諮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的話表示,辦一場大晚會「不值得」,稱背後因素是消費者的消費習慣變遷,「消費進入存量時代和物質高度豐富時代,很多用戶不再只選擇雙十一來購物。」

正所謂欲蓋彌彰,中共一手拿著鐮刀收割富人口袋,一手掐著全國民眾在疫情封口上,在這種民不聊生的人為災難情況下,經濟當然不好,媒體還荒腔走板的高談闊論「理性消費」,完全服膺執政體系的審查。艾媒諮詢CEO或許說對一件事,未來可能真的再也看不到雙11晚會表演了。

中國為何突然爆發大規模反封控抗議?

▲中國抗議者2022年11月28日在北京高喊口號抗議嚴格的「清零封控」。Getty Images
第240期
唐柏橋(六四事件入獄後流亡美國之中國異議人士)

近日中國各地,尤其是鄭州、烏魯木齊、廣州、上海、北京、天津、重慶等大城市,同時爆發了大規模反封控抗議。這是自「六四」鎮壓以來中國最大規模的一次全國性群體抗議事件,很可能進一步延燒並最終改變整個時局,值得所有人高度關注和支持。

兩年前我曾經發過這樣一則推文:中國是最早爆發疫情的國家,也會是最後結束疫情的國家。當時應該沒有幾個人相信。現在事實證明,我的這一預測不幸言中。

從表面上看,兩年前大多數國家疫情都比中國嚴重,尤其美國被視為世界上疫情最嚴重的國度。而當時中共宣稱零感染,並將自己打扮成世界上防疫最成功的國家。很多中國人不惜購買天價機票爭先恐後回國。我當時極為感嘆,既為他們感到擔憂,又為他們感到悲哀,因為這是他們在往火坑裡跳!如今中共又突然聲稱疫情非常嚴重,需要「動態清零」。一夜之間從最好變成最壞,期間連一個過渡期都沒有。現在那些被騙回國的人肯定後悔莫及。很多人想再「潤」出去,但是已經比登天還難。

為何突然爆發大規模抗議浪潮?

那麼,為什麼我在當時全世界大多數國家疫情都比中國嚴重的情況下會做出這樣的預測?這一預測與今天發生的大規模抗議浪潮有何關聯?

我把順序顛倒一下,先談談為什麼今天會突然爆發如此大規模的反封控抗議:

1. 中共的謊言被人們徹底識破

中共此前宣稱「零感染」,肯定是彌天大謊;現在宣稱疫情極為嚴重,更是一派胡言。整個世界都已經宣告疫情結束,前段時間英國女王的葬禮是一個標誌。當時參加伊莉莎白女王國葬的來自世界各地的兩千多名政要和名流,包括多名高齡80的國家元首都沒有戴口罩,唯獨以王岐山為首的中共代表團一行人在葬禮上始終戴著口罩。

他們的命更值錢,還是他們的身體更虛弱?都不是。他們只是為了做給中國人看,現在疫情還很嚴重,必須採取嚴格的防疫措施。可是這純屬掩耳盜鈴。因為所有的人都看到了,只有中共代表團的人戴口罩。難道全世界都無知,所有的政要和名流都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只有中共懂科學、懂得珍惜生命?顯然不是!因此他們的謊言不攻自破。現在正在舉行的世界盃足球賽更是如此。這是全世界最大的體育盛會。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都沒戴口罩。中國人非常熱衷足球,在收看足球賽時肯定都在思考,為什麼其他國家都早就恢復正常生活,唯獨中國仍在進行全面封控?因此大家感覺受騙上當了。

2. 中國人民的經濟承受能力已經到了極限

大多數中國人經過三年的疫情封鎖,已經捉襟見肘、入不敷出,難以為繼。如今封控沒有任何結束的跡象,因此與其等死不如奮起一搏。人們面對再殘暴的政權,在處於絕境時也會反抗。這就是人類幾千年不停地出現陳勝、吳廣和改朝換代的根本原因。今天中國又到了變天的時候,這種性質的變天是一種必然,而非有些革命具有某種偶然性。

3. 中共從上到下已經徹底腐爛

中國各級政府一開始或許只是執行上面的政策和命令,並非要刻意為難老百姓。但是時間一久,他們就從中嚐到了這種封控式防疫的好處,一夜之間發現自己手中的權力大了,一個居委會的大媽、甚至一個所謂疫情防控志願者都握有他人的生殺大權。於是這種權力的潘多拉盒子打開了,再也無法合上。利用封控公報私仇的、利用分配物質玩異性的、利用健康碼監控維穩對象的,各種名目花樣百出,讓人目不暇接。

時間一長,老百姓越來越難以忍受這種令人窒息的壓制,以至於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跳樓自殺。這也是對當局最憤怒的控訴!就跟絕食和自焚抗議一樣。可憐這些自盡的人並沒有觸動統治者的良心,引起當局的警覺。於是局勢一步步發展到今天人們忍無可忍開始大規模的反抗。

4. 鄭州富士康大逃亡,引爆全國各地反抗浪潮

近期引發國際注目的,還有富士康鄭州廠員工暴動事件不斷躍上新聞版面。主因實施封控,員工抱怨隔離措施不當,沒有提供足夠飲食與藥物,因此引爆大逃亡與抗議。

中國百姓心裡早就憋不住了,突然出現了一線希望,於是都在心裡暗想,只要我們大家一起行動,或許局面會得到改變,哪怕只有一線希望,也值得去爭取。這就是近期很多地方的民眾,同時上街舉行大規模反封控抗議的主要原因。因此絕非偶然。星星之火已經燎原。現在大家需要一鼓作氣,逼退中共。機會稍縱即逝。

以上四方面只是主要原因,肯定還有其他因素,比如體制內對習近平的清零政策越來越不滿,良心未泯的人還大有人在,他們在這一波抗議浪潮中就算沒起到推動作用,至少也沒有使勁打壓。我看到新疆有一個地方官員在與民眾對話時就公開說,如果上面開完會後決定繼續封鎖,他給大家解封。他生氣地說,「大不了不做這個官了!」這樣的人會越拉越多。很多警察估計對這種無休止的封控也越來越反感,因為他們最了解這一政策多麼不得人心。

為何要奮起反抗?

現在回到前面提出的問題:為什麼我在當時全世界大多數國家疫情都比中國嚴重的情況下,預言中國會是最後結束疫情的國家?

疫情爆發後,我一直在密切關注中國和世界時局,種種跡象顯示,中共已經在以防疫的名義進行維穩,準確地講就是維持他們的一黨專政,永保他們的紅色江山萬年不倒。既然如此,中共政權只要還存在不穩定因素,就不可能宣布疫情結束和完全解封。他們最有效的辦法是兩個:全民掃碼和全面封控。前者能做到無死角地監控所有人的一舉一動,任何可能的穩定隱患都能在早期得以發現和排除;後者能有效地防止任何群體反抗事件的發生,尤其是大學校園和他們眼中的不穩定地區如新疆、西藏、內蒙古等地。現在中共就是這樣做的,對大學校園和這些地區管控最嚴。前段時間鄭州工商銀行打壓抗議民眾時,就使用了這個手段,將維權人士的健康碼都改為紅碼,阻止他們前往現場取款和抗議。

中共對全民實行掃碼制,堂而皇之的以公共衛生為由,是為了全民的健康。剛開始大家不了解真相,對疫情充滿恐懼,因此短時間內很難識破他們的詭計。縱使有個別較早覺悟者也會遭到被大多數人的譴責。中共一度嚐到了甜頭,於是產生了一種錯覺,以為可以永遠用這種方式控制人民。後來變本加厲,採取越來越殘忍的封控政策,從封門、封樓、封小區到封城。人們一旦意識到中共企圖利用防疫控制人民,就會對他們的這一政策說不!

有些人前段時間也意識到了中共在利用防疫維穩。但是他們認為二十大之後,中共會停止這種自殺式的封控方式。而我在視頻和推特上反覆提醒大家,二十大之後他們不僅不會放開,而且只會實行更加嚴厲的封控政策,因為中國未來的局勢只會越來越不穩定。這種情況下,他們怎麼可能放棄這一他們認為最行之有效的維穩手段呢?

有人也許會問,既然大家現在越來越不滿了,而且反抗事件也越來越多,封控的成本也越來越高,經濟也幾乎面臨崩潰,中共這樣做只有壞處沒有好處,為什麼還不改弦更張停止封控?道理雖是這樣,但是已經欲罷不能。這裡就有非理性因素了,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那些吸毒上癮的人都知道吸毒對心身健康極為有害,可是他們會繼續吸毒,而且越來越厲害。你問他們為什麼要繼續傷害自己的身體?他肯定會回答你,他何嘗不想戒掉,可是戒不了呀!今天的中共就好比癮君子,已經走在壟斷權力和全民封控的死路上,無法停步和回頭。

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還要奮起反抗?說白一點就是,我們現在盡最後的努力逼他們戒毒。如果中共仍然不戒,為免他們繼續禍害人類,那就只好將它埋葬了。因此大家要有這種心理準備。埋葬一個人類歷史上最腐朽最邪惡的強權,當然非一日之功,也不可能不付出一定的代價。但是除此之外,我們還有別的選擇嗎?

美國的「無知少女」和郵寄選票

▲民主國家都有左右派分野,在美國,民主黨是左派(激進派,以藍色、驢子為標誌),共和黨是右派(傳統派,以紅色、大象為標誌)。Adobe Stock
第240期
曹長青
作者為美籍華裔評論家、網路影視評論「長青論壇」主持人。

剛結束不久的美國國會選舉(美國期中選舉)再次引發作弊爭議,與2020大選時川普總統和保守派民眾認為被竊選有同樣問題。美國1776年獨立後成為人類第一個民選國家,「民主燈塔」怎麼會有竊選問題?這次選舉原被認為的紅潮(共和黨大贏)沒出現,反而左派民主黨保住了參議院。問題出在哪裡?簡單說,出在八個字:無知少女,郵寄選票。

左派喜歡窮人,所以製造更多窮人

民主國家都有左右派分野,在美國,民主黨是左派(激進派),共和黨是右派(傳統派)。在過去多年的選舉中,多是左派獲勝,因他們推行社會主義,用高稅收、均貧富等宣傳洗腦,不僅虜獲了「無知少女」的票,同時也等於是理直氣壯、正義無比地用大撒錢的福利政策「買」選票。

「無」指無產者,這是左派票倉。實際上美國的「窮人」並不那麼窮,據美國傳統基金會的報告,美國所謂貧困家庭的平均住房面積比巴黎、倫敦、維也納、雅典等整個歐洲城市的普通家庭平均居住面積要大;美國大部分窮人孩子都營養過剩,平均身高比在二戰時參加諾曼地登陸的美軍高一英寸、體重重十磅。但這些人為什麼支持民主黨?因左派煽動貧富差距、階級鬥爭、仇富心態,所以很多人認為他們的貧窮不是自己的問題(很多人不工作、躺在福利上吃別人的納稅款),而是富人和中產階級造成的。左派民主黨宣傳他們「照顧」弱勢群體,所以窮人用選票「回報」。

歐巴馬執政之前,美國領政府福利的有2,700萬人(已是很大數字,占美國人口8%);歐巴馬卸任時,領福利的美國人暴增近5,000萬!等於每6個美國人就有一個領福利。美國最低工資已增至每小時15美元(亞馬遜公司是17美元,銀行業22美元),每月工作20天,至少有2,400美元收入。美國失業率10月是3.7%(法國是7%),勞工嚴重短缺,到處都在招工。所以只要稍微勤奮,就會找到活兒幹,收入不錯。但為什麼越來越多美國人不去工作、靠福利活著?因為左派政府濫發福利金,給那些想不勞而獲的人鑽空子,不拿白不拿。民主黨用龐大福利「收買」人心,等於變相賄選。有人諷刺說,左派喜歡窮人,就製造更多窮人。其實他們是喜歡權力,用福利賄賂選票。哪個社會都是相對「窮人」多,是人口底座,左派就用「均貧富」(和當年毛澤東的「打土豪分田地」一個邏輯)煽動貧富對立,拿到窮人票,這套宣傳一直有效,左派樂此不疲。

「知識越多越反動」還是「越左傾」

「知」是知識分子。毛澤東曾說「知識越多越反動」,其實是「知識越多越左傾」。保守派的美國雷根總統曾說,「20世紀很多知識分子都是高智商的、悲觀的小精明者:獨特而愚蠢的理論,往往只有知識分子相信它。」社會主義就是一個很蠢的理論,但它卻成為眾多知識分子的理想,所以他們不遺餘力地渲染貧富不均、富人的金錢是醜陋的,反富仇富。印度左派開國總理尼赫魯曾蔑視地說:「利潤(profits)這個詞是骯髒的」。但沒有利潤就沒有企業、沒有資本主義、沒有經濟成長和富裕。頗為反諷的是,那些反利潤、反資本主義的左派,自己卻拼命撈錢,像歐巴馬當總統八年,資產暴增幾千萬美元,拜登同樣。

全球左翼知識分子都熱衷社會主義,他們掌控很多話語權,一直煽動洗腦民眾。像知識分子比例非常高的猶太人,絕大多數支持左派民主黨。歐巴馬選總統時拿到79%猶太人選票。市場經濟學家海耶克(Friedrich Hayek)曾在《知識分子和社會至上主義》的專節「猶太人的反資本主義心態」中指出:「過去百年來,猶太人一直是反對資本主義精神狀態的大本營。從馬克思到托洛斯基、到馬爾庫塞,汗牛充棟的反資本主義的革命文獻,大都出自猶太人之手。在所有國家的左翼激進政黨中,包括俄國的共產黨,以及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的左翼激進政黨,在組建、領導政黨的人士中,猶太人的比例總是異乎尋常地高。」在美國,猶太人掌控最多的媒體和科技大公司,左翼知識分子用精神鴉片毒化民眾,是最大禍根之一。

左派票源:「少不更事」「少數族裔」

「少」是少不更事的年輕人和少數族裔。一個公認的說法:三十歲以前不是左派,是缺乏良心;三十歲以後仍是左派,是沒有大腦。因為隨著年齡增長,人會更有經驗和常識,更能做出理性判斷。而年輕氣盛,僅憑一腔熱血,很容易受騙上當。像中國文革毛澤東要發動「紅衛兵」造反,就是因為中學生多是「少不更事」,容易被矇騙。

「少」也指少數族裔:西裔、黑人、亞裔。根據2020年美國人口普查,西裔已占美國人口18.7%,黑人占12.1%,亞裔占6.1%。這三個族裔都是民主黨的票倉。因左派一直渲染宣傳,少數族裔在美國受白人欺負,民主黨能為他們爭利益(西裔和黑人都是領政府福利的最大群體)。所以他們就把選票「回報」給恩主民主黨。直到他們中有醒悟者,分辨出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自我放縱和傳統價值的分野,才可能轉向支持共和黨。歐巴馬和拜登都拿到90%黑人票和65%西裔票。這中間最不可原諒的是華裔,尤其經過共產主義的,他們本應支持強調真正憲政民主、市場經濟、保守主義價值的共和黨,卻也因左媒的洗腦而多數支持了民主黨。近年因川普總統執政,很多華人覺醒,成為堅定的保守派。但畢竟還無法抵消源源不斷的大量新移民,他們太易被左派矇騙。

「女」是指女性。在美國,多數女性支持左翼民主黨,多數男性支持共和黨。女性比較敏感、容易情感用事,更容易相信左派的所謂照顧弱勢群體、分發更多福利等宣傳。民主黨與共和黨,顧名思義,前者更強調直接民主,煽動人的情感,獲得選票拿到權力;而後者(共和黨)更強調規矩、程序,即共和,凡事強調法律和程序解決,訴諸人的理性。所以左右派也可被視為「感情用事」和「理性抉擇」的不同。

 

美國郵寄選票制度,接觸到選票者(郵局、中間運輸、拆封者)如果作弊,就可把信封裡的選票調換。Adobe Stock

▲美國郵寄選票制度,接觸到選票者(郵局、中間運輸、拆封者)如果作弊,就可把信封裡的選票調換。Adobe Stock

 

郵寄票的背後貓膩

「無知少女」的左傾選票早已常態地體現在西方國家的選舉中,是左派經常獲勝的根本因素。而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和這次2022年的國會改選又出現一個臨時因素:左派以疫情為由,說為避免傳染、方便選民而大規模發放郵寄選票。

在歐巴馬執政前,美國雖三億人口,郵寄票也就幾十萬,主要來自駐外軍人和旅居外國的美國公民等。上次總統大選,左派廣發郵寄票,這次國會選舉如法炮製,雖然美國疫情早已緩解,不再是問題。目前美國的餐館、飛機、賭場等都已人潮洶湧,幾乎沒人戴口罩,但左派還是廣發郵寄票,甚至發給每個選民。

這就產生嚴重問題:一是郵寄票經過郵箱、郵局、運輸、開拆等很多環節,作弊就有了機會。而現場投票,沒有這些中間環節,選票的真實就更有保障。更成問題的是,選票上沒有選民的名字、地址、簽名,更無任何身分證件的要求,只是把候選人名字旁的圓圈塗滿。那麼誰拿到選票,都可塗那個圓圈,根本無法核實真偽。郵寄票的信封上有選民名字地址和簽名,但信封和選票是分開的。接觸到選票者(郵局、中間運輸、拆封者)如果作弊,就可把信封裡的選票調換,狸貓換太子,選民根本無法知曉,你明明投了共和黨,選票卻被中間調換,任何權威筆跡專家也查不出那個「圓圈」是誰塗滿的,怎麼塗給了民主黨。

美國三億多人口,2020大選有1.5億多人投票,這麼龐大的數字,如果多數是郵寄票,那就給作弊巨大機會。2020大選就被查出很多「投票」者早已去世,是死人票;還有早已搬家不在此州的幽靈票,更有很多人接到兩張郵寄票,甚至有很多只有綠卡的非公民也收到郵寄選票。如果想作弊,寄出郵寄票,再到現場投票,等於選了兩次。這次美國選舉,在投票之前就已有近5,000萬郵寄票,占總投票數的近一半。

台灣的選舉都是現場投票並核實證件。即使住在外國的中華民國護照持有者,也必須飛回台灣現場投票。設想如果台灣學美國,也搞大規模郵寄票,那麼在中國的100萬台商通過中共控制的郵局寄選票,如果也像美國這樣選票和信封分開,選票上毫無個人名字、地址和簽名等,那麼台灣的選舉就沒法玩了,上次台灣總統大選,投票人數是1,446萬,100萬台商選民(占7%)就可左右選舉結果。

從2020美國總統大選到這次國會選舉,左派已從大規模郵寄選票中嚐到了甜頭,所以不管有多少作弊、多少質疑,他們就硬是以「方便選民」為由,繼續堅持大規模發放郵寄票,而且不核實證件;再加上「無知少女」的選民基礎,左翼在美國選舉中占優勢,就成為必然。更嚴重的是:如果一個政黨、一大批人,已經墮落到把誠實的價值踩在腳下、想要用偷票奪政權的地步,那選舉就沒法玩了,憲政民主就死了。

香港「國歌」國際化 群醜現形

▲2019年9月23日,一群學生聚集在香港樂富廣場購物中心,懸掛著寫著「我願榮光歸香港」的大橫幅,唱著〈願榮光歸香港〉歌曲。Getty Images
第240期
林保華
作者為資深評論家、專欄作家、中共黨史學者。曾擔任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院長張五常教授助理研究員,研究中國政經改革。

香港觀塘裁判法院11月10日以侮辱國歌罪,宣判一位網媒記者3個月徒刑,這是《國歌條例》修例後的第一宗定罪案件而引人注目。「案犯」梁恩寧是在去年香港劍擊選手張家朗奪得奧運金牌時,當日大批市民在觀塘「apm」商場觀看直播,頒獎禮上播放國歌及升起香港區旗,染金髮與身穿無袖長裙的梁恩寧舉起港英旗,當時還有市民發出噓聲及高呼:「We are Hong Kong!」可見當時的集體氛圍。事後有人報警,噓聲與呼口號者眾,而法不責眾,唯一舉旗的梁恩寧遂被判刑祭旗。

 

亞洲七人欖球系列賽,香港隊其實已經是「中國隊」了。Adobe Stock

▲亞洲七人欖球系列賽,香港隊其實已經是「中國隊」了。Adobe Stock

 

錯把〈願榮光歸香港〉當成香港國歌

大概是報應吧,11月13日在韓國仁川舉行的亞洲七人欖球系列賽,香港對上韓國,主辦單位「亞洲橄欖球總會」(Asia Rugby),在開賽前誤將反送中運動而被香港民眾當作國歌的〈願榮光歸香港〉也當成香港國歌播出,之後在香港獲勝時才更正播出中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

這宗事件引發香港譁然。因為自從《港區國安法》在香港實施以來,香港人動輒得咎,不要說演奏這則「國歌」,就是有任何一張「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的小招貼被發現,也許是過去貼在不經意的地方忘了撕下,都是「顛覆國家政權」的彌天大罪。何況是哼唱「國歌」。如今這則「國歌」在國際賽事上被公開演奏,是可忍,孰不可忍。當然那7個參賽的球員知道問題的嚴重性,即使心中暗笑也緊閉嘴巴就怕笑出來被《港區國安法》伺候。

11月14日凌晨,特區政府發表聲明,批評主辦機構將一首「與2019年黑暴浪潮和港獨示威有密切關連的歌曲」,當為中國國歌播放,表示抗議及強烈不滿。但為了不想被北京責怪及事態擴大使香港更加出醜,聲明還表示,亞洲欖總確認香港代表隊教練提交的國歌錄音正確無誤,事件是由當地主辦機構一名初級人員的人為錯誤所致,港隊聽到錯播國歌時已立即知會主辦機構。

亞洲欖總也發聲明,解釋是由於一名初級人員「簡單人為錯誤」,播放網上下載的歌曲,該會對播錯國歌感到非常遺憾,與韓國橄欖球總會同時向香港欖總、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道歉。該會表示賽事完結後已於球場公開以韓文及英語致歉,港隊同時再列隊,並播放〈義勇軍進行曲〉。

「愛國者」競相表態

事情好像可以告一段落了,然而香港相關團體、建制派的政治人物為了競相表示自己的愛國超過別人,還紛紛表態或提出質詢。香港欖球總會就表示強烈不滿、深切關注和遺憾,雖接受事件屬人為錯誤所致,但認為錯誤仍是不可接受。港協暨奧委會也強烈譴責,指奏唱國歌是莊嚴而不容貶損的儀式。香港警方也表示,就最近涉嫌侮辱國歌的事件,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現正展開刑事調查。哇,難道國際黑道涉入此案?

根據香港媒體的報導,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立法會議員霍啟剛(老牌愛國商人霍英東的孫子)表示,事發前香港欖總已向主辦方亞洲橄欖球總會提供正確國歌,並得到書面確認,惟主辦方前線人員未有採用,並擅自上網下載其他歌曲。他稱主辦方每次均會與各地隊伍確認國歌,因此敦促韓國及亞洲欖總「嚴正調查」事件。港協暨奧委會義務祕書長王敏超也說,在大型國際賽事如奧運及亞運,主辦單位會準備好每個國家或地區的國歌及國(區)旗,比賽前各代表團向主辦單位確認國歌及國旗後須簽署作實,程序上不應出現錯誤。香港教育大學健康與體育學系高級講師雷雄德則是指出,在大型國際賽事中,參賽隊伍很早就會將國歌交給主辦單位,賽事舉行前理論上會彩排,其間每個國家或地區的代表都需確保國歌沒有出錯。

特首李家超當然也要表態。但是態度當然比較慎重,調子太高自己會下不了台。李家超表示,將去信國際欖球理事會和亞洲欖總表達特區政府的不滿,向他們提供官方國歌版本及描述,並要求他們調查事件後回報。他說,任何舉辦國際賽事的組織應有責任確保播放國歌時播放官方版本,也要莊嚴、嚴肅保障國歌的象徵和代表性。

這個官式回答當然是不痛不癢的廢話。然而又接受又不可接受,使人莫名其妙;理論上不該犯錯又犯錯也難以解釋;要怎樣才能完全接受?是不是要挖出「外國敵對勢力」出來?或者把犯錯者槍斃?還是韓國向香港賠款?甚至派特使到香港與北京道歉,然後向全世界播出?

最到位的應該是保安局前局長、新民黨主席、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的專業看法,她在商業電台節目《在晴朗的一天出發》表示,播錯歌事件非常嚴重,並非無心之失,香港警方不能到韓國執法,但兩地有刑事司法互助、移交逃犯,以及移交被判刑者的安排,警方應該根據協議要求韓國方面協助調查,例如可到當地研究案情及檢視證據。她搬出《港區國安法》說,它有域外管轄權,如果韓國警方調查顯示當地有人涉違法,港方可申請移交該人來港受審。

「香港國歌」已經國際化

其實葉劉淑儀講得太複雜了。中國政府至少已經在全球幾十個國家設立警僑事務海外服務站,公開或祕密的在其他國家行使司法管轄權。在韓國是公開還是祕密都不是問題,如果是祕密的,此時正是脅迫韓國接受其合法存在的時候,由警僑事務海外服務站直接來調查,他們熟悉該國情況,任何外國敵對勢力在他們調查下都插翅難逃!

香港當局似乎才大夢初醒,這事件不是第一次。11月6日杜拜世界盃欖球賽電視轉播香港國歌名稱顯示為〈願榮光歸香港〉。該日是香港對葡萄牙的終極復活賽中,精華直播片段將香港國歌名字打成「GLORY TO HONG KONG」,即〈願榮光歸香港〉及「NATIONAL ANTHEM OF HONG KONG」(香港國歌)。然而沒有說明播出的歌曲確實是這首歌,還是把〈義勇軍進行曲〉改名為〈願榮光歸香港〉。

其實問題很簡單,「香港國歌」已經國際化。香港隊參賽,要演奏香港國歌,到谷歌去查,不論用哪一國的文字,唯一的一首就是這一首〈願榮光歸香港〉;不如用中文到谷歌查「台灣國歌」,還有〈三民主義〉、〈台灣翠青〉、〈伊是咱的寶貝〉〈新台灣頌〉、〈海洋的國家〉等等,就會認真去核實。如此一來對播放〈願榮光歸香港〉還有什麼爭議嗎?它就是香港民眾,也是國際認證的「香港國歌」。

要徹底解決問題,就是在全世界所有國家設立警僑事務海外服務站也沒有用,那只能事後查辦。應該是要把谷歌納入中宣部的監管範圍。將在中國網路所有的敏感字,不論是哪國文字,也必須谷歌禁用,否則就派國安警察跨國抓人,這樣才不會誤導全世界,而將中國的網路秩序推廣全球。這樣才可以在全球維穩。更簡單的辦法,就是不論什麼賽事一律播出〈義勇軍進行曲〉,把它當作新時代習近平的〈國際歌〉。這樣就確保不可能犯錯,也就不會再有外交爭執而天下太平。

香港鬧出這宗國際事件,表明「香港國歌」的國際化,當然引起相關方面的緊張。因為實際上這是香港「中國化」以後的產物,因此特區政府不得不要考慮香港的國際地位的問題。其實這從香港人才與資金的大逃亡,就引起北京的關注,才迫使香港也關注這個問題,首先是防疫的鬆綁,以召開國際金融峰會來試圖挽回喪失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危機;而曼谷召開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峰會,雖然特首李家超前去,也要「說好香港故事」,然而即使是親中的泰國也發生民眾對習近平的抗議行動,讓李家超的不安全感大為增加。

明年將由美國舊金山主辦APEC。特首李家超仍遭美國政府制裁,被問及會不會憂慮明年不能出席,李家超強調香港作為APEC成員「一定是支持及參與APEC的會議及活動,呢個係唔需要置疑嘅(這個是不需要置疑的)」。然而是不是他親自去自然是另一個目前他極力迴避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