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父与子 传统与创新 保守与改变

父与子 传统与创新 保守与改变
「九天」团长许振荣。
丹尼尔
第107期
郑少凡

「你知道这叫做甚么吗?这就是让别人看不起!」电影《阵头》里,父亲阿达正在斥责自己的儿子阿泰。这是电影中众多父子间争执的场景之一。

《阵头》剧情主线由父子间的心结与冲突展开──阵头家族的父亲阿达与儿子阿泰彼此疏离,经由阿泰创新传统,带领阵头打出名号,父子的不和随着阵头的成功而冰释。

父与子、传统与创新、保守与改变、街头表演与舞台艺术,电影就在这些冲突中演绎。

父与子》 阵头家族衣钵的传承

然而现实中,「九天民俗技艺团」里的父与子,其亲子关系又是如何?

「九天民俗技艺团」团长许振荣有一位儿子、二个女儿。儿子许怀文今年20岁,就读于国立台北艺术大学戏剧系二年级。不像电影里疏离的亲子关系,许振荣谈到儿子时,脸上笑容多了几分骄傲,他形容自己的儿子是:「『九天』里最资深的成员!」

许振荣谈起儿子充满着慈爱,然而对于许怀文来讲,生长在阵头家庭里,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许怀文自小对于神坛、阵头等家里做的事情习以为常。早在许振荣正式成立「九天民俗技艺团」之前、他还在就读幼儿园时,就已经参与阵头的练习与演出,练鼓时还得垫着板凳才能打到鼓。

从小,许怀文就很少有假日休息时间,同学放学回家可以玩乐,他却要练鼓;假日同学一起出游,他还是得继续练习或是出团表演。从国小、国中到高中都是如此。有时假日同学聚会非去不可时,许怀文只得向妈妈央求,妈妈代他向父亲求情,才有机会出外和同学聚会,「但也不是每次向妈妈求情都有用!」许怀文笑道。

许振荣对待许怀文和其他学员一样,以军事化管理,甚至要求得更严格。电影中演到团员们不断练习打鼓打到手流血,这些「基本功」都是真的,许振荣对儿子也不例外,一点都不手软。

还是小学生时,一次全团参加南部的演出,但许怀文当时鼓没打好,许振荣就叱喝道:「回家的路上,你在卡车后面打鼓,一直打到家不准停,其他人不准换手,谁换谁就惨!」许怀文难过得流着泪一路打鼓打回家。

不只是表演上要求严格,对于儿子的功课,许振荣也不放松,他要求儿子两者都要兼顾,时常让许怀文两头烧,若考试考不好,被藤条打十几下是家常便饭。许振荣不准儿子高中时交女朋友,但许怀文不从,偷偷交女朋友,被父亲发现后狠狠地揍了一顿。

以往他不理解为何父亲要这么要求功课,后来才慢慢体会,父亲用心良苦,想要藉由提升整体学历来改变外界对阵头的观感。「我的功课是被父亲逼出来的!」他苦笑着说。

他开始改变心态,把自己从小一路练习到大的阵头表演当作是自我投资,是将来出社会后马上可以投入的事业。于是他决定就读台北艺术大学戏剧系,希望能将所学的专业贡献给「九天」。

现在,父子间的对话都是围绕着表演怎么演出会更好的问题。许怀文正在把学校学到的知识与父亲许振荣一起激荡出更好的阵头演出。

电影中的阿泰 灵魂人物林茂贤 将传统变成舞台表演

除了真实的亲子关系外,电影中的父子分别象征传统与创新的冲突。从象征层面上看,台中教育大学台湾语文学系副教授林茂贤在「九天」的转型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就是那个将传统创新、让「九天」变成舞台表演团体的重要幕后推手,也就是电影中主角阿泰的角色。

早在2002年,「九天」第一次到加拿大演出时,由于没有正式的表演经验,当时的领队林茂贤看到后,就形容他们:「有热情,有活力,但艺术性太低!」当场在许振荣面前指出这不行那不行、甚么样才是表演团体该有的样子等等。林茂贤说:「后来我就建议他们,像是服装仪容要整齐、剧场演出时不能背向观众、拍照时要摆姿势,我也建议他们画脸谱好和其他阵头团体做区隔,包括怎么出场与退场、换场限定要在几秒中之内……这些在早期,他们都不太知道。」

这要改、那要改,许振荣当时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很想锤他!」他形容当时的心情。

不过,即便心里不高兴,许振荣还是虚心学习,不断从林茂贤那儿吸收专业的建议。之后,林茂贤和许振荣成了好朋友,时常半夜泡茶、聊天交心。林茂贤建议许振荣把自己定为表演艺术团体,这些孩子是艺术家,所以必须去学国际基本功和舞蹈,灯光、音效要跟上,并且要研发新的鼓。

林茂贤还从市场角度建议他们去学多样的民俗技艺,拓展「九天」的市场性,同时帮他们上课,让团员们知道阵头、家将的历史文化背景,增加团员的知识性,也提出很多营销的点子,如环岛到各县市表演、登玉山等。

林茂贤语重心长地说:「若要永远留在庙口,就不用做艺术性上的加强,只要热闹就好了;真想出人头地,把『九天』推向国际,那你就要提升自己的素质,不然别人永远看不起你。」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正向思考 有助活得長久健康
身心一體並互為影響幾乎是公認的觀點了。而心理和身體的連繫,也是醫學上努力發掘的領域。其中,心理能影響身體程度究竟有多大,答案未知。…
中國護照為何在海外不管用?
台灣自7月4日正式開放與中國大陸的周末包機直航,將有更多大陸旅客來台,不但國際媒體強烈關注,台灣民眾也是心情複雜。因為在分隔半個世紀後,…
猝然臨之而不驚 無故加之而不怒
秋雨淅瀝,霧氣濛濛。雨夜讀書,也禁不住一絲淡淡的憂鬱湧上心頭。然而,當我偶然在書本上看到了「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這句話時,…
中國為何無法步台灣民主化之後塵?
在美國每逢以台灣聽眾為主的演講,我總會遇到這樣的提問:「中國大陸為何不能像台灣那樣走上民主化的道路?」而大陸人也有同樣想法,…
第十二集 舊不如新 邊做邊改
「你上次提案的那份投影片寫得不錯,可以給我嗎?」 「哇,那是好久以前的事情了,我找一下。」 兩小時後,「你怎麼這麼久還沒給我啊?…
北韓牡丹峰樂團 北京罷演疑雲重重
中國和北韓早年曾宣稱兩國是鮮血凝成的友誼,近二十年來這鮮血變成了紅色塗料,兩國關係日趨冷淡。12月10日,…
「百元週」流行 年輕人節儉成時尚
「早餐,一包方便麵1.5元。午餐,想起我的百元週活動,算了,還是在家看電視、啃蘋果吧!一個大蘋果0.8元。晚餐,我的冰棍,我的最愛,…
黃媽慶「獎不完」的木雕世界
走進「黃媽慶木雕工作室」,映入眼簾的是一件件雕功細膩、栩栩如生的木雕作品。在散發著濃濃原木香氣的工作室中,觀賞著刻畫典型農漁村常見的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