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与武将的宿命

第138期
云中君

在中国历史上,真正的文人要留名青史不难,但是在官场就鲜有成功的例子了。

文人抑郁不得志

陶渊明在彭泽县令的位子上挂冠而去,选择了采菊归隐;诗仙李白才华横溢,有远大的抱负,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传世诗歌,官场上却抑郁而不得志,最终却是被赐金还乡。王维和杜甫也都是官场上的失意者。大文豪苏东坡德才兼备,仕途就更为坎坷,因受小人妒嫉,屡遭贬官外放,流离失所,一度不得不在蛮荒之地的海南岛安家落户。

然而,不管文人如何抑郁不乐,被冤杀的例子却不多,如果与韩信、岳飞和袁崇焕等武将们相比,结局还是幸运多了。

武将难逃悲壮死

历史上的武将则鲜有善终者,许多名将死得十分惨烈。秦始皇时代的名将蒙恬,被指鹿为马的宰相赵高冤杀。韩信在并吞诸侯、战胜项羽的过程,为刘邦立下了汗马功劳,却在汉朝一统天下之后被吕后绞死。当年如果他安心在项羽帐下做一个执戟郎中,想必不会有那么悲惨的结局。

在西汉王朝的历史上,值得一提的是天汉二年秋天,李陵与匈奴的那场恶战。李陵当时仅率五千步兵,深入沙漠,与匈奴八万骑兵周旋,双方「且引且战,连斗八日」,喋血厮杀百余里。汉军死伤过半,匈奴军死伤万余,足以看出汉军和李陵的忠勇非凡。在紧急关头,事先约定的主帅李广利的援军却迟迟不见踪影,水尽粮绝之时,李陵回望跟随自己出生入死多年的部下们,残臂断腿,已经丧失了战斗能力。在此种情形下,继续拚斗等于白白送死。李陵虽不怕死,却不能不顾及这二千多名伤残兵卒,只得抛下长剑,仰天长叹,随即率众投降。

消息传至京城,朝野轰动,这时候谁也不敢再提他家的巨大功勋了。可怜李氏一门世代忠良,转眼间竟遭致身败名裂,妻儿老小几十口都被大汉皇帝斩首示众。不知道后世的武将读到这段历史,是否有人曾为李陵鸣冤叫屈?

时光流转到了大宋王朝,诞生了一个千古忠臣──岳飞。宋太祖立誓不杀士大夫,宋高宗却对武将毫不手软。岳武穆背刺「精忠报国」四字,年年不忘收复故国河山。他「渴饮刀头血,困睡马鞍桥」,以少胜多,大破金兵。眼看北伐成功在即,复国雪耻有望,却被自毁长城的昏君奸臣,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处死在风波亭。岳飞父子和名将张宪同时遇难。虽然此后奸臣秦桧遭了恶报,骂名遗臭万年,但是岳武穆不能死而复生,只让后世的忠臣义士为此感叹伤怀。

明朝的袁崇焕本是保卫国家的栋梁之材,机智多谋,屡次打败清兵,却被清太宗皇太极的离间计暗算,多疑的崇祯皇帝竟判他凌迟处死。一代名将就这样被活刮了,岂不冤乎?与这两个忠臣勇将的结局相比,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算是非常仁慈了。至于徐达、蓝玉和胡惟庸等人在帮助朱元璋打下江山之后,虽然都享受了一段荣华富贵的日子,最终却都好景不长,没有逃脱「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

如果说武将们的结局非常惨烈,那战死的军兵们就更加悲惨。「一将功成万骨枯」,据中国大陆一个九旬老兵回忆说,他的父兄为了不做亡国奴,作为国军将士双双战死在抗日战场;他与弟弟九死一生熬到了抗战胜利,但是两年之后其弟又在国共内战中做了炮灰;内战结束后,他的两个侄子又死在所谓的「抗美援朝」战场上;孤苦伶仃的他虽然躲过了这些劫数,却因为参加过国军,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又多次被红卫兵打得死去活来。他曾感慨地说:「好铁不打钉,好人不当兵。」但是在那些兵荒马乱的岁月中,许多人当兵都是身不由己的。

李靖逢明君 摆脱武将蒙冤宿命

唯一的例外是大唐军神──李靖。他生逢明主,虽遭人多次诬告,仍得以善终。他并不是没有过错,但是千古一帝李世民始终对他信任有加,有斥责但不加罪。当朝的御史大夫萧瑀与李靖不和,曾妄加劾奏李靖治军无方,在袭破突厥颉利可汗牙帐时,一些珍宝文物被兵士们抢掠一空,请求朝廷追查严惩。唐太宗念其功劳,特赦不得审查。太宗以其功劳大,加授左光禄大夫,赐绢一千匹,加实封户,通前为五百户。后来知道李靖受了诬告,又赐绢二千匹,并由兵部尚书晋升为右仆射,成为宰辅。

后来李靖在进击吐谷浑时,利州刺史高甑生任盐泽道总管,未按期到达,贻误了军机,受到李靖的责备,心怀不满。战事结束后,即串通广州都督府长史唐奉义诬告李靖谋反。唐太宗明察暗访,弄清事实真相,判定高甑生以诬罔罪减死,流放边疆。此后,李靖以军功进封卫国公,贞观十七年与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绘图像于凌烟阁,尊奉为大唐功臣,并进位开府仪同三司。他在79岁时无疾而终,可以说是武将中的一个异数。

隐忍是人生必修功课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一章中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孔子说:「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如果远方的人不归服,就用仁、义、礼、乐招抚他们。)可见不到万不得已,圣人们都不主张动武。苏轼在〈留侯论〉中说:「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明白了这些道理,就知道隐忍才是人生中必修的功课。

愚昧如我辈,没有韩信那样的百战百胜、用兵如神的文韬武略,也没有岳飞那样的一马当先、万夫莫敌的神勇,只能学一学陶渊明的村野采菊,学一学苏轼的种菜烹调和诸葛亮的「晴耕雨读」。望月光星辰,看日落日出,胜似为世间的虚名小利争斗不息。一个人完全放弃了争斗之心,就能在世间进退自如,游刃有余。得之淡然,失之泰然,一切顺其自然,不亦乐乎?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蘇治芬帶領雲林走向農業首都
才剛走近會議室,就聽到這樣的對話:「縣長呢?」「剛剛不是到了嗎?」「縣長用車就停那裡,看來已經到啦!」「那她到底跑哪去了?」「巡視吧。」「…
趨勢報報
 愛因斯坦預言被證實!美國科研團隊測出重力波 美國「雷射干涉儀重力波觀測站」(LIGO)2016年2月11日對外宣布,…
梅克爾無力回天 歐元區恐解體
隨著時間的流逝,歐債問題愈發難解。歐債關鍵的主宰者──德國總理梅克爾對於拆解歐盟的念頭終於有所鬆動。不過逝去的時機不再,…
膝關節:行銷是化妝術 不是救命仙丹
網路時代的工具越來越多元,也成為電影行銷的機會。然而,曾任記者,寫影評、觀察電影產業近20年的知名影評人「膝關節」卻認為:「…
紐約風華系列之三
山與海,總是阿丹的最愛。即使到了一般人印象中繽紛繁華的美國紐約,他還是喜歡「鬧中取靜」,往山裡去、往海裡去。 …
希臘欠債 德國派專人追逃漏稅
歐盟、國際貨幣基金和歐洲央行達成共識,將提供第二輪1,300億歐元的紓困資金給希臘。希臘雖然獲得歐洲聯盟協助解決財政上的燃眉之急,…
如何讓自己成為吸引人才的領導者
企業最大的資產是人才。微軟公司創辦人、世界首富比爾.蓋茲深知這個道理。有一次,比爾.蓋茲商請一位軟體專家加盟微軟,…
小城市太「拼爹」 大陸漂族逃回北上廣
中國社科院日前發布《社會心態藍皮書》,指國人無論生活在哪裡都面臨巨大生活壓力,一線城市經濟和健康壓力遠高於其他城市,而小城市則需要「拼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