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風文集

英文Happy Go

英文Happy Go
Getty Images
第101期
刘惠宜

周日早上七点,我刚从乡间小路与花儿打招呼回来,远远见到家门口站着堂弟的小孩。她有着一双村里最美的眼睛,闪亮无邪。走近一看,这张一向无忧的脸蛋,额头冒出青春痘,虽然还是挂着招牌笑容,不过已带着苦意与焦虑。

她手里捧着国一英语课本,一个月不见的第一句话是哀求:「姑姑,你教我英文好不好?」

学习英文的焦虑,大人小孩一起承受。小孩怕考不好,老师骂、爸妈骂;大人怕小孩学不好,补习不可少。学习者的情绪对学习效果同时起到正面与负面的催化效用。如果学习者还没上课就排斥,或是学习过程中没有足够的安全感,大脑就启动保护机制,关闭学习。

朋友在学校教书,她的两个小五与国一的小孩,下课后上补习班,回到家接着练钢琴、小提琴。没补习时安排家教,英文当然是必修。「正事」忙完后,晚上十点多才开始写学校功课,每天忙到晚上过十二点才能睡觉。小孩的奶奶照顾他们几天,回来后向邻居报告:「实在是很可怜,我孙子脸上都没有笑容。」

我想象着他们在练习音乐时会发出甚么样的琴声,音乐表情里是否因过多的期许而承负超龄的压力。他们的脑袋瓜哪里有空闲消化这些填充?内化所学,转化为自己所有,需要沉淀的时间,容许心智有回旋的余地。当外在这些强制突然松绑,他们还会主动亲近这些面目其实并不可憎的学科吗?

以英语基础教育来说,很多家长认为学英语愈早愈好,然而到底有没有「语言学习关键时期」(a critical period for learning languages),并没有定论。有些学者从生物学的角度研究人类学习第二语言的结果发现,人的一生中,没有所谓过了某些特定时期就不适合学习语言的说法。至于「口音关键时期」(the critical period of accent)的存在,学者们意见倒比较一致。他们认为开始学习第二语言的年龄会影响日后的口音,也就是说学习者愈早开始接触第二语言,愈没有外国口音,但确切的年龄仍说法不一。

学习是一种尝试、一个意图,意在创造一个能持续存在的记忆。老实说,我不确定起步早是否真的以后英文就高人一等。我更关切的是「输入质量」的问题,找到好老师比较重要。

因为「听」是语言学习的第一步,说的是谁、模仿对象的程度与语言修养,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口说能力与对此语言的地道认识。例如,老师用教国语的方法教英文,学生讲出来的英文大概就会「抑扬顿挫、四声分明」。

不只坊间补习班,连正规教育体系的英语师资都存在着巨大的程度差异。小孩遇到甚么样的老师,彷佛是不是有拜拜、烧好香的赌注。因为一旦学到的内容不正确,学习者铭记于心后,约需28次的练习才能抹去(undo)这份学习错误。举最基本的字母发音为例,F 常被念成两个音节;发H时元音部分常只念一半或自行多加一个音节;N念成「恩」等。如果一开始就习惯错的发音,将来矫正可着实费力气。

讲到学习,我又想到那些教我的好老师了。国一第一次接触英文,我的启蒙老师的英语语调极美,她的英语听起来跟外国影集里的口音一样顺耳,跟现在补习班电视广告上「掷地有声」的国语式英文不可同日而语。我甚至觉得她的英文与我的古筝、钢琴合奏是和谐的。

高中时,老师让我们读《英文中国邮报》做为补充,考克漏字(cloze test)。这是很重要的练习,它让我知道英文功力往往显现在细节里,如选字、用字、介系词的使用等。

大一英文的学习令人难忘。教我们的老教授学富五车,可没有半点教学技巧,令听者无聊,说话也不清楚。开学前几堂,几乎每次不到下课,后面几排学生全部走光光。老师不知是老花还是其实也不在意,仍蒙着头继续讲,也不点名。到了后来,学生食髓知味,绝大部分都逃课去了,只剩第一排有学生,就是本姑娘与其他两、三位同学。本来四、五十人的课,变成彷佛只为我们几个学生开。

排除那些令人抗拒、形之于外的乏味授课方式,以及人云亦云、集体逃课的同侪压力,静听留意他讲的内容,真的很迷人。老师信手拈来即能激起我对西方文化、历史的旺盛好奇,句句引领我通向语言的殿堂,对我这土包子来说处处充满惊奇。那「障眼法」根本不必里会它!真的将注意力放在内容上,就已经丰富到眼花瞭乱、目不暇给,不知哪儿来的无聊。每次上课前想到学校派一位学识那么渊博的学者前来「伺候」我们几只小毛头,就觉得超奢华。我想我可能是极少数在校园里遇见他会打招呼的学生,他的学生就小猫两三只,要忘记我大概也很难吧。

他觉得英文要真的学好,tutoring家教最为有效,才有办法真的深入指导。至于很多人喜欢订英文杂志或报纸这件事,除非是为了知晓新闻时事,以语言学习而言,他跟我说:「妳买一份报纸就够了。精读,连广告都看。」

虽然大学主修英语,可是自认到外贸协会密集受训后,英文才真的比较好。训练我英文的老师其实英语教学不是他的本业,他的专精在音乐,在国外是小有名气的风笛(bagpipe)手工制笛师。我想起那时他在矫正我的口音,要我听辨、指出其中的差异时,跟上音乐课没甚么两样,原来要讲得完美地道,是完全可能的。他一对一的示范总是让我恍然大悟,一步步为我揭开广阔的天空,使我认识英文的美丽。唯一的遗憾是我一直以为他说要跟我学古筝是随口说说而没答应,后来才知他是认真的,不然东西方的交流想必又可激起更多的火花。

想起这段英语学习之路,仍然无比开怀,心中又是满满的感激。希望放眼望去苦哈哈的英文学习者也能享有这种真实的学习乐趣,搭上快乐的英文学习列车。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秋意上心頭
阿丹說,秋天是北美最美麗的季節了。樹葉漸次染紅,秋意上心頭,同時宣告著冬天即將來臨。 阿丹喜歡這張宛如風景畫的照片,…
中國「一帶一路」計畫與亞洲經濟
2014年APEC會議,中國寄以厚望的「亞投行路線圖」雖然停留在紙面上,但以輸出「過剩產能」為主要目標的「一帶一路」計畫已輪廓清晰。…
美通過清淨能源法 「綠領」工作當道
美國眾議會6月26日以219票對212票些微的差距,通過〈清淨能源與安全〉法案。這是美國首度立法限制溫室氣體排放,並立下減排標準。…
簽ECFA的利與弊
馬英九政府推行跟對岸中國簽經濟架構協議(ECFA),在台灣引起兩極反應。支持者認為,這會促進經濟發展,提升台灣的競爭力。…
王老五
老王,不是一般娶不到老婆的王老五。他很清楚自己的身價,知道自己可是鑽石王老五。王耀祖出身在彰化員林,雖然不是大都會,可是教育世家的傑出家教…
金改學者坐領銀行高薪 金融改革難
近期公布的中國2012年首季國有銀行業績顯示,雖然成長速度減緩,但獲利依然驚人;另一方面,破除壟斷等金融改革的呼聲也不斷被提起。…
天然 「食」尚 健康 - 伊薇特台味冰淇淋有夠「酷」
2013年7月,台灣第一家提供冰淇淋DIY的觀光工廠──「伊薇特冰淇淋夢工場」於新北市新店開幕,…
香港新移民綜援與法治人權
12月17日,香港終審法院推翻兩個下級法院的判決,裁定申領綜合援助須符合居港7年的規定違反《基本法》第36條,下令政府恢復2004年以前、…