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台湾米的内涵与高度

金黄色的稻穗,其实具有闪亮的市场价值。
金黄色的稻穗,其实具有闪亮的市场价值。
李唐峰
第130期
李唐峰
蓬莱仙岛上的台湾米,凭借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优良的农改技术、多元的创新创意,以及用生命去成就的毅力,正准备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谈起「自由贸易」,自然会有得利的产业,也会有被冲击的行业。问起哪个产业会受到最严重的打击,100个人里头至少会有99个人说是:农业。2002年台湾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时,稻米产业更是「剉咧等」。

不仅如此,台湾人的饮食习惯转变,每人每年的米食消费量从60年代的132公斤,短短40年间,在建国百年时降到45公斤,仅剩当年的三分之一,导致休耕的土地越来越多。

除了国人深受「吃饭会胖」的错误观念影响之外,研究世界上一千多种米,创办「传香饭团」连锁体系,并致力推广台湾米食的余政隆分析:「餐饮习惯西化,早餐吃汉堡、三明治,晚餐与假日又有五花八门的套餐、意大利面、披萨等选择,身为台湾人很幸福,想吃甚么就有甚么。但这就使吃米的比例大幅下降。」

此外,因为人工费用、原物料成本、耕地面积的关系,台湾米的价格高过世界稻米平均价的3倍,也比泰国的上等米贵上50%。

在此「内外交迫」的困境下,21世纪以来的台湾米,如何突围?如何展现特色开创新局?

一粒不起眼的稻米 也能有大市场

想要突破,先看他山之石。全世界最大的香米出口国是泰国。除了日本、韩国、台湾外,泰国茉莉香米也是世界上偏贵的米,但小小的泰国却可以每年出口香米达百万公吨。

余政隆认为,这是因为泰国在全世界推广泰国菜、泰国餐厅,免费教煮菜、免费送厨师出国,只要从泰国出口关键香料与食材就行。「所以全世界的泰国餐厅接连着开,所有食材都要靠泰国种植,那么农业就改变了,泰国的长米进到世界各地,非常成功。」

2012年,台湾本土的「中兴米」不遑多让,以360公吨创下对日本出口的新纪录,不仅是2004年台湾米恢复外销日本以来的最大量,更创下史上第一次台湾米直接在日本超市上架贩卖的纪录。中兴米董事长庄丽珠感叹道:「台湾最有名的就是米跟茶,茶文化的推广我们做得很好,但米文化却没有人愿意投注心血。我们常说『吃饭皇帝大』,但又说『吃米不知米价』,真的落差很大。」

「虽然吃米的比例大幅下降,但台湾在地的米食文化还是一个根,断不了。台湾米的质量相当高、相当好,质量稳定,农改技术高,不断开发调整品种,所以一些蓬莱米,还有黑糯米、长糯米,都是世界少有的品种,很顶级。所以我反而视WTO是机会。」有「米的魔法师」之称的「传香饭团」创办人余政隆充满信心地说。

承袭家业,家里自清朝开始做米食,从小磨米长大,目前在新竹县竹东镇经营「客家米食中心」的黄崇盛提到,他曾经应世界客族总会之邀到美国制作客家米食,让华侨感动得鼻酸泪流。「我问了一个华侨,为甚么含着眼泪在吃,他说,体内的DNA遗传就是米食族群。移民到异地,才真正感受到固有文化的可贵。」

一粒米,看似廉价;一堆米,看似相似;但其实价值却大不相同,端看你怎么对待。

台湾米 正在世界舞台上异军突起

回首进入WTO的这十余年,其实台湾米已经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

2004年,在台湾米外销日本中断33年之后,花莲富里乡农会首次销日成功。农粮署副署长陈建斌回首当年,认为这是一个荣誉,代表着台湾米的水平。「卖米给日本有两个关卡,第一个是向日本政府取得配额,第二个是日本稻米检验非常严格,当年一百多种农药检验,现在已经多到五百多项检验。台湾米可以过关,是一个地位的象征。」

近年来,「中兴米」则是输日本的大宗。中兴米让农民原本一分地的收入由一万、一万二千增加到一万八千,让台湾稻米业的产值增加五、六十亿。

余政隆推广紫米饭团二十多年,让台湾紫米(黑糯米)种植面积多了三倍;他推广冷冻熟饭外销,每个月出口40呎货柜的台湾米饭到新加坡。「传香饭团」连锁事业,至少养活七、八百个家庭。

2005年起,农粮署在全国辅导成立37个稻米产销专业区,整合粮商、农民、育苗、加工业者共同契作,将零碎的稻田,串并成规模较大的生产聚落。配合市场导向、规格化生产,粮商要甚么米,农民就通力配合。目前全国产销专区,约15,000公顷,产出约9万多吨稻谷,专区每公顷生产收益比非专区多出2.6万元。

近年来,台湾更有许多有理念、对农村有热情的年轻人,带着新知识、新观念、新科技回到乡村,走进田埂,利用社群、利用网络营销,帮助农村找到新生机、新商机。

例如,透过「共同购买」来协力种稻的「谷东俱乐部」赖青松,成立「掌生谷粒」推广优质米、茶的程昀仪、李建德,还有年纪轻轻,用农夫网志、搞笑营销打出「剑剑米」名号的谢铭键,或是带领民众体验「稻田里的餐桌」的廖志汶。

台湾米正凭借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优良的农改技术、多元的创新创意,以及用生命去成就的毅力,准备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近年台湾稻米出口量

小知识

吃饭会胖?

时下一般人都有多吃饭会变胖的谬思。实情如何?

农粮署粮食产业组粮食经营科科长黄怡仁表示:「吃饭比较容易有饱足感,你反而不会吃东吃西,不会乱吃。」

传香饭团创办人余政隆也指出:「大家怕吃淀粉,少吃饭,但胖的人却越来越多。关键不是出在米饭,是饮食习惯。饭有一种饱食感,你吃了以后就比较不会要吃零食,你多吃杂七杂八的很可能热量会更多。而且,如果你吃的是健康米,像是紫米、红米、五谷米的话,那吃一碗的饱足感比吃一碗半白米还高,而且热量比白米低三分之一。」

台湾米‧重要里程碑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微塑膠微粒威脅!如何選擇安全飲用水?
陽光、空氣和水,是生命生存的三大要素。我們可以一天不吃飯,但不能一天不喝水。 全人類賴以生存的飲用水都受到了微塑膠汙染 從紐約到新德里…
親子同遊觀光工廠 在玩樂中長知識
走遍台灣,總是找不到大人小孩同樂的地方嗎?尤其到了過年和寒假期間,要找個親子出遊的地方,真不容易。其實,近年在全台各地竄起的觀光工廠,…
酒精汽油知多少
最近國際油價屢創新高,直逼每桶原油百元美元大關,所帶動的汽油價格調漲更是牽動廣大開車族的心。加上最近台灣一般物價也水漲船高,…
滑一下,火車已經到站
當車門輕輕闔上,雜沓的人聲被拋在了車外,火車緩緩開動時,月台上懸掛的站牌一寸一寸地變小了。 這是從中部都會南下的普通列車,…
價格暴跌 英資源回收物堆積如山
受到國際價格暴跌的影響,英國正面臨存放回收廢紙、金屬和塑膠罐等資源回收場空間飽和的窘境。英政府開始考慮放寬回收物儲存規範,以等待價格回升…
中國人為甚麼喜歡川普?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訪問北京,相較前總統歐巴馬,川普更受中國民眾歡迎,原因是他有錢、有趣、無拘無束。 美國《新聞周刊》報導,…
第十一集 單槍匹馬 心癢難耐
「慘了,迷路了,我得趕快走出這個鬼地方。」 「喂喂喂,等我一下啦,你走那麼快幹嘛?」 「你跟不上就慢慢走,沒關係啦!」 「…
歷史將會記載的日本大地震故事
日本宮城大地震,一「震」驚天動地,讓日本隨即陷入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大的國家危機。地震、海嘯、核電廠爆炸,災難不斷。災區死傷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