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个故事如此说道: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旅行,不小心在途中发生了车祸,救护车将他们送到医院急救。由于儿子伤势严重,急救小组将他送进开刀房,并找来全医院最优秀的外科医生为他动手术。没想到,当医生看到这个男孩时,竟然惊呼:「天啊!我的儿子怎么会在这里?」
请问:「医生和男孩是甚么关系?」
读者猜到了吗?答案其实很简单——这位外科医生是男孩的母亲。
很讶异?如果您的答案与正解不同,或可好好思考,自己对于职业是否有性别刻板印象?
即使在现代社会,大众对于男、女性职业的刻板印象,仍隐隐根植在深层的潜意识里。提及医生、校长、法官、律师、建筑师、摄影师等职业,大多数人心中所浮现的形象多为男性;即使有女性担起这些角色,仍得背负「必须兼顾事业与家庭」的世俗眼光或社会期望。
职业妇女的挑战
事业家庭两头烧
电影《凯特的欲望日记》(I Don’t Know How She Does It)里头,莎拉‧洁西卡‧帕克(Sarah Jessica Parker)所饰演的角色凯特,细腻地道出所有职业妇女的心声:希望自己可以兼顾事业与家庭,做到尽善尽美,而不要像《穿着Parda的恶魔》(The Devil Wears Prada)里由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所饰演的魔头女上司米兰达一样,虽然赢得如日中天的事业、众人艳羡的地位,却失去了美满温暖的家庭,甚至没有可以交心的朋友。
职业妇女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如何在事业与家庭两者之间取得平衡。尤其是在事业刚起步、孩子尚年幼的阶段,更是艰辛无比。但是,纵使事业、家庭蜡烛两头烧,成功的女性多半都能发挥细腻、坚韧的特质,咬紧牙根扮演好事业上老板或主管或员工,以及家庭中媳妇或妻子或母亲等所有角色。
长久以来,社会大众惯常将女性柔弱、感性、温柔、敏感等特质,拿来作为评断是否适合某行业的依据。果真如此,女性从事教育、餐饮、护理、时尚等需要女性特质的工作,不足为奇。而在一般人认为需要强势作风、威武形象,能够伸张正义、捍卫真理的法律界,职业妇女的表现又是如何?
女性法律人
事业家庭两得意
古登美,台大政治研究所专任教授、第三届监察委员退休;黄绿星,最高行政法院庭长退休;陈孟莹,前外交官夫人、台湾高等法院法官退休;黄虹霞,「古金水案」与「江国庆案」的平反辩护律师,被誉为法律界侠女。
她们不花心思在一般女性所喜欢的八卦、逛街、美貌、华服上,而是利用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时间,为工作与家庭做最妥善的分配。对她们而言,宝贵的时间只留给生命中对的人事物。
法律的诉求是主持正义、追求真理、保障人权。在世风日下、司法界知法犯法的行径层出不穷的今日,「恐龙法官」这个新名词,表达了台湾社会大众对司法的不满。而代表正义的天秤被有心人士利用,偏向权势、钱财的一方,这样的乱象也使人们不再轻易相信法律。
身为女性法律人,她们不忘所背负的使命,即使退休,依然关心世事,将宝贵的经验分享给后辈,尽己所能提振人们对法律的信心。若称其为法界的典范,她们着实当之无愧。
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有句千古流传的名言:「女人,妳的名字叫弱者!」然而,在古登美、黄绿星、陈孟莹和黄虹霞的身上,我们可以清楚感受到的是──女人,妳的名字是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