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運場館 新與舊的矛盾

古老北京 外国建筑师的试验场

古老北京 外国建筑师的试验场
Getting Images
第16期
周平沙
为成功举办奥运会,中共希望北京这座古老城市变成现代化的大都会。建筑界把北京称为外国建筑师的「东方淘金地」、「试验场」。「奥运建筑」在维护北京印象的同时,也诉说着21世纪中国的文化矛盾。

一种强烈的对比,那就是「传统与创新」、「文化与突破」。新与旧的历史矛盾往往不在除旧布新的表面得到化解,突破旧传统的同时,许多文化的精华同时灰飞烟灭,但看人们的选择!?

21世纪中国的文化矛盾

为成功举办奥运会,中共政府希望能让北京这座古老城市,变成一座现代化的大都会。建筑界把北京称为外国建筑师的「东方淘金地」、「试验场」。「奥运建筑」在维护北京印象的同时,也诉说着21世纪中国的文化矛盾。

据了解,2008年北京奥运会,北京地区将举办26个项目的比赛,共需建设31个比赛场馆。为保证场馆、市政和交通组织需要,还需建设59条道路和5座桥梁。

反对者认为:「这些充满异域风情的建筑,片面地营造视觉冲击,却忽略了安全、实用和环保,而且工程造价极高。」

在所有新建筑中,设计造价8亿美元的CCTV,带给公众的视觉冲击最为强烈。

天外来客 银色恐龙现身北京

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CCTV)被《苹果日报》批评为世上最令人惊愕担心的「危楼」──设计者将两座巨大塔楼倾斜互靠,塔楼之间被横向的结构连接起来,建筑外形就像是一只被扭曲的油炸圈、一个闭合的梯形环。

设计者荷兰人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和德国人奥雷‧舍人(Ole Scheeren)坦言,这种结构在世界其他地方获准建造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其他地方的建筑规范不会允许建造这样的东西。而中国现在很愿意尝试,这为建筑设计创造了一种非常特别的氛围。

反对者认为央视大楼造价昂贵(约50亿人民币),且与城市环境极不协调。

英国《财经时报》(Financial Times)记者周文翰撰文〈最昂贵的秀场〉中提到:「推出过『SOHO现代城』、『长城下的公社』等前卫建筑的SOHO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潘石屹先生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我觉得这是灾难性的建筑,天外来客,张牙舞爪,两个Z扭在一起,235米高,电梯也是斜的,与生态趋势背道而驰。』」

有建筑专家称,库哈斯的方案采用大量的玻璃外墙,这需要高消耗的空调电力系统维护,费用高昂。而且,在寒冷的北京冬季,在这个封闭的玻璃盒子里面工作不会太舒服。

但央视并不缺钱,作为中国最大的国家电视台,它的全国人口覆盖率达90%,观众超过11亿人,是国内实力最为强大的媒体集团。

网上的匿名评论者说:「迅速富裕起来的一代渴望把北京建设成可以同巴黎、纽约媲美的大都市,从国家大剧院到中央电视台大楼,我们总把一些国外并不怎样甚至过时的东西奉为经典,却拆光我们自己的老城区。」

「事实上,四合院的北京早已经消失了!」

充满科幻想像的巨大国家体育场「鸟巢」,2004年那个自动开合的天幕被「瘦身」掉之后,原本希望成为惊世地标的设计,从此变成不伦不类!作为室内体育场的功能消失。评论认为:体育场外壳跟内部场馆全无关系,是一大败笔!

割断历史的国家大剧院「巨蛋」

而耗资逾26亿元人民币的「巨蛋」──国家大剧院,老北京朋友身入其中之后报告说:「非常嘈吵,手工差劣。」

国家大剧院中心建筑为壳体造型,高46.68公尺,地下深32.50公尺,周长达600多公尺,由人工湖环绕四周,形成孤立岛中的巨蛋形式。壳体表面由20,000多块钛金属板和1,200多块超白透明玻璃共同组成。

自「巨蛋」设计方案出台后,外界对大剧院的设计者保罗‧安德鲁(Paul Andreu)和「巨蛋」的争论一直持续。最大的争议点在于:「巨蛋」现代派的风格与天安门、故宫等周边环境极不协调。但是安德鲁对于这突兀的设计理念反而有些得意:「我很自豪地说,我们在建造未来的建筑。」他说:「我就是要割断历史。」

可以看出:「过去」、「传统」在大设计师脑子里没有什么地位!「大剧院没有窗和门,这样给他们伊甸园的感觉。」在安德鲁的理念中,建筑并不需要太过于迎合当地的传统文化。他曾经说过:「对待一个古老文化的最好办法就是将它逼到一个危机的边缘。」

「巨蛋」设计师安德鲁 心有余悸

2004年5月31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练洪洋爆料:「法国巴黎检控官办公室于当地时间5月29日表示,负责设计戴高乐机场新翼客运大楼的总建筑师安德鲁,涉嫌在赢得中国北京国家大剧院投标过程中舞弊,曾于去年7月被法国当局进行初步调查。」

巴黎戴高乐机场于2004年5月23日发生坍塌事故,造成包括两名中国公民在内的4人死亡,3人受伤。安德鲁是该机场的总设计师。坍塌事故,曾经引发大陆民众对国家大剧院安全性的担忧。

当时有消息传出,大陆有关方面可能会同专家再次对大剧院的整个设计方案重新进行「安全性评估」。但是,才距离戴高乐机场事件5天时间,大陆媒体已经铺天盖地报导〈戴高乐机场事件未对国家大剧院项目造成任何影响〉、〈中国国家大剧院照常施工〉之类的新闻!

保罗‧安德鲁在建筑界的成名之作就是由他主持设计的巴黎戴高乐机场,事故发生的时候,他正在北京。「这起事故几年来我一直无法忘怀,至今我还没有从这起事故中恢复过来。」安德鲁说。现在每次回到巴黎,穿越发生事故的戴高乐机场,他仍心有余悸地看着四周,想着这到底这是怎么发生的。

奥林匹克公园的外星球建筑「水立方」

位在「鸟巢」西侧,外星球建筑式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一个半透明的「方盒子」,表层遍布肥皂「泡沫」,形状酷似水分子结构。这就是2008年奥运会国家游泳中心的样子。这个国家游泳中心与众不同的外观,矗立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令游客错认时空,忘了置身北京中国矣!?

由中国建筑设计师赵小均设计的「水立方」,当初在10个入围方案中最终脱颖而出,得到推荐理由是:「『水立方』承载着北京奥运的智慧与激情,凝聚着国人民族自豪感,是北京奥运历史的见证。」但是,「水立方厕所的落后与超时代外观绝对是反高潮。」这是媒体记者的评语:「洗手间外观设计庸俗,墙身质料、手工看不过眼。」参观民众也不敢恭维,认为「水立方」工料差劣:「不应该是这种质量,在德国随随便便一间体育馆都比你好!」这位曾女士从墙身粉刷和裂痕处处的灯座指出:「水立方」工程内部有非常多问题。

「水立方」墙体设计「大胆求新,突破传统」,首创以泡沫结构为基础,分割出建筑的整体形状和各个内部空间。他们为「方盒子」包裹上了一层建筑外皮,称为膜结构(即ETFE,四氟乙烯聚合物)。一位建筑材料专家、珠海晶艺玻璃工程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罗忆认为,使用这种材料将使「水立方」面临薄膜长霉、起皱等难题。罗忆特地访问了位于英国伦敦郊区的「伊甸园」植物园,而「水立方」的外部材料与「伊甸园」基本一样。「伊甸园」外面的ETFT材料薄膜与钢结构的连接处长有厚厚的霉菌,黑乎乎一片。同时,由于ETFE薄膜的边缘在钢材料构件上,在阳光直射时温度很高,而中间温度则较低,时间一长,薄膜就会松弛变形。「伊甸园」薄膜上面确实有许多碍眼的白色褶皱。程懋说,在北京少雨多尘土的环境下,褶皱处特别容易积累灰尘,一段时间后将非常难看。

科幻之城 「数字北京」

也是由中国人设计的奥运控制中心「数字北京」则更像科幻之城。

「数字北京」外观铅灰色,没有窗子,形似雕塑或装置艺术。设计师朱锫颇为得意:「有人说它像雕塑,像装置;也有人说它很奇怪、丑、糙,都说对了。」朱锫说:「这是给机器住的房子」。

对于「北京是全世界建筑师的实验场」的说法,朱锫并不排斥。朱锫认为,自己的作品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让人发疯、无奈;另一类则仿佛是强心针,使人兴奋。

北京市民无奈中的兴奋

中国大陆网络博客作家韩咏红在一篇评论文章〈奥运倒数 七星期时候的安静〉中说:「中国为奥运投入的所有财力至今没有一个完整的计算,兴师动众办奥运,究竟值不值得?如果换成民主选举的国家,市面上恐怕已怨声载道。然而在中国人有一种将家国、民族的利益与荣誉放在第一位,把个人荣誉寄托在集体荣誉下的传统思维,又会在这个时候维系普通民众对奥运的拥护心。」

「我不只一次听到人们说:『怎么说,奥运对于提升中国的形象,还是好事儿。』这背后有一种想法,奥林匹克是知名度最高的国际派对,全世界很多国家都主办过,13亿人也有必要办一次。在临近奥运七周前,北京没有热闹兴奋的氛围,这难道是中国的一种特性?它承受的总是使命,是承担,欢乐往往来得有点难?」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研究發現:帳戶少有利控制開銷
如果你真的想要控制你的消費,就應該取消額外的支票和儲蓄帳戶,把它們合併到一起。 傳統的想法是,有多個活期儲蓄和支票帳戶有利於存錢,…
美國「強制健保」錯在哪裡?
全民醫療健保,是世界上很多國家的福利現象。但在美國,直到三年前歐巴馬上台後,其所屬的民主黨在國會占了多數席位的情況下,…
為兒童打造「利卡夢」的推手
「在築夢的校長引領下,利卡夢不僅是利嘉孩子童年最美麗的夢,也是我們大人純真美善的理想園地......」 「感謝您提供如此多的機會,…
風水名師可以讓自己變有錢嗎?
歷史上有關風水、命運的故事很多,《了凡四訓》中記載了一則「無林不開榜」的故事。   無林不開榜 福建莆田縣的林家,…
比美國國債更安全的他國債券
美國聯邦政府非核心部門10月的關門危機導致經濟損失幾10億美元,雖然危機已結束,對於美國消費者和企業信心的打擊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看數據說話 企業數據驅動的第一步
因為資料分析觀念的普及,分析工具越來越多元,幾年之間許多企業、尤其是電商都成了數據公司,可倚靠數據做出更科學的決策。所謂「數據驅動」(…
你的心情 小腸都知道
人情緒一緊張就容易胃痛;或一直有便意;或大腸急躁症,不是便祕就是腹瀉。壓力大就拚命吃東西,用吃來緩解壓力;當憂愁、思慮、…
普丁誇口取代美元 盧布反續貶
在全球金融風暴的影響下,美元迅速貶值,俄羅斯看準這波「低潮」,準備將國內貨幣盧布打造成強勢貨幣,以取代美元的地位。計畫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